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釋兵權」引發的制度變革對趙宋王朝興衰的影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唐末的藩鎮割據,再加上農民大起義,導致唐王朝統治秩序分崩離析,軍閥混戰,割據自雄。

自此華夏大地成了那些野心勃勃武人追逐「王侯」夢的樂園,「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

」於是乎,城頭變換大王旗,政權頻繁更替猶如走馬燈般。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五代十國的局面。

這種割據混戰、諸國並立的亂局持續了盡百年,社會經濟被破壞的接近崩潰邊緣。

民不聊生,到處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人煙」淒涼景象。

人民渴望大一統的王朝出現。

終於不負勞苦大眾之期望,公元951年郭威代後漢建後周。

公元954年後周世宗柴榮即位。

柴榮在位期間,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使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開始復甦。

他又南征北戰,西敗後蜀,奪取秦、鳳、成、階四州;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契丹,連克二州三關。

後周國勢蒸蒸日上,呈現出大一統的氣象。

可惜天不假年,公元959年,柴榮北伐契丹,準備奪取幽州時病倒,不久去世。

柴榮的英年早逝使得對契丹的北伐戰爭功虧一簣,也使得後周的統一大業毀之一旦。

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柴榮去世遺下少妻幼子,孤兒寡母。

後周王朝在主少國疑的情形下,政權勢必被下一個強人所取代。

公元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定都汴梁,改為東京。

之後,宋太祖以「先南後北「的戰爭方略,拉開統一天下的序幕。

宋朝先後滅掉了南平、楚、後蜀、南漢、南唐、北漢等割據政權,除了遼國占據的幽雲十六州沒有收復外,基本完成對全國的大一統。

在進行統一戰爭的同時,趙匡胤也開始著手解決五代以來,重臣專權,武將擁兵自重和藩鎮割據的頑疾。

他對安史之亂以後中國混亂的局面有清醒的認識。

清楚地知道地方節度使擁有軍權、財權、民政權三權,使得地方節度使獨立性太強,權力太大,完全可以脫離中央而存在,行藩鎮割據之實;中央勢微時,地方節度使進而強勢取代中央,完成政權更替。

他自己身上黃袍不就是這樣穿上的麼。

他可不希望「陳橋兵變」的類似事件再發生在他和他的子孫身上。

他必須想一個萬全之策,既為子孫後代一勞永逸地化解這一危局,又不讓手下驕兵悍將寒心。

首先,宋太祖採納宰相趙普所諫的「收其精兵,削奪其權,制其錢穀」的三大方略。

在北宋中央集權方面,最重要的是兵權,也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范浚在《五代論》中指出:「兵權所在,則隨以興,兵權所去,則隨以亡」。

這些話揭示了唐末五代以來,在政治局面變換中,兵權所起的決定性作用。

於是趙匡胤巧妙上演了「杯酒釋兵權」的戲碼,從而削奪石守信、高懷德等中央禁軍高級別將領的兵權,又賜給這些將領大量田產美宅、金錢美女,並與他們聯姻籠絡其心。

然後宋太祖、宋太宗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重建中央集權專制制度,並逐步付諸實施。

第一,在中央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權力,加強君權。

設立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實行軍政、民政和財政的三權分立。

這三大系統,相互平行,分別由皇帝直接統屬。

另設御史台等機構。

地方權力集中到朝廷後,又進一步集中於皇帝。

第二,在地方削弱、分散地方長官的權力。

節度使為虛職,不再實領地方,派文臣擔任地方長官;並設通判與之相互牽制。

設立轉運司,將地方賦稅、財帛轉運中央,官員均由中央任命。

這樣地方財權收歸中央,地方權力銳減。

第三,改革軍事機構,互相牽制,防範武將勢力。

禁軍的領導機構改為兩司三衙。

兩司:殿前司、侍衛司;三衙分別為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

三衙只有統兵權無調兵權。

樞密院來負責軍務,只能調兵,卻不能直接統軍,這樣就導致了統兵權與調兵權的分離。

二者互相制肘,以防一方獨大。

第四,軍隊上「強幹弱枝」。

中央禁軍是宋朝軍隊的主力,宋太祖下令將各地方蕃鎮軍隊中驍勇善戰之士編入禁軍,中央禁軍集中了全國的精銳;地方上剩餘老弱編入廂軍,保證中央的軍事實力強於地方,地方再也無法與中央抗衡。

第五,兵力部署上「內外相維」。

宋太祖將中央禁軍分為兩部分,一部駐守東京汴梁,一部戍守邊疆及軍事重鎮,都城的軍隊遠多於任何一個地方,這樣中央軍事力量足以威懾地方的叛亂,外地的駐軍聯合起來也足以平定京城的內亂,內外互相制約,權力和軍隊牢牢掌控在皇帝手中。

出征或鎮戍需由樞密院臨時委任將帥統領中央禁軍,事畢皆撤銷;鎮戍之軍定期更換統兵將領,以防止軍中出現個人勢力。

趙匡胤和其後繼者實施的這些制度、措施有弊有利。

弊端是削奪大將兵權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兵將之間沒有默契感、信任感,從而影響軍心、士氣,使得部隊的作戰能力大大削弱。

致使宋朝與遼、西夏、金的戰爭連連敗北,無力解決邊患。

但從長遠的角度而言,宋朝的這些措施利大於弊,在維護趙宋江山穩定及統一,避免國家分裂上無疑是正確的。

後來歷史發展也應證了這一點,終宋一代沒有發生過一次軍事政變,武將造反的事,宋朝的國祚比較平穩,而且比較長的,宋朝歷十八帝三百二十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宋朝:中央集權的利與弊

在人們眼中,不管是小說還是電視劇,相對於唐朝的繁榮,元朝的野蠻,明朝的開明,宋朝總是那麼的讓人覺得不夠爭氣,雖然在經濟上爆發了蓬勃的生機,但是在軍事上,除了偶爾幾個閃光的戰役,其他大型戰役幾乎都...

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將領名單都有哪些人

杯酒釋兵權將領名單里有五位高級將領,分別是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鐸、趙彥徽。在杯酒釋兵權的晚宴上,宋太祖趙匡胤同這五位高級將領喝酒,然後說出了自己的憂慮。這幾位高級將領聽後明白了宋太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