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後期缺乏人才非諸葛亮之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是在中國的歷史上是非常有名。
人才非常之多,家喻戶曉。
這得益於宋元代的說書和經典小說三國演義。
清人:人才莫盛於三國,惟三國之主,各能用人。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即人才代代有,但會用人會發人才的君主卻少。
在三國演議中曹魏蜀漢東吳描寫的文武人才非常之多,但還是有很多人物小說一筆帶過。
文筆也主要集中在前中期。
蜀漢很多人才英雄為人所知,但後期人才並不多。
清代小說: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更是讓很多人理解成蜀漢後期沒有能肩負先鋒的大將,只能讓老將廖化擔任。
其實廖化也是個非常了得的人才。
失荊州時,廖化投降了。
然後用詐死計騙過東吳眾人,帶著老母晝夜西行回蜀漢。
在途中碰到東征的劉備大軍。
諸葛亮是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的,諸葛亮著有便宜十六策裡面專門提到選用人才。
劉備因初期弱小也是非常注重招覽人才,也更迫切需要人才。
蜀漢必竟是三國之中人口最少。
人才的數量無法跟據九州的魏國和據三州的東吳相比。
而已失荊州、東征大敗兩場戰爭,蜀漢損失非常多人才。
失荊州也只有廖化回來了,東征損失三分二的人才。
(按有記錄20人,回到蜀漢的6人。
不到三分之一)後師表有句話: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
雖然很多人講是偽作,但道理是對的。
諸葛亮任蜀漢丞相14年,雖然有一定責任。
但還不能把主要責任歸罪於諸葛亮。
蜀漢的人才主要分4類:1從北方隨劉備南下的。
如關羽、張飛、趙雲、簡雍、孫乾、陳到、劉琰等。
2荊州的人才。
劉備在荊州時就得到大量人才的投靠。
三國志:荊州豪傑歸先主日益多。
琮(劉表兒子,在劉表死後接任荊州牧)左右多歸先主。
還有一些在劉表死後率眾歸劉備,赤壁之戰曹操敗退北方,一些人也直接投劉備。
如:蔣琬、費禕、董允、黃忠、廖化、龐統、魏延、霍峻、宗預、鄧芝、馬良、馬謖、向郎、向寵、鄧方等。
3外來避亂人才,主要是東州集團的。
如法正、來敏、射援、吳懿、吳班等。
4益州本土人才。
主要有王平、馬忠、黃權、張翼、楊洪、句扶等。
公元223年劉備駕崩,阿斗繼位。
諸葛亮任丞相開府。
諸葛亮可以選擇的人才已不多。
1類從北方隨劉備南下的人才,已經基本上掛的差不多了。
只剩下趙雲陳到為數不多的人才,年齡也已經大了。
2類人才是荊州人,可是荊州已丟失。
已經再也不能從荊州繼續選拔人才了。
剩下的荊州人才主要是當年分批入蜀的。
公元211年隨劉備入蜀,公元213年隨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入蜀。
這些人才基本上在公元253年之前就掛的差不多,剩下的都七老八十了。
3類人才是黃巾天下大亂從三輔南陽北方等地入蜀避難的。
現在三國鼎立,政權穩定。
已經沒有士人避亂入蜀了。
所以蜀漢根本沒法從這三方面補充人才。
這些人才都是在黃巾之亂後入蜀的,諸葛亮死後這些人才也相繼死的差不多了。
蜀漢只剩下第4類益州本土人才了。
很多人講諸葛亮打壓益州本土人才,根本不任用。
其實是不對,自諸葛亮入蜀和任丞相以來還是大量起用了益州本土人才的。
只是再怎麼起用也無法跟擁有九州的魏國相比,人口人才本來就無法跟北方相比。
在蜀漢後期之前數十年收集的人才大多老了、死了、戰死了。
就跟東吳周瑜呂蒙張昭黃蓋程普都不是江東人。
諸葛亮死後三十年蜀漢才亡的。
諸葛亮提撥的蔣琬費禕董允,四人合稱四英。
沒有他們前赴後繼治理蜀漢,說不定早亡。
劉備諸葛亮留下的那幫人老的老死的死。
劉備諸葛亮在世提拔大批蜀人。
在三國志中蜀志四十多人傳中,劉備諸葛亮提撥任用的蜀人有近二十人。
但自諸葛亮死後,幾乎沒有增加一個人蜀人在三國志有傳的。
諸葛亮在世任用了蜀人,說諸葛亮不用蜀人是不對的。
蜀人對諸葛亮用人的評價:是以西土咸服諸葛亮能盡時人之器用也。
在三國志有傳的,蜀人有20人:
1張翼:丞相亮聞而善之。
2楊戲:丞相亮深識之。
3黃權降魏4李恢:劉備任他為第二任庲降都督,諸葛亮南征分三路,其中一路由他率領。
公元231年死。
5呂凱:亮以凱為雲南太守,封陽遷亭侯。
不久也死了。
(南中叛亂,呂閉境保城。
一直等到諸葛亮南征)6馬忠:劉備:雖亡黃權,復得狐篤,此為世不乏賢也。
丞相亮開府,以忠為門下督。
三年,亮入南,拜忠牂牁太守。
八年,召為丞相參軍。
7王平:先主拜牙門將、裨將軍。
諸葛亮加拜參軍,統五部兼當營事,進位討寇將軍,封亭侯。
8張嶷:諸葛亮任為牙門將,後為無當飛軍統帥。
9張裔:丞相亮以為參軍,署府事,又領益州治中從事。
亮出駐漢中,裔以射聲校尉領留府長吏。
(在東吳時,孫權都想強行留下的人才,也不會差到那去吧)10、11楊洪何祗:始洪為李嚴功曹,嚴未去至犍為而洪已為蜀郡。
(李嚴是犍為太守,蜀郡是首都所在。
蜀郡太守自然要大於犍為郡太守。
)洪迎門下書佐何祗,有才策功幹,舉郡吏,數年為廣漢太守,時洪亦尚在蜀郡。
是以西土咸服諸葛亮能盡時人之器用也。
12費詩:因反對劉備稱帝而貶。
諸葛亮當政也重新任用,蔣琬也任用。
但不久卒。
曾勸說關羽接受前將軍封號。
13秦宓:為從事祭酒。
但因後對劉備征吳而貶。
丞相亮領益州牧,選他為別遷大司農。
(最著名的是跟東吳名士張溫的辯論)14杜徽:諸葛亮拜為諫議大夫,以從其志。
(諸葛亮親自寫信請他當官)15周群:先主定蜀,署儒林校尉。
16杜瓊:拜諫議大夫,遷左中郎將、大鴻臚、太常。
蔣琬、費禕等皆器重之。
17尹默:丞相亮住漢中,請為軍祭酒。
18李譔:始為州書佐、尚書令史19譙周:建興中,丞相亮領益州牧,命周為勸學從事。
(諸葛亮病亡,譙周立馬跑去奔喪。
多次上書勸戒阿斗少去外遊玩、少大興土木、少增加宮庭歌舞。
三國志譙周諫:願省減樂官、後宮所增造,但奉脩先帝所施,下為子孫節儉之教。
)20彭羕,先主領益州牧,拔羕為治中從事。
蜀志有傳的有五十多人,益州人占了35%。
相比政權江東化的東吳政權,江東集團只占吳志有傳30%。
以上這些蜀人有記錄死的有十六人,剩下那些都老了七八十歲了。
這些蜀人大部分都是諸葛亮任丞相提拔任用的。
而荊州人(建國以後)有傳的十五人,公元253年以前就死了十二個,剩下三個也七老八十了。
這些官員很多都是諸葛亮賞識任用並升官的。
公元234年諸葛亮死後,據三國志:鄧芝在東,馬忠在南,平在北境,咸著名跡。
鄧芝(荊州人)江州都督,防東吳和支援漢中。
馬忠(益州人)庲降都督,防南人。
王平(益州人)漢中都督,防魏於北。
華陽國志:後張翼、廖化並為大將軍,時人語曰:前有王、句,後有張、廖。
就是指王平、句扶、張翼、廖化四人,四人有三人是益州人。
也正是這些人守衛蜀漢北西南三線二十餘年。
諸葛亮死於公元234年,在公元234年至公元263年這二十九年間。
蜀志並未能增加一人入蜀志傳,難道是諸葛亮的責任?魏志吳志雖然入傳的都集中在前期,但後期也是有人能入傳的。
蜀漢最後一任內閣軍政公元258年—263年。
內閣:董厥(諸葛亮丞相府令史。
諸葛亮稱:董令史,良士也。
諸葛亮升他為主簿。
)、諸葛瞻、樊建(諸葛亮時的官員,曾隨諸葛亮北伐)軍事:姜維(諸葛亮稱讚: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
永南馬良等人都比不上)胡濟(諸葛亮在時任主簿,蜀漢第四任督漢中將領。
諸葛亮把胡濟跟崔州平、徐庶、董和等人相提並論。
稱:後從事於偉度,數有諫止。
偉度胡濟的字)廖化(諸葛亮時任丞相府參軍,多次勸止姜維北伐。
)張翼(三國志:丞相聞而善之,任為前軍都督。
後多次隨姜維北伐,也勸止姜維北伐)除了諸葛瞻,其餘的都是諸葛亮時代留下的人才。
諸葛亮已死二十多年了,蜀漢還是在吃諸葛亮的老本。
姜維最年輕都已經年近六十了。
我認為責任更大的在於阿斗。
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相繼死後。
黃皓亂政,阿斗頻游觀增廣聲樂。
阿斗弟弟因看不過眼黃皓,阿斗居然十餘年不見自己的弟弟。
漢晉春秋:時黃皓預政,眾多附之,憲獨不與同。
荊州羅憲就給貶至永安。
(蜀亡後以二千人擋住東吳陸抗三萬人馬半年。
如果羅憲在朝中派他去擋鄧艾,結果可能不同。
)大約在公元260年以後東吳使者使蜀漢,回去後對孫休講:入其朝不聞正義之言,經其野民皆有菜色。
蜀漢官員卻正是唯一願意隨阿斗去洛陽,阿斗嘆息認識欲正太遲了。
卻正可是連司馬昭都看重的人。
可是這樣的人才在蜀漢也只是六百石的小官。
三國志:經三十年,皓(黃皓)從微至貴,操弄威權,正(卻正)既不為皓所愛,亦不為皓所憎,是以官不過六百石,而免於憂患。
一個不為黃皓所喜歡也不討厭的人,三十年都升不了。
更何況那些讓黃皓討厭的人呢?所以大家都在討黃皓的歡喜。
而這一切是阿斗造成的。
曹操就曾說:閹豎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於此。
宦官干政是劉備諸葛亮最痛恨的,也是東漢衰弱原因之一。
諸葛亮特意在出師表告代誡阿斗。
三國志中黃皓沒有傳,只有隻言片語。
1皓從黃門令為中常侍、奉車都尉,操弄威柄,終至覆國。
2宦人黃皓弄權於內。
3自瞻(諸葛瞻)、厥(董厥)、建(樊建)統事,姜維常征伐在外,宦人黃皓竊弄機柄,咸共將護,無能匡矯,然建特不與皓和好往來。
(諸葛瞻尚父子在臨死前都說早該殺了黃皓)
黃皓還想陰謀廢掉姜維,讓親信閻宇取代。
(魏國伐蜀曾召閻宗從巴東率軍西還救援,可是直到蜀亡都不知道他在那)姜維向阿斗請求誅殺黃皓,可是阿斗根本不聽姜維的。
雖然讓黃皓向姜維賠罪。
姜維見黃皓在朝中枝附葉連,只得沓中種地避禍。
魏主曹奐:蜀所恃賴,唯維而已,因其遠離巢窟,用力為易。
連十六歲的魏主都知道罪所賴唯維而已。
阿斗不明白這道理?如果不是姜維避禍,魏國未必決定伐蜀。
諸葛亮時代還留下一些人才,因史料缺失他們沒有傳。
廢李嚴表有很多官員聯名上書,他們幾乎都是隨諸葛亮北伐的文武。
以下按廢李嚴表排名:5前軍師都亭侯袁綝(北方人)6左將軍領荊州刺史高陽鄉侯吳壹(接任魏延督漢中,在軍中地位跟魏延相當。
北方人)7督前部右將軍玄鄉侯高翔(荊州人)8督後部後將軍安樂侯吳班(張飛閬中軍二把手,曾隨劉備伐吳)14行前護軍偏將軍漢成亭侯許允15行左護軍篤信中郎將丁咸(益州)姜維當時排在第17位。
18號行中典軍討虜將軍上官雝19行中參軍昭武中郎將胡濟(荊州人)20行參軍建義將軍閻晏21行參軍偏將軍爨習(益州南中人)22行參軍裨將軍杜義23行參軍武略中郎將杜祺(荊州人)24行參軍綏戎尉盛勃25領從事中郎武略中郎將樊岐
很多人對蜀漢過於苛責,論北伐次數規模東吳遠勝過蜀漢。
但卻從沒有人指責東吳窮兵黷武,卻指責蜀漢。
蜀漢後期人才少卻怪罪於已死近三十年的諸葛亮。
後期廖化任先鋒卻譏笑為: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
而對比東吳,後期的北伐主帥先鋒丁奉卻沒人說。
丁奉早年只是甘寧的小將,死於公元271年。
而廖化在關羽時就任主簿。
丁奉其年齡至少在七十歲以上。
在公元270年丁奉還率軍北伐。
從公元253年開始到公元270年丁奉是東吳多次北伐的先鋒或主帥。
昔日一小將尚能如此,為啥偏偏責廖化。
他是三國後期名將,曾千里走單騎,卻被冤枉數千年
廖化這個人物,在人才濟濟的三國時期絕對不算名人。但是很幸運,廖化因為一句成語被後世的人們給牢牢記住了。他的名字幾乎到了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地步。這句成語叫做「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按照成語字...
別再噴阿斗扶不起了,沒有孔明,自己又扛起30年
提起劉阿斗,在中國可以說老少皆知,阿斗是三國時期蜀漢後主劉禪的小名,蜀漢昭烈皇帝劉備之子。「扶不起的阿斗」這句俗語就是為他量身定做,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白,是形容一個人糊塗、無用、白痴,即使有人大力...
《一騎當千2》三國男神盤點:詐死的蜀中大將廖化
「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這句話常常形容因為辦事缺乏好手,而讓能力不足的人出來做事。然而,廖化並非能力不足,他在蜀漢脫穎而出,不僅是因為人才匱乏,還因為他自己才能是很高的。當然,活得長也是很...
諸葛亮的政治接班人,一人疑似死於姜維之手,一人本想從水路伐魏
公元234年,五丈原的天空,格外昏暗,從成都而來的李福,身負著劉禪的命令,來到漢軍大營,探望已經病重的丞相諸葛亮。在交談了一天之後,李福離開營地,在回成都的路上,突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於是又掉...
劉備手下最冤的一個人,本是忠臣烈將卻因一個典故成了無能之輩
多少年來,人們在形容一種情勢的無奈時,往往用一句話來概括: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這句話,含義多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這句話的語素中,含有強烈的、明確的無奈因素。說白了,是否可以理解成為...
三國蜀漢政權最先滅亡的原因——內憂還是外患?
劉備歷盡滄桑艱難創立的蜀漢政權是在公元263年滅亡的,而東吳政權是在公元280年滅亡的。其實從歷史資料和文獻上來看,蜀漢政權相對東吳政權來說,地理條件更加閉塞險要和易守難攻,而且著名的政治家諸葛...
魏延為什麼寧願被殺,也不投降魏國?
魏延是三國蜀漢名將,在劉備時代,魏延受到重用,鎮守軍事要地漢中,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鎮守漢中多年,一直確保漢中無事。劉備死後,在「五虎上將」相繼凋零的情況下,魏延成為蜀漢的重要將領,一直跟隨諸葛...
別說蜀漢無人!諸葛亮死後蜀漢還有29年國運
有句話說: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說的是姜維北伐時,當時蜀國能征善戰的大將都已去世,無人可用,只好讓原本在關公帳下做主簿的廖化(做過山賊,歸順關羽)做先鋒。這句話一直被人們認為是嘲笑蜀國後期無大...
蜀漢政權的歷史見證者,廖化猶掌先鋒印,誰言蜀中無大將?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一千八百年了,不管他願不願意,這句話始終伴隨著他。然而,誰來為他鳴一句不平之聲?廖化出身襄陽望族,早年為劉備帳下前將軍關羽的主簿。主簿是魏晉以前常見的文官,一個弄筆的書生...
三國演義事實148件,虛假152件,嚴重扭曲正史,學生及家長必讀
三國里正史和演義的區別,《三國演義》誤導了多少後人,呼籲尊重歷史據判定甄別統計,300事件中,其中【實】148件,【虛】152件,故《三國志通俗演義》的實虛程度應該是【五五開】,而不是【七實三虛...
關羽之死真的是劉備、諸葛亮借刀殺人嗎?
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三國志)。建安24年即219年冬,關羽和他的兒子關平在臨沮被殺,結束他的傳奇的一生。章太炎和朱子彥的觀點一出,很多人都趨炎附勢,一時間把關羽之死歸結於劉備和孔明的...
諸葛亮死前說魏延必反 得知真相後讓人心寒
前兩個疑案中,我們發現蜀漢政權中三大勢力的權力鬥爭頻繁,諸葛亮不得不通過 「依法治國」協調各方。建元元年(公元228年)馬謖被殺;建元九年(公元231年),李嚴被廢。這兩記重拳,雖然暫時緩解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