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什麼來頭?假傳聖旨殺孫權的女婿,再殺首席託孤大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我方專欄作家南門太守

孫權晚年身邊有個重要人物,職務不高但權勢卻很大,《三國志》沒給他立傳,在史書上甚至查不到他的籍貫和出身,然而孫吳後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都與他有關。

這個人的名字叫孫弘,不知道他是哪裡人,史書也沒交代他是不是孫權的族人,但孫權相當信任他,讓他當中書令。

漢武帝設置了尚書台和中書台,其中尚書台權力很大,是朝廷的日常辦事機構,曹魏時期重視中書台的作用,逐漸用中書台取代了尚書台,孫吳延用此法。

中書令就是中書台的長官,論品級不算高,只有一千石,只有郡太守的一半,比縣令略高些,但權力卻大得很。

孫權晚年發生了廢立太子之爭,在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身邊各形成了一個政治集團,孫弘等人站在魯王一邊,孫權的女婿、著名將領朱據等人支持太子。

後來太子一派在鬥爭中失勢,孫權下令把太子軟禁在宮中,朱據上書為太子鳴冤:「太子是國之根本,他為人雅性仁教,天下歸心,現在猝然責罰他,將引發滿朝疑慮。

當年晉獻公偏信驪姬而害申生,漢武帝聽信江充而讓戾太子冤死,臣擔心太子不堪其憂而身亡,到時候再想建思子宮也無法使太子復生了!」

朱據還聯絡了屈晃等一批朝臣跑到宮門外為太子請願,他們把自己綁起來,「泥頭自縛」,孫權登上宮裡的白爵觀看到這番場景,非但沒引起觸動,反而感到厭惡,下詔斥責朱據、屈晃等人「無事匆匆」,也就沒事找事。

但這件事涉及朝臣較多,又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影響,孫權沒開殺戒,而是把朱據降為新都郡丞,把屈晃等人斥歸鄉里。

朱據曾得罪過孫弘,還沒有到達新的任所,孫弘便私自冒用孫權的名義下發詔書把他殺了。

朱據此前任驃騎將軍,相當於全國武裝部隊副總司令,又是孫權的女婿,就這樣死了。

太子一派還有位重量級人物,這就是太子妃子張氏的叔父張休,他是張昭的兒子,也是孫吳的重臣。

一次,孫權生病,孫和到孫策廟裡祈禱,希望父親的病早點兒好,張休的府邸剛好在孫策廟附近,孫和祈禱完,張休邀他到府中坐坐,魯王一派的人一直跟蹤著太子,知道了這件事,覺得可以做做文章。

他們跑到孫權那裡告狀,說太子根本沒去廟裡,而是「專就妃家計議」,還說太子的生母王夫人聽說皇上有病,不憂反喜。

孫權大發雷霆,王夫人竟恐懼憂愁而死。

看到時機差不多了,孫弘等人拋出一個「芍陂論功事件」進一步打擊張休。

吳大帝赤烏四年(241)發生了一場芍陂之戰,顧承、張休等人隨全琮父子參戰,吳軍獲勝,本來這件事已經過去了,論功行賞也已結束,孫弘等人揭發說行賞不公,背後有問題,此戰全琮父子功勞最大,但張休、顧承等得到的賞賜反而更多,原因是張休、顧承與負責評功的典軍陳恂有私下往來。

孫權命有關部門調查,查來查去,顧承和他哥哥顧譚都獲了罪,被流放到交州,顧譚、顧承是孫吳首任丞相顧雍的孫子,同時他還是現任丞相陸遜的外甥,而受此案誅連,張休居然被賜死了。

借著此案,魯王一派連陸遜也捎上了。

不久,太子一派的吾粲也被人陷害,在審查吾粲期間發現他曾多次寫信給陸遜通報建業的情況,孫權派人到武昌責讓陸遜,陸遜又急又氣,竟然憂恚而死。

然而,鬥來鬥去,孫權實在厭煩了,他做出一個更令人驚訝的決定:廢掉太子,但不立魯王孫霸,而是在其他兒子中另立新人。

孫霸的下面還有3個弟弟,分別是孫奮、孫休和孫亮,其中孫亮年齡最小,卻受孫權格外疼愛,孫亮的母親潘夫人近年來也最受孫權寵愛。

吳大帝赤烏十三年(250),孫權下詔正式罷黜孫和,貶為平民,放逐到故鄣,同時立只有7歲的皇子孫亮為太子,以孫亮的生母潘夫人為皇后,而正勢如中天的魯王孫霸,其結局竟然還不如哥哥,孫權下詔將其賜死,身邊的親信全被誅殺。

仗著孫權的寵信,孫弘倒沒受太大影響,仍任中書令。

魯王被殺後,孫弘把目光投向了新太子,與潘皇后建立起同盟。

這位潘皇后是會稽郡人,父親是一名縣吏,犯罪被判處死刑,按法律潘皇后和她的姐姐都被罰為官家奴婢,在宮裡的織室做苦工,一次偶然的機會孫權看到她,把她召進後宮,後來生下了孫亮,從而改變了命運。

史書對這位潘皇后評價不高,認為她「性險妒容媚」,也就是為人陰險、妒忌,又特別會討孫權歡心。

孫權最喜歡的是步夫人,步夫人死後孫權最喜歡的是袁夫人,她是袁術的女兒,袁夫人有節行,可惜沒有生下兒子,孫權想立她為皇后,袁夫人因為自己沒有兒子而固辭。

潘氏立為皇后以後,對袁夫人加以譖害,有些事已經在宮中傳開了。

吳大帝太元元年(251)8月孫權病重,在病床前孫權向大將軍諸葛恪、中書令孫弘、太常卿滕胤、將軍呂據、侍中孫峻等人託孤,其中以諸葛恪為主,其他人為輔,孫權下詔「諸事一統於恪,惟殺生大事然後以聞」,意思是由諸葛恪主持朝廷的日常工作,只有殺人這樣的大事才需要事先向他稟報。

潘皇后對此很有意見,她是個有野心的人,她派人找到孫弘,向他詢問呂皇稱制的有關情況。

漢高祖劉邦死後皇后呂雉之子劉盈繼位,政權實際上由呂后掌管,劉盈後來死了,呂后乾脆臨朝稱制,成為事實上的皇帝,分封呂氏子弟為王侯,掌管軍權,又任命親信審食其為丞相,掌握朝政。

按照潘皇后的想法,她的兒子一旦登上天子之位,就不勞諸葛恪等人輔政了,她可以包辦。

可是潘皇后沒能成為第二個呂后,在伺奉孫權期間由於過度勞累她病倒了,宮人們趁其昏睡,一起動手把她縊殺,之後假稱是被惡鬼所害,只是紙里包不住火,這件事的秘密還是泄露了,有六、七個人被殺。

史書把潘皇后之死寫得很委婉,只當是一件普通的仇殺,但可以想見,在後宮奪權的關鍵當口潘皇后卻死了,這絕對不普通,背後一定有著更複雜的內情,幾名宮人也許只是替罪羊。

無論如何,在這場較量中孫弘無疑又失勢了。

孫弘感到了危機,情急之下「欲矯詔誅恪」,還想用老辦法除掉諸葛恪,但孫弘跟孫權的另一位族人孫峻似乎關係也不好,孫峻提前知道了孫弘的密謀,暗中通知了諸葛恪。

諸葛恪邀請孫弘過來議事,孫弘不知有危險,就去了,這位三國後期最瘋狂的投機分子就被當場斬殺了。

作者推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恪專權經過

(203年-253年),字元遜,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東吳重臣諸葛瑾之子,東吳的權臣和太傅,後遷升為大將軍(一說官至丞相)。孫權臨終時以其為輔政大臣,輔助太子孫亮。孫亮即位後,諸葛恪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