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之亂為何能在一夜之間聚眾百萬?張角最後是怎麼死的?皇甫嵩是不是像羅貫中寫的那麼無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公元184年的東漢朝廷,君臣都在變著花樣作死。
漢靈帝正想方設法斂財,朝里的諸公也正忙著爭鬥,清流要整死宦官,宦官也要整死清流,外戚一會兒幫宦官,一會兒幫東林黨。
大家正打得不亦樂乎的時候,突然「砰」的一聲,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黃巾起義了。
其實在公元183年,就已經發生了全國性的大旱,不少地區顆粒無收,而喜歡作死的漢靈帝竟然不減賦免稅,這簡直就是「官逼民反」的節奏啊。
於是在重災區冀州,跳出來一個叫張角的人,自稱「天公將軍」,號召已經吃不上飯,眼看就要餓死的災民:「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蒼天」指漢王朝,漢代官員軍隊的衣服以蒼青色為主。
「黃天」是指黃巾起義軍。
而且根據五德始終的說法,漢為火德,火生土,而土為黃色。
戴上黃頭巾,就能滅了漢朝,天下大吉了。
大夥一聽眼睛都紅了,操起砍柴的柴刀,割麥子的鐮刀,刨地的鋤頭,燒毀官府、殺害吏士、四處劫略,一個月內,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發生了起事,黃巾軍勢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動京都。
其實,張角要起事已經預謀了很久了。
在黃巾起義之前,東漢就已經有了許多的地方起義,而這些起義幾乎都打出了某位尊神的名號,並以其為領導者的自稱。
據史書記載,黃帝、黃帝子、黑帝、無上將軍、真人、太初皇帝等旗號都打出來過。
這些名號,並不是隨隨便便打出來的,每種名號都代表了某種宗教信仰。
雖然這些起義最終都以失敗告終,但給了不安分的張角一個很好的借鑑:以宗教的名義發動農民起義,很有效;同時張角也得到了一個寶貴的經驗:這些宗教都太沒有組織性了,簡直就是烏合之眾。
因此,張角準備自己創立一個宗教,然後在合適的時候給腐敗的東漢一刀。
張角領著兩個弟弟張寶、張梁,創立了一個叫太平道的組織。
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因為張角有一部號稱天授神書的《太平經》,故以此為名。
張角擔任太平道的掌門人,自稱大賢良師,持九節杖,在民間傳統醫術的基礎上,加以符水、咒語,為人治病。
並以此為掩護,廣泛宣傳《太平經》中關於反對剝削、斂財,主張平等互愛的學說、觀點,發展了很多信徒。
張角又派出八個弟子,到四面八方去宣傳教義,發展徒眾,「以善道教化天下」。
十餘年間,太平道信徒遍布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達數十萬人。
信徒主要是農民,也有城鎮手工業者,甚至個別官吏、宦官也都入了教。
張角將教徒劃分為三十六方(即教區),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設渠帥負責統領。
公元184年,張角眼看起事的時機差不多了,就準備在這一年的三月五日舉行大起義,命令各方首領及信徒開始著手準備。
一大方的渠帥馬元義潛入京城洛陽,發展了宦官中常侍封諝、徐奉為內應,準備裡應外合。
可是在起義前一個月,太平道教徒濟南人唐周叛變,向東漢政府告密,起義計劃泄露。
張角鑒於起義之事已暴露,當機立斷,連夜通知三十六方,即刻舉行起義。
於是,轟轟烈烈黃巾起義爆發了,以勢不可當的姿態席捲全國。
漢靈帝一見太平道如此厲害,慌了手腳,趕緊讓大將軍何進率左右羽林軍駐紮在都亭,把京師守住;又命令自函谷關、大谷、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關口,都駐紮上軍隊,這下才稍微放心點了。
接著就下詔各地嚴防,命各州郡準備作戰、訓練士兵、整點武器、召集義軍。
這時候有個叫皇甫嵩(東漢末名將)的上諫要求解除黨禁,拿出皇宮錢財及西園良馬贈給軍士,提升士氣,而呂強(東漢宦官)又對靈帝上言:「黨錮之禍積怨日久,若果與黃巾合謀,恐怕已經無救了。
」漢靈帝接納提案,於是大赦黨人,發還各徙徒,要求各公卿捐出馬、弩,推舉眾將領的子孫及民間有深明戰略的人到公車署接受面試。
然後拜盧植為北中郎將,命護烏桓中郎將宗員任其副手,率領北軍五校(即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五營)的將士,前往冀州與張角主力周旋。
又拜皇甫嵩為左中郎將、朱儁為右中郎將,各領一軍,討伐潁川一帶的黃巾軍。
漢軍在首戰並未得利,這年四月,朱儁軍就被黃巾波才(黃巾軍將領)擊敗,把朱儁圍困在長社(古縣名,治所在今河南長葛東)。
皇甫嵩趕緊過來支援,一起進駐長社防守,卻被波才率大軍圍城,漢軍人少,士氣低落。
五月,京師又派曹操率軍支援皇甫嵩。
不過援軍快到時,皇甫嵩已心生一計,傍晚時分吹起大風,皇甫嵩命士兵手持火把暗暗出城,利用黃巾軍營寨周圍的雜草,用火攻大破敵人,大呼進攻,城上亦舉出火把響應,皇甫嵩以鼓助戰,沖入敵陣,黃巾軍大亂,四處奔走。
加上曹操的援軍到了,黃巾軍被皇甫嵩、朱儁和曹操三面夾擊,大敗。
皇甫嵩與領朱儁軍繼續進擊汝南、陳國的黃巾軍,追擊波才到陽翟,並在西華大敗彭脫(黃巾軍將領),剩下的軍隊想逃到宛城,卻被朱儁的部下孫堅搶先登城,於是大軍前後夾擊,大破黃巾軍。
至此,豫州一帶的黃巾軍基本被蕩平。
另一方面,盧植也與張角打了幾場惡戰,張角損失了萬多人,於是撤退到廣宗固守,盧植建築攔擋、挖掘壕溝,製造雲梯,馬上就能攻下城池。
正好漢靈帝派左豐(東漢宦官)視察軍情,有人勸盧植賄賂左豐,但盧植不願意,結果左豐就向靈帝誣告盧植作戰不力。
漢靈帝一聽大怒,讓人把盧植抓回京,接著下詔重新調整戰略:皇甫嵩北上東郡;朱儁則攻南陽的趙弘;而以董卓代替盧植。
朱儁與荊州刺史徐璆及南陽太守秦頡共率一萬八千兵圍攻趙弘,但從六月打到八月,也沒有能攻克,京師有人上奏議要把朱儁調回來,但太尉張溫反對,漢靈帝才作罷。
得到這個消息的朱儁著急了,下令急攻趙弘,趙弘被殺,由韓忠繼任。
但朱儁兵力實在太少,於是解散城圍,建築陣壘,堆砌土山,面對城內,鳴鼓吶喊,擺出進攻城西南的態勢。
黃巾軍被引開,朱儁則親率五千精兵掩殺東北,偷襲敵人後方,攻入城池,韓忠唯有退守小城。
韓忠打了敗仗,就想投降,但朱儁不接受,他認為如接受的話,會給百姓「有利為賊,無利乞降」的錯誤觀念。
但打了幾戰也沒能打敗,朱儁登上土山查望黃巾軍營,突然明白黃巾軍沒有退路,求降不得只能盡力一戰,所以未能攻克。
於是朱儁圍三缺一,韓忠果然偷跑,朱儁隨後追殺數十里,斬殺萬多人,韓忠投降被殺。
這導致餘下的黃巾軍更不會投降,又推孫夏為帥屯兵宛中。
朱儁再次進攻,孫夏敗走,漢軍追至西鄂精山,斬殺孫夏及數萬人,黃巾軍解散,宛城一帶也就此平定。
皇甫嵩在八月到達東郡,大破黃巾軍,斬殺七千多人。
這時,張角占據廣宗,控制河北腹地,盧植為宦官所誣,被召回,而董卓進攻張角不利,漢靈帝便讓皇甫嵩繼續北上。
在這緊要關頭,張角病死。
張梁繼任首領,皇甫嵩進攻廣宗,沒能得手。
第二天,皇甫嵩閉營與士兵休息,同時派人觀察敵軍舉動,黃巾軍於是放鬆警惕,皇甫嵩便乘夜率兵,在黎明時分突襲敵陣,戰至下午,成功大破敵軍,斬殺張梁及三萬多人,逃走到河堤時溺死的有五萬多人,焚燒車輜三萬多輛,虜獲人數甚多。
而張角則被「破棺戮屍,傳首京師」。
十一月,皇甫嵩與巨鹿太守郭典攻打下曲陽,成功斬殺張寶,俘虜十多萬人,黃巾之亂平息。
戰事雖被平息,但這對漢室威信是一次嚴重的打擊。
然而,漢靈帝完全沒有接受教訓,照樣享樂、賣官。
於是各地因此不斷發生小型叛亂,如黑山、白波、黃龍、左校、牛角、五鹿、羝根、李大目、左髭丈八、苦蝤、劉石、平漢、大洪、白繞、司隸、緣城、羅市、雷公、浮雲、飛燕、白爵、楊鳳、於毒等,勢力小的有數千人,勢力大的甚至有百萬人,如張燕的黑山賊。
公元188年,黃巾軍又進行了一次較大的起義,太原郡、河東郡、汝南郡幾乎全部失陷,青州、徐州的黃巾軍也死灰復燃。
為了鎮壓平亂,漢靈帝接受太常劉焉的建議,把部分刺史改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擔任,擁有地方軍、政之權,以便加強地方政權的實力,更易控制地方,有效進剿黃巾餘部。
這一次權力的下放,助長地方軍閥擁兵自重,互相攻擊,逐鹿中原,甚至東漢皇帝也成了軍閥手中的玩物。
所以黃巾民變是促使東漢滅亡的導火線,也是三國時代的序幕。
三國戰役系列—3.廣宗之戰
公元184年四月,張角於魏郡起兵後,便迅速攻下了魏郡,漢政府認為張角是黃巾軍首領,此番黃巾軍必然會大批雲集在魏郡,而且魏郡離漢政府都城洛陽很近,這之間只有黃河可以構成屏障。況且張角若與并州地區...
誰是平定黃巾第一人?
上一篇黃巾之亂是如何被平定的?說了黃巾起義被平定的過程,那麼在這場意義重大的平亂過程中,漢室這麼多將領參戰,誰的功勞最大呢?誰是平定黃巾起義的第一人?也正是因為此人,黃巾起義才能被如此迅速的平定...
黃巾起義中的張角真能撒豆成兵?
東漢到了漢靈帝的手中,政治上的腐敗黑暗是愈發的不可收拾。皇親貴族們高金賣官作為自己享樂的費用,官宦們把持朝政,殘害忠良之士,全國上下瀰漫著一股烏煙瘴氣。因為漢室只為自己的一己私慾胡作非為,進而引...
滅黃巾軍的七大名將,三人成了皇帝,還有一人殺了一個皇帝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一夜之間聚眾百萬,全國七州二十八郡群起響應,黃巾軍勢如破竹,摧枯拉朽,震動天下。只是漢祚不亡,尚能苟延,朝廷仍有志能之士,民間亦有忠...
東漢末年,政府中央軍如何從驍勇善戰,變成默默無聞?
東漢末年,朝廷給人的印象總是孱弱不堪,任人宰割。可真實的歷史中,東漢中央政府軍鎮壓黃巾起義,戰績實際相當輝煌,稱得上驍勇善戰。但在後來的亂世之中,這支勇猛的軍隊怎麼變成悄然消失了呢?驍勇之師,不...
中國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起義——黃巾起義最後被誰鎮壓
東漢末年政局不穩,外戚專政,宦官專權,對西羌戰爭持續數十年,花費巨大,徭役兵役繁重。加之土地兼并現象嚴重,民不聊生。加之古代社會,人民皆有宗教信仰,張角趁此機會,以自身的醫術結合奇書《太平要術...
黃巾之亂是如何被平定的?
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雖然倉促爆發,但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密謀十幾年,有組織進行的全國性起義,也是轟轟烈烈,全國各地轟然而起,打了東漢帝國一個猝不及防。如此聲勢浩大的起義,當時看起來簡直是滔天巨浪,...
時有英雄使豎子成名:東漢末年三大名將才德都勝於董卓卻被湮沒了
《晉書·阮籍傳》記載:「嘗登廣武,觀楚漢戰處,嘆曰:『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竹林七賢之首的阮籍到底是說楚漢相爭時期「無英雄」,還是說他身處的時代「豎子成名」,恐怕只有本人才
如何定義黃巾起義?為何此次起義使中國陷入長期分裂的局面?
黃巾起義,是東漢晚期的農民戰爭,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民變之一,開始於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當時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鬥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又因全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