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琮麾下有7文臣4名將,為什麼面對曹操來犯不戰而降?原因很簡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257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漢末三國時期,最惹人矚目的梟雄,有一統河北四州的袁紹,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割據江東的孫策、孫權,雄據巴蜀的劉備,等等。

這些人在亂世角逐中,表現非常活躍。

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的是,彼時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梟雄,只不過此人只想據守一州,而無四方之志罷了。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荊州牧劉表。

當初劉表被任命為荊州刺史時,已經年近五旬,卻敢單騎赴任,並在一年的時候內,幾乎平定了荊州內部的所有割據勢力,並將當地的名門大族握在了手中。

可是這樣一個人物,卻有一個非常窩囊的兒子——從他手中接過荊州的劉琮,面對曹操的進攻,選擇了不戰而降。

劉琮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說到此處,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因為荊州無人可用,他不想做無謂的消耗吧?其實不然,先不說荊州在劉表治理期間,沃野千里,帶甲十萬,可謂民富兵強,單來說一說劉表為他留下的文臣武將。

當時荊州的名將有文聘、黃忠、蔡瑁、張允等人,文官則有蒯越、蒯良、韓嵩、王粲、伊籍、宋忠、綦毋闓等人,可謂人才濟濟。

這種情況下,如果他選擇固守,曹操很難有所建樹。

可是他卻立馬選擇了投降,被曹操嘲諷道:「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既然劉琮有這樣的資本,他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呢?對此,小編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曹操勢力太強大

劉琮手中握有的力量,的確足夠強大,可是曹操手中的兵馬卻也不少。

畢竟那個時候的曹操,不但一統了江北,還平定了三郡烏桓,已經是當時最大的割據勢力了。

而且曹操帶領的謀士中有賈詡、荀攸、程昱、司馬懿等人,武將中則有夏侯惇兄弟、曹仁兄弟、于禁、朱靈等人,不管是知名度還是實力,比起劉琮麾下的人手,都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情況下,劉琮選擇認輸,好像是理所當然的。

經營三代的江東,大部分的謀臣不也一樣有過投降的想法嗎?

二、劉琮本人怯懦不堪

劉琮本身就是一個被劉表和蔡夫人,寵壞了的紈絝,既沒有能力,也沒有雄心,這樣的人在亂世中,不但不會開拓有功,連守成都做不到。

因此,曹操大軍壓境他怕了,這個時候,曹操再稍加恐嚇,他便更加被嚇破了膽。

試想,這種情況下,他又如何敢與曹操拚命呢?只怕滿心的想法都是如何活下去吧?

三、荊州士族的脅迫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意思是說劉表去世,劉備被迫離開荊州的時候,很多士族甚至百姓,都跟隨劉備而去。

而荊州的核心勢力倒是沒有走,例如蔡氏家族的代表蔡瑁、蒯多家族的代表蒯越等。

當然了,他們不跟劉備離開,並非是想與劉琮一起堅守城池,他們的想法是投奔曹操。

畢竟若劉琮不降,他們私自投奔曹操,難免會背上各種背名,於是這個時候勸劉琮一起投降,便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要知道,劉琮面對他們,絕對是胳膊擰不過大腿,所以在他們的脅迫下,劉琮就算不想投降,也不得不降。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劉琮手下有兵有將,面對曹操的大軍,卻不戰而降,除了因為他本人怯懦不堪之外,還與曹操的戰力,以及其麾下荊州士族的脅迫有關,畢竟當年他父親就是靠荊州士族才平定荊襄九郡的。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奉命於危難之間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兵南下荊州。對付劉表這樣的對手,曹操不敢大意,主力幾乎傾巢而出,直撲襄陽。襄陽城裡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劉表睡不著了,他一病不起,而且病得很嚴重。八月,劉表病死,...

劉表之子劉琮投降曹操並沒有被殺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表病重,劉琦從江夏回來探望父親。蔡氏弟弟蔡瑁和蔡瑁外甥張允怕他們父子相見會感動劉表,令劉表改讓劉琦接手荊州,於是將劉琦拒於門外,不讓他見劉表。劉表不久逝世,劉琮在蔡瑁...

劉表廢長立幼的後果

在三國群雄爭霸的歷史舞台上,劉表跟那些活躍一時的諸侯一樣,不管扮演過多麼重要的角色都不過是曇花一現,屬於他們的戲份非常有限。說到底,他們不過是配角。劉表在赤壁之前就死掉了,而他遺留下的問題,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