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被誇大其詞的五名英雄,第一名與事實嚴重不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你印象里的三國好漢,可能都很厲害,可是真實的歷史是這樣的嗎?三國英雄中,有被過分擁護的五名戰將,第一名和事實真的千差萬別!

三國演義英雄輩出,關二爺千軍萬馬中斬殺顏良、張飛大喝一聲,夏侯蘭嚇破肝膽、趙子龍七進七出曹營,斬殺數十名上將,諸葛亮借東風火燒曹營等等,很多典故讓我們記憶猶新。

他們都是大師公認的英雄好漢,而現實上,作者對他們的事跡描寫多有誇大,下面就清點一下作者特別重視誇大的前五位。

5.呂布

《三國演義》中,呂布是打遍全國無敵手的常勝將軍,有一呂二趙三典韋的說法。

然而據史料記實,呂布在隨從跟隨董卓時,曾兩次被孫堅打敗;隨從跟隨王允時更是被李傕、郭汜打得落花流水;在乘縣駐紮時竟然被村夫李勇打得潰不成軍,終極死於曹操之手。

那時孫堅是討伐董卓聯軍的前鋒。

在進軍的過程中,屢次擊敗董卓軍,斬殺了華雄。

並兩次零丁擊敗呂布,見《後漢書卷七十二 董卓列傳第六十二》:明年,孫堅收合散卒,進屯梁縣之陽人。

卓遣將胡軫、呂布攻之。

布與軫不相能,軍中自驚慌,士卒狼藉。

堅追擊之,軫、布敗走。

卓遣將李傕詣堅乞降,堅拒毫不受,進軍大谷,距洛九十里。

卓自出與堅戰於諸陵墓間,卓敗走,卻屯黽池,聚兵於陝。

可見呂布也不是攻無不克!

4.文丑

在各路好漢配合討伐董卓時,鮑忠、祖茂、俞涉三員上將不敵華雄,銳氣大挫之時,文丑大戰十餘回合,擊敗公孫瓚,與趙雲不分勝負;白馬之戰,打敗徐晃,可謂逞足了好漢之氣。

這些在史料中並未記實,只需《三國志》說文丑被曹操擊敗,死於紊亂。

那時趙雲是以呵護公孫瓚為主,不讓文丑接近公孫瓚,所以不是主動鞭撻打擊。

若是再戰幾十回合,趙雲應該能勝。

再說文丑那時是差不多支持不住了,又見公孫瓚的救兵來了才逃命的。

關羽與文丑交戰時,文丑想用拖刀計先引誘關羽上來,再回身一擊。

誰知關羽的赤兔跑得快快,追上去時把文丑砍了。

若是關羽沒有赤兔馬,文丑應該也能和關羽拼上幾十回合。

在小說《三國演義》里,於討董戰役的汜水關之戰中第一次被說起姓名,那時顏良、文丑催軍未回,使袁紹頗為華雄的跋扈狂而感喟 。

孫堅私藏玉璽被袁紹識破,顏良、文丑與程普、黃蓋、韓當拔劍掣刀相對。

袁紹計逼韓馥,奪取冀州之時,關純謀殺袁紹,被文丑斬殺。

磐河一戰,文丑策馬挺槍,直殺上橋,十餘合大北公孫瓚,追擊時,被公孫瓚手下健將四員圍攻,文丑一槍刺一將下馬,其餘三將逃走,又與趙雲大戰60回合不分勝負,隨後與顏良為前鋒,擊公孫瓚,平定河北。

曹、袁交兵,前鋒顏良攻白馬被斬,文丑領軍為其報仇,據延津挑戰曹操,卻中餌敵之計而軍亂,文丑挺身獨戰,射退張遼,與徐晃大戰三十合不分勝敗,追擊中正遇關羽,戰不三合,心怯欲走,被關羽趕上斬於馬下。

3.關羽

演義極力塑造關羽正面形象,但是卻被過分誇大,在解除白馬之圍戰鬥中「斬顏良誅文丑」都是關羽所為,正史中顏良的確是猝不及防被關羽所殺而且白馬之戰羽僅為張遼副將,斬良只居半功。

文丑死於亂軍之中,與關羽沒有半毛錢關係。

歷史上關羽確實千里走單騎過,但是沒有過五關斬六將,因為曹操並沒有派兵追趕或者阻攔關羽的離去。

關羽千里走單騎尋劉備是真的,但是這裡千里之行是路途風順的。

在《三國志·關羽傳》中記載,關羽確實投降過曹操,而且從曹操那裡安全離開。

關羽是直接從前線離開曹操的,不可能帶上劉備被俘虜的老婆孩子。

大戰一觸即發,前後轉戰多處,曹操與將領們不會帶著家眷上前線,更不會帶上劉備的家眷,她們應該是被軟禁在許都。

日後可能是曹操做人情做到底,主動放她們回去的。

2.姜維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

三國時蜀漢名將,官至上將軍。

少年時和母親住在一起,愛好儒家大師鄭玄的學說。

由於父親姜冏戰死,姜維被郡里錄用為中郎。

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思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按捺欽佩蜀漢,被諸葛亮重用。

諸葛亮棄世後姜維在蜀漢起頭嶄露鋒芒,費禕死後姜維起頭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戎行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屢次交手,姜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北一次,小敗一次。

後因蜀中大臣也多否決姜維北伐,而太監黃皓弄權,姜維殺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禍,後司馬昭五道伐蜀,姜維據守劍閣,否決住鍾會雄師,卻被鄧艾從陰平狙擊成都,劉禪按捺欽佩。

後姜維希望憑本身的力量回復蜀漢,假意按捺欽佩魏將鍾會,籌算把持鍾會起義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終極鍾會起義失敗,姜維與鍾會一同被魏軍所殺。

姜維在作者的筆下是諸葛亮的擔當人,文和諸葛亮比肩,武和趙雲不分勝負,在九伐華夏時,戰績顯赫,但《三國志》對姜維的記實卻根柢沒有這回事!

1.趙雲

趙雲是無所不能的大好漢,長坂坡大戰殺了曹操五十多名上將;挽救黃忠、震懾吳國眾將領等。

以上兩件事雖有史料記實,但多有誇大。

《三國志 趙雲傳》說,趙雲根柢沒有領過兵,僅有的一次還出現了龐大失誤導致箕谷失守。

其實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中的默示有良多值得商討之處,不外這不在本文的規模內,臨時棄置。

此次北伐的直接後果,便是以諸葛亮為代表,交融了荊州人士以及新進益州人士的新荊州集團在蜀漢權利架構中站上了極點,而原從集團和原益州集團漸漸趨向衰敗。

尤其是原從集團,獨一的元老趙雲今後屁滾尿流,不久即病逝,豐功偉績的原從集團也就此滅亡。

趙雲雖然在末了幾乎是以一個政治鬥爭失敗者的身份病逝的,但他現實了局隨從跟隨劉備多年,所謂沒有功勳也有苦勞,再加上已經於亂軍之中救下劉禪,素為後主感恩。

因而在他死後多年,蜀漢衰亡前的景耀四年三月,劉禪終於下詔追諡其為順平侯。

這在趙雲別列傳實的劉禪聖旨里反響的很較著:「雲昔從先帝,功積既著。

朕以幼沖,涉塗困難,賴恃忠順,濟於危險。

夫諡所以敘功臣也,外議雲宜諡。

」姑且非論該聖旨的真偽,其中所敘的趙雲得以受諡的緣故緣由則不會有太大的誤差。

其實,看一下趙雲所受封的諡號就可以大抵明白對他所謂的蓋棺定論了:「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

也就是說,趙雲獲此殊榮憑仗的並不主若是軍功。

也正因功勳的不著,他才會成為蜀漢末了一批才追諡的宿將。

你心中的三國好漢是否還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在寫到關羽之死時,羅貫中一定是痛哭流涕的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一直有一個疑問在心頭,那就是:弱小的孫吳,是怎麼與曹魏、蜀漢三足鼎立的?確實,縱觀《三國演義》全書,你會覺得不管是曹魏還是蜀漢,都是猛將如雲、良謀如雨,可是孫吳,卻是一片...

三國演義中三十位名將排行榜(四)

看三國演義對於大部分年輕人來說,最喜歡的就是其中的形形色色的英雄人物了,最為我們津津樂道的就是武將排名,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三國武將排名,很多名人都有過三國自己的武將排名,當前也有很多的三國...

《三國演義》九大「張冠李戴」

一部《三國演義》巨作留下了諸多精彩與文化享受,但是《三國演義》畢竟是一本小說而不是史書,由於歷史上形成的尊崇慣性而存在明顯的尊劉貶曹抑孫傾向,故事中存在明顯諸多的虛構情節也比較正常。你可知否,其...

和趙雲打成平手的三位猛將,結局各不相同

趙雲是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武藝高強,智勇雙全,在演義中,白馬銀槍,威風凜凜,一生未逢對手,被稱為「常勝將軍」。在演義中中,趙雲曾和三位猛將打成了平手,而他們的人生結局各不相同,這三位大將分別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