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弱魏強,為什麼蜀國屢次伐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蜀國建立的最晚,人口兵力最少,地盤最小,經濟也是最弱。



蜀國內部矛盾重重,外部少數民族經常鬧事,蜀國一直有著內憂外患,到諸葛亮北伐中原時,蜀漢國才剛剛安定。

這個時候,魏、吳兩國都沒有主動對蜀國用兵,蜀國最應該做得事情是趁此機會休養生息,積聚力量,可諸葛亮為什麼反其道而行之,要主動挑起對魏國的戰爭呢?

首先興復漢室是諸葛亮畢生之心愿。

也是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

蜀漢一直以自己是王朝正統而自居,臥榻之前豈容他人酣睡?劉備的口號是「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諸葛亮在出師表上寫到「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由此可見,諸葛亮為了完成劉備的遺願,也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

其次,蜀國的內部矛盾重重,需要戰爭來轉移矛盾,便於統一思想。

蜀國分為三派,劉備帶來的荊州勢力,劉璋留下的舊臣和巴蜀本地勢力。

諸葛亮採取的是的重用荊州勢力,拉攏劉璋的舊臣,打壓巴蜀本地勢力。

這就造成了極大的矛盾。

為了維護政局的穩定,如果打下新的地盤,就能緩解利益衝突,所以戰爭是最好的選擇

再次,蜀弱而魏強。

蜀國偏安一隅,人口不超過八十萬,地盤僅僅是漢朝的一個郡。

而魏國占有當時最富饒的中原之地,人口超過440萬。



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

諸葛亮認識到如果任憑這樣發展下去,蜀國早晚必亡。

所以諸葛亮不得不採取以戰養戰的策略,不斷發起戰爭,擾亂魏國修養生息的政策。

可惜天不遂人願,諸葛亮伐魏每次都無功而返。

諸葛亮死後,姜維繼續執行這個策略,結果蜀國越大越窮。

到蜀國滅亡的時候,蜀國70多萬人養十幾萬大軍,蜀國的百姓困苦不堪,人人哀聲在道。

鄧艾幾千人深入蜀境,就能滅亡蜀國。

說明民心向背。

蜀國滅亡是早晚的事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魏蜀吳三足鼎立,為何蜀漢最先滅亡

東漢末年,由於漢室衰弱導致天下群雄並起,經過赤壁之戰後,中原大地遂分成魏、蜀、吳三足鼎立之勢,其中蜀漢政權是由劉備占據巴蜀創立的,其中更包攬了鳳雛和臥龍兩大謀士,兩位得一可安天下。但為何人才濟濟...

諸葛亮才智過人,為什麼依然無法興復漢室?

在中國歷史上,諸葛亮一直是智慧的化身。他善於治理國家,對兵法研究深入。唐朝大將李靖就十分推崇諸葛亮。他曾說過,自己的兵法就是從諸葛亮那裡學來的。至於像「連弩」,「木牛流馬」,則屬於諸葛亮的業餘...

諸葛亮北伐,目的為何?是自取滅亡嗎?

網絡上,對於諸葛亮北伐的是非利弊,爭論極大,從不同的側面往往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本文從多個角度來考察諸葛亮北伐的方方面面,試圖給出一個全面、公允的評價。有人認為諸葛亮北伐是窮兵黷武,是自取滅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