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趙匡胤的北宋能夠終結五代十國的亂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唐朝滅亡之後,中國歷史再一次進入了大割據時代。
這個大割據時代被後世史學家稱為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是個大混亂大破壞時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大小統治者激烈角逐,兵燹不斷,社會經濟、文化受到頗大影響。
但是值得深究的是五代十國到了趙匡胤的北宋卻能夠結束,這背後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政權過渡穩定。
趙匡胤是禁軍首領,都點檢的職位,他還是後周的開國功臣,郭威和世宗柴榮都很器重他。
例如周世宗剛剛登基時,契丹與北漢聯合攻打後周,趙匡胤在應戰中居首功,擊退聯軍,軍中威信高,人脈廣,而且他與後周一位重要人物—郭威的女婿張永德是好友,張永德也是他的得力助手。
直到北宋建國時,倆人關係也一如既往。
除了這些原因,趙匡胤本身也不是個簡單的人物,他稱帝時,保留了後周大部分官員的職位,所以反對的聲音也沒多少。
二、基礎較好。
北宋繼承了後周的疆域及政策,在後周時期,頗有抱負的周世宗已經為南下統一做過一些鋪墊和嘗試。
公元956年,周世宗征討南唐的淮南,奪得滁州,襲擊揚州,南唐主李璟屢敗,派使者帶金器1000兩,銀器5000兩,奉表願意做附國。
周世宗對著使臣批評說:南唐同我大周只有一條淮河相隔,你們皇帝自稱是大唐後代,本來都是中國人,應該懂得禮儀。
但你們從不和我們來往、通好,卻繞道海路和北邊的契丹來往,棄華而事夷,禮儀何在!回去告訴你們的主人,趕快來朝拜我,認個錯,就互相通好,相安無事了。
南唐主又派使者奉上金1000兩,銀10萬兩,羅綺2000匹,並且願意將淮南壽、濠、泗、楚、光、海六州割讓給周,並向周稱臣。
相持到958年,南唐又獻出江北四州,周共得到了南唐淮南和長江之間的土地共十四個州,六十個縣,雙方以長江劃界。
三、正確的統一戰略。
趙匡胤的統一是有計劃和有步驟的。
其基本戰略是"先南後北,"北防南征"--即以少數兵力抵禦北方,於攻守兼備中偏重防守,而以優勢兵力和較集中的力量對付南方,逐一征伐。
原由是:南方幾個割據王國都是經濟相對發展地區,這些國家總體實力尤其是武力較弱。
吞併南方,可得到豐富的物資以充軍備,南方穩定了,回頭再收拾遼國支持的北漢不遲。
公元963年,北宋連續出兵兩湖,滅掉了荊南和湖南;965年又滅掉後蜀;971年滅掉南漢,據有嶺南和廣州地區。
最後一個大的心腹之患就是李煜的南唐了。
北宋準備向南唐動手的時候,已經占有了中國的北部和西部地區。
尤其是,四川一帶久無戰亂,天府之國,有著較好的經濟基礎,很快成為宋的經濟和軍事基地。
長江天塹的上游已為宋朝所有,這是趙匡胤明顯的地位優勢。
四、藩鎮割據形勢的變化。
五代時期藩鎮割據的局面本身已經弱化了,藩鎮的轄區都大大縮小,基本都只有三兩個州,唐時期那種大鎮越來越少,到後周時期,擁有支郡最多的河東、盧龍兩鎮,一個獨立,一個被契丹侵占,開封周邊的節度使都被禁軍將領兼領(例如趙匡胤兼任的宋州歸德軍節度使)。
朝廷的軍力資源遠遠壓倒藩鎮,加上朝廷不斷讓大部分節度使在一個地方待幾年就移鎮,所以地方割據很難成功。
對皇權的威脅已經由大鎮轉換為禁軍出身或者皇帝親信出身的將領發動的政變上。
中央集權已經初步恢復了,就剩下對禁軍將領的杯酒釋兵權和征服南方了。
五、久亂思治。
久亂必治,逢亂思治。
戰爭和頻繁的政權更迭導致了百姓流離失所,人民渴望結束這混亂的局面,過上安定的生活。
天妒英才——向天再借二十年,五代之後無弱宋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極為混亂的時期。五代是指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權;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為國,其中位在華北地區,軍力強盛的藩鎮國家即五代。這五國雖然實...
趙匡胤為什麼非得統一全國?
趙匡胤為什麼要統一全國?這個問題咋一聽感覺很無聊,但細一想,又覺得有點嚴肅,再細一想,突然感到不那麼好回答。世間的問題有時就是這樣,越是簡單,越難回答。比如,人為什麼活著?時間為什麼會流逝?我為...
他從從軍到坐上龍椅只用了十二年
表面上看,趙匡胤奪取後周政權輕而易舉,事實上,他通向權力之峰的路絕非一蹴而就。我們且來看看趙匡胤早年的奮鬥史。公元927年,宋太祖趙匡胤出生於洛陽夾馬營,當時是五代中的後唐時代。他的曾祖父、祖父...
他若39歲未病死異鄉,此地就不會被割讓400年之久
唐中期以後,中國一直處在藩鎮割據的混亂時期。而自唐滅亡後近70年中,中華大地上先後建立了5個中原王朝和十多個地方割據政權,他們之間的兼并戰爭不斷爆發,平均一個政權只能存在短短十多年。在這個軍閥混...
宋太祖趙匡胤出生便是不凡,之後統一全國,結束了五代戰亂
趙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涿郡人,生於洛陽夾馬營應天禪院。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後周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宋宣祖)次子,母為杜氏(昭憲太后)。據說趙匡胤在出生時,紅...
此人本是養子,卻因有勇有謀繼承帝位,成為真正統一十國的英雄
眾所周知,宋朝統一了五代十國以來大半個世紀的分裂局面,宋太祖趙匡胤在陳橋兵變以「黃袍加身」一躍成為開拓中國歷史新局面的「歷史的寵兒」。殊不知,在陳橋兵變之前,趙匡胤只是後周的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
他被稱為中國最完美的皇帝,如果他沒死,就不會有宋朝出現
說起柴世宗柴榮,可能大部分讀者都不清楚這個人。柴榮,邢州堯山柴家莊人(今河北邢台隆堯),是我國五代時期後周第二任皇帝,史稱周世宗,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統帥。
一個堪比三國,更為混亂的朝代——五代十國之後周篇
後周,五代十國時期五代中的最後一個朝代,從951年郭威滅後漢開國,到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共10年時間,歷經三個皇帝。 郭威是後漢的開國功臣,受後漢高祖劉知遠重任。劉知遠臨死時郭威是指定的...
趙匡胤為何如此輕易就完成了統一?
作為「五代」中最後一個政權後周的建立者郭威,被逼造反當上皇帝,全家被殺,成為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一個。但是不得不說,郭威在治理國家中的確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厲行節儉,減輕賦稅,整頓吏治,通過這些措施,...
周世宗柴榮不死,燕雲十六州早收復!趙匡胤真比柴榮差這麼多嗎?
周世宗柴榮被稱為「五代第一明君」,能夠贏得這樣的美譽,其個人能力、魅力等等都是一等一的,柴榮生前將後周經營的非常強盛,在高平一戰中對陣北漢和契丹聯軍力挽狂瀾獲得大勝,自此在於北方政權的對敵中占據...
五代最英明的君主,中國歷史上最被人忽視的皇帝——後周世宗柴榮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他們是中華民族普遍承認的優秀帝王,甚至可以稱之為「範本級帝王」,千百年來為歷代史學家所津津樂道。可是主席詩詞上說「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盡數歷代帝王只有...
北宋的統一之路:先南後北,步步為營,但卻被遼國打斷了步伐
五代十國出自《新五代史》,是五代與十國的合稱,指的是唐朝滅亡後到北宋建立的這段大分裂時期。五代指唐朝滅亡後位於中原先後更替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十國則指的是在唐末、五代以及...
他英年早逝改變了歷史走向,否則不會有宋朝的對外屈辱史
新春秋導讀:生於五代後期的柴榮,恰似一顆璀璨明星划過歷史的天空。他少年經商,飽歷四方,既知農民飢苦,又知商業興廢。15歲從軍,24歲拜將,33歲稱帝,短短5年內成就了宏大的開國氣象。五年內完成如...
生於亂世,勵精圖治,五代十國第一明君
柴榮是五代十國時期最英明的君主,也是對中國歷史進程影響最深的人物之一。著名國學大師陳寅恪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代軍事雖弱,但文化之燦爛卻為漢唐所不及,達到了我...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中的宋太祖偉大在哪裡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句話中國人耳熟能詳。宋太祖之前的三位並列在一起,幾乎沒有太大爭議,但宋太祖與其他三位並列,則惹出不少口水。之所以有人認為宋太祖不足以和秦皇漢武,以及唐太宗相提並論,主要是因...
千古懸案:一塊神秘木牌改變中國歷史 它隱藏著什麼秘密?
導讀:這塊神秘木板出現在公元958年,周世宗柴榮征契丹撤軍的途中。它的出現,成為改變五代十國紛亂歷史的轉折點,同時也揭開了宋朝興起的序章。這塊木牌上究竟寫了什麼?它的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呢?
文盛武衰:北宋覆亡真相
北宋覆亡真相引言 公元1127年四月初一日,是春末夏初北方最宜人的季節,阡陌縱橫,綠浪翻滾。偶爾的叫天子從草間直衝入雲霄。山河秀麗,引無數英雄縱橫馳騁。在這片北中國遼闊的平原上,此刻卻行進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