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經濟世界第一,軍隊為什麼那麼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宋朝的軍事力量到底有多強?按照原來的說法,在歷代大一統王朝里,宋朝幾乎是軍事上最弱的,簡直一塌糊塗乏善可陳。

但是這個觀點最近有被翻案的傾向。

這個案翻得也對,因為宋朝的軍事實力確實被低估了。

其實綜合看起來,它沒有以前說的那麼差,至少在防禦方面表現的還不錯,相當有韌勁。

但翻案有時候走到了另一個極端。

有人說宋朝軍事不輸漢唐,這就過分了。

宋朝的軍隊確實是偏弱的,和它的經濟潛力完全不相稱。

而且宋軍缺乏主動進攻的能力,中國各王朝至少在初期大多有一個武力強大、外向擴張的階段。

可是宋朝連這個階段都跳過去了,第一次北伐就吃了大虧,皇帝中箭,乘驢車而逃。

宋朝軍事偏弱當然可以有很多解釋,比如沒有占領幽雲諸,軍事地形上就吃了虧;比如沒有了養馬基地,騎兵上就吃了虧;還有碰上了女真、蒙古這樣強大敵人,運氣上也吃了虧等等。

但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它的軍事制度有關。

這個制度非常奇特,結構上疊床架屋,運轉起來僵化笨重,效率低得嚇人。

它之所以會搞出這樣一套制度來,當然有深層次的原因。

要探究這個原因,就要追溯到它誕生之前的那段歲月,也就是五代時期。

精緻而不奢侈,古樸內秀典雅

宋代的漢服文化,服色、服式多承襲唐代,然而又與窮奢極侈、富麗堂皇的唐代衣著特點截然不同,宋朝服飾融合傳統、優於傳統,顯得更為優雅、親近自然,如同是恢復傳統中華服飾所應有的風格。

宋長期處於內憂外患交並之中,加之程朱理學的思想禁錮等因素的影響,宋代服飾崇尚簡樸、嚴謹和含蓄。

中國傳統服飾追求精神意蘊的美,即以服裝來修飾人文。

宋朝服飾雖沿襲隋唐的款式,但拋棄了過分奢華艷麗的繁縟細節,以古樸清新的青衫絳袍取而代之,附以簡潔又不失精緻細膩的花紋刺繡,低調內斂之中透著尊貴典雅的氣質,彰顯宋時儒雅謙虛、崇尚自然的人文魅力。

宋朝將領

宋朝士兵

五代的背景

五代是中國歷史上特別混亂的一個時期,可能僅次於兩晉。

放下南方的那些割據國家不說,單說中原政權,五十三年間就換了五個朝代,出了十四個皇帝。

這些皇帝有千奇百怪的死法,有被砍死的,有被射死的,有被勒死的,有自焚的,有被外國人抓走客死異鄉的,還有扒灰的時候嘴不嚴,對著兒媳婦說兒子壞話,最後被兒子殺死的。

總之,這是一個極端高危的職業,很沒有安全感。

這個時代將軍們最威風。

節度使安重榮就說:「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天子都不在他們眼裡,更別說文官了。

當時有過一段著名的對話。

在一次酒宴上,禁軍將領史弘肇說:「安朝廷,定禍亂,只需要長槍大劍,要毛錐子有什麼用?」這裡毛錐子就是筆的意思。

掌管財賦的三司使王章聽見不樂意了,反駁說:「沒有毛錐子,哪來的軍費?」史弘肇沉默不語。

大家不要誤會,以為王章是提拿筆的讀書人說話。

不是的,他是在替財務會計們說話。

他說毛錐子有用,是因為毛錐子能拿來算帳,不是能拿來寫文章。

對於讀書人,王會計和史將軍的態度是一樣的。

王章說過:「這些讀書人,給他們個算盤,都不知道顛倒,要他們有什麼用?」大家看到宋朝文官在武將前的驕橫態度,多少會有些不平,但是在不久前的五代時期,情形是反過來的。

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一報還一報吧。

將橫於上,兵驕於下,陵夷文士,破殘百姓,廟堂帝殺帝,民間人食人,五代時期就是這樣混亂不堪。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這片混亂之中漸漸能看到一種秩序在萌芽。

讀史者往往覺得五代的循環動盪之中,趙匡胤的宋朝橫空出世,結束了這段混亂期。

其實這是一種錯覺。

五代到了後期,已經出現了權力越來越集中的趨勢,大一統王朝已經呼之欲出。

宋朝是它發展的一個結果,而不是一種忽然的中斷。

以軍隊而言,五代前期各地藩鎮還能擁兵自重,到了後期,禁軍已經占據了壓倒性優勢。

所謂禁軍,並不單指皇帝身旁的御林軍,而是指和地方鎮軍相對的中央軍。

五代時期的皇帝多是內戰的勝利者,這些勝利者往往收編失敗一方的軍隊,納入自己的禁軍系統。

所以整個五代時期,禁軍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

發展到後來,它已經成了王朝唯一算數的軍事力量。

誰控制禁軍,誰就能奪得皇位。

這個發展趨勢非常重要,如果地方化武裝強大,這就是一種結構性的分裂,很難短期內解決,就像唐朝的藩鎮割據能維持上百年。

但如果武力已經集中到中央,大家所爭的無非是誰來掌控這種武力,那這種混亂是有望在短期內終結的。

禁軍力量太強,如果不在它內部做一個權力制衡,對皇帝來說也不安全。

到了五代末期的後周,皇帝們已經開展了禁軍結構的改革。

原本的禁軍的核心叫侍衛親軍司。

它的都指揮使權力太大,皇帝郭威為了制衡,創立了一個級別較低的殿前司。

到了郭威的義子柴榮登基後,又進一步把殿前司變成了侍衛司的平級機構。

當時的軍事分配大約是這樣,整個中央禁軍大約有將近20萬軍隊,對地方軍有壓倒性優勢,其中殿前司士兵大約有3萬人,侍衛司大約有6萬人,這兩支軍隊最為精銳,對整個禁軍又占據壓倒性優勢。

陳橋兵變

地方軍隊已經沒有反叛能力,侍衛司和殿前司又互相制衡,這個布局比較合理。

此外,後周皇帝柴榮又極其能幹。

整個五代時期,柴榮可以說是最傑出的一個皇帝,很有希望結束戰亂,開創一個類似宋朝那樣的時代。

但是他命不好,做皇帝做到第五年的時候就去世了。

這是一個很關鍵也很尷尬的時刻。

一套穩定的權力結構已經大致布好,但是動亂的慣性還沒有消失。

將軍和士兵已經被罩上了籠頭,但野性還沒有馴服,一切都需要時間,但柴榮卻沒有時間了,結果趙匡胤挺身而出,接管了後周的江山。

當時,趙匡胤剛當上殿前都點檢,掌控了殿前司。

在此之前,他並沒有什麼突出的成績,談不上功高震主。

宋朝人寫的史書拿了放大鏡找趙匡胤的功勳,但也沒湊出多少來。

王夫之就評論說:趙匡胤哪有什麼軍功?柴榮的幾次大戰都沒他的事兒,翻來翻去也就在滁關立了點無關大局的功,不要說和劉邦、李世民比,就是和曹操、劉裕比起來,也是「百不逮一」啊。

可能正因為這個原因,柴榮才沒有特別猜忌他。

再說侍衛司並不在他手上。

侍衛司都指揮使李重進是柴榮的表兄弟,不但功勳卓著,而且對朝廷很忠心。

看上去,趙匡胤並沒有太大的機會。

但趙匡胤有兩個很大的優勢,一個是他從基層做起,是個兵油子,把兄弟特別多,號稱「義社十兄弟」,其中好多人都當上了禁軍高級將領。

不光殿前司有趙匡胤的把兄弟,侍衛司里也有好幾個。

但是光有這些兄弟還不行。

侍衛司一把手李重進樹大根深,在上頭壓著,把兄弟們也沒法亂動。

但趙匡胤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他弟弟趙光義跟皇上柴榮是連襟。

也就是說,現在的皇太后是趙匡胤的弟媳婦。

趙匡胤多半是搭上了這條線,弄了一道聖旨,把李重進攆到外地當節度使去了。

侍衛司原來的二把手韓通成了一把手,新官上任,鎮不住場面,趙匡胤的阻力就小了很多。

但是柴榮留下的制衡制度還是起作用的。

趙匡胤終究不能越過韓通去調侍衛司的兵。

那怎麼辦呢?正巧,這時北方傳來遼國進犯的消息。

這只是邊境的小規模衝突,但趙匡胤他們故意製造緊張氣氛,弄得朝廷如臨大敵,派趙匡胤帶禁軍抵禦遼國。

這樣一來,趙匡胤就能合法地把韓通的侍衛司禁軍帶出京城。

當然不會全部帶走,但留給韓通的士兵終究很少了。

趙匡胤並沒有一出門就殺個回馬槍,因為北邊還有一支慕容延釗的軍隊就駐紮在澶州,離京城只有一天的路程。

所以趙匡胤讓慕容延釗當先鋒,自己帥大軍跟著他慢慢地走。

等慕容延釗老老實實地渡過了黃河,趙匡胤也就到了陳橋。

現在時機正好,趙匡胤帶著軍隊殺回首都,殿前司的兄弟們裡應外合打開城門。

侍衛司的韓通試圖抵抗,但是兵敗被殺。

只要掌握了首都的侍衛司和殿前司,地方上的軍隊不足為慮。

兩個節度使先後起兵反抗,但是趙匡胤沒有費多大力氣就把他們鎮壓下去。

趙宋政權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種種不放心

塵埃落定之後,勝利者當然要總結經驗教訓,而最大的一條教訓就是:一支無法控制的軍隊比一支無能的軍隊更糟糕。

所以趙匡胤上台以後就開始加強對軍隊的控制。

當然,他的很多做法並不是自己的發明,後周的君主已經開始有意識的這麼做了。

從某個角度上說,趙匡胤是柴榮政策的繼承者。

具體怎麼做呢?當然要削弱藩鎮。

這個倒比較容易。

五代後期,藩鎮的力量已經很弱了,沒什麼抵抗能力。

趙匡胤一步步取消節度使的權力,剝奪了他們的兵權、財權、用人權,像拔毛一樣把節度使拔成了禿雞。

如果早幾十年,趙匡胤這麼做一定會引發可怕的叛亂。

但經過多年的演變,中央禁軍已經掌控了局面,節度使們毫無抵抗能力,乖乖地變成了禿雞。

換上柴榮這麼幹,結果也不會有什麼兩樣。

更重要的是對付禁軍。

大家都知道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有的讀者會誤以為這是去掉節度使們的兵權,其實恰恰相反,趙匡胤是把禁軍高級將領攆去當節度使,其中就包括他的一批把兄弟。

趙匡胤這麼做是要把位高權重的人趕出禁軍,把禁軍將領們換成一批品級不高的新人,以方便他控制。

但是這麼做還不夠,這只是一種權術,雖能取效於一時,但要想長治久安還得更改軍事制度。

於是,趙匡胤永久性的改變了禁軍制度。

後周已經把禁軍核心拆分為侍衛司和殿前司,趙匡胤更進一步將侍衛司拆分為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

這樣禁軍就割裂為不相統屬的三部分,二司就變成了「三衙」。

這樣做趙匡胤還不放心,他進一步降低了三衙領導的品級。

像殿前都點檢、侍衛司都指揮使這樣高級別的官職都空著不任命,三衙最高領導至多是從二品,甚至是四品官、五品官。

所謂「位低則易使」,級別低了總是聽話些。

這樣就能讓趙匡胤放心麼?還是不踏實,還要再分權。

三衙里有好多高級將領,趙匡胤蓄意降低他們之間的權位差距,讓他們彼此牽制,總之是防範一元化領導,防止三衙長官翹尾巴。

但是光這樣就夠了麼?終究三衙里是一幫子武將,有共同語言,碰到特殊情況說不定會勾結起來?趙匡胤又讓樞密院幫助三衙一起領導禁軍。

樞密院的領導叫樞密使,基本由文官擔任。

禁軍的領導權在樞密院和三衙之間做了分割。

三衙有管理權,樞密院有調度權。

按後來李綱的說法,就是「兵符出於密院,而不得統其眾,兵眾隸於三衙,而不得專其制」。

這個制度在後周時期已有苗頭,趙匡胤將其進一步固化,持續了整個宋朝。

這樣趙匡胤總可以放心了吧?還是不太放心,趙匡胤武將出身,根據切身經驗意識到了一件事:如果一個將領長期帶領某支軍隊,那麼將士之間就會有某種感情聯繫,這對作戰當然有幫助,但也帶來造反的可能!要不怎麼說只有叛徒才能真正理解叛徒呢,趙匡胤就是比李世民想的細。

所以趙匡胤推行了「更戍制「。

按照慣例,禁軍也要到各地駐防,不可能都屯在首都吃閒飯。

以前這些禁軍往往長期駐紮在當地。

現在趙匡胤規定禁軍在一個地方駐紮不能超過三年,往往一兩年一換防。

而且除了極個別例外,全體禁軍都要參加輪換,這樣一來,整個宋朝大地上布滿了頻繁換防的禁軍,像螞蟻搬家一樣來回跑。

司馬光誇獎這種制度,說它能讓士兵「均勞逸、知艱難、識戰鬥、習山川」。

士兵可能確實藉機領略了祖國的大好風光,熟悉了不少山川,但問題是他們不太熟悉自己的將領。

這樣當然也有好處,守邊大將手下的軍隊雖然不少,但一兩年一換,你怎麼培植個人勢力?你又怎麼可能帶著一群半熟臉去造反?

制度上的變革也需要文化上的配合。

趙匡胤大力崇尚文化教育,反覆讓將軍們「多讀書」,以前被看不起的「毛錐子」們開始神氣活現,到了他弟弟趙光義的時代,這個趨勢更加明顯,文化人堅定地爬到了武將的頭上。

五代時期的格局出現了大翻盤。

走向衰弱

趙匡胤剝奪了藩鎮的地方權力,割裂了禁軍的管理體系,切斷了將軍和士卒的聯繫,又將文官放置在了武將之上,終於解決了困擾中國上百年的大問題。

它的成果是非凡的,宋朝政治高度穩定,經濟非常繁榮,文化極其昌明。

但反過來說,高效的軍事體系就是需要地方上的靈活反應能力,需要作戰上的一元化領導,需要將軍和士兵的緊密聯繫,需要一種尚武好戰的文化氛圍。

而趙匡胤的這些制度安排,幾乎都是以犧牲軍事效率為代價的。

那宋初的軍事實力到底如何呢?其實還不算差。

很多制度的弱點是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反映出來的,宋軍的戰鬥力並沒有馬上收到影響,而後周留給趙匡胤的軍隊,本來就相當強大。

整個五代時期,中原王朝的軍力都不弱。

比如後唐主力軍和後梁纏鬥,在北邊還能抵抗住遼國的進攻。

後晉也曾多次擊敗遼國,最後雖被遼國滅亡,也不是因為戰鬥力不足,而是內部叛變導致。

後周柴榮更是北伐遼國,收復三關,打的相當漂亮。

趙匡胤的軍隊當然也自不弱,而且他堅持「先南後北」,並沒有和強敵遼國正面交手,所以軍事上的弱點即便已經存在,也沒有真正暴露。

暴露出來是在宋太宗趙光義時代。

他和哥哥趙匡胤不同,趙匡胤雖然在制度框架上削弱了軍事系統,但他是個優秀的軍人,處理具體軍事問題終究有分寸。

比如他雖然推行了「更戍制」,但很少更換邊將,讓他們長期駐守同一個地方,還享有相當的財政自由。

趙匡胤也很少對前線軍事指手畫腳,「所用之將專而不疑「。

但是趙光義不一樣,他全方位的深化了哥哥的政策,做了一系列他哥哥出於理性常識沒敢做的事。

趙光義頻繁更換邊將,設置監軍,對武將的猜忌比哥哥更嚴重。

而且他還有一個幻覺,就是認為自己是傑出的軍事家,兼通文武,手下的將領都不如他。

趙光義非要御駕親征,收復幽燕,結果在高粱河戰役中慘敗,身中三箭,乘驢車而逃。

吃了這一次虧,趙光義的肉身就不再御駕親征了,但在精神上還要御駕親征。

以後宋軍作戰時,趙光義經常不設最高指揮官,將軍們互不隸屬。

那麼誰是最高指揮官呢?當然是在大後方的趙光義軍事家。

他會諄諄教導將領們交戰後如何設埋伏,如何搞夾擊,還經常賜「陣圖」,要求將軍們按照陣圖排兵布陣。

宋朝以步兵為主,面對騎兵擺成穩定的陣列,這個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但哪有出發前就決定陣型的道理?只有《三國演義》那種小說,才會讓諸葛亮給出征的大將弄個妙計錦囊,現實戰爭怎麼能這麼搞?趙光義的部署經常執行不通。

在滿城之戰中,將軍們逼急了,決定不按皇上的陣圖作戰,監軍李繼隆激動地說:「違詔之罪,繼隆獨當之!」結果打贏了。

趙光義後來也賞賜了這些將領,但估計心裡頭還是不夠歡喜的。

趙光義最得意的一張陣圖是他御製的「平戎萬全陣」,又大又對稱,畫在圖上非常好看,但不知道是不是將軍們沒領會陣圖的精髓,反正戎最後也沒平掉。

宋太宗剛上台的時候,一心要收復燕雲,到了晚年,燕雲之地註定收不回來了,面對遼國也被迫採取守勢。

都這時候了,趙光義還在吹:」朕每出攻伐,意頗精密,將兵之人丁寧喻之,不聽者多至敗事。

」順便說一句,這種遙控指揮的辦法,包括御賜陣圖,在宋太宗死後還延續了好幾代,給遼國和西夏和國防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這種兒戲般的作戰方式,其實反應了一種深刻的心理變化。

宋朝的皇帝和大臣傾向於把戰爭看成一種程序化的,甚至書面化的東西,他們用沙盤代替沙場,用後方的規劃代替現場的判斷,骨子裡是否認將領們的自主能動性,貶低軍事的技術複雜性,拒絕武將們的不可替代性。

這種心理最終在幾十年後產生了文官帶兵的風氣。

趙匡胤、趙光義兄弟制定的制度規劃,決定了宋朝未來的軍隊狀況,它註定是一個條塊分割、體系複雜、指揮紊亂、不被信任的武裝力量。

它忠誠、穩定、老實,但是戰鬥力偏弱。

但是,我們無法全盤否定這套體制。

我們可以拿宋朝和唐朝做個對比,唐朝軍事機器強大而靈活,給了邊鎮很大的主動性,但卻尾大不掉,導致了安史之亂,此後再也沒能改變藩鎮割據的局面。

宋朝軍事機器效率低下,高度僵化,最終釀成了靖康之變的慘禍,但是它的軍隊從未變成私人武裝,從未失去對中央政府的忠誠,南宋就是在靠著這種忠誠在一片廢墟上建立了起來。

趙匡胤對軍事機器的弱化,背後是他深深的恐懼,而這種恐懼絕不是沒有道理,只是他用挖掘另一個陷阱的方式來躲避一個陷阱。

我們會批評這種行為不明智。

但這無非是我們的後見之明,事實上這種行為不是一代又一代的被重複麼?

我們畏懼我們所見到,卻不知道畏懼我們還沒有見到的,這真的是再尋常不過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七」代十國

本文的題目叫七代十國,是因為今天的主人公是後周世宗柴榮,還有宋太祖趙匡胤,這兩個人的一絲一毫的改變,都有可能改變歷史行進的軌跡,或是四代十國,或是六代十國,也可能是七代十國。歷史上的五代十國也是...

宋太祖趙匡胤創立領先世界千年的軍事制度

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郭威,其後郭威廢漢建周,得任東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後從征南唐,多有功績。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榮於北征回京後不久駕崩,逝世前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