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簡史》節選18 三接力——郭威、柴榮、趙匡胤繼往開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接力——郭威、柴榮、趙匡胤繼往開來

947年,二月,劉知遠在太原即帝位,仍用「天福」年號,建後漢政權。

六月入汴,立都汴州為東京開封府,以洛陽為西京。

948年,四月,高祖劉知遠死,葬於嵩山下。

乾祐元年正月,隱帝劉承佑即位。

郭威生於亂世,長於軍伍,曾隨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和其子劉承佑任樞密副使,在討伐李守貞之戰和平定契丹寇邊北伐之戰中表現出非凡的韜略。

951年,正月,由士卒成為將領的郭威稱帝,定都汴京,史稱後周。

後周是郭威、柴榮等3帝在位時的951-960年,歷時10年。

954年,正月,一代明君、51歲的周太祖郭威病故,依囑簡葬於嵩陵,即今新鄭市郭店西南2公里處。

晉王柴榮按遺命即位,是為周世宗。

955年,周世宗顯德二年五月,廢寺院30336所,見存寺2694所,僧尼在籍6萬餘人,凡籍帳無名者並勒令還俗。

959年,周世宗顯德六年,柴榮率軍北伐契丹,歷時42天,兵不血刃,連收三關三州17縣。

正欲繼續北伐,突然染疾,被迫班師還朝。

農曆六月十九日,死於開封。

十一月葬於慶陵(今新鄭市郭店西北陵上村),7歲幼子柴宗訓即位。

柴榮在位5年余,大刀闊斧地革除唐朝政治弊端,清吏治;選良將,整禁軍,治驕將惰卒;擇人才,修訂刑律和曆法,糾正科舉弊端,興文教;廢除過多的寺院,興修水利,恢復漕運;均田賦,獎勵農耕;考正雅樂,搜救佚書,雕刻古籍;親自率兵南征北戰,消除分裂,統一南北很多地方。

其禁軍制為北宋所延續,「跑馬圈城」等故事傳為佳話。

柴榮被後世譽為「五代第一明君」。

其十年征戰統一北方,建都開封,為趙匡胤統一全國打下基礎。

柴榮是郭威的養子,趙匡胤是郭威的大將。

趙匡胤對郭威和柴榮的言行耳濡目染,心領神會。

959年,陳橋兵變,趙匡胤取代後周,結束亂世,建立大宋王朝。

郭威、柴榮、趙匡胤,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芝麻開花節節高。

在完成這組大接力後,3人都將自己的長眠之地選在鄭州,其墓地均為國家、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柴榮不死,北宋不立,就沒老趙家什麼事了

歷史是沒有如果的,所以有時候說歷史的發展是由人民創造的,不一定對。特別是封建社會,應該說封建社會的發展關鍵點在於帝王個人,往往一個好的帝王容易創造出盛世王朝,相反一個暴君就容易毀掉一個王朝。而有...

亂世也有雄主,五代十國時期第一明君是誰?

公元907年,強盛統一的唐朝滅亡。中國歷史步入了最黑暗的時代——五代十國。到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這短短53年中原之地換了五代王朝,朱氏後梁,李氏後唐,石氏後晉,劉氏後漢,郭柴後周。其他各...

生於亂世,勵精圖治,五代十國第一明君

柴榮是五代十國時期最英明的君主,也是對中國歷史進程影響最深的人物之一。著名國學大師陳寅恪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代軍事雖弱,但文化之燦爛卻為漢唐所不及,達到了我...

中國歷史最大的不幸——周世宗柴榮早瘍

周世宗柴榮(921-959), 出生卑微,僅僅因為他的姑母嫁給了後來成了樞密使的郭威,才步入了權力中心。他15歲加入軍隊,24歲拜將,33歲稱帝,然而在位僅僅七年便病逝。在其在位期間,他的英明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