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稱帝,諸葛亮怎麼不討伐孫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曹操篡權,控制了漢朝皇帝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討伐曹操。
曹丕篡漢稱帝,劉備馬上也稱帝,繼續打漢室旗號還擊,劉備死後,諸葛亮連年率軍北伐曹魏,力圖恢復漢室。
而孫權稱帝,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背叛漢室的,作為蜀漢丞相的諸葛亮怎麼不討伐孫權呢?
劉備和諸葛亮的政治理想是什麼?維護漢室,恢復漢室,也就是說忠於漢室,心中只有一個漢室。
劉備說的很清楚,漢室衰微,皇帝蒙塵,我要維護漢室的天下。
《三國志 諸葛亮傳》記載: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
諸葛亮說的也很清楚,要北定中原,剷除奸凶,恢復漢室。
《三國志 諸葛亮傳》記載: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那為什麼孫權稱帝,反叛漢室,諸葛亮就容忍了呢?劉備這時早已經去世,暫且不說。
先看孫權稱帝是什麼時候呢?是在黃龍元年(229年)春,孫權正式稱帝。
在什麼地方稱帝呢?在武昌(今湖北鄂城)正式登基,建國號為吳。
《三國志 吳主傳》記載:黃龍元年春,公卿百司皆勸權正尊號。
夏四月,夏口、武昌並言黃龍、鳳凰見。
丙申,南郊即皇帝位,是日大赦,改年。
孫權稱帝的時候,正值諸葛亮率軍第三次北伐,當時是蜀漢的建興七年(229年)春,諸葛亮派陳式進攻武都和陰平,並拿下了這二郡。
《三國志 後主傳》記載:七年春,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遂克定二郡。
冬,亮徙府營於南山下原上,築漢、樂二城。
是歲,孫權稱帝,與蜀約盟,共交分天下。
而孫權稱帝之後,作為蜀漢丞相的諸葛亮,居然不討伐孫權,不但不討伐,而且還和孫權結盟,成為親密的戰略合作夥伴。
蜀漢丞相諸葛亮之所以要北伐,就是為了恢復漢室,維護漢朝的地位,而曹丕是篡漢的,曹丕的繼承者曹叡也是篡漢的,必須要討伐的。
而孫權稱帝,從政治上來說,也是大逆不道的,是叛變漢室的,可是,諸葛亮為什麼對孫權的態度就容忍了呢?
這和諸葛亮當初為劉備制定的政治路線有關,當初,「隆中對」說的很清楚,必須要聯合孫權。
《三國志 諸葛亮傳》記載: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眾所周知,魏、蜀漢、吳三國,魏國最強大,地盤最大,人口最多,兵力最強,而蜀漢和吳國加起來,都比不上魏國,因此,必須要聯合起來一起對抗魏國,否則,無法持久生存。
如果兩家不聯合,很難擊敗曹魏。
赤壁之戰,就是劉備聯合孫權,一起擊敗了曹操。
對孫權稱帝,諸葛亮只能是遷就,也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如果不能容忍,率軍去討伐孫權,就多了一個敵人,本來就微弱的蜀漢,如果面對魏國和吳國兩個強敵,結果可想而知,聰明的諸葛亮是不會做傻事的,只能繼續執行「隆中對」聯合孫權的戰略計劃。
劉備伐東吳時,諸葛亮是反對還是贊成,法正真能勸劉備回頭嗎
「夷陵之戰」身為三國「三大戰役」之一。雖然規模偏小,但是在三國史上有巨大影響。關羽北上伐曹,孫權突然背盟,襲取荊州。關羽得知消息以後,並沒有從上庸回益州,而是想再次把荊州奪回來。可惜最後兵敗身死...
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是誰?魯肅曾經預言三分天下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三國時期的「三分天下」的構想,應該是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的時候,他對劉備日後的大業所做的規劃,這也就是很出名的《隆中對》的來歷。只是,這不過是在《三國演義》中的說法,而...
曹操、劉備、諸葛亮、孫權,其中只有一位是三國時期的人物
曹操、劉備、諸葛亮、孫權其中哪一位不是三國時期的人物?這個問題一問就有好多人疑惑,這幾個人不都是三國時期的人物嗎?為什麼還有不是三國時期的人物,到底誰不是三國時期的人物?我們來看看三國是如何定義的。
假設關羽不死劉備能否恢復漢室?
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大家都知道關羽因為大意上了東吳的詭計丟了荊州自己也命喪黃泉,從此以後,蜀國基本走向下坡路蜀漢政權失去了問鼎中原的實力和機會。荊州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地理...
三國如果關羽沒有失荊州,劉備統一天下的幾率又多大
首先拋出我的觀點 : 就算關羽不失荊州,劉備統一天下的機率還是很小,為什麼這麼說,請看下文分析。扯開一下,關羽想要不丟失荊州,最好的辦法是什麼?那就是窩著荊州三郡不動,只要按兵不動,曹魏就不會和...
為什麼曹操沒有稱帝,曹丕卻敢篡漢自立呢?
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曹丕自幼文武雙全,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擊敗了其弟曹植,被立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繼任丞相、魏王。...
關羽活著的時候,劉備為什麼不稱帝呢?
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劉備於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三國志》作者陳壽評劉備的權謀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成帝業。劉備也稱自己做事「每與操反,事...
劉備稱帝是早有預謀還是迫於形勢?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在曹操逝世九個月以後,曹魏繼任者曹丕迫不及待地篡漢自立為帝建立大魏,改元黃初,堅挺了400餘年的漢朝滅亡。但是緊接著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僅僅一年劉備就於成都稱帝...
唯一支持劉備伐吳的人為何死得這麼慘
公元220年,曹丕篡漢,作為漢室後裔、並位居漢中王的劉備自然不能無動於衷。首先,劉備通告天下,為漢獻帝發喪(此時謠傳漢獻帝已遇害)。之後,在益州群臣的勸進下,於公元二二一年四月即帝位於成都,仍以...
聯劉抗曹,聯曹抗劉:機動靈活的外交家孫權
三國時期在外交上唱主角的不是魏、蜀兩國,而是吳國。這是因為魏、蜀兩國沒有外交,它們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地位。魏國認為它繼承了漢朝的天下,是正統;蜀漢則認為曹魏是漢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漢...
諸葛亮做了16年軍師,到底幫劉備做了什麼,劉備要託孤、讓位
蜀漢皇帝劉備夷陵慘敗,逃到白帝城,病重,命丞相諸葛亮輔佐太子,安排託孤事宜。劉備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安定國家,成就大業。我的兒子值得輔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無才,你就取代他...
諸葛亮為什麼要勸劉備登基稱帝呢?
公元220年,關羽壯烈犧牲之際,曹丕篡漢自立,建立魏國。緊接著,劉備集團的群臣聽到漢獻帝被廢的消息後,紛紛勸說已成為漢中王的劉備登基為帝,但是劉備起初不答應。在此背景下,諸葛亮用耿純遊說漢光武...
諸葛亮五次北伐曹魏,為啥不討伐實力較弱的東吳?
公元208年,曹操基本平定北方,率軍南下,劉備與孫權的聯軍在赤壁之戰中擊敗南下的曹操大軍,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公元221年,劉備...
劉備討伐東吳,為什麼不帶諸葛亮不帶趙雲?
關羽被殺,劉備舉蜀漢全國之力討伐東吳。在這場事關生死的戰鬥中,劉備並沒有帶他的軍師諸葛亮,也沒有帶五虎將軍趙雲(關、張、黃已死,馬超鎮守蜀北),因而成為了劉備伐吳最終失敗的原因之一。劉備本來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