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曹操一生都沒能統一中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從赤壁之戰開始,曹操對孫權的戰爭並不處於優勢了,先是南郡被奪,後來濡須口撤軍,幾次曹孫交戰一直處於膠著狀態,而且孫權手下不乏文臣武將,當然如果孫權親自出征確實會出問題的,比如逍遙津還差點送了命。
但總體上,兩方沒有什麼變化
再說說劉備那邊,由於隔著張魯、劉璋、孫權,曹操對劉備基本就沒用過兵,而由於孫劉聯合加上孫權沒有取益州就幫助劉備有了永久根據地益州,隨著劉璋、張魯勢力相繼滅亡,曹操和劉備終於開始接觸,重大戰役就是奪漢中,雖然兩方互有勝負,但最終劉備奪得漢中。
曹操失去漢中不是主要的,重點在於曹操老年已經失去了雄心壯志,對於益州實際上沒有任何渴望了,因此益州就一直被劉備統治。
曹操一開始主要目的是去取荊州的,他並沒有把吞併孫權軍師集團作主要目的。
這一點從曹操帶來的士兵居然沒有水兵兵種就可以看出。
在曹操極其容易的接受劉表集團投降後,曹操已經有點自得了,就是不是順勢攻下江東沒有聽從謀士的意見。
那時賈詡是勸過曹操的,大意是先消化剛剛得到的荊州,以此威脅江東孫氏,等到水軍練成,再作打算。
曹孟德晚年,逐漸失去了雄心,一直在獲取政治資本,曹操在漢中被劉備奪走後,就被漢獻帝封為魏王,加九錫之類的,陳群司馬仲達都勸曹操在奪取漢中之後,趁機把益州占了,而且曹操剛把漢中占了,士氣旺盛,而漢中與益州唇齒相連,漢中一失,益州就失去了保護傘,劉備剛取益州,立足未穩,是最好的時機,而曹操放棄了,正因為曹操這一錯誤,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時機。
如果曹操趁勢占了益州,就能兩路齊下,從益州占荊州取江東。
三國最早看透劉備的三個人,一人逍遙、一人成帝業、一人被氣死
劉備無疑是英雄,也是很多人的偶像。雖然他一直將「中山靖王之後」掛在嘴上,可是沒人當回事。劉備出身不高,爺爺是個小公務員,父親當過縣令,但是父親死得太早,為官又很清廉,沒有留下什麼遺產。因此劉備很...
倘若周瑜沒有英年早逝,能否實現二分天下的目標?
在三國歷史上,多數英雄的英年早逝,讓世人留下了無盡的唏噓和遺憾。比如曹操的謀士郭嘉,江東小霸王孫策等。不過,在筆者看來,英年早逝的周瑜,不僅讓人感到惋惜,還因為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的影響,從而遭到...
諸葛亮:蜀漢沒能問鼎天下,是因為他錯了麼?
諸葛亮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諸葛亮初次登入政治舞台就是以《隆中對》給劉備描述了一個戰略遠景。諸葛亮在對策中,為劉備成就蜀漢大業規劃了一條明確而又完整的內政、外交政策和軍事路線,相當周詳地描繪出...
赤壁之戰勝利後,不是他打亂曹操的節奏,劉備和孫權早就被曹操滅了
赤壁之戰之後,曹操南征統一天下的步伐被迫暫停,孫權成功的守護江東,而且還把荊州借給了劉備,作為護衛江東的屏障。曹操是不是從此放棄了統一的步伐嗎?沒有,他在總結經驗,調整統一天下的方針,實行大戰略。
孫權嫁妹給劉備,沒換來劉備的保護,還引來了曹操的四十萬大軍
赤壁之戰後,孫劉聯盟處於蜜月期。這期間,雙方合力攻打南郡;孫權嫁妹給劉備;孫權借荊州(南郡治所江陵)給劉備,曹操想用兵都無處下手。孫權乾的最蠢的一件事,就是借荊州,從此劉備扼住長江咽喉,孫權不可...
諸葛亮理想破滅,難道是隆中對錯了?
(加盟作者秦風1978原創作品,請勿轉載)《隆中對》,是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所提出的戰略構想。可以這麼說,蜀漢集團後來基本上按照這個構想進行發展、擴張的。但是,後來遭遇了重大挫折,這個戰略構想後...
曹操人生的三大臭棋,否則坐擁天下
曹操,沛國譙縣人,從中平六年陳留起兵開始到建安二十五年病逝,一生征戰三十餘年,最終統一了中國北方,長江秦嶺以北皆屬魏地。但是在曹操死後近六十年後北方才統一了南方,在曹操轉戰南北三十餘年之中難道歷...
漫談三國:曹操拒絕張松的真實原因
漢中的張魯計劃攻打益州的劉璋,劉璋惶惶不安,這時張松自告奮勇,願意前往許昌遊說曹操攻打張魯,以解益州之危。但令張松意想不到的是,曹操對其傲慢無禮,張松於是悻悻而回。後來張松獻西川地圖給劉備,助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