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廷杖之辱到龍場悟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從廷杖之辱到龍場悟道

史飛翔

王陽明,原名王守仁,因晚年居陽明洞,世稱陽明先生。

王陽明是有明一代最著名的思想家。

明史《王守仁傳》這樣記載王陽明:守仁天姿異敏。

年十七謁上饒婁諒,與論朱子格物大指。

還家,日端坐,講讀《五經》,不苟言笑。

游九華歸,築室陽明洞中。

泛濫二氏學,數年無所得。

謫龍場,窮荒無書,日繹舊聞。

忽悟格物致知,當自求諸心,不當求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遂篤信不疑。

其為教,專以致良知為主。

謂宋周、程二子後,惟象山陸氏簡易直捷,有以接孟氏之傳。

而朱子《集注》、《或問》之類,乃中年未定之說。

學者翕然從之,世遂有 「陽明學 」雲。

王陽明一生思想的轉折點是「龍場悟道」。

正德元年(1505年)十五歲的明武宗朱厚照即位。

當時圍繞在武宗身邊的是以劉瑾為首的八個太監,人稱「八虎」。

「八虎」操縱武宗,把持朝綱,擅權跋扈,氣焰囂張。

1506年冬,戴銑、薄彥徽等20名正直大臣不顧身家性命,聯名上書請求嚴懲八虎,結果卻被打成死囚。

時任兵部主事的王陽明出於義憤,冒死上書為這些官員辯護,請求釋放他們。

武宗皇帝看了王陽明的奏疏後極不耐煩地對劉謹說:「這些小事就不要煩我了,你自己看著辦吧。

」劉瑾對王陽明等人恨之入骨正愁沒有辦法,這下正好大權在手,他當即下令,將王陽明廷杖四十。

廷杖之刑始於東漢,明代自朱元璋時成為常刑。

朱國楨《涌幢小品》卷十二載:「成化以前,凡廷杖者不去衣,用厚棉底衣,重氈迭帕,示辱而已。

正德初年,逆瑾(劉瑾)用事,惡廷臣,始去衣,遂有杖死者。

」常言道:士可殺不可辱。

但明代偏偏一改「刑不上大夫」的古訓,非要從肉體到精神徹底地折殺、羞辱知識分子,專制由此可見。

王陽明被脫衣廷杖後貶至貴州龍場(貴陽府修文縣治,現為貴州省修文縣龍場鎮)充當沒有品級的驛丞。

儘管這樣,劉瑾仍不放過王陽明,他暗中派錦衣衛一路追殺王陽明。

所幸王陽明逃脫了追殺,於第二年到達龍場就任。

龍場地處西南邊陲,蛇虺魍魎,蟲毒瘴癘。

在龍場艱難而又寧靜的環境裡,王陽明開始反思自己此前的所作所為。

一天半夜裡,晝思夜想的王陽明終於在睡夢中豁然開朗,悟得「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的道理。

當時他從睡夢中跳起來,歡呼雀躍地大叫:「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荒蕪的龍場,給了哲學家心性的自由,成了王陽明「運思」的天堂。

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龍場悟道對王陽明而言,最大的收穫就是讓他找到了「行道」的新路線。

不再寄希望於皇帝從朝廷來發動政治改革,而是轉向民間社會,對老百姓施教說法,掀起一個由下而上的社會改造運動,也可以說是「覺民行道」的思想啟蒙。

七年後王陽明對自己這次帶有傳奇色彩的悟道經歷這樣總結:「守仁早歲業舉,溺志詞章之習,既乃稍知從事正學,而苦於眾說之紛擾疲苶,茫無可入,因求諸老、釋,欣然有會於心,以為聖人之學在此矣!然於孔子之教,間相出入,而措之日用,往往缺漏無歸;依違往返,且信且疑。

其後謫官龍場,居夷處困,動心忍性之餘,恍若有悟,體驗探求,再更寒暑,證諸五經、四子,沛然若決江河而放諸海也。

然後嘆聖人之道坦如大路。

」王陽明在經歷了一系列複雜的人生體驗後,五十歲時他畫龍點睛地將自己的學說總結為「致良知」。

他說:「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只恐學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種光景玩弄,不實落用功,負此知耳!」由此可見,王陽明的學問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紙上學問,而是融入了個人獨特人生體驗的「生命的學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代聖人王陽明,頗具神秘色彩的龍場悟道

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

王陽明龍場悟道的內在根本原因

明正德三年春,陽明先生經過千辛萬難來到了貴州龍場,任龍場驛。就在這裡,王陽明的「龍場悟道」奠定了陽明心學的基礎,讓宋明理學到他這裡開放出新的別樣的「心花」,從此中國古代思想史上更加「百花齊放」...

淺談大明王朝第一猛人、牛人、永垂不朽

儒家將「三不朽」當成畢生奮鬥之目標:立德立功立言。有人說,我國歷史上能夠做到三不朽的只有兩個半,分別是孔子、王陽明和曾國藩(半個)。他一生文治武功俱稱於世,對傳承與發展儒學的貢獻尤為卓著。其學上...

推翻程朱理學具有劃時代意義之人之王陽明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