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沒有羅貫中的移花接木、妙筆生花,何來的精彩絕倫的三國演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先生筆下的一本小說,大體確如清章學誠所說的三分虛構七分真實,裡面有不少故事都是羅貫中為了人物形象需要嫁接到主要人物身上的,然而小編看了這些故事後,不禁再度感嘆,如果不是羅貫中先生借歷史真實故事為素材巧行移花接木,後世哪裡來的三國演義?估計也不會有如今的四大名著了......
作為後生晚輩,認清史實,確實要知道它是小說型歷史,愛上歷史,確實要多虧這部精彩的演義型小說,相信也是更多人心底的共識,感謝羅貫中,給了我們一段如此精彩的歷史故事,感謝他給了我們所有人一個無法拒絕的愛上歷史的理由......
鞭打督郵
《三國演義》中督郵到訪,欲從新任縣尉劉備處索取賄賂,遭到劉備嚴詞拒絕,因而懷恨在心想方設法陷害劉備,張飛得知後直闖內庭,揪住督郵綁在柱上,怒鞭督郵,相應的史實上是劉備做的,不是張飛。
故事原型:《三國志·先主傳》說:劉備討黃巾有功,拜官安喜縣尉。
督郵因公事到縣,劉備去拜謁,門下不給通報,劉備直闖而入,捆綁了督郵,用棍棒打了二百下,解下印綬,掛在督郵的脖子上,把他綁在拴馬樁子上,棄官逃亡而去。
捉放曹
《三國演義》中曹操刺殺董卓未果,倉皇逃還鄉里,途徑中牟縣時,為縣令陳宮逮捕。
經曹操大義凜然的話所感,陳宮最終釋放了曹操,並跟隨他一起出逃。
途中,陳宮因見曹操殘忍殺害呂伯奢一家而與之決裂,逃離曹操,後追隨呂布並屢屢挫敗曹操。
呂布兵敗被殺後,陳宮也被曹操處死。
相應的史實中記錄的是一個不知名的功曹所為。
故事原型:陳宮是東漢末年的名士,剛直烈壯、足智多謀,但並未記載在中牟當官,更未記載捉放曹的事情。
真正幫助曹操脫離牢獄的其實是本縣一位頗有見識的功曹。
史載「出關,過中牟,為亭長所疑,執詣縣,邑中或竊識之,為請得解」。
見《三國志·魏書》卷一《武帝紀》。
陳宮年輕的時候與海內知名之士來往密切(當然也包括曹操),因力薦曹操接任兗州牧而受到曹操的重用。
曹操東征陶謙,留陳宮等守東郡,陳宮反與張邈等背叛曹操,迎接流亡的呂布入主兗州,奪取了曹操的大部分根據地。
呂布兵敗逃亡徐州,陳宮同往。
曹劉聯合消滅呂布後,陳宮也被處死。
矯詔討董卓
《三國演義》中曹操逃還陳留後得到富商衛茲的財富幫助,招募義兵討伐國賊董卓,並發矯詔號召各地藩鎮相應,結果集結起其他17路諸侯兵力,組成討伐董卓的關東軍事大同盟,揭開了諸侯相爭的序幕。
相應的史實中記錄的是東郡太守橋瑁矯旨發的檄文。
故事原型:發矯詔令諸侯起兵確有其事,但此人並非曹操,而是時任東郡太守的橋瑁。
橋瑁是太尉橋玄族子,當過兗州刺史、東郡太守。
董卓入洛後,袁紹出奔冀州,東郡太守橋瑁假借三公名義,要求州郡興兵討伐董卓,關東州郡紛紛響應,當然包括曹操。
此時的曹操兵微將寡、聲名未著、出身卑微(是大宦官曹騰的養孫,名聲也不是很好),是無力號召天下「勤王」的。
溫酒斬華雄
《三國演義》中十八路諸侯共討董卓,華雄先敗孫堅,又下關挑孫堅赤幘前來搦戰,並連斬俞涉、潘鳳,氣勢逼人,正當盟主袁紹苦叫無人可敵之時,關羽憤然應戰,曹操壯之,賜熱酒壯其膽氣,關羽言去後再飲,翻身上馬,斬華雄而歸,而其酒尚溫,相應的史實上華雄是被孫堅所殺。
故事原型:《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中記載:堅復相收兵,合戰於陽人,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
孫堅原為長沙太守,封烏程侯。
東漢末年,關東州郡起兵討董卓,建立了以袁紹為首的聯軍。
孫堅也起了兵,從湖南北上,到魯陽與袁術會師。
但真正憂國憂民且出兵作戰的只有曹操和孫堅。
然而,孫堅卻在梁縣之東受到董卓的將領徐榮的攻擊,最後其與數親信衝出包圍,逃了出來。
公元190年二月,孫堅收集散卒,進屯梁縣之西的陽人(今河南汝州慶陽古城一帶)。
董卓派遣大將胡軫、呂布、華雄等攻打孫堅。
呂布與胡軫不和,而胡軫是主帥,呂布竟故意搗亂,使軍中自相驚恐,士卒散亂,孫堅率軍追擊,打破胡軫和呂布、華雄等敗走,孫堅麾兵斬了華雄。
三英戰呂布
《三國演義》中十八路諸侯共討董卓,關羽斬了華雄之後,呂布下關迎戰,刺穆順,斷武安國手腕,幾招敗走公孫瓚,而後劉備、關羽、張飛哥仨陸續迎上,虎牢關前大戰呂布,將呂布戰退,實際上三英戰呂布是作者杜撰的,相應的史實中呂布是被孫堅所打敗。
故事原型:公孫瓚沒有參加討董卓的聯盟,所以劉、關、張三人也未曾參加,再說那時他們三人只是兵長,根本也就沒有資格且不會有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呂布實為孫堅所擊退。
據《後漢書·董卓列傳》記載:「孫堅收合散卒,進屯梁縣之陽人。
卓遣將胡軫、呂布攻之。
布與軫不相能,軍中自驚恐,士卒散亂。
堅追擊之,軫、布敗走。
」「堅進洛陽宣陽城門,更擊呂布,布復破走。
」從中看出:呂布曾經兩敗於孫堅。
斬顏良誅文丑
《三國演義》中袁曹官渡之戰,袁紹大將顏良連殺宋憲、魏續,二十合戰敗徐晃,令曹操頗為頭疼,後關羽出戰在萬軍中斬了顏良,再出戰又斬射張遼敗徐晃之大將文丑,相應的史實上顏良為關羽所斬,誅文丑是夏侯惇部屬所為。
故事原型:顏良,河北名將。
建安四年,袁紹以顏良、文丑為將率,簡精卒十萬,準備攻許。
建安五年,兵進黎陽,遣顏良攻白馬。
曹操北救,以荀攸計分兵渡河,引袁紹西應,自率輕兵掩襲白馬,顏良倉猝逆戰,遂被關羽擊斬。
文丑,河北名將。
建安四年,袁紹以顏良、文丑為將率,簡精卒十萬,準備攻許。
建安五年,袁紹渡河兵至延津,使文丑與守軍挑戰,曹操以輜重就道餌敵,文丑兵亂,遂被操擊破,死於亂軍。
當時守延津的真是夏侯惇。
而且夏侯惇和從弟夏侯淵擊敗張郃,轉戰烏桓所以讓官渡之戰的勝利女神轉向曹操。
斬蔡陽
《三國演義》中關羽降曹後,一直想著和劉備會合。
聽聞劉備在袁紹處時,關羽便告別曹操。
接著,他過五關斬六將,殺了曹操帳下武將蔡陽的外甥秦琪。
蔡陽聽說此事後,怒不可遏,率軍追殺關羽。
關羽來到古城,遇到張飛在此。
張飛懷疑關羽投了曹操,關羽便將追過來的蔡陽斬殺,表明心跡。
相應的史實中記錄的是劉備所為。
故事原型:關羽和劉備會合,曹操派曹仁攻打劉備,劉備戰敗,辭了劉表來到汝南。
曹操這時派蔡陽前來攻打,劉備這次沒敗,斬殺蔡陽。
斬車胄
《三國演義》中曹操寫信給徐州刺史車胄,密令他暗殺劉備。
車胄便與陳登商議,陳登議在城內設伏兵,等劉備出城歸時,斬殺劉備,並表示可在城樓上助其射死劉備。
車胄聽從了他的建議。
之後,陳登講此事告訴其父陳珪。
陳珪便讓陳登告與關羽、張飛。
關羽因之設計,在晚上扮作張遼的軍隊引車胄出城斬殺。
那晚,車胄終於出城,喊了聲:「文遠何在?」關羽提刀便砍,車胄便跑,城上陳登也幫忙射車胄,關羽手起刀落,斬了車胄。
劉備回來之後,關羽將車胄想要設計害劉備之事告之。
故事原型:曹操滅呂布之後,令車胄任徐州刺史。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劉備因車胄傲慢趁車胄沒防備將其殺死,留關羽守下邳,自己則回到小沛。
火燒博望坡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初出茅廬的第一戰,令劉備、趙云為先鋒,佯敗誘夏侯敦大軍進入狹窄的博望坡,而後關平劉封放火攻之,關羽張飛也依計放火追殺,大敗夏侯敦,相應的史實中記錄的是劉備親自指揮的戰鬥。
故事原型:該事件發生在公元201年(建安七年),那時正好是關羽離開曹操,劉備投奔荊州劉表並屯兵新野。
夏侯惇去追,跑到博望坡,正逢秋風氣爽蘆葦叢中埋伏著殺機。
夏侯惇不聽部將李典、樂進的勸告,因大意為伏兵所破。
而火燒博望坡這場戰鬥進行之時,諸葛亮尚在南陽躬耕,五年後才出山。
另外,據《三國志》,博望坡之火系劉備為引曹兵入伏,偽遁前自燒屯營而起。
草船借箭
《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發生在赤壁之戰時,周瑜設計欲陷害諸葛亮,令其十日內造人力不能及的十萬隻箭,諸葛亮已算準三日之後大霧,佯以三日相應,後與魯肅赴曹營巧借霧天借箭十萬餘只,成就奇功,相應的史實上的「草船借箭」的發明者則是孫權。
故事原型:公元213年正月,曹操率領號稱四十萬大軍攻破孫權江西營,俘獲都督公孫陽。
孫權帶領七萬大軍來迎戰,曹軍水兵攻水上孫吳陣地,渡到一個沙洲上,被孫權包圍,喪師數千人。
曹操受挫,堅壁不出。
孫權親自坐船挑戰,觀看曹軍大營。
曹操領弓箭手放箭,萬箭齊發矢如雨下,不多時孫權軍船上就射滿了箭,船體傾斜,快要翻船。
孫權把戰船掉過頭來,以另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鼓樂齊鳴而返。
孫權的膽略和勇氣,使得曹操非常佩服,不禁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
連環計
《三國演義》中道號「鳳雛」的智多星龐統到曹操的水軍帳中用花言巧語鼓動曹操將戰船用鐵鏈鎖起來,結果為孫劉後來的火燒赤壁打下了基礎。
相應的史實中記錄的是曹操為應對當時軍中狀況所做的改善方法。
故事原型:據《三國志》記載,北軍不習水戰,加上瘟疫盛行、周船顛簸,曹軍的戰鬥力大為減弱。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曹操主動要求將戰船鎖在一起,以便集體作戰。
《龐統傳》記載此時的龐統還在家鄉擔任功曹,並未參與赤壁之戰。
三氣周瑜
《三國演義》中曹操赤壁兵敗後,周瑜與劉備都欲取荊州,周瑜一番設計不得,攻城又身中毒箭,卻為諸葛亮施巧計連取南郡、荊州、襄陽,其後魯肅催討荊州不得,周瑜二番設計,美人計,用孫權之妹誘劉備到東吳入贅,不想被諸葛亮識破挫敗,賠了夫人又折兵,三番設計,假途滅虢,假借替劉備取西川實取荊州,不想又被諸葛亮將計就計,三番挫敗周瑜的計謀,終使其箭瘡大發而死,相應的史實中周瑜是英年早逝,並非與諸葛亮牽連。
故事原型:三國志正史中的周瑜是一個氣度恢弘的人,因東征西站操勞病亡,英年早逝。
《三國志》記載:「數陵侮瑜。
瑜折節容下,終不與校。
普後自敬服而敬重之,乃告人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時人以其謙讓服人如此。
」又同傳有蔣干「稱瑜雅量高致,恐不久為人臣耳」,「瑜威聲遠著,故曹公、劉備咸欲疑譖之」。
另外,周瑜病逝後,蜀國弔唁的代表是龐統,而不是諸葛亮。
單刀赴會
《三國演義》中劉備攻取益州後,魯肅擺下鴻門宴,向關羽商談歸還荊州之事,事先埋伏下甲兵。
關羽帶著周倉赴會,來了之後只顧喝酒,且說莫談國事,只敘友誼。
魯肅還是直逼主題,關羽不肯,最後以魯肅為人質,安全返回荊州。
相應的史實中記錄的是魯肅為維持孫劉聯盟,與關羽會面。
故事原型:據歷史記載,單刀赴會的乃是魯肅。
劉備占據益州,拒絕歸還荊州。
孫權惱羞成怒之下,派呂蒙攻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三郡歸降後,關羽南下,魯肅為說服關羽單刀赴會。
其結果是,孫劉兩家平分荊州,以湘水為界。
水淹七軍
《三國演義》中關羽因於禁屯於地勢低洼的罾口川,又因秋雨,湘江水勢泛漲,藉此用水攻,水淹于禁和龐德所帥七軍,相應的史實中記錄的是水災所致。
故事原型:《三國志》卷36《蜀書·關羽傳》記載:「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
曹公遣于禁助仁。
秋,大霖雨,漢水泛濫,禁所督七軍皆沒。
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
」
空城計
《三國演義》中有著名的陽平關空城計,馬謖失街亭之後,蜀軍糧道失守,只得撤兵,諸葛亮將武將等盡派出安排撤退事宜,只留五千餘人在西縣搬運糧草,司馬懿十餘萬大軍直逼城下,諸葛亮無奈之下用險計,城門大開,並於城上奏曲,使司馬懿驚疑而退,相應的史實中的空城計」的策劃者分別是曹操、趙雲。
故事原型(曹操版):漢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有一次曹操的軍隊出城收麥子去了,突然呂布的軍隊開了過來。
曹操情急之下,把他的隨軍家屬全部都弄到城牆上去站崗,等呂布開過來一看,滿城都是鶯歌燕舞,姣聲嗲氣。
再一看呢,城外面有一個樹林子,深不可測,呂布想曹操這個賊,狡猾狡猾的,肯定是把埋伏買在樹林子裡面了,撤!撤回去以後心有不甘,第二天復來,這回曹操真的在樹林裡設了伏兵。
故事原型(趙雲版):公元218年,蜀軍占領漢中,並由趙雲和黃忠率數千人馬駐守。
第二年春天,曹操率大軍從長安出發,經過斜谷,直逼漢中,企圖重新奪回這個戰略要地。
趙雲和黃忠見曹兵人多勢眾,便不與交戰,憑險據守。
曹操率大軍圍城數十天,攻不下來,只得撤退數十里,休整待糧。
一天,趙雲率數十騎兵出營偵察敵情,正碰上曹操率大軍出動,狹路相逢。
趙雲明知自己勢單力薄,不是曹兵對手,而且營中兵力空虛,難以抵擋曹操大軍。
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就命令部下主動攻打曹兵,邊打邊退。
曹兵一向謹慎,懷疑蜀軍早有埋伏,馬上命令部隊撤退。
曹兵剛撤退時,陣腳大亂。
這時,趙雲命令守營士兵擂鼓吶喊,並用強弓追射,假裝伏兵殺出。
這突如其來的攻擊,使曹兵大驚,奪路奔逃,,自相踐踏,死傷很多。
劉備為此感嘆:「子龍一身是膽也!」並封其為虎威將軍。
《三國演義》的一些故事的史實大致如此,其他也有像是曹操本身刺的是張讓而不是董卓之類的故事也有,不過來源並不是很值得參考,所以沒有放到這裡,歡迎大家討論指正~
總的來說,羅貫中是個好師傅,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感興趣了才會去了解歷史,了解歷史是為了未來更好的生活,即溫故而知新也,真正要從歷史中學到什麼,還是要看個人受到啟發後如何去探尋歷史故事中的規律,受益自身,惠及他人,才是讀史的真正意義所在!
歷史生活人文,品史聞事見時, 眾推風雲榜(zhongtuifyb)與你暢聊風雲變幻,共推精彩見聞~
《三國演義》九大「張冠李戴」
一部《三國演義》巨作留下了諸多精彩與文化享受,但是《三國演義》畢竟是一本小說而不是史書,由於歷史上形成的尊崇慣性而存在明顯的尊劉貶曹抑孫傾向,故事中存在明顯諸多的虛構情節也比較正常。你可知否,其...
扒一扒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區別!我可能看了假歷史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到底有什麼區別,其實答案很簡單,一個是正史,一個是小說。大家心目中的很多英雄,如關二哥,孔明先生等都會和小說中的描寫完全不一樣,今天小編就扒一扒那些正史和小說不同的地方!關二爺
《三國演義》里那些荒謬的「張冠李戴」,關羽竟不曾溫酒斬華雄
在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看的便是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以陳壽的《三國志》為藍本,雜合三國兩晉時期大量的史學和筆記資料,加上民間巷裡流傳的種種故事,羅貫中運用白話的形式寫成了這部不朽的文學名著。《...
《三國演義》中到底有哪些歷史欺騙了我們數百年?
熟讀三國歷史,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而《三國演義》出了名的七真三假。大方面統攝周全,小方面出入頗多,一時說之不盡。那麼《三國演義》到底有哪些歷史欺騙了我們?今日,不妨跟著小編一起...
三國中你不知道的事情?有多少是虛構的?
《三國演義》是根據史書三國志改編的,原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有很多虛構成分,但歷史主線是真的。很多人都把《三國演義》當成了史書,歷史上真實的三國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盤點被《三國演義》神話了的關羽,名將殺手關雲長那些虛構和烏龍
在老羅的《三國演義》中,殺名將最多的當屬關羽,而且還幾乎都是秒殺的。可以說前二十回勇武最牛是呂布,呂布死後就成了關羽的天下了。那麼關羽在《三國演義》中究竟有哪些不符合正史記載呢?借文特意盤點……
細數三國演義九大張冠李戴的故事:涉及關羽最多
《三國演義》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羅貫中將三國史實和民間傳說相融合併再創作的產物。這部巨著為我們展現了發生在東漢末年的重大歷史事件以及一個個形象鮮活的歷史人物。但其中記載的某些事件卻是張冠李戴...
不僅是我被這老頭騙了這麼多年,看到這裡才明白真相
三國演義三國演義,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一部人類歷史上的輝煌巨著,然而書中的有些虛構卻與歷史格格不入,致使多少人錯視歷史......1、桃園結義:正史並無寫到三人有結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齡:關羽>劉...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到底坑了多少三國一流武將,真相讓人憤慨!
一般小說劇等文體描寫的東西要比一些正史記載的事情流傳的更廣更深入人心。拿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來說,其中描寫的一些經典人物放到現在可謂是家喻戶曉。然而小說畢竟是小說,就算是一部歷史題材...
了解不一樣的歷史,三國史上欺騙世人上千年的虛構故事
三國年代,群里薈萃,在這個亂世的大舞台上誕生了許許多多獨領風騷的英雄人物,也有很多耳熟能詳的精彩故事。但是你知道哪些故事才是真的,哪些故事和人物都是虛構的嗎?
七分事實,三分虛構的《三國演義》有多少假故事?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小說,其內容既有和史書相符的部分,又有與史實不符而虛構的成分。清代史學家章學誠將此概括為「七分事實,三分虛構」,這是就其大概而言,並非精確的統計數字。《三國演義》這種虛實錯...
三國英雄中,被言過其詞的五名戰將,第一名嚴重扭曲歷史
你印象里的三國英雄,實際是這樣的,雖不能接受,但是真實的歷史。三國英雄中,被言過其詞的五名戰將,第一名嚴重扭曲歷史三國演義英雄輩出,關二爺千軍萬馬中斬殺顏良、張飛大喝一聲,夏侯蘭嚇破肝膽、趙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