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記之古代那些皇帝們-三國孫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與亂世奸雄曹操、仁義無雙劉備相比,同為三國君主的孫權存在感就弱了很多,但是能夠在不足弱冠之年繼承父兄基業,內穩朝政,外定周邊,獨占江東,建吳稱帝,孫權也可謂無愧起仲謀之名。

俗話說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孫堅、孫策、孫權一家就是活生生的案例。

孫權的老爹孫堅以勇武稱名。

史書說孫堅是孫武的後人,十七歲的時候隨父親乘船去錢塘,途中碰上海盜胡玉等人搶掠商人財物,在岸上分贓。

商旅行人,一見此情此景,都嚇得止步不前,過往船隻,也不敢向前行駛。

孫堅確實膽大如虎,他提刀奔向岸邊,一面走,一面用手向東向西指揮著,好像正分派部署人眾對海盜進行包抄圍捕似的。

海盜們遠遠望見這情形,錯認為官兵來緝捕他們,驚慌失措,扔掉財貨,四散奔逃。

孫堅不肯罷休,追殺一海盜而回,他的父親嚇得要死,孫堅卻因此聲名大振,被任命了官職,孫堅也是屢立功勞,深得上級長官的賞識。

後來董卓占據都城,天下諸侯聯合征討,孫堅與袁術聯手,也在其中。

聯軍各方各懷鬼胎,駐軍不前,唯有孫堅不斷與董卓作戰,率大軍攻入了洛陽城,有說孫堅在洛陽城得到了傳國玉璽,私藏在手。

而此時聯軍盟主袁紹趁孫堅攻打董卓未歸之時,派兵進攻孫堅的根據地豫州,無奈之下,孫堅只得領兵返回救援。

聯盟解散後,191年,孫堅奉袁術之名進攻荊州劉表,在與黃祖大戰中中箭身亡,死時只有36歲。

孫堅死後,他的數千名部屬被袁術收編,孫堅長子孫策,時年只有十六歲。

過了兩年,孫策為父親服喪結束,向袁術討要舊部,袁術多方刁難,後來也只給了約千人。

孫策後來奉袁術之名攻城略地,但袁術忌憚他的威名,總是出爾反爾,不給他事先承諾的封賞,孫策大為不滿。

195年,孫策以助袁術攻劉繇,出兵江東,而袁術也不認為孫策能成功,就給了一些兵馬由他去了。

隨後兩年,二十一歲的孫策在周瑜、程普和黃蓋等人的支持下,先後消滅了劉繇、嚴白虎、王朗等割據勢力消滅,成功統一江東,為日後孫權建立東吳作了基礎,孫策英勇不輸其父,被稱為江東小霸王。

200年,孫策山中打獵是獨自追趕獵物,被埋伏好的敵人的門客射中面部,僅25歲就英年早逝,臨終前將弟弟孫權託付給周瑜、張昭等人。

孫氏父子三人皆是相貌不俗,孫堅出生時「容貌不凡」,孫策「美姿顏」,孫權「形貌奇偉」,《三國演義》里講孫權「方頤大口,碧眼紫髯」,貌似有外國血統。

孫權為人性度弘朗,仁而多斷,崇尚俠義,喜歡蓄養賢才,他常跟隨在孫策左右並參與內部事務的決策,其才能令孫策都自嘆不如。

孫權接掌父兄留下的事業時也僅18歲,當時江東剛統一不久,局勢仍動盪不安,多處勢力欺年幼,紛紛叛亂。

虎父無犬子,孫權以張昭為師,以周瑜、程普等舊臣,統御諸將同時又廣招賢才,聘求名士,諸葛瑾、魯肅、嚴畯、步騭、陸遜、徐盛、顧雍、顧邵等人被招至麾下,逐一平定了各地反叛勢力,穩定了江南局勢。

203年至208年,孫權三伐黃祖,最終將其擊殺,吞併江夏郡大部,也報了父親被殺之仇。

208年,孫權劉備聯合,在赤壁大敗進犯的曹操,此後劉備入西蜀、曹操占中原、孫權據江東,三方勢力陷入混戰。

215年孫權因劉備借荊州不還向進攻益陽,劉備因被曹操攻打與孫權議和,孫權改功合肥,行軍途中被曹操張遼襲擊,兵敗而回。

217年,孫權意圖收回荊州,便向曹操歸降。

219年,呂蒙襲殺關羽占領荊州,與劉備徹底交惡,隨後雙方大戰,兩敗俱傷後議和。

220年,曹丕稱帝,孫權遣使請求成為魏的藩屬,被曹丕封為吳王。

後來曹丕見孫權並非真心歸降,派兵攻打,孫權又與蜀國結盟共同抗曹。

229年,孫權於武昌(今湖北鄂城)登基為帝,建國號為吳,隨後致力於穩固朝政,平定內亂與邊疆。

孫權到了晚年也犯了晚節不保的問題。

公元241年,太子孫登死亡,次年,孫權立三子孫和為太子,不久又封四子孫霸為魯王。

他非常寵愛孫霸,引發了「二宮之爭」,朝中大臣亦分為兩派。

名臣陸遜亦因捲入這一事件而遭到孫權斥責,氣憤而死。

最後,孫和被廢,孫霸被賜死,幼子孫亮被立為太子;孫吳開始走向衰落。

252年,孫權病逝,年僅10歲的孫亮即位,此時外有曹魏大軍征伐,內有爭權奪勢,之後數十年先後有孫亮、孫休(孫權第六子)、孫皓稱帝,內亂之中,多位重臣名將被殺,朝政混亂不堪。

263年,蜀國被滅,265年,司馬炎代魏建晉,280年,晉軍攻至東吳都城建業(石頭城),孫皓自知不敵,向晉軍投降,被封為「歸命侯」,自此東吳滅亡,三國時期結束,天下大勢經過了近百年的戰亂重歸一統。

與曹操、劉備的白手起家不同,孫權是繼承了父兄基業,起點甚高,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曹操奠定了一統天下的根基,劉備雖然不敵曹操,但也是其心腹之患,而孫權卻只能偏守江東。

或許正如其兄孫策所評價:「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守成有餘,然攻略不足,就是孫權之寫照。

2018年8月25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赤壁之戰時的孫劉聯軍和曹軍實力對比

赤壁之戰是三國前期一場重要戰役,孫劉聯軍以少勝多,擊敗了北來的強大曹軍,為三國鼎立的格局奠定了基礎。東坡居士《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羅貫中為什麼要把高富帥周瑜寫成大反派?

周瑜是一個天生的儒將,既是高富帥,又是度量大的將軍,更是精明的政治家,但為什麼《三國演義》上卻把他定位成一個半反面的角色,又說他最後會被氣死的呢?其實,周瑜是三國歷史上最大的冤案,我們關於周瑜的...

影響三國格局的8個人,除了曹操劉備還有誰?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三國演義》的「煮酒論英雄」一節里,曹操曾說過一句話:「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演義雖然是文學,但羅貫中替曹操說的這句話並沒有毛病。他和劉備兩人確實是影響...

孫策最早兵不過千人為什麼能夠橫掃江東?

孫策最早兵不過千人為什麼能夠橫掃江東 三國早期諸侯,大多都是州郡長官,他們以討伐董卓為名拉隊伍(有些還是董卓任命的),最後卻是占地割據,成為一方諸侯。在這些人中,即便是以軍職顯名的袁紹(自稱車騎...

郭嘉掐指算死東吳之主「小霸王」孫策!

孫策別號「小霸王」,是孫堅的長子,也是孫權的哥哥,我們常說孫權承繼父兄基業,也就是承繼孫堅和孫策的基業。先說孫堅吧,這個人也是不簡單了,雖然孫氏世代為官,可孫家真正崛起還是在孫堅的時候。傳說孫堅...

三國東吳名將孫策之死,竟是因為顏值受損!

孫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吳郡富春(進杭州富陽)人。孫策是當時著名的江東猛虎孫堅長子,孫權、孫尚香的哥哥。孫策與周瑜都是當時難得的小鮮肉,外表俊美、性格開朗、直率,又因少年成名,名氣很...

孫權的承業之路,你一定想不到是這樣的!

三國英雄中,孫權無疑是個幸運兒,他在一個最恰當的年齡承襲了父兄的基業,成為家族事業的守成者與光大者。孫權的幸運首先源於他名門貴胄的出身。孫權的祖上孫武是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軍事家與政治家,歷史上少...

孫權為何最後一個稱帝,活的最久?

三國時代,群雄並起,漢統衰落,諸侯都覬覦帝位,最後三分天下,那麼,為何在曹魏和蜀漢稱帝了之後,孫權第一時間不僅沒有也稱皇帝,反而俯首向曹魏稱臣,這又是為何呢?其實孫權的心理有小算盤。曹丕在和眾大...

盡顯風流 盪氣迴腸的三國「義」(三)

才秀明達的孫權江東稱雄三國時期在江東稱雄的孫權是孫堅的次子。孫堅原是袁術的部將,後來被劉表所殺,長子孫策代領部曲。公元195年,孫策因不能受到袁術的重用,遂在袁術的允許下,帶領部下千餘人渡江向江...

三國風云:英雄孫堅、霸主孫策、帝王孫權

也許大家都應該清楚,江東的帝王都是赫赫有名的,威鎮四方,尤其是「江東猛虎」的孫堅;號稱「小霸王」的孫策;「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的孫權,哪個不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提及這些人,人們大概往往會用一個「...

三國歷史上五位英年早逝的奇才

三國是一個時代的大舞台,文臣武將都在這個舞台上展現著各自的才華,只要是有能力,就不愁英雄無用武之地。尤其是在鼎足之立之前,三國更是人才輩出,一大批優秀人才各領風騷。詩聖杜甫有名句「出師未捷身先死...

三國亂世的十大勢力之孫家

說完了劉表,就不得不說說劉表的死對頭——孫家。曹孫劉三家裡面,一般說到曹,即言曹操,說到劉,即言劉備,說到孫就比較麻煩,得說孫家。原因是,曹操、劉備兩家的江山,基本上是這兩個人打出來的,而孫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