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柴榮告訴你,為什麼趙匡胤的天下之路是錯誤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事情一旦開始,就很難停止,比如國家的分裂。

(圖)五代十國混戰

907年,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大唐帝國被藩鎮肢解,徹底成為歷史。

唐帝國滅亡之後,本就分崩離析的國土更加破碎,進入了「五代十國」的混亂時期。

五代十國時期自907年開始,自960年趙匡胤建立北宋為止。

這段時期內,中原大地可謂生靈塗炭,各色軍閥輪番登場,皇帝好像成了軍人的標配。

除了中原的動盪,周邊的契丹等少數民族也不消停,為了共同的目標——天下,大家加班加點地攻伐、征戰。

(圖)後周疆域,統一進程加快

不斷的紛爭帶來的是不斷的兼并,至後周建立,統一已經出現曙光。

960年,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成為北宋開國皇帝,一個全新的時代到來了。

北宋立國,趙匡胤面臨的是北方日益強大的契丹和南方多個割據政權。

趙匡胤有一句名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所以,只要不是北宋的政權,趙匡胤都看不上,都看不慣,看不爽。

(圖)宋太祖趙匡胤

那麼問題來了,四面臨敵,這把饑渴的大刀應該從哪裡砍起呢?


一頓烤肉敲定的戰略

趙匡胤當了領導後,還保持著微服出訪的好習慣,他的對象,是各個大臣的家。

這種作風讓大家每天都提心弔膽,宰相趙普尤其如此。

趙匡胤嘴饞,他喜歡吃趙普媳婦做的烤肉。

於是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他叫著弟弟趙光義先後來到趙普家蹭飯。

(圖)雪夜論天下

趙匡胤對開國功臣是相當夠意思的,宋朝是士大夫們最幸福的朝代。

而且趙匡胤對下屬很人性,稱呼趙普媳婦為嫂子,相當親切。

吃著吃著,趙匡胤突然嘆了口氣,說出了目前的尷尬處境。

趙普沒有著急發言,趙匡胤就將自己「先打北漢,後南平諸藩」的想法和盤托出。

對於這樣的試探,趙普給予了否定,他為趙匡胤分析:「北漢在西、北二邊,若一舉拿下,這樣就要與北邊契丹、西邊党項接壤了,壓力會陡然增大。

不如先留著北漢,等搞定南方諸國,再收拾他們…」

(圖)宋初名相趙普

這一番高論指出了趙匡胤戰略中的不足,使趙匡胤心悅誠服。

所以很快打圓場:「剛才是試試你小子,其實我也是這麼想的…」

就這樣,一個平定天下,乾坤一統的戰略就這樣在一頓烤肉席上敲定了。


不靠譜的戰略

因為制定地太過隨意,所以也產生了比較扯淡的效果。

不過戰略本身是合理的,宋朝後期屢戰屢敗有多方面因素,罪不在戰略本身。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當時的條件下,即使戰略可執行,可行性好。

但是卻不是最佳。

所以,加上執行不到位,終宋一朝,宋朝始終沒有消滅周邊少數民族政權,反而是被周邊少數民族輪番敲打,想來是十分痛苦。

(圖)北宋周邊有多個少數民族政權

當時的情況下,為什麼趙普的戰略不行呢?

說到底,趙普的戰略是要服務於統一天下的,那就要包括征服周邊的少數民族契丹、党項等。

所以不能將目光放在中原內部,因此趙普的戰略相對短視。

宋朝立國面臨著怎樣的外部環境呢?北方基本統一,北邊是北漢和契丹,南方有南唐等割據政權。

趙普認為,北宋立國實力尚弱,應該小火慢燉,先把容易消滅的南部政權逐個抹去,然後再揮戈北進,最終統一天下。


不尋常的契丹

趙普沒有考慮他的北方強鄰契丹。

(圖)契丹騎兵

作為一個完成封建改革的少數民族政權,契丹很強大。

特別是907年建國後,契丹有了強有力的國家機器。

這還不算,後期契丹從「兒皇帝」石敬塘手裡得到了中原王朝的屏障「燕雲十六州」。

這讓契丹對中原王朝的優勢頓時高屋建瓴。

北宋立國時,契丹已經安安靜靜地發展了半個多世紀,而且還隔岸觀火,在中原撈了大把好處。

這樣一個處於上升期的政權,消滅它當然是越早越好,越拖只能讓它越強大,對北宋越不利。

而趙普的戰略讓契丹又積攢了幾年實力,等到宋大宗北伐,契丹已經成為北宋奈何不得的龐然大物。

(圖)燕雲十六州的丟失,讓中原王朝處處被動

所以這就顯出後周世宗柴榮的高瞻遠矚了。

這位老司機在位期間,後周不斷對北漢用兵,還多次在暴揍北漢一頓之後,順便給契丹一記猛拳,奪回了燕雲十六州的多座城池。

可惜,柴榮英年早逝,趙匡胤又背離了他的初衷,所以也導致了北宋的悲劇。


太過尋常的南方藩鎮

為什麼南方可以稍微放一放?

(圖)後周世宗柴榮,雄才大略的君主,可惜英年早逝

柴榮為什麼執意要「先北後南」的戰略?

很多人感覺趙匡胤的做法沒毛病,理由是拿下南方可以得到雄厚的江南稅賦支持。

笑話,那會兒柴榮沒統一南方時靠什麼收拾契丹?況且當時的經濟重心還在北方。

和契丹的強悍比起來,南方就太安逸了。

南唐後主李煜喜歡吟詩對句,日子賽神仙。

南方的氣候讓人陶醉,「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有科學道理的。

這樣的條件下,他們能翻起什麼樣的大浪呢?

(圖)南唐後主李煜

落到漁民簍中的螃蟹都不想讓別人出去,所以不需要漁民蓋蓋子,螃蟹就很「自覺」地相互掣肘。

南方也一樣,大家都不希望周邊出現一個強大的政權,所以南方的政權相對均勢,這樣的條件下,北伐就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童話。

南方多山,這也決定了他們不可能組建起強大的騎兵與北方政權決戰。

所以只有等著北方來收拾的份兒,歷朝歷代北方統一南方有其必然性。

朱元璋在南方和陳友諒及張士誠火併時,首先選擇的就是強悍的陳友諒,因為張士誠的身上有南方政權的普遍特質——「器小」,這也就註定成不了大氣候。

(圖)明太祖朱元璋

所以這樣的條件下,趙匡胤只要不南下,南方也會乖乖呆著。

即使他北伐契丹,相信南方藩鎮也只會袖手旁觀。


所以趙普的高論是有問題的。


後期的發展也印證了這一點,等南方收拾清了,北方契丹也坐大了,開始了和北宋的百餘年對峙。

最終北宋在沒有燕雲十六州庇護的情況下被女真滅亡。

(圖)靖康之變,徽欽二帝被擄

可惜,歷史不能假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唐朝滅亡後,歷時五十三年的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是 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這一稱謂出自《 新五代史》,是對 五代(907年~960年 )與 十國(902年~979年 )的合稱。五代是指907年 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 中原地區...

趙匡胤為什麼非得統一全國?

趙匡胤為什麼要統一全國?這個問題咋一聽感覺很無聊,但細一想,又覺得有點嚴肅,再細一想,突然感到不那麼好回答。世間的問題有時就是這樣,越是簡單,越難回答。比如,人為什麼活著?時間為什麼會流逝?我為...

為什麼趙匡胤的北宋能夠終結五代十國的亂局?

唐朝滅亡之後,中國歷史再一次進入了大割據時代。這個大割據時代被後世史學家稱為五代十國。五代十國是個大混亂大破壞時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大小統治者激烈角逐,兵燹不斷,社會經濟、文化受到頗大影響。

文盛武衰:北宋覆亡真相

 北宋覆亡真相引言 公元1127年四月初一日,是春末夏初北方最宜人的季節,阡陌縱橫,綠浪翻滾。偶爾的叫天子從草間直衝入雲霄。山河秀麗,引無數英雄縱橫馳騁。在這片北中國遼闊的平原上,此刻卻行進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