如果不是他說服劉備,那三分天下只是規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龐統,字士元。

因為演義,很多人聽到龐統這個名字就想起連環計,不過這故事是羅貫中虛構的。

鳳雛 龐統

龐統小時不了了,但他有個叔叔叫龐德公,有識人的本領,他看出這個侄兒大必佳,於是推薦他去拜訪司馬徽,龐德公和司馬徽同是東漢末年的名士大隱,二人互為好友。

因為司馬徽名氣大,尤其是知人之名,如果司馬徽承認了龐統的才學,那龐統的名氣就會在士人中傳開了。

當時評點類活動很受士人們追捧,如汝南的許劭,曾主持一個叫「月旦評」的評點活動。

無論是誰,只要經過了他的評點,就會身價倍增,世所流傳。

連年輕時的曹操都渴望得到許劭的評點。

當時許劭不想理曹操,逼得曹操只好用了非正常的手段,在終於得到了一句「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的評價後,大喜而去。

龐統和司馬徽二人見面後侃天侃地,一聊就是一整天。

言談中,司馬徽發現龐統的才學確實一流,認為他在南方的士子中當屬第一。

龐統一經過司馬徽的評點,他的名氣日漸增長,為世人所知。


當時龐德公稱龐統為「鳳雛」,諸葛亮為「臥龍」,司馬德操為「水鏡」

在兩位大隱眼裡,諸葛亮和龐統的才學是伯仲之間的。

龐統成名後,也喜歡評價人物,宣揚他人的才華,讓他人能被世人所識,得到施展才華的機會。

但他的評點基本上都言過其實,有對此不解的人就去問龐統為什麼砸自己的招牌呢?龐統回答道:「當今天下大亂,雅道陵遲,善人少而惡人多。

方欲興風俗,長道業,不美其譚即聲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為善者少矣。

今拔十失五,猶得其半,而可以崇邁世教,使有志者自勱,不亦可乎?」

龐統是想通過這個辦法,讓社會上有更多的正能量。

希望當下的媒體也能有這樣的價值觀,少報導一些戲子家事,多宣揚一些為天下蒼生做出貢獻的偉人壯舉

周瑜死後,龐統時任周瑜的功曹,負責送喪,離開時東吳群臣皆來送行,其中有陸績、顧劭、全琮等人,龐統知道他們的來意,說道:

「陸子(陸績)可謂駑馬有逸足之力,顧子(顧劭)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

「卿(全琮)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

雖智力不多,亦一時之佳也。

眾人認為龐統說得非常有道理:「使天下太平,當與卿共料四海之士。

龐統自認其才能可為王佐,徐庶也曾對劉備說:「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

但龐統出仕後的經歷並不順利,雖然他名氣大,但是他長得不怎麼樣,找工作的時候就碰壁了:赤壁之戰後,劉備領荊州牧,錄用龐統為耒陽縣令。

大賢往往倦於小任,龐統整天沉溺於醉鄉,不理縣務,被劉備免官。

消息傳到東吳後,魯肅立刻寫了一封信給劉備:「龐士元非百里之才。

加上諸葛亮也向劉備提起龐統的才華,劉備這才重視起龐統,於是親自召見他。

在三國的君主中,要說識人用人的才能,劉備稱第二,無人稱第一。

兩人經過一番言談後,劉備發現龐統果真是位大才,便大為器重,拜龐統為軍師中郎將,與諸葛亮同職。

另一邊,劉璋因張魯之患,想尋求外援,在張松的提議下,劉璋派法正前往荊州,想獲得同族劉備的幫助。


劉璋暗弱無能,法正在他手下,空有才華卻一直得不到施展,處於長期壓抑的法正一見到素有梟名的劉備,就背叛窩囊的劉璋而侍奉英武的劉備了,私下獻計謀取益州。

法正走後,劉備召集眾人商量此事,畢竟益州這塊肥肉,劉備心裡是很想吃的,只是礙於劉璋是同族,因而猶豫再三,不能決斷。

赤壁之戰前,諸葛亮曾勸劉備襲擊劉琮,奪荊州以對抗曹操,劉備一向以仁義自居,斷然拒絕了這個提議。

現在同樣是同族劉璋的益州,且看龐統是怎麼說服劉備的。

他說:「荊州經過赤壁戰火,百姓物資大大損失。

況且荊州東有孫權,北有曹操,想安心發展太難了。

而益州,人口百萬,天府之國,如果能取益州,就有成就大業的根基了。

劉備還是打仁義牌:「今與水火相敵者,曹操也。

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耳。

龐統接著說:「現在是亂世,不能再像清平時那樣講道義了。

弱小無能,就要挨打。

益州這塊肥肉,曹操和孫權難道不想吃嗎?劉璋是他倆的對手嗎?你今天不拿,指不定明天就落到別人手裡了,我們如今拿來成就王業,以後再封一塊土地還給劉璋,也不算背信棄義啊。


劉備聽了龐統一番話,如醍醐灌頂,終於放下心裡障礙了,於是率軍入蜀,與劉璋相會於涪城。

宴席上,龐統勸劉備趁機挾持劉璋,一舉吞併益州。

但劉備還是改不了想打仁義牌的毛病,拒絕了這個最佳方案。

後面的事,曹操為雪赤壁之恥,整軍南征,兵鋒直指孫權。

唇亡齒寒,劉備聽聞後第一個反應就是要回荊州同孫權共抗曹操。

作為內應的張松不明就裡,寫信給劉備,結果被他哥發現了機密,他哥大義滅親,舉報了張松,於是劉璋處斬張松,並下令關隘守將不得放劉備返荊,從此,劉備和劉璋正式翻臉。

局勢突變,龐統作為劉備身邊的謀主,迅速作出了反應,給劉備制定了三個計策:「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

楊懷、高沛,璋之名將,各仗強兵,據守關頭,聞數有箋諫璋,使發遣將軍還荊州。

將軍未至,遣與相聞,說荊州有急,欲還救之,並使裝束,外作歸形;此二子既服將軍英名,又喜將軍之去,計必乘輕騎來見,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

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

若沉吟不去,將致大困,不可久矣。

劉備採用了中策,計斬楊懷,高沛。

向成都進軍。

在龐統的輔佐下,劉備一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很快打回了涪城。

在涪城,劉備舉辦慶功宴,置酒作樂,跟龐統說:「今日之會,可謂樂矣。

龐統回答:「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

劉備當時已有醉意,被龐統這麼一懟,發怒說道:「武王伐紂,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當,宜速起出!」龐統一出去劉備就後悔了,忙把他請回來,龐統歸席後繼續吃喝,也不道歉。

劉備問剛才的事是誰錯了?龐統說:我們兩個都錯了。

劉備聽了龐統坦直的話,大笑。

在進攻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被流矢射中,死時才三十六歲。

劉備痛惜龐統的英年早逝,一說到龐統就痛哭流涕。

龐統身故後,劉備伐蜀再無進展,止步於雒縣,只能等待來自荊州的援軍。

平定益州後,劉備追思龐統,將他的父親兄弟都封了官,並追封龐統為關內侯。

臥龍一飛沖天,成了千古一相,史書頌名,萬世流芳。

與他齊名的龐統卻因早逝未留下更多建樹而黯淡了許多,但如果沒有龐統的說服,劉備又怎能堅定取益州之心呢?要是龐統沒有英年早逝,由他輔佐關羽鎮守荊州,以龐統的謀略,定能看穿陸遜的驕兵之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秘:龐統的死,實際上跟過度娛樂有關

東漢末年的龐統,素有「鳳雛」之雅號,與號稱「臥龍」的諸葛亮齊名,是劉備帳下的重要謀士,和諸葛亮一同拜為軍師中郎將。可縱觀其一生,卻並無多大建樹,似有欺世盜名之嫌,著實令人大跌眼鏡。那麼這一切都是...

三國時期的益州爭奪戰

赤壁之戰以後,曹操、孫權、劉備三家三分了荊州。荊州七個郡,曹操據有南陽郡和南郡的襄陽;孫權呢,據有江夏郡和南郡的江陵;劉備呢,趁著孫權派周瑜去攻打江陵的時候,奪取了荊州南方的四郡,就是長沙、貴陽...

三國的這位鬼才,若非早逝,劉備定能一統天下

漢獻帝建安十七年,入川為劉璋討伐漢中張魯的劉備,藉口曹操進攻荊州,要回軍幫助孫權,要求劉璋給兵給糧。劉璋只給劉備一半的糧草士兵。劉備佯怒,裝腔作勢要回荊州,搞得劉備的內應張松信以為真,寫信勸劉備...

蜀漢-龐統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三國時劉備手下的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

和諸葛亮齊名的龐統,真的很牛嗎,有多牛?

無論是在《三國演義》,還是在《三國志》,或是民間傳說,臥龍、鳳雛都是當時並列的兩個智謀的扛把子。臥龍就是諸葛亮,鳳雛就是龐統。水鏡先生司馬徽更是大力舉薦臥龍、鳳雛。諸葛亮的內政外交和軍事謀略,我...

三國演義之龐統的加速度

看起來在益州這個項目上,諸葛亮和龐統都是閒庭信步、按部就班的做著自己的事。張松從許都灰頭土臉的走了之後,剛進入荊州地界就遇上了等候多時的趙雲。單從知名度上看,趙雲的腕比張松大多了。趙雲當時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