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東吳名將孫策之死,竟是因為顏值受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孫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吳郡富春(進杭州富陽)人。

孫策是當時著名的江東猛虎孫堅長子,孫權、孫尚香的哥哥。

孫策與周瑜都是當時難得的小鮮肉,外表俊美、性格開朗、直率,又因少年成名,名氣很大,二人分別娶了大小喬,真是羨煞旁人。

《三國演義》中人送外號「小霸王」。

在其父孫堅被害之後帶領舊部歸順袁術,保存了僅有的家業。

並且看準時機用傳國玉璽為抵押向一心想要稱帝的袁術借兵,相繼攻劉繇、敗王朗,橫掃吳會。

孫策的創業之路相比劉備、曹操而言,可謂平坦、順利。

孫策一路上招兵買馬,更有周瑜帶著兵馬糧草前來相助,加上孫堅留給的一些家底老將,很快就在江東有了立足之地。

征討過程中,孫策曾與名將太史慈單挑,孫策搶了太史慈的手戟,太史慈拿了孫策的頭盔,兩人不想上下,於是便產生了英雄相惜的情愫。

後孫策活捉了太史慈,並收付了他,太史慈提議為孫策招降劉繇的殘兵,孫策手下的人都認為太史慈是想藉機逃跑,但孫策力排眾議,相信太史慈。

後太史慈果然如約而歸,並給孫策帶來了大量的兵馬。

孫策在平定江東時殺了不少人,給百姓帶來了很大的災難,更是得罪了不少英雄豪傑和名門世族。

但孫策又很喜歡外出打獵,只帶少數的隨從,這給他的死亡埋下了伏筆。


曹操的謀士郭嘉曾經說過:「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能得人死力者也。

燃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

」後來果然被郭嘉料中。

公元200年,孫策外出狩獵,孫策快馬追一隻鹿,隨從們都沒有趕上,正當孫策將要追到鹿時,草叢中跳出幾個刺客,彎弓搭箭,朝孫策射去,孫策來不及躲避,臉上中了一箭。

幸虧後面隨從的士兵趕到,將刺客殺死。

孫策中箭後,原本只要靜心調理,是可以復原的。

但孫策年輕氣盛,又是個愛美之人,他曾對著鏡子對左右說:「面如此,尚可復建功立事乎?」於是鬱郁而死,年僅26歲!

不過孫策的氣度和見識還是很不錯的,臨死前將江東託付給了孫權,沒有託付給自己的小兒子,不然東吳政局還未穩定就會陷入內亂,而如果東吳內亂勢力不強,也就沒有後面三足鼎立的事情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時期東吳的基業到底是誰掙下的?

借用劉備與諸葛亮隆中對的一句話開篇:「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也。」江東基業三世而成,那麼誰才是東吳的奠基者呢?我們且從孫堅父子三人分析入手。 孫堅在《三國演義》中...

三國群雄(二)——孫策

公元191年,孫堅因攻打荊州牧劉表而被劉表的部下黃祖埋伏所殺,享年三十七歲。當時十七的孫策因此繼承了父業。194年,孫策轉而率領父親舊部投靠壽春的袁術,孫策在袁術帳下出生入死,功勞很大,但不得...

東吳智勇雙全的大將——黃蓋!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是一句流傳很廣的歇後語。說的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該書第四十六回寫道:在赤壁之戰中,為了幫助周瑜早日打敗大兵壓境的曹操八十萬大軍,周瑜的部下...

孫策之死或是曹操所為?

孫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江東猛虎」孫堅的長子,「東吳大帝」孫權的兄長,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三國時期孫吳的奠基者之一。《三國演義》中...

三國亂世的十大勢力之孫家

說完了劉表,就不得不說說劉表的死對頭——孫家。曹孫劉三家裡面,一般說到曹,即言曹操,說到劉,即言劉備,說到孫就比較麻煩,得說孫家。原因是,曹操、劉備兩家的江山,基本上是這兩個人打出來的,而孫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