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慘敗(二):袁紹帳下謀士有哪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袁紹屬於汝南袁氏,這個家族在東漢中後期人才濟濟,有「四世三公」的美稱。
其門生故吏更是遍天下。
當袁紹吞併韓馥的冀州時,韓馥曾經表示自己也是袁氏門生,讓個冀州又何妨。
東漢末年,天下動盪,更多的名士更是喜歡選擇袁紹。
因此,他的帳下武將如雲,謀士更是眾多。
其中,對袁紹影響最大的有田豐、許攸、逢紀和審配,並且這些謀士的質量並不比曹操的謀士差。
既然袁紹的謀士眾多,那麼其帳下的謀士有哪些?
一
田豐
在《三國演義》中,田豐是一個耿直,目光長遠的謀士。
但他不受袁紹重用,最後被小人挑唆致死。
正史中的田豐和小說中的田豐區別不大。
他是一個博覽多識,權略多奇的人。
因不滿宦官專權,田豐棄官歸鄉。
袁紹起兵討伐董卓時,田豐受邀作為其別駕。
在之後,他幫助袁紹滅掉公孫瓚,平定河北,虎踞四州,使袁紹成為當時的第一實力派。
然而,好景不長。
強大的袁紹自恃力量的強大,與田豐的關係漸漸疏遠。
當田豐提出迎天子時,袁紹拒絕了。
官渡之戰前,曹操東征劉備。
田豐建議發兵襲擊許昌。
然而,袁紹因兒子生病為由拒絕奇襲計劃。
《三國演義》中奇襲計策是許攸出的。
官渡之戰,田豐是不贊成的。
他認為曹操兵強悍,卻少糧食,應該用精兵襲擾曹操,最終將其拖死。
史書記載「外結英雄,沒修農戰,簡其精銳,分為奇兵,趁虛迭進,以擾河南」。
接下來的九個月,袁紹沒有聽從他的建議,也沒有進軍攻曹。
官渡大戰袁紹失敗後,由於其他小人進讒言,田豐被殺,一代英才就此凋落。
二
審配
荀彧評價他說,「審配專而無謀」。
確實,翻閱史書,筆者沒有發現他對袁紹有什麼好的的建議。
他曾經效命韓馥,但他性格正直,就沒有受到重用。
袁紹吞併韓馥後,把他委以心腹,並總領幕府。
也就是說他成了袁紹的紅人。
曹袁爭霸,他的觀點是與曹操決戰。
戰敗後,他的兩個兒子被俘虜,孟岱藉此發難。
如果不是逢紀規勸袁紹,可能會被殺掉。
袁紹死後,他矯詔立袁尚,導致袁氏兄弟相殘。
曹操藉機攻破鄴城,審配被俘後受死。
三
逢紀
當初,袁紹從洛陽逃出,逢紀就追隨袁紹進入冀州。
他設計引公孫瓚攻韓馥,趁機脅迫韓馥讓出冀州。
可以說,他是袁紹立足冀州的首功之臣。
然而,他後來的表現卻相當差勁。
田豐的死是他進的讒言;謀立袁尚,分裂袁氏集團,他也參與。
雖然他曾為與自己不和睦的審配說情,但筆者認為他是為了拉攏審配。
史書曾記載,官渡之戰,他與審配共同統領軍事。
最後,他死於袁氏二兄弟的爭鬥之中。
四
許攸
許攸、袁紹、曹操,三個人曾經是少年玩伴。
漢靈帝的時候,許攸曾經有過襲擊漢靈帝並廢帝的行動。
可惜他沒有成功。
當袁紹總領冀州後,他就投奔了袁紹。
史書上對他的記載甚少,而《三國演義》中記載他是一個足智多謀,貪財的人。
他也是力主直接武力攻曹的。
只因他的家人犯事被拘壓,他連夜投奔了曹操。
由於他帶去的情報,曹操才能輕而易舉的擊破袁紹。
吞併袁氏集團,許攸是首功的。
五
郭圖
郭圖這個人在謀略上沒有什麼大的建樹,內鬥卻是把好手。
唯一給袁紹的功勞是他遊說韓馥獻出冀州。
此後,他拒迎漢帝;看到沮授權重,就進讒分了沮授的權;烏巢之戰,他力主攻曹操大營,失敗後又把責任推給張郃、高覽,致二位將領投奔曹操。
袁氏集團分裂後,他勸袁譚攻袁尚。
又在袁譚失敗後,他又建議袁譚引曹操之水救急。
袁尚被打敗後,他卻鼓動袁譚反叛曹操。
曹操就是利用他們兄弟的矛盾,才徹底平定河北。
筆者認為袁氏集團的覆滅,郭圖也是個「大功臣」。
六
沮授
逢紀、審配、許攸、田豐是袁紹手下的四大謀士。
筆者認為除了田豐,其他人的謀划水平不怎麼樣。
至於沮授,他應該被選為四大謀士之中。
沮授是第一個向袁紹提出戰略規劃的人,其規劃可以和諸葛亮的「隆中對」相媲美。
前期的他甚得袁紹器重,但後來就不受歡迎了。
曾經被郭圖進讒。
他提出的建議都被袁紹拒絕,而他的建議預言又出奇的准。
比如,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先提出;袁紹四分青、幽、並、冀,他進過諫;直接討伐曹操,他認為沒有勝算;他認為顏良是個武夫,不是統帥之才等等。
這些都應驗了,袁氏集團吃了不少的虧。
官渡之戰,他被曹操俘虜。
曹操愛惜他,曾發出「孤早相得,天下不足慮」的慨言。
可惜,他選擇了死。
筆者認為沮授才是袁紹的「諸葛亮」。
七
荀諶
荀諶的記載不多,但他被評為「荀氏八龍」之一。
其中,荀彧、荀攸也是他們家族的。
他的活動主要是說服韓馥,請袁紹作為冀州的領導。
當劉備被圍在徐州,他力主就劉備,進攻曹操。
史書上記載,「以審配、逢紀統軍事,田豐、荀諶、許攸為謀主」。
通過這樣的記載,荀諶的才能不可能是太差。
可能是他太低調,官渡之戰後他消失於這個世界。
八
辛評
辛評的功勞是與荀諶、郭圖三個人遊說韓馥退位。
但他的歷史也不光彩。
孟岱陷害審配時,辛評也參與了。
袁紹死後,他是袁譚一黨,挑唆二袁相爭。
袁譚失敗後,他派他的弟弟辛毗向曹操求援。
早就看出袁氏必敗的辛毗倒戈,勸曹操坐收魚溫之利。
由於辛毗的倒戈,郭圖再次發揮自己的本領向袁譚進讒言。
他也就被猜忌而疏遠。
曹操攻打鄴城時,審配的侄子審榮引曹兵入城,並將辛評一家抓起來殺掉。
雖然袁紹的謀士眾多,但有才能的卻被疏遠陷害,沒才能的在一起內鬥。
天早亡袁紹,再多的人才也沒用。
歷史:郭嘉比諸葛亮聰明?別鬧了,他真沒你們想像的那麼厲害
「諸葛多智近妖」,這是羅貫中的塑造,而非史實,真實的諸葛亮行事謹小慎微,關於這一點,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了,不過諸葛亮騰出來的超級軍師光環,卻又被加到了另一個人的頭上,便是早逝的郭嘉,甚至有「...
袁紹帳下八大謀士,四人想著他死,兩人是死腦筋,袁紹怎能不敗
官渡之戰前,袁紹占據冀幽並青四州之地,兵多將廣,實力居漢末諸侯首位,卻最終被曹操所敗,究其原因,手下謀士不和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袁曹開戰前,關於怎樣對付曹操,袁紹的謀士們展開了一番爭論。田豐...
袁紹陣營瞎搗亂的三股勢力,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文/寂寞的紅酒袁紹是漢末時期的大軍閥,占據有幽、並、青、冀四州,兵精糧足,人才濟濟,是當時北方最大的軍閥。但袁紹勢力那麼大,卻在官渡之戰中被曹操擊敗,隨後逐漸走向瓦解消亡。強大的袁紹之所以會輸給...
袁紹廢長立幼,導致死後二子相爭,他到底該怎麼做?
在這個話題中存在這樣的一個誤區:史書上確實有很多「廢長立幼」最終走向失敗的案例,導致很多人只糾結於袁紹「廢長立幼」是個必敗的錯誤,我覺得這只是問題根源之一,而不是問題全部。例如漢靈帝託孤事。漢靈...
三國中兩個謀士同樣姓郭,一個運籌帷幄,一個卻只會幫倒忙送助攻
三國中除了驍勇善戰的將軍,給我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各位運籌帷幄的謀士了。其中最厲害的便是諸葛亮和郭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後世歷史中人們對郭嘉的評價尤勝過諸葛亮,被稱為三國第一謀士。可是在三國時...
三國最神秘之人 一番話奪了一座城 官渡之戰中卻離奇失蹤
三國中,人們都知道,荀彧是曹操的重要謀士,而他的兄長荀諶則效力袁紹,他曾憑藉一番辯駁就讓韓馥交出重要的冀州城,在官渡前主張與曹操速戰速決,也被袁紹採納,堪稱袁本初依賴的重要謀臣。但令人困惑的是,...
袁紹輸給曹操,並不是因為官渡之戰
公元200年的官渡大戰,袁紹大敗於曹操。此後,袁紹一蹶不振,其子袁譚和袁尚的勢力最終也為曹操蕩平。為什麼實力首屈一指的袁紹集團會徹底覆滅?官渡戰敗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但袁紹麾下不同地域士人間的長...
南北謀士瘋狂的內鬥,最終葬送了袁紹10年辛苦建立的基業
官渡之戰是曹操與袁紹之間的一場大決戰,這是知道一點三國歷史都了解的事情。這次戰役是袁紹全面失敗的轉折點,在經過這次失敗之後,袁紹再也無力南下。其實早在官渡之戰爆發以前,袁紹的敗局就基本確定了。袁...
袁紹手下八大謀士、四大庭柱、三子一甥、四大上將、四大能臣
袁紹,字本初,汝南汝陽人。袁紹出身四世三公,是東漢的名門望族,手下能臣武將極多,成為漢末大諸侯之一。袁紹曾擔任十八路諸侯盟主,率軍討伐董卓。接著從韓馥手中奪取冀州,後又在和公孫瓚的爭鬥中占據上風...
他為主公盡忠奔勞一生,卻被猜忌含冤致死,他是三國最冤的謀士
俗話說,選擇大於努力,作為常伴主公左右運籌帷幄的謀士,選擇跟隨什麼樣的主公,是人生的第一要務,若是跟隨著格局不大不辨是非的主公,就算忠心耿耿也難兔被他們所猜忌懷疑,正像冀州的袁紹父子:沮授的冤血...
田豐、沮授,袁紹手下6大謀臣誰更厲害?
在《三國演義》里袁紹雖然不是主角,但在漢末的那個時代,袁紹無疑也是個非常優秀的青年,他敢反董卓,還是十八路諸侯的首領。其分量無需多說。我們同時可以看出,曹操之所以能在後來的三國爭霸中一直處在優勢...
有謀無斷但愛好養士,袁紹手下八大謀士,到底誰忠誰奸?
袁紹因廢帝問題與董卓決裂,逃往渤海,被董卓封為渤海太守,受韓馥節制。韓馥也唯恐袁紹坐大,故意減少軍需供應,企圖餓散、餓垮袁紹的軍隊。袁紹不甘久居人下,於是他手下謀士便獻計於他,奪得素有「天下之重...
袁氏集團並沒有表面上那麼不堪!
袁紹的謀士集團還是很強大的,個人能力相當優秀,由於歷史一貫的尿性,死的早的由於事跡不多,都會被不同程度的低估,所以袁氏集團並沒有表面上那麼不堪,私以為重點還是放在了對方人物的缺陷上,但人無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