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王陽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是曾國藩、梁啓超、蔣介石等中外名人的心靈導師。

王守仁(王陽明)是一位屢次平定戰亂的保國功臣,更是一位歷經仕途坎坷的「心學」宗師

縱觀王陽明的一生,作為軍事家和政治家,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冊;作為思想家,開創儒學新天地,成為一代「心學」宗師。

正如梁啓超對王陽明的評價:「他在近代學術界中,極其偉大,軍事上政治上,亦有很大的勳業。

」但他的一生,又坎坷波折,歷經貶謫、受誣、辭官、病老等人生中的不幸。

足智多謀 屢立奇功

王陽明,原名王守仁,浙江餘姚人,因晚年居於陽明洞,世稱陽明先生。

王陽明出生於一個世代為官的書香門第,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並以讀聖賢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

他興趣廣泛,不僅詩文出眾,還熱衷於騎射兵法。

15歲時,他開始隨父親遊歷黃河南北、大江上下,了解風土民情,熟悉邊塞形勢。

為了在地方建立長治久安的統治,王陽明改革兵制,對軍隊重新編組,以提高戰鬥力。

在農村,他還推行「十家牌法」,即十家一牌,互相監督、互為擔保,一家犯法,其他九家一同連累受罪。

他還興辦學校,教百姓讀書識字,宣傳國家大政方針,防止民眾違法犯罪。

這些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時,王陽明也因為平定叛亂有功,加官晉爵。

宦海沉浮 屢遭不測

王陽明儘管屢立戰功,政治聲望不斷升高,但是仕途卻日趨坎坷。

1505年,正德皇帝繼位。

正德皇帝是明代最風流成性的天子,他荒淫無道,整天與一幫太監混在一起,遊山玩水,酗酒逞強,把朝政當兒戲,只聽任劉瑾等宦官胡來。

劉瑾狐假虎威,朝政大壞,凡有良知的官員無不痛心疾首,但大部分官員選擇了趨炎附勢。

正德元年(1506年)冬天,正直官員戴銑、薄彥徽等20多人上書正德皇帝,要求嚴懲劉瑾一伙人,結果反被打入死囚。

當時任兵部主事的王陽明出於義憤,冒死和其它人一起上書為這些官員辯護,請求釋放他們。

正德皇帝看了奏疏,極不耐煩地對劉謹說:「這些小事就不要煩我了,你自己看著辦吧。

」劉瑾此時正對王陽明等人恨之入骨。

他當即下令,將王陽明重打四十大板,謫遷至貴州龍場,作一個沒有品級的驛丞。

儘管這樣,劉瑾仍不想放過王陽明,他暗中派人尾隨王陽明,準備將他在途中害死。

知行合一 「心學」宗師

王陽明主張「致良知」,認為只有療救人心,才能拯救社會,只有每一個人去掉內心世界的「惡欲」和「私慾」,才能解決現實社會問題。

王陽明的「心學」肯定了每一個人的感性認識,更貼近現實生活,遠比朱熹的冰冷冷的教條更有人情味。

「人慾」戰勝「天理」,是明代中期以後商品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因此,王陽明「心學」一出,學子蟻聚,風氣大開,迅速成為當時社會上的又一種主流思想。

立德、立功、立言是古人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最高境界,王陽明用自己一生的行動實現了人生的最高價值。

王陽明臨終前,他的學生周積問他還有什麼遺言,他自信而樂觀地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後人從中不難品味出他的滿足感與成就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同是聖人的陽明先生和曾國藩,誰更勝一籌呢?

曾國藩之所以被稱為「聖人」,是因為古代有三不朽」,也就是「立功立德立言」。站在清政府的立場上看,曾國藩這三點都做到了:首先,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是為立功;其次,曾國藩留給外人一副謙謙君子、注重德行...

從廷杖之辱到龍場悟道

從廷杖之辱到龍場悟道史飛翔 王陽明,原名王守仁,因晚年居陽明洞,世稱陽明先生。王陽明是有明一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明史《王守仁傳》這樣記載王陽明:守仁天姿異敏。年十七謁上饒婁諒,與論朱子格物大指。還...

淺談大明王朝第一猛人、牛人、永垂不朽

儒家將「三不朽」當成畢生奮鬥之目標:立德立功立言。有人說,我國歷史上能夠做到三不朽的只有兩個半,分別是孔子、王陽明和曾國藩(半個)。他一生文治武功俱稱於世,對傳承與發展儒學的貢獻尤為卓著。其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