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不同場合對諸葛亮的評價,有何不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司馬懿對諸葛亮有過兩次評價,第一次評價多謀少決,是和諸葛亮兩軍對陣之時,第二次評價天下奇才,是在諸葛亮死後,蜀漢退軍之時。

司馬懿對諸葛亮兩次不同的評價,矛盾嗎?有什麼不同呢?

先看第一次評價,史書《晉書 宣帝紀》記載:初,蜀將姜維聞毗來,謂亮曰:「辛毗杖節而至,賊不復出矣。

」亮曰:「彼本無戰心,所以固請者,以示武於其眾耳。

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帝弟孚書問軍事,帝復書曰:「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蜀漢建興十二年(234年),魏國青龍二年(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諸葛亮與司馬懿在渭南相持百餘日。

諸葛亮數次挑戰,司馬懿堅守不出,以待其變。

諸葛亮便派人給司馬懿送去女人衣服,嘲笑司馬懿像女人一樣膽小,欲激司馬懿出戰,但司馬懿仍不出戰。

司馬懿為了平息部下不滿情緒,上表請戰。

魏明帝不允許,並派辛毗杖節來節制魏軍的行動。

姜維對諸葛亮說,辛毗杖節而至,魏軍不敢出來了。

諸葛亮說,司馬懿本來就不想出戰,所以,故意請戰,以堵眾人之口,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他真能打敗我,怎麼還會千里去請戰呢?

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來書詢問戰事,司馬懿回信說,諸葛亮志向很大然而沒有機會,謀劃多而決斷少,喜歡用兵打仗卻沒有足夠的權謀。

雖然領兵十萬前來,已經落入我的圈套了,我擊敗他是必然的。

這是司馬懿第一次評價諸葛亮。

而第二次是怎麼評價的呢?

《晉書 宣帝紀》記載:經日,乃行其營壘,觀其遺事,獲其圖書、糧谷甚眾。

帝審其必死,曰:「天下奇才也。

蜀漢退軍之後,司馬懿到諸葛亮駐紮軍營的地方查看,評價諸葛亮是天下奇才!這事在《三國志 諸葛亮傳》中也有記載:及軍退,宣王案行其營壘處所,曰:「天下奇才也!」

兩次評價,有很大的不同,第一次評價說諸葛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也就說打仗不行,優柔寡斷,不能隨機應變,沒有足夠的權謀,而第二次卻說諸葛亮是天下奇才!

前後矛盾嗎?其實,不矛盾,為什麼呢?

司馬懿第一評價諸葛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是兩軍交戰之時,司馬懿是為了穩定軍心,故意貶低諸葛亮,說諸葛亮不會打仗,沒什麼了不起,我很容易就能擊敗他,鼓舞士氣。

如果司馬懿說諸葛亮很會用兵,那不是有病嗎?

而司馬懿第二次評價諸葛亮,天下奇才,是諸葛亮軍退軍之後,當時諸葛亮已經病死,司馬懿查看諸葛亮軍營壘,誇獎諸葛亮天下奇才,一是確實覺得諸葛亮是個人才,很有本事,二也是顯示自己的能力,諸葛亮都被我逼的退軍了,不能把我怎麼樣,我司馬懿不是比諸葛亮更厲害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死諸葛嚇走活仲達,歷史上真有那麼神乎?

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第104回當中,講述了蜀漢丞相諸葛亮與司馬懿之間的最後一次交鋒。眾所周知,諸葛亮與司馬懿是老對手了,諸葛亮幾次北伐,負責「招呼」他的幾乎都是司馬懿。而司馬懿幾次在諸葛亮面前...

諸葛亮不死,第五次北伐成功率有多高?

背景: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糧盡退兵,李嚴被貶黜,益州本土情緒不滿;魏國損失精銳部隊近萬人,大將張頜戰死,華歆去世;吳國第三次以詐降計賺取魏將王凌,王凌警覺未受損失;232年諸葛亮在黃沙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