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的七位兒子,有被自己賜死的,也有英年早逝,更有被親人所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在孫策與孫權等的努力下,在東吳立腳稱帝,成就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可惜後期兒子們互相傷害,終在孫子孫皓昏庸暴虐之下把孫權等先祖打下的江山送於別人。

話說孫權共有七位兒子,可惜要麼英年早逝,要麼就是被同宗所殺,還有被自己賜死的。

且來看看他的七位兒子們。

第一位兒子:孫登

孫登,字子高,孫權長子。

黃龍元年,孫權正式稱帝,立太子孫登為皇太子。

孫登謙讓好學,任命諸葛恪為左輔都尉、張休為右弼都尉、顧譚為輔正都尉、陳表為翼正都尉,稱為「四友」。

嘉禾元年,孫慮逝世,孫權感到悲傷,因而減少膳食。

孫登晝夜兼程,趕到賴鄉,見孫權後進行勸說:「孫慮一病不起,此乃命定。

如今北方未統一,四海都在仰首盼望,上天授命陛下,陛下卻按照社會下流百姓的思路,減少朝臣的飲食,超出了禮制的要求,我私地憂慮不安。

孫登推薦陸遜、諸葛瑾、步騭、朱然、全琮、朱據、呂岱、吾粲、闞澤、嚴畯、張承、孫怡等多位優秀的臣子,可惜這奏疏在孫登氣絕之後才被呈報上去。

赤烏四年五月,孫登逝世,時年三十三歲。

孫權獲悉驚訝悲惋,悲痛不能抑制,說:「國家喪失了英明的太子,百姓有何福氣可言啊!」

孫登兒子孫英,因孫峻事自殺。

第二位兒子:孫慮

孫慮,字子智,孫權次子。

孫慮從小聰慧,多才多藝,得到孫權器重和喜愛。

黃武七年,僅十六歲的孫慮被孫權封為建昌侯。

十八歲時為鎮軍大將軍,可惜孫慮以尊貴的皇子身份,加之年紀又輕,遠近的人都擔心他不能留心轄區政事。

等到他任職掌政,遵奉法度,恭侍師友,超過眾人對他的期望。

嘉禾元年正月,孫慮去世,時年二十歲, 沒有兒子,孫權悲痛哭泣,為之減少膳食。

第三位兒子:孫和

孫和,字子孝,孫權第三個兒子。

孫和小時候聰慧伶俐,又因王夫人所生,孫權特別鍾愛,常常令其跟隨在身邊,衣服禮秩珍玩之類的賞賜,其他皇子不能與他相比。

孫和與孫登交好,孫登曾幾次示意把太子之位讓於孫和,且在孫登病逝後,臨終前留下遺言推薦孫和為太子,於是次年孫和被立為太子。

然而孫和的太子之路不好走,因魯王孫霸不服孫和立為太子,於是糾集黨羽陷害太子及其支持者,後來孫和所受寵信日益減損,魯王圖謀太子之位的慾望更為強烈。

無耐之下,孫權廢太子,將孫和軟禁,而後又流放到故鄣。

太元二年,孫權封孫和為南陽王。

同年孫權去年,諸葛恪執掌朝政,民間有人傳言諸葛恪想迎立孫和,後來諸葛恪被誅殺,孫峻因此事而剝奪孫和的王的印璽綬帶,將他流放到新都,又派使者賜他自盡。

孫和有四個兒子:吳末帝孫皓,錢唐侯孫德,永安侯孫謙,騎都尉孫俊。

孫德,孫俊與孫謙在孫皓稱帝後都被殺。

第四位兒子:孫霸

孫霸,字子威,孫權第四位兒子。


赤烏五年八月,受封為魯王,後不服孫權立孫和為太子,孫霸糾集黨羽陷害太子及其支持者,導致大批人才受到迫害,造成朝野動亂。

赤烏十三年,孫霸終因為圖謀危害太子而被賜死,並誅殺全寄等黨羽,不過依舊保留了其魯王的身份。

兒子有吳侯孫基,宛陵侯孫壹,在末帝孫皓即位,被流放。

第五位兒子:孫奮

孫奮,字子揚,孫權第五位兒子。

太元二年,孫奮受封齊王,遷居武昌。

諸葛恪掌權後,將孫奮轉遷到豫章郡。

而孫奮十分氣憤,不服從命令,而且多次越軌法度行事。

建興二年,諸葛恪遭武衛將軍孫峻誅殺,孫奮到下游住在蕪湖,企圖到建業觀察事態變化。

傅相謝慈等人勸諫孫奮,孫奮卻殺死謝慈等人。

孫奮因此獲罪廢為平民,流放到章安縣。

建衡二年,孫皓的左夫人王氏去世,孫皓悲傷思念過度,數月沒出門,民間傳言孫皓已死,且謠傳孫奮與孫奉必有一人會成為皇帝。

孫奮母親仲姬的墳墓在豫章,豫章太守張俊猜測此事或許為真,於是前往掃祭墳塋。

孫皓聽說此事後,將張俊車裂並夷滅三族,將孫奮和他的五個兒子全部誅死,取消他的封爵。

第六位兒子:孫休

孫休,字子烈,是吳國第三位皇帝。


孫休十三歲時,從中書郎射慈、郎中盛沖學習,十八歲時被封為琅琊王,居住虎林。

太平三年,孫亮被權臣孫綝所廢,孫綝奉迎孫休,而孫休再三謙讓,群臣三請後上位。

永安五年,冊立朱氏為皇后,冊立兒子孫為太子。

孫休在位期間,十分重視教育和農桑。

曾立五經博士,考核錄選應選的人才。

永安七年,孫休去世,時年三十歲,諡號為「景皇帝」。

他有四位兒子,長子孫立為太子,次子汝南王孫,都被孫皓所殺,三子梁王孫壾,四子陳王孫

說起他的兒子,名字還是有學問的。

第七位兒子:孫亮

孫亮,字子明,孫權最小的兒子,吳國第二位皇帝。

赤烏十三年,太子孫和被廢,孫權改立孫亮為太子。

太元元年,孫權重病臥床,徵召大將軍諸葛恪為太子太傅,會稽太守滕胤為太常,一道受詔輔佐太子,次年孫權去世,太子孫亮繼位為帝。

孫亮年幼即位,政權主要把持在受託孤大臣諸葛恪、孫峻和後續的權臣孫綝手中。

孫亮14歲的時候即開始親政,表現出了聰慧和賢君的特質,對丞相孫綝的上奏多有盤問,並密謀除掉行為不端的孫綝,可惜反被孫綝廢為會稽王,後再被貶為候官侯,死於遣回封地的路上,終年18歲,所以有人懷疑是被毒死的。

總結起來說,孫權的兒子們可謂基本上都是早逝,最終帝王之位斷送在孫子孫皓手上,可悲可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吳國帝王孫權的7個兒子,其中6個壽命不過30歲

東漢末年分三國,魏蜀吳形成了三角的局勢,而東吳的皇帝孫權則占領著東南一帶,孫權是一個長壽的人,活到了71歲,而他一生的夢想統一天下也沒有實現,在孫權之下有七個兒子,相對比與自己,那些孩子全都沒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