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兵變後如何安置柴榮老婆孩子?他們是怎麼死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唐朝滅亡後,中原地區陷入了軍閥混帳的時代,到五代後期,後周政權逐漸強盛起來,柴榮成為後周皇帝後,更是奠定了其一統中原的基礎,可惜,柴榮的努力卻為另一個人做了嫁衣,他就是趙匡胤。

趙匡胤建立的北宋完全脫胎於後周,但他並沒有對柴榮的家室和後代趕盡殺絕,而是採取了比較溫和的態度。

那麼,柴榮的家室和後代在宋朝初年的生活怎樣呢?

柴榮死後,留下了只有7歲的兒子柴宗訓和其二十幾歲的繼母(姨母)小符皇后。

柴宗訓原有三位異母哥哥,不過這三位哥哥在公元947年被後漢隱帝劉承佑一同誅殺了,柴宗訓三歲時,其26歲的生母大符氏病逝,大符氏擔心三歲的兒子沒有至親照顧,便在臨終前要求柴榮冊立自己的親妹妹小符氏為皇后,柴榮應允,此後,柴宗訓便由姨母小符氏在皇宮中撫養。

公元959年,柴榮病重,冊立年僅七歲的第四子柴宗訓為特進左衛上將軍,封梁王,定為皇儲。

不久,柴榮去世,年僅七歲的柴宗訓於柩前即位,由於年齡小,不能親政,只好由其姨母小符太后垂簾聽政,宰相范質、王溥等輔政,主持軍國大事。

就在接下來的半年多時間裡,由於孤兒寡母缺乏威懾力,後周政局開始不穩,軍民人心浮動,謠言四起。

一些忠於後周的官吏,馬上敏銳意識到這種情況的根源十有八九出在趙匡胤那裡,甚至有人提出正月初一後趙匡胤就不應再掌禁軍了。

還有人主張先發制人,及早將趙匡胤除掉,以免後患。

可是,符太后和周恭帝柴宗訓只是將趙匡胤由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改任為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

此時,後周四面形勢是以李重進兼淮南節度使,防備南唐;以韓通兼天平節度使,防守開封東北面;以趙匡胤兼歸德軍節度使,防守開封東 面;以向訓為西京(今河南洛陽)留守,防守開封西面。

殊不知,看似安穩的防禦架勢,卻被趙匡胤輕易從內部就瓦解了。

在這種形勢下,身為後周重臣的趙匡胤及其心腹敏銳地嗅到了機會,加之恰在此時,後周禁軍高級將領發生了一些新變化。

在殿前司系統,原來一直空缺的殿前副都點檢一職,由慕容延釗出任,慕容延釗是趙匡胤的少年好友,關係非同一般。

原來空缺的殿前都虞侯一職,則由王審琦擔任,此人也是趙匡胤的「布衣故交」和結拜兄弟,與當時已經擔任殿前都指揮使的石守信一樣,都是趙匡胤勢力圈子中最核心的人物。

這樣,整個殿前司系統的所有高級將領的職務,均由趙匡胤的人擔任了。

在侍衛司系統,趙匡胤與這一系統的高級將領韓令坤有「兄弟」之誼,當時他正領兵駐守在淮南揚州。

京城中實際上只剩下侍衛司副都指揮使韓通,不是趙匡胤的人,但他勢孤力單,是無法同趙匡胤抗衡的。

公元960年(後周顯德七年正月初一),後周君臣正在向柴宗訓和小符皇后朝賀新年,突然有鎮(今河北正定)、定(今河北定縣)兩州派人送來急報,說是遼國和北漢聯合出兵攻打後周。

頓時,小符皇后和柴宗訓及眾大臣慌作一團,沒有進一步求證,就倉促間決定派趙光胤率領禁軍北上拒敵。

有說法說,其實這就是趙匡胤專門派人傳播的假消息。

趙匡胤接到出兵命令後,立刻調兵遣將,僅三日後就率兵同弟弟趙匡(光)義及親信謀士趙普等人出發了。

結果部隊只走了大半天到陳橋驛就駐紮下來。

經過高級將領的醞釀,在第二天一早,就發生了著名的「陳橋兵變」。

出征隊伍立刻調頭返回京城開封,有人向小符皇后和恭帝柴宗訓報告了這起重大變故。

孤兒寡母面對這突如其來變故,立刻沒了主張,無奈之下,柴宗訓和小符太后被迫發布禪讓詔書,「主動」禪位給趙匡胤。

因為趙匡胤時任歸德軍節度使,任所在宋州,所以他和身邊大臣就確定以「宋」為國號,定都在東京開封,這就是北宋的來歷。

趙匡胤剛當上皇帝,首先面對的就是如何安置後周柴榮的老婆孩子及其他宗室成員。

他經過慎重思考,他決定廢黜後周恭帝柴宗訓為鄭王,小符太后為周太后,先被遷入西宮,後又搬出皇宮,居住在天清寺,後周至此滅亡。

不久之後,廢帝柴宗訓一家又被遷往房州居住。

十三年後,即公元973年,二十歲剛出頭的柴宗訓就「發病」而死,趙匡胤「聞之震慟」,諡曰「恭皇帝」。

關於柴宗訓的死,除了以上正史的簡短記載,還有一些野史傳說。

首先是毒死說,這種說法認為柴宗訓是被心狠手辣的趙光義下毒害死的;其次是避禍說,這種說法認為柴宗訓後來為了避禍,跑到了福建,子孫還改姓為「林」。

不過不管怎麼說,趙匡胤對待後周柴榮的後代還是比較溫和的,但不論怎麼說,柴宗訓都是一個不幸的可憐人!(文/講史論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我讀<續資治通鑑長編>》之960年陳橋兵變2

前文我們分析過,正月初一,鎮州與定州上報契丹入侵的軍情,雖不是假情報,但是卻反應過度。那麼,這是否就可以說陳橋兵變真的沒有預謀呢?不能。因為,雖然趙匡胤對鎮、定州上報軍情沒有預謀,但是趙匡胤對取...

被趙匡胤篡位的後周小皇帝柴宗訓

柴宗訓(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即後周恭帝(959年—960年在位),後周世宗柴榮第四子,五代時期後周最後一位皇帝。籍貫邢州堯山(今邢台市),廣順三年八月初四日(953年9月14日...

陽光下的陰謀(一)

陳橋兵變,是趙匡胤發動的取代後周、建立宋朝的兵變事件,此典故又稱黃袍加身。人們熟知的版本是這樣的,公元959年後周世宗柴榮在駕崩前任命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統領全國軍隊。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