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爆炸」劉備託孤諸葛亮勸其取而代之,諸葛亮為何始終沒有稱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點擊藍字關注「鼓樓微訊」

一個人,年輕時的志向就可以說明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比如劉邦,年輕時去咸陽出差,看到秦始皇的車駕,心中想的是,「大丈夫當如是」,再比如項羽,同樣是看到秦始皇,他的志向是什麼呢?

「當取而代之。

所以,我們看諸葛亮年輕時的志向是以管仲、樂毅自比。

管仲、樂毅是什麼人?

他們都是春秋時期的名相名將,管仲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糾合諸侯,抵禦少數民族入侵中原。

孔子雖然說管仲小器,但也不得不承認,要不是管仲的功勞,自己早就被夷狄俘虜走當奴隸了,「微管子,吾其被髮左衽矣」。

至於樂毅,他被燕王拜為上將後,帶領趙、楚、韓、魏、燕五國的軍隊攻打齊國,最後攻下齊國七十多座城市,幾乎滅國。

因此,諸葛亮對自己的定位就是有「文可安邦,武能定國」的將相之才,事實上,在諸葛亮的五十多年人生中,他也一直是以「興復漢室,匡濟天下」的標準要求自己。

在漢末亂世中,天下士人在避亂求生的同時,也在「思得明君」,就大部分人而言,都選擇歸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實力最強大而且有漢獻帝的緣故。

三國亂世中,和諸葛亮最具有對比性的,無疑就是司馬懿。

公元201年,22歲的司馬懿被曹操徵召,司馬懿找藉口予以拒絕。

公元208年,曹操再次徵召司馬懿為文學掾,這一年,司馬懿29歲,應召前來。

就在同一年,47歲的劉玄德去南陽臥龍崗拜訪27歲的諸葛亮,凡三往乃見,最終臥龍出山,輔佐劉備。

就個人能力而言,諸葛亮如果投奔曹操,不愁沒有大官做,也未必居於司馬懿之後。

但輔佐已有篡逆之心的曹操,不符合諸葛亮的性格。

所以,就連荊州文武全部選擇投靠南下的曹操之際,諸葛亮毅然而然選擇了當時身無立足之地,年近半百的劉備,從此走上了一條鞠躬盡瘁荊棘叢生的政治道路。

諸葛亮選擇劉備,既是為了實現年輕時的志向,即「以管仲樂毅自比」,又是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去「匡扶漢室」

性格決定命運,志向決定人生,當司馬懿裝病賣傻準備篡奪曹魏政權時,諸葛亮早已實現了自己在《出師表》中的誓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所以,不能因為曹孟德、司馬懿父子篡奪皇位,就去揣摩諸葛亮為什麼不取而代之劉禪。

而這,也正是千百年來,諸葛亮始終為後人所尊重的原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為何自比管樂

陳壽《三國志》隆中對開篇說到「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諸葛亮為什麼選擇弱小的劉備而非曹操?

諸葛亮出山之時,劉備只有新野一縣,幾千人馬。論實力,與曹操和孫權甚至劉表馬騰劉璋相比,都是勢力最弱的一支,可是他既不去投奔不僅軍事實力強而且有雄才大略的曹操,又不去歸依地盤穩固、人才濟濟的孫權,...

劉備請臥龍,曹操請司馬 三國兩大軍師出山趣事

當多數人選擇象徵性的反抗、有了好處立馬妥協時,只有少數人選擇堅持,持之以恆,堅持自己最初的理想,進而改變歷史。劉備劉玄德,就是這樣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中年男子。不過他的勢力過於單薄,根本沒有與曹...

獨家揭秘:諸葛亮欽佩曹操,而埋怨劉備!

三國亂世,群雄並起,割據一方,逐鹿中原,爭霸天下!謀臣武將亦各自尋求出路,擇主而事,或效力於一方霸主,意圖建立功萬世功業,名留青史,荀彧、許攸之流也;或扶弱抗強,逆天而行,攪動萬千風雲,陳宮、徐...

諸葛亮靠什麼打動劉備的芳心,跟他赴魚水之歡

劉備與諸葛亮這一對是歷朝歷代的模範君臣,成都武侯祠更是中國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年輕的諸葛亮高臥隆中卻心懷天下,讓劉備不辭辛勞三顧於草廬。中年的諸葛亮隨劉備東征西討,為其爭得天下三分。晚年的諸葛亮...

諸葛亮比管仲樂毅差得遠

先說結論:諸葛亮雖然自比管仲樂毅,但是在政治作為上比管仲差很遠;在軍事功績上比樂毅差距太大。 諸葛亮的志向的確是想成為管仲一樣的賢臣,輔助主子成就千古偉業。在隆中對的時候,諸葛亮拿出地圖給劉備分...

劉伯溫自比諸葛亮,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

在中國的歷史上,說起三國時期是我國最重要的一個朝代之一。並且在歷史上面最有名的莫過於三國時期最著名的諸葛亮劉備等人。但是說起諸葛亮是三國時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畢竟在我國歷史上面他曾經為劉備的奪...

諸葛亮躬耕南陽,他到底在等待什麼

228年,已經是蜀漢丞相的諸葛亮,在給皇帝劉禪的《出師表》中說,他當時「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意思是老老實實在荊州做個隱士就成了。說起來,好像是劉備再三的懇請,才讓他沒辦法,勉強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