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的承業之路,你一定想不到是這樣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英雄中,孫權無疑是個幸運兒,他在一個最恰當的年齡承襲了父兄的基業,成為家族事業的守成者與光大者。
孫權的幸運首先源於他名門貴胄的出身。
孫權的祖上孫武是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軍事家與政治家,歷史上少有的軍事天才,《孫子兵法》的作者。
孫權的父親孫堅出生時,其母「夢腸出繞吳昌門」,鄰人謂為「吉徵」,生後果然容貌不凡,性格闊達,有英雄之氣,後被封為烏程侯、破虜將軍。
孫權出生更是充滿奇幻色彩。
據《搜神記》記載:「孫堅夫人吳氏,孕而夢月入懷,已而生策。
及權在孕,又夢日入懷。
以告堅曰:『妾昔懷策,夢月入懷;今又夢日,何也?』堅曰:『日月者,陰陽之精,極貴之象。
吾子孫其興乎?』」夢日而孕,孫權的帝王之相呼之欲出。
孫權的幸運還體現在其天生異相上。
據《江表傳》記載,孫權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頤大口。
骨骼非常,形貌奇偉異於常人。
孫權出生之時,孫堅見他的容貌非常高興,認為此子將來必有富貴前程。
漢獻帝使者劉琬出使東吳時,也對孫權大加讚賞,並說:「吾觀孫氏兄弟雖各才秀明達,然皆祿祚不終,惟中弟孝廉,形貌奇偉,骨體不恆,有大貴之表,年又最壽,爾試識之」。
孫堅與劉琬的讚賞,無疑大大提高了孫權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須知,在一個特別重視相貌骨骼的年代,孫權的天生異相無疑讓他的事業如虎添翼。
孫權的第三點幸運在於父兄的提攜幫助。
他早年隨父兄征戰天下,善騎射,膽略超群,這其中都離不開父兄尤其是長兄孫策的有意栽培。
孫策剛平定吳郡,便讓年方十五的孫權擔任陽羨(今江蘇宜興)的地方長官,其主要職責是「郡察孝廉,州舉茂才」,即為政府選拔德才兼備之人。
這一職務,既有利於孫權攬結豪傑之士,也為孫權日後選拔人才鋪平道路。
孫策在作出重大決策過程中,孫權總能發表高見,連孫策都自愧不如。
孫權最幸運的是他在最恰當的年齡承襲了家業。
之所以如此說,原因有三:一是父兄為他的事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孫權是富二代,不需要白手起家;二是孫權的接班源於孫策的英年早逝。
試想,如果孫策不是過早夭亡,如果孫策之子不是過於年幼,東吳政權不一定會落入孫權之手;三是孫權的競爭對手過於孱弱,幾乎對孫權不構成威脅。
孫堅共有五子,分別是孫策、孫權、孫翊、孫匡和孫朗。
孫策被刺時,孫策26歲,孫權18歲,另外三個弟弟尚未長成,且缺乏執政經驗與執政能力,孫權接班理所當然。
但倘若孫策晚10年死亡,則孫權的其他幾個弟弟長大成人,孫權的接班便不會如此順利。
從這個意義上說,孫策的英年早逝,雖然對東吳是重大損失,但對孫權來說,則是恰逢其時,讓他在最適當的年齡順利接班。
孫權的承業之路充滿著幸運,但我們也不能否定孫權的自身能力。
即便是上帝眷顧的幸運兒,面對強敵環伺,要想承襲家業並發揚光大,其路途也並不平坦。
年輕的孫權接班後,他首要面對的是如何安撫江東不穩定的軍心民心。
孫策在世時,由於他性格豁達開朗,善於用人,以致江東士民莫不盡心,「樂為致死」。
孫策臨終前,曾遺言張昭等謀臣說:「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弟!」但真正可堪大用的人物只有張昭與周瑜。
張昭善治理,周瑜善軍事,兩人一文一武,倒也相得益彰。
但兩人卻難以支撐起江東的宏業,因為張昭善治理卻缺乏軍事謀略,周瑜擅長軍事卻英年早逝。
孫權要想穩定江東並開疆拓土,必須另尋英才。
所幸,孫權能慧眼識英雄,他招延俊秀,聘求名士,于山林草莽間先後發掘了魯肅、諸葛瑾、呂蒙和陸遜等人才,他們兢兢業業,為孫吳政權鼎立三國立下赫赫功勳。
關於孫權的知人善任,宋人洪邁《容齋隨筆》有一句精闢的評價:「孫吳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於策、權之雄略;然一時英傑,如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人者,真所謂社稷心膂,與國為存亡之臣也。
」
此外,孫策雖攻下江東六郡,但根基卻並不牢固,當時的情況是,除會稽、吳郡、丹陽、豫章、廬陵等地處於孫氏控制之外,其他偏遠深險之地卻多未涉足,不在孫氏勢力範圍。
孫權當政的最初數年,其重心在於剿滅與安撫盤踞于山林之中的越人族群。
關於孫權討伐山越人的記載,史書並未詳錄,《三國志·吳主傳》只有「分部諸將,鎮撫山越,討不從命」寥寥數語,但其背後之艱難可以預見。
當內部穩固之後,對外出擊則勢所必然。
其時,江東面對兩大強敵,北有曹操,西有劉表。
但江東最迫切需要解決的隱患是江夏太守黃祖,一是黃祖與江東有不共戴天的世仇,孫堅死於黃祖之手;二是黃祖是橫亘在東吳西進之路上的最大障礙,必須剷除。
從建安8年伊始,孫權三次討伐黃祖,大破其軍,收眾數萬,並設置新都郡,將夏口納入自己統治範圍。
然而剷除黃祖之後,孫權卻發現自己處於非常危險的境地。
按照魯肅的謀劃,天下當三足鼎立,東吳一方,劉備一方,曹操一方。
曹操統一北方,勢大力強,東吳要生存立足,只有團結荊州劉表集團。
但其時劉表已病死,其子劉琮隨即投降曹操,如此一來,孫權將無友可盟,直接面臨曹操軍隊的軍事打擊。
瀕臨曹操百萬大軍虎視眈眈的絕境,年輕的孫權展現出了戰略家的遠見卓識,他果斷派魯肅去江夏聯絡劉備,冀望與劉備聯手,共御曹操。
在得到劉備及其軍師諸葛亮的積極響應後,孫權果斷命令周瑜、程普為左右都督,與曹操決戰,最終取得了彪炳史冊的赤壁之戰的勝利。
關於孫權的承業建國之路,《續後漢書》有較為允當的描述:
東漢之衰,孫權承父兄之烈,尊禮英賢,撫納豪右,誅黃祖,走曹操,襲關侯,遂奄有荊揚,今年出濡須,明年戰合肥,嶷然勢常北向,而以守為攻,稱臣於魏,結援於漢,始忍勾踐之辱,終為熊通之譖,保據江淮,奄征南海,卒與漢魏鼎峙而立,先起而後亡,非惟智勇足抗衡,亦國勢便利然也!
從孫權的承業之路,我們大致可獲得三點啟示:一是事業發展期,必須重視招賢納士,知人善任,人盡其材;二是領導人必須具備遠見卓識,審時度勢,方能於激烈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三是幸運可能助人一時,但絕不可能助人一世,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具備超強的膽略眼光以及永不停息的學習能力。
孫權的承業之路,不是非常值得今天那些夢想承襲「父兄之烈」的創二代與富二代們深思嗎?
孫權的吳國,雖弱,但角色關鍵!
三國:曹操的魏國,劉備的蜀國,孫權的吳國。自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聯軍土崩瓦解以後,曹操和劉備都不屑與袁紹這樣子的諸侯同流合污。他們這些諸侯,心裏面就只有自己的那幾塊土地和幾個城池,遠遠沒有想到天下一...
三國十大英年早逝的人物,周瑜第三,第一年輕的是他太可惜
第十,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
三國|都知南陽「隆中對」, 卻不知孫權在江東也有「隆中對」
華夏皇帝漫談之吳大帝孫權少年英雄 秉承兄志孫權,三國時吳國的開國皇帝。他承襲兄長之職上位,禮賢下士,從諫如流,處事果斷,精明能幹,最終開創了吳國的霸業,成為三國時期與曹操、劉備抗衡的梟雄,促使三...
三國亂世的十大勢力之孫家
說完了劉表,就不得不說說劉表的死對頭——孫家。曹孫劉三家裡面,一般說到曹,即言曹操,說到劉,即言劉備,說到孫就比較麻煩,得說孫家。原因是,曹操、劉備兩家的江山,基本上是這兩個人打出來的,而孫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