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比管仲樂毅差得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先說結論:諸葛亮雖然自比管仲樂毅,但是在政治作為上比管仲差很遠;在軍事功績上比樂毅差距太大。

諸葛亮的志向的確是想成為管仲一樣的賢臣,輔助主子成就千古偉業。

在隆中對的時候,諸葛亮拿出地圖給劉備分析天下形勢,以此評價,諸葛亮確確實實是在為自己的崇高理想努力奮鬥。

要知道,在當時想搞到一幅地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諸葛亮分析的頭頭是道,很符合實際,未出茅廬,三分天下,平時下了多少功夫流了多少汗水可想而知。

所以,自比管仲,是很認真的。

從最後的結果看,諸葛亮沒像管仲樂毅一樣取得巨大成就,名不副實。

現在具體分析。

一看結果。

一個人志向再遠大,再有本事,結果達不到預期也是枉然。

管仲在政治上幫助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就齊國成為春秋歷史上第一個稱霸諸侯。

諸葛亮一輩子鞠躬盡瘁,累死累活,也沒能把曹操、孫權等諸侯召集到一起開會,讓劉備坐主位,發號施令。

樂毅攻滅齊國,最後只剩下兩個小城。

樂毅打齊國的時候,正是齊國最昌盛最強大的時候。

諸葛亮沒有如此輝煌的戰績。

二看實戰。

諸葛亮的政治才能也比不上管仲。

武將關羽張飛不鳥他,可調遣的武將只是趙雲,趙雲的主要工作職責是劉備的安保隊長,帶兵打仗是副業,有時候純粹是給諸葛亮幫忙。

文官有法正等制衡。

再看管仲,標準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除了齊桓公沒人敢對管仲呲牙,同事關係、上下級關係非常順。

因為管仲太會辦事,太會做人,齊桓公也不捨得給管仲臉色看。

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教訓教訓南蠻野人孟獲還是可以的,但是要想和正規軍曹家軍、孫家軍一比高下,不那麼容易。

六出祁山,寸功未立,還勞民傷財,損兵折將,就連愛將馬謖都保不住,丟車保帥。

三評價。

正史評價,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是搞內政還可以,比管仲蕭何相差一個量級,帶兵打仗就差遠了。

「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民間評價,最有代表性的是空城計。

一個主帥能把自己置於如此危險的境地,不能說是善於帶兵打仗。

雖然這個故事是虛構的,但是也可以看到民間對諸葛亮的評價更多的是「能」,能是小聰明,不是大智慧。

司馬懿的主要敵人是曹魏,高層對他很是忌憚。

曹魏的主要敵人是劉蜀,沒事就出祁山,沒能才還老是找事。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諸葛亮自然成為了司馬懿的朋友,所以留著他不殺,用諸葛亮來制衡曹魏。

否則,司馬懿命令一個連的敢死隊到城樓上就把諸葛亮牽下來了,還彈琴退司馬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獨家揭秘:諸葛亮欽佩曹操,而埋怨劉備!

三國亂世,群雄並起,割據一方,逐鹿中原,爭霸天下!謀臣武將亦各自尋求出路,擇主而事,或效力於一方霸主,意圖建立功萬世功業,名留青史,荀彧、許攸之流也;或扶弱抗強,逆天而行,攪動萬千風雲,陳宮、徐...

諸葛亮「自比管樂」有些大言不慚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躬耕隴畝,……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這段話文意淺顯,意思是說諸葛亮在南陽躬耕時,經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樂毅...

氣概與志向,夢三國的戰果收穫

陳壽在《三國志.諸葛亮傳》對諸葛亮有這樣的評論: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

諸葛亮這四大敵人竟影響了他一生?

諸葛亮作為三國最出色的軍事家、政治家之一,其才能、卓識冠絕天下,在蜀後期更是挑起整座大梁。諸葛亮一生也是經歷各種大小戰役,那麼必然也有他最大的敵人,有人說郭嘉,有人說曹操,也有人說司馬懿,然而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