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難捨新野十萬百姓之迷?真相竟是如此讓人嗤之以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三國演義》中,花了很多筆墨,用了很多心思,去突顯劉備仁德之君的光輝形象。
但劉備仁德的背後,其實是一副梟雄的面目,當然他表面功夫獨到,藏得夠深,一般人看不出來而已。
在諸多劉備的光輝事跡中,不捨棄新野隨從的十萬百姓,是一個亮點。
那劉備為何難捨隨從十餘......
在《三國演義》中,花了很多筆墨,用了很多心思,去突顯劉備仁德之君的光輝形象。
但劉備仁德的背後,其實是一副梟雄的面目。
在諸多劉備的光輝事跡中,不捨棄新野隨從的十萬百姓,是一個亮點。
那劉備為何難捨隨從十餘萬百姓,這些百姓的最終結局又如何呢?首先看百姓跟隨劉備的起因。
當曹操大軍奪取荊州之際,荊州的劉琮竟然投降了曹操,劉備聞訊大驚,知道曹軍馬上就要殺到新野,於是在四門貼出告示:「無問男女老幼,願從者,即於今日皆跟我往樊城暫避,不可自誤。
」
當大難來臨之際,百姓們有三種出路。
一種是呆在家中,一種是自己去逃難,一種是跟隨劉備去逃難。
從這篇告示看,劉備居心不良,是在脅迫百姓跟隨自己。
為何如此說?
在一些反對曹操的人看來(比如劉備,比如諸葛亮),曹操是十惡不赦的魔頭,每到之處,必定寸草不留。
於是在告示中強調「不可自誤」,也就是說,跟隨我劉備逃走的話,我有軍隊保護,還有活命的機會,要留下來或是自己逃走,那都是自誤,出事了可別怪我。
於是幾萬百姓跟隨劉備。
其實,曹操占據了荊州之後,並沒有屠城,而是封賞官員,安撫民心。
曹操雖然奸詐,但是百姓是國之根本,曹操怎麼會不知道?那劉備為什麼要脅迫新野縣的所有百姓跟隨自己呢?原來是為了方便自己用火攻之計。
當曹仁、曹洪追擊之際,諸葛亮設下計謀,讓趙雲在新野縣各處的房屋屋頂上,藏一些硫磺等引火之物,讓劉封、糜芳引誘曹軍進入新野縣城歇息,待到曹軍燒火造飯的時候,趙雲從城外射入火箭,於是整個的新野縣城化為一片火海!
這就是諸葛亮,這就是劉備,這就是劉備脅迫新野百姓跟隨自己的真正原因。
新野本是小縣,只有幾萬人。
十餘萬百姓,其實還包括樊城和襄陽的一些民眾。
在劉備準備撤離樊城的時候,諸葛亮建議,劉備於是命令孫乾、簡雍二人率軍在城內大聲呼告:「今曹兵將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願隨者,便同過江」。
莫非諸葛亮又準備燒樊城?並非如此。
在亂世當中,什麼最寶貴?人最寶貴。
於是漢中張魯用義米義肉招攬流民,曹操在黃河沿岸用免賦稅吸引流民,諸葛亮在退兵之際,總是不忘記把幾個郡縣的百姓撤走,這些人都是把百姓當成最寶貴的生產資源。
有了百姓,就有了經濟基礎,就有了振興的可能!
之後,劉備來到襄陽,可是劉琮拒絕讓劉備進入,魏延和文聘在城下大戰,一些襄陽的百姓又趁亂加入了劉備的隊伍。
當然,劉備的仁德之君的美名,確實在百姓當中有很高的威望。
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富足。
劉備和其他只顧著劫掠百姓的強盜官員不同,他能夠著力於恢復生產,從根本上壯大自己。
當然,這就需要自己有比較穩定的根據地,否則的話,發展農業不就是為別人做嫁衣? 在曹操大軍到來之際,很多百姓由於對曹軍的陌生和恐懼,選擇了跟隨劉備,主要還是劉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開明官員,並且主要的目的都是投奔一個可以比較安穩的城市。
而當襄陽的劉琮拒絕兩縣百姓進入,百姓也無處可去,只能繼續選擇跟隨劉備。
那襄陽的百姓呢?為什麼會主動選擇跟隨劉備?
其實,在襄陽跟隨劉備的人很多,但大多數並非普通民眾。
在《三國志·先主傳》中記載,劉備經過襄陽的時候「乃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
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
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
原來,在歷史上,確實曾經有十餘萬人追隨劉備,但是主要並非是新野樊城百姓,反倒是襄陽的「琮左右及荊州人」。
而之後才陸陸續續加入了一些普通民眾。
當劉琮決定歸附曹操的時候,荊州士人就分為兩派,一部分看重眼前的富貴,於是選擇了投降,另一部分渴望將來的成功,於是選擇拒絕。
而反對派的出路只能是劉備或者劉琦。
當劉備呼喚劉琮的時候,劉琮竟然害怕的不能起身,更讓反對派士人下定決心,於是打開城門投向了劉備的懷抱。
荊州名士眾多,在以後的蜀漢政權中,荊州士人集團始終是占據最高層的位置,而那些人大都是此時歸附劉備。
這些人都是平時劉備仰慕的人才,是劉備立身的根本。
是以劉備說:「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確實,一旦拋棄了荊州士人集團,劉備將一無所有。
《三國演義》中將這個細節悄悄改掉,將劉備的梟雄面目深深掩藏。
那這十餘萬人最終如何?
在當陽劉備遭遇曹操大軍,幾千人迅速被擊潰,只剩下隨行的一百餘人,十餘萬百姓皆不知下落。
劉備於是大哭:「十數萬生靈,皆因戀我,遭此大難,諸將及老小,皆不知存亡:雖土木之人,寧不悲乎?」劉備這句話說,陳訴的順序依次是百姓、諸將、家人。
此時劉備身邊跟隨的都是最親信也最重要的人,他們都是一些人精,對於這次逃難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多人的家人可能死亡或離散,很可能此時已經在後悔跟隨劉備了,甚至深恨劉備了。
劉備這一哭,挽回了很多人的心,掩蓋了自己的重大失誤。
「皆因戀我,遭此大難」,把自己火燒新野脅迫百姓,慫恿樊城百姓的責任推卸的一乾二淨,誰讓你們迷戀哥!而先百姓,後諸將,最後才是自己的家小,無異於告訴眾人,你們看我的家小也失散了,我都把你們放在前面,該知足,該感恩了吧。
而在《三國志》當中,劉備的殘忍,虛偽就更加明顯了。
「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
」
棄,就是說劉備主動選擇拋棄,而非在戰亂當中失散,而和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逃走了。
至於十餘萬百姓,也並沒有被屠殺,「獲其人眾輜重」,曹操當然不是什麼高尚的人,但至少把百姓看成和輜重一樣,自己的財物,是不會隨便毀壞的,想必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能夠在那場戰役生死大難中活下來吧。
我是陪伴你的曉鈺欽,歡迎批評指正,你們的留言評論和關注是小編編下去的動力源泉哦,麼麼噠。
當陽之戰,劉備攜民渡江,是救民還是害民,是真仁義還是假仁義?
三國演義,小編看到曹操率大軍進犯新野、樊城,劉備攜民渡江。無論是小說中還是在電視劇中,這一段都十分感人。但是小編看到的是,劉備輕率帶百姓搬離家園,造成數萬百姓的無辜死傷。那麼,當陽之戰,劉備攜民...
「名家講經典」沈伯俊:明君與梟雄——論劉備形象「上」
內容提要:歷史上的劉備,既有「明君」之譽,又有「梟雄」之稱。羅貫中描寫《三國演義》中的劉備時,以歷史人物劉備為原型,同時根據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審美傾向,著力突出其明君形象,而有意淡化其梟雄色彩。這...
歷史隧道:張飛斷橋嚇退曹軍,諸葛亮奉命前去江東
平定北方以後,曹操便想乘勝追擊,尤其劉備正屯駐於荊州前線防務重鎮的新野。這位曾被曹操稱讚為「英雄」的對手,如果不儘快設法剷除,將來勢必坐大,成為最難惹的敵人。
醉夢三國(二十七)血戰當陽為何只有張飛趙雲,不見關羽孔明?
劉備一生顛沛流離,直到隆中對招到諸葛亮作為軍師,事業才慢慢的有了起色。然而當他正當要大展宏圖只是,劉表的去世和曹操的南侵猶如晴天霹靂再次給他予沉重的打擊。再加上劉琮奪權和蔡氏威逼,立足於樊城和...
劉備的偽善,得了便宜還賣乖,他「挾民渡江」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就在曹操大兵壓境之際,劉表病亡,人之將死,其志也昏。筆者不知道劉表臨終時對形勢是如何判斷的,劉表到死都沒有確定自己的立場,是順從曹操還是反對曹操,對他來說始終是個沒有答案的問題。劉表死後,把荊州...
長坂坡之戰,劉備明明是狼狽敗逃,卻為何能敗的如此光芒萬丈?
在建安十三年,曹操接連失去得力謀士郭嘉、心愛幼子曹沖二人後,其身體、頭腦、心理狀態都跌落谷底,他為何不多等兩年,非要此時就火急火燎的南征呢?因為就在這一個多事之秋,另一個更加重要的人物,也快死了。
三國演義權略之10:再思考劉備的樊城撤退之路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不得抄襲,不得轉載)前文已經講了了劉備的樊城撤退之路的經過。現在來看,對劉備的所作所為還是難以理解。這裡對前文做一個簡要梳理和延伸分析:
三國,曹操赤壁之戰後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曹操在平定北方袁室家族最後的殘餘勢力後,於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正月回到鄴城後(今臨漳縣境內),便立即開始了向南用兵的軍事上和政治上的準備並在於鄴鑿玄武池訓練水軍,陸軍方面派遣張遼、于禁、樂進...
三國往事:諸葛亮為何火燒新野
江東孫權得到周瑜、魯肅等人才的輔助,勢力進一步擴大,江中竟有戰船七千餘艘。孫權拜周瑜為大都督,統領水陸軍馬。 曹操破袁紹後,命孫權送一兒子到許昌為人質。孫權的母親吳太夫人召周瑜、張昭商議。周瑜認...
第十三章 諸葛亮再敗曹操!
卻說荊州劉琮使者宋忠拜辭曹*,取路回荊州襄陽城。將欲渡江,忽見一枝人馬到來,宋忠視之,乃漢興王劉備二弟關羽關雲長也。宋忠迴避不迭,被關二爺喚住,細問荊州之事。宋忠初時隱諱;後被關二爺盤問不過,...
諸葛亮勸劉備扔下百姓輕裝跑路,劉備為何要義正辭嚴地拒絕
眼見得曹操大軍就要殺至,再作猶豫就等於是自殺,劉備當機立斷決定——立即南走江陵!所以選擇南奔,原因無它,現在北有曹操、東有孫權。劉備不會笨到去做南轅北轍的事情,當然是選擇離開曹操越遠越好。另外江...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他靠什麼通過劉備的面試和試用?
208年可能很多人沒有概念,但如果說到建安十三年,應該就有人不陌生了。這是風雲變幻的一年。這一年打亂了諸葛亮不管是陳壽的「隆中對」還是我的腦洞所說的所有計劃。第一個驟變,諸葛亮剛加入劉備陣營,黃...
「本土原創」劉備比曹操仁愛?這些事曹操做不出來
「狀諸葛之智而近妖,摹劉備人善而似偽。」魯迅先生一語點破了《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的局限性——人物扁平化,反而是對一代奸雄曹操的刻畫非常生動,栩栩如生,立體豐滿。《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忠君、愛民...
劉備攜民渡江的真相!諸葛亮無計可施,曹操譏笑說:自食其果!
荊州九郡,新野只是一個小縣城,湊不出十萬民眾。《三國演義》中說,諸葛亮火燒新野退曹軍,劉備無奈打算將數萬百姓遷入樊城,隨後曹操八路大軍掩攻樊城,劉備問計諸葛,諸葛亮說:可速棄樊城,取襄陽暫歇。
劉備攜民渡江,十餘萬人跟隨,原因卻沒那麼高尚
有三件事出乎劉琦、劉備的預料,一是劉表死得太突然,二是劉琮投降太快,三是曹操來得太快。劉琦是個孝子,當時任江夏太守,劉表去世時回來奔喪,被拒之門外。其實劉琦也是想武力奪取荊州的,部隊都已經過江,...
劉備攜民渡江的歷史真相,不是陰謀論,也不是您所看到的那樣
關於曹操南征荊州時,有多達十萬的荊州官員和百姓拖家帶口跟隨劉備逃竄的事情,至今有很多朋友都不解,不但質疑荊州百姓的愚蠢做法,認為曹操南征荊州,劉琮投降,劉備逃竄,荊州百姓仍舊可以過著自己的平凡小...
諸葛亮獻上襲取襄陽的計策,劉備為什麼不採納?
《三國志先主傳》中記載:曹公南征表,會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請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聞之,遂將其眾去。過襄陽,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這段話的大意是:建安十...
劉備難捨新野十萬百姓之迷?真相竟是如此殘酷
在《三國演義》中,花了很多筆墨,用了很多心思,去突顯劉備仁德之君的光輝形象。但劉備仁德的背後,其實是一副梟雄的面目。在諸多劉備的光輝事跡中,不捨棄新野隨從的十萬百姓,是一個亮點。那劉備為何難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