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廟72將中的皇甫嵩,為何卻敗給了董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大爆發的時刻,皇甫嵩力挽狂瀾,大破黃巾,延緩了東漢朝廷的衰亡。

然而被封為車騎將軍後,卻沒有像 其他車騎將軍如董卓呂布華雄那般威風凜凜,而是孤零零的守在洛陽。

皇甫嵩(?—195年),字義真,安定朝那(今甘肅鎮原東南)人,東漢末期名將。

靈帝時為北地太守。

黃巾起義爆發時,任左中郎將,與朱儁(jun)率軍鎮壓起義軍,後官至太尉,封槐里侯。

應該說皇甫嵩的和一千多年後的曾國藩有些相似,皇甫嵩消滅黃巾軍威震天下,曾國藩圍剿太平軍名楊四海,而曾國藩成了中興之臣,皇甫嵩則最終屈於董卓之下,令人扼腕。

皇甫嵩的名字,基本就是跟「黃巾起義」連在一起的。

說到「黃巾起義」,就會說到皇甫嵩;說到皇甫嵩,就會說到「黃巾起義」。

范曄的《後漢書》,甚至把對「黃巾起義」的主要介紹,都放在了《皇甫嵩列傳》里。

「黃巾起義」剛一爆發,正在首都參加御前最高軍事會議的皇甫嵩,即率先提出要先解除「黨錮」,以防「黃巾」與黨人合流。

漢靈帝在徵詢了中常侍呂強的意見後,很快同意了皇甫嵩的提議。

隨後,皇甫嵩就被任命為左中郎將,跟右中郎將朱儁一道,前去征討潁川「黃巾」。

潁川緊鄰首都洛陽,直接關乎朝廷的安危。

當時東漢朝廷面臨的形勢可謂已是岌岌可危。

儘管事先已得知消息,並且作出了相應的處置,但「黃巾起義」的爆發,還是給東漢王朝帶來了山呼海嘯般的衝擊。

河北全境瞬時淪為「黃巾」的天下。

安平、甘陵兩國的國王,分別被當地人劫持,以響應「黃巾起義」。

就在皇甫嵩、朱儁受命出征之際,同樣緊鄰首都洛陽的南陽地區,「黃巾」張曼成部攻殺了太守褚貢。

出征之初,性格偏急的朱儁,又在跟潁川波才部「黃巾」的交戰中,吃了一場敗仗。

東漢朝廷急需要一場勝利,來挽救迫在眉睫的危局。

在這種形勢下,皇甫嵩領兵進駐潁川郡的長社,跟波才部「黃巾」展開了對峙。

當時皇甫嵩只有兩萬人馬,「黃巾軍」則人多勢眾,且呈圍攻之勢,皇甫嵩軍中人心惶惶。

但皇甫嵩發現了「黃巾軍」的一個弱點:「依草結營」,於是,當機立斷,採用火攻戰術,夜襲「黃巾」,「黃巾」大亂。

恰在此時,騎都尉曹操也領兵趕到,皇甫嵩與朱儁和曹操的兵馬匯合一處,大破「黃巾」,斬首數萬級。

這是自「黃巾起義」爆發以來,東漢朝廷取得的第一場勝利,一場「及時雨」式的勝利,首都洛陽的危機暫時得以緩解。

隨後,皇甫嵩和朱儁乘勝追擊,又相繼擊破汝南和陳國「黃巾」,「三郡悉平」(《皇甫嵩列傳》)。

戰局開始朝向有利於東漢朝廷的方向逆轉。

之後,皇甫嵩和朱儁兵分兩路,皇甫嵩向北攻擊東郡「黃巾」,朱儁向西南攻擊南陽「黃巾」。

皇甫嵩再次取得勝利,生擒「黃巾」首領卜己,斬首七千餘級。

皇甫嵩和朱儁領兵征討潁川「黃巾」的同時,尚書盧植也被任命為北中郎將,前往征討河北「黃巾」。

河北「黃巾」是張角兄弟直接領導下的「黃巾」,可以說是「黃巾軍」的大本營,不僅人數眾多,實力也要更強一些,所謂「梁眾精勇」(《皇甫嵩列傳》)。

本來盧植已經取得了初步的勝利,但由於得罪了前來視察軍事戰況的宦官特使,遭到宦官誣陷,結果「檻車征植,減死罪一等」(《盧植列傳》)。

盧植無辜被囚後,朝廷任命董卓為東中郎將,代替盧植繼續攻打河北「黃巾」。

這是董卓在平定「黃巾起義」中的第一次出場,也是董卓唯一一次跟「黃巾」直接交手。

但董卓未能取得勝績,「軍敗抵罪」(《董卓列傳》)。

這時候,已經攻破東郡「黃巾」,在戰場上節節勝利的皇甫嵩距河北只有一箭之地,於是朝廷下令,皇甫嵩繼續向北攻擊,征剿河北「黃巾」,這等於是接替了董卓的任務。

這是我們看到皇甫嵩和董卓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同一個地方,雖然是以「交接班」的形式,一前一後,他倆這一次很可能連面都沒有見到,但畢竟也算是一次重合。

經過幾番激烈鏖戰,皇甫嵩最終剿滅了張氏兄弟領導的「黃巾軍」。

皇甫嵩因鎮壓「黃巾」有功,被拜為左車騎將軍,封槐里侯,領冀州牧。

至此,除了朱儁仍在南陽地區與「黃巾」進行勝負已定的最後決戰外,由張氏兄弟領導和發動的「黃巾起義」,在中平元年(184年)的當年,就已經被基本平定。

「黃巾起義」之所以能在一年之內就被東漢朝廷平定,從軍事決戰的角度說,皇甫嵩無疑是其中最為關鍵的人物。

蔡東藩在《後漢演義》里說,「黃巾」之平,皇甫嵩為首功,這是實至名歸的評價。

站在東漢王朝的立場上說,皇甫嵩是「黃巾之亂」中當之無愧的中流砥柱,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而將傾的人物。

如果沒有皇甫嵩,東漢王朝的終結時間,就有可能被提前。

平定「黃巾」給皇甫嵩帶來了巨大的聲譽,使皇甫嵩的人生達到了輝煌的頂點。

《後漢書》說:「嵩既破黃巾,威震天下」(《皇甫嵩列傳》)。

這種「威震」的效果之一,是一個名叫閻忠的人,跑到皇甫嵩面前,一通長篇大論,希望皇甫嵩考慮一下「南面稱制」,——就是要皇甫嵩自己當皇帝!這種「非常之謀」的想法,當場被皇甫嵩拒絕了。

「黃巾起義」快被平定的時候,甘肅金城(今蘭州)又發生了湟中義從和先零羌的叛亂。

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與先零羌叛,以金城人邊章、韓遂為軍帥,攻殺護羌校尉伶征、金城太守陳懿。

(《孝靈帝紀》)

湟中義從,原指在湟中地區跟隨漢族將領征戰的非漢族勇武之士,帶有義勇軍或志願軍的性質。

起初是一批小月氏人,後來也有了羌人和其它少數民族加入其中。

先零羌則是羌族部落中最具戰鬥力的一支,是東漢政府最為頭疼的邊疆對手之一。

皇甫嵩在「黃巾起義」爆發之前任北地太守。

北地郡治所原本在今寧夏境內,後因羌亂,漢安帝永初五年(111年),將郡治內遷到當時的池陽,也就是今天陝西涇陽和三原一帶,差不多就在長安的正北面。

皇甫嵩任北地太守,郡治應該是在這裡。

中平二年(185年)三月,湟中義從和先零羌開始騷擾三輔地區,於是,朝廷任命時在冀州的皇甫嵩移師關中,「回鎮長安,以衛園陵」(《皇甫嵩列傳》),說白了,就是專門來對付北宮伯玉和邊章、韓遂這夥人。

與此同時,朝廷重新起用了之前「軍敗抵罪」的董卓,讓他跟皇甫嵩一起協同征戰。

詔以卓為中郎將,副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征之。

(《董卓列傳》)

這是董卓的名字跟皇甫嵩的名字第二次出現在一起,董卓成了皇甫嵩的副手。

只有四個月,到同年七月,皇甫嵩就被免職了。

免職的原因,一是沒能取得像征討「黃巾」一樣立竿見影的戰績;另外,也是得罪了當權宦官,結果被收繳了左車騎將軍的印綬。

皇甫嵩遭免職後,朝廷改派了張溫任車騎將軍,來擔任前線總指揮。

值得注意的是,皇甫嵩被免職了,董卓卻原地不動,不僅如此,還升了一級!由原來的中郎將,提升為破虜將軍。

一升一降之間,皇甫嵩和董卓的起伏曲線,在這裡發生了一絲不易覺察的變化。

形式的變化,往往都有內因在起作用,只是史書在這裡,並沒有給出相應的解釋和敘述。

邊章、韓遂的部隊,卻在經歷了幾番讓人眼花繚亂的整合後,變得更加兵強馬壯。

一個名叫王國的人,被推舉為這支武裝的首領。

中平五年十一月,王國率眾圍攻陳倉。

陳倉是陝甘邊境的重鎮,陳倉一破,兵鋒即刻可直指長安。

於是,朝廷再次起用了一直在靜默中的皇甫嵩,同時任命董卓為前將軍,共同聯手對付王國的進犯。

五年,涼州賊王國圍陳倉,復拜嵩為左將軍,督前將軍董卓,各率二萬人拒之。

(《皇甫嵩列傳》)

一個「督」字,表明了皇甫嵩的主帥身份。

嵩、卓聯軍組成後,董卓提議立即進兵解陳倉之圍,但被皇甫嵩拒絕了。

皇甫嵩大段引用《孫子兵法》,對形勢作出了自己的判斷,說明應當採用「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策略,靜待形勢發生轉變。

後來的事實證明,皇甫嵩的判斷是正確的,「王國圍陳倉,自冬迄春,八十餘日,城堅守固,竟不能拔。

賊眾疲敝,果自解去。

如此一來,戰役雖然取得了勝利,皇甫嵩和董卓的「梁子」也算是結下了,「卓大慚恨,由是忌嵩。

「陳倉之戰」後僅僅只隔了一個月,漢靈帝就駕崩了。

漢靈帝的駕崩,給東漢王朝留下了一個重大的歷史轉折點,這個轉折點好像是專門給董卓預備的。

就在「陳倉之戰」結束到漢靈帝駕崩這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董卓連續遭遇了兩次來自東漢朝廷和靈帝本人的考驗,這事還跟皇甫嵩扯上了關係。

中平六年(189年),應該就是「陳倉之戰」結束不久,朝廷下詔征董卓為少府。

少府是朝廷九卿之一,董卓以一封書信的方式,回絕了朝廷,說明他為什麼不能去京城赴職。

到靈帝病重時,朝廷又以璽書的形式,——璽書本來是指皇帝的親筆書信,靈帝既已病危,是否還能親筆書信?——給董卓下了一道新的詔書(東漢朝廷跟董卓的兩次通聯,在時間上可說是前後相踵,我們今天都能感受到其中的那份緊迫感)。

詔書(璽書)的內容,一是拜董卓為并州牧,另外是「令以兵屬皇甫嵩」,就是要董卓把他的軍隊全部交給皇甫嵩。

董卓又給朝廷回了一封信,他答應去并州履職,——實際並沒有去,而是「駐兵河東,以觀時變」(《董卓列傳》)。

河東郡在當時屬司隸校尉部,在今山西西南。

——但拒絕把自己的部下兵馬交給皇甫嵩。

董卓對朝廷的兩次回絕,尤其是第二次,顯然已是明確的抗旨不遵。

但此時的東漢政府和漢靈帝,已經拿董卓無可奈何,所謂「朝廷不能制,頗以為慮。

」(《董卓列傳》)。

朝廷要董卓把兵交給皇甫嵩,並且被董卓拒絕的事,也傳到了皇甫嵩的軍營。

當時同在軍中的皇甫酈對他叔父說:

「本朝失政,天下倒懸,能安危定傾者,唯大人與董卓耳。

今怨隙已結,勢不俱存。

卓被詔委兵,而上書自請,此逆命也。

又以京師昏亂,躊躇不進,此懷奸也。

且其凶戾無親,將士不附。

大人今為元帥,杖國威以討之,上顯忠義,下除凶害,此桓、文之事也。

」(《皇甫嵩列傳》)

第一句話就將董卓和皇甫嵩放在了一個對等的位置上。

皇甫酈看到了皇甫嵩和董卓之間的矛盾,並且認為到了「勢不俱存」的境地。

皇甫酈同時認為,董卓的抗拒行為,是一種「逆命」,而董卓的「駐兵河東」,更是一種居心叵測的危險舉動。

皇甫酈希望皇甫嵩能當機立斷,剷除董卓。

皇甫酈的建議,被皇甫嵩拒絕了。

皇甫嵩說出的理由很簡單,董卓抗命固然有罪,但自己如果擅自征討,也是一種越權之舉。

於是皇甫嵩也給朝廷寫了一封書信,說明了有關情況。

漢靈帝接到皇甫嵩的書信後,「讓卓」,就是批評、責備了董卓一番,於是,董卓「又增怨於嵩」。

在事關歷史未來走向的關鍵時刻,皇甫嵩和漢靈帝的舉動,看起來更像是輕飄飄、軟綿綿的兒戲之舉。

不過,從皇甫叔侄的對話來看,人們有理由得到一個印象,即此時此刻的皇甫嵩,似乎仍然握有相當的實力,可以降服,甚至清除董卓,主動權似乎仍在他的手上,就看他的選擇了。

皇甫嵩又一次選擇了拒絕。

如果實情確是如此,那麼,這應該是皇甫嵩對董卓最後一次有勝算的機會。

從此,機會對皇甫嵩來說,就像離岸之船,迅速消失在岸邊人們的視野里。

以後皇甫嵩再也沒有機會對董卓居高臨下、勝券在握,甚至連平起平坐的機會,都徹底失去了。

漢靈帝死了,何進聽了袁紹的攛掇,引發了東漢宮廷一場空前絕後的大混亂和大屠殺,東漢外戚和宦官勢力同時同歸於盡,董卓進京,成為東漢王朝新的實際統治者。

董卓一進京,他和皇甫嵩之間相互的位置和形勢,就發生了根本性的大逆轉。

經過半年忙碌,董卓坐在新的位置上,想起他的老同事、老上級,也是他暗中積怨已久的那個人來了。

初平元年,乃征嵩為城門校尉,因欲殺之。

(《皇甫嵩列傳》)

在此之前,董卓剛剛殺死了一位城門校尉。

皇甫嵩頓時陷入了生死抉擇。

去,還是不去?這是一個問題。

這時候皇甫嵩在哪呢?扶風。

扶風位於長安(今西安)和陳倉(寶雞)之間,擊退王國之後,皇甫嵩應該就一直留在了這個地方,繼續堅守他那「回鎮長安、以衛園陵」的任務。

董卓召皇甫嵩進京時,關東群雄已經舉起討董大旗。

為了應對關東群雄的討伐,董卓先是命人毒死了被廢黜的少帝,接著將首都由洛陽遷往長安,——長安靠近涼州,那是董卓熟悉和起家的地方。

不過董卓本人沒有隨皇帝和朝廷同時西遷,而是暫時留在了洛陽。

這時候,依然手握重兵留在扶風的皇甫嵩,對董卓來說,肯定是一個不能忘懷的人物,何況董卓的心裡,早已積攢下了多時的忌怨。

這一點,皇甫嵩的長史(幕僚長)梁衍看得很清楚。

皇甫嵩接到來自董卓的召令後,梁衍對皇甫嵩說:

「漢室微弱,閹豎亂朝,董卓雖誅之,而不能盡忠於國,遂復寇掠京邑,廢立從意。

今征將軍,大則危禍,小則困辱。

今卓在洛陽,天子來西,以將軍之眾,精兵三萬,迎接至尊,奉令討逆,發命海內,徵兵群帥,袁氏逼其東,將軍迫其西,此成禽也。

」(《皇甫嵩列傳》)

這段話有兩層意思,前面是說皇甫嵩不能去,去了就有危險;後面一段,可以說是皇甫嵩生平聽到的第三次「非常之謀」。

簡單說,就是梁衍希望皇甫嵩「挾天子以令」,響應正在東邊的討董義舉,東西夾擊,活捉董卓。

這提議應該是東漢歷史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嚆矢。

這一回,皇甫嵩還是拒絕了。

他越過長安,去了洛陽。

結果皇甫嵩一到洛陽,就被抓了起來,「有司承旨,奏嵩下吏,將遂誅之。

」(《皇甫嵩列傳》)

關鍵時刻,兒子救了父親一命。

據《後漢書》記載:

嵩子堅壽與卓素善,自長安亡走洛陽,歸投於卓。

卓方置酒歡會,堅壽直前質讓,責以大義,叩頭流涕。

坐者感動,皆離席請之。

卓乃起,牽與共坐。

使免嵩囚,復拜嵩議郎,遷御史中丞。

(《皇甫嵩列傳》)

董卓不僅同意赦免皇甫嵩,還任命他為議郎,後轉為御史中丞。

旬月之間,皇甫嵩的生死命運,在董卓手上翻了個個。

故事至此並沒結束。

第二年,也就是初平二年(191年),董卓也從洛陽回到了長安。

對於董卓的這次回長安,《三國志》和《後漢書》的《皇甫嵩列傳》與《董卓列傳》,都以細緻的筆墨,留下了一筆極富現場感的細節描寫。

通常情況下,像《後漢書》這樣的正史,很少會出現帶有重複性的細節描寫。

及卓還長安,公卿百官迎謁道次。

(《皇甫嵩列傳》)

乃引還長安。

百官迎路拜揖。

(《董卓列傳》)

《皇甫嵩列傳》的後面還有一句:「卓風令御史中丞以下皆拜以屈嵩」。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董卓暗中指使,讓官級在御史中丞以下的(自然包括御史中丞),都要到路邊屈身施禮相迎(此「拜」字是否指跪拜,不好確定,但躬身屈體是肯定的),以此讓皇甫嵩感受屈辱並屈服。

皇甫嵩有沒有屈服呢?後面一段文字是:

既而抵手言曰:「義真犕未乎?」

嵩笑而謝之,卓乃解釋。

(同上)

「抵手」該作何解釋,確切詞義不容易說清楚,大概相當於現在的握手、撫肩吧,但董卓此時的姿態,想必是貌似親切的。

「犕」在這裡是服的意思,義真是皇甫嵩的字。

董卓問:嵩哥服沒服?——這完全是大哥的架式和語言,直率而略顯粗魯。

皇甫嵩的反應呢?「笑而謝之」。

——這時候皇甫嵩臉上泛起了笑意,「謝之」,是皇甫嵩向董卓說「對不起」。

皇甫嵩有什麼對不起董卓的?(因為爭雄?不相上下?)

「卓乃解釋」,是說董卓跟皇甫嵩和解了,他最終放了皇甫嵩一馬。

並世而立的兩位豪傑,就此心照不宣。

皇甫嵩和董卓的比較和較量,算是畫上了一個句號。

董卓對皇甫嵩取得了完勝。

——董卓贏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梁園日暮亂飛鴉:漢末北軍

西漢被王莽「和平演變」了,沒有成建制的軍人反抗(軍權都被王莽事先把持了)。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熟悉三國的人都認為黃巾起義是被曹操、孫堅、劉備、袁紹等群雄鎮壓的。其實史實遠非如此。曹操等人只是乘時...

三國戰役系列—1.穎川會戰

潁川會戰是發生在東漢末年(公元184年),由漢政府與農民起義軍之間發生的一場戰役,也是東漢政府第一次集中兵力對黃巾軍進行集中打擊的戰役。由此雙方展開了正式的軍事交鋒。 東漢自漢光武帝中興以後,傳...

皇甫嵩抄斬董卓全家是巧合還是必然?

《三國志》里被忽視的八卦(21)作者:雜了咕咚東漢末期,涼州地區出現了大量軍事人才,除了董卓帶領的西涼軍,韓遂馬騰也有一支包括西北各民族在內的地方軍隊,常年遊蕩在國家的西北邊疆。不過,他們都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