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出師表》古文賞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出師表》,是中國三國時代蜀漢丞相諸葛亮寫給後主的一篇表。

當時為建興五年,蜀漢已從劉備殂亡的震盪中恢復過來,外結孫吳,內定南中,勵清吏政,兵精糧足;諸葛亮認為已有能力北伐中原,實現劉備匡復漢室。

表文表達了作者審慎勤懇、以伐魏興漢為己任的忠貞之志和誨誡後主不忘先帝遺願的孜孜之意,情感真摯,文筆酣暢,是古代散文中的傑出作品。


【原文】

前出師表 出處:《三國志》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缺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

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

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滬,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此臣之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作者小傳】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陽都(今山東省沂水縣南)人。

東漢末年,他避亂隱居在南陽隆中,「躬耕隴畝」,自比管仲、樂毅。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劉備屯兵新野(今河南省新野縣),慕名前去邀他出來輔佐自己,凡三次才得相見。

初次見面他就向劉備提出要取得荊、益二州為基業,東連孫權,北抗曹操的方針,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從此,他就輔助劉備,從事光復漢室的大業。

章武三年(223),劉備在猇亭戰敗,病死白帝城,臨終把後事囑託給諸葛亮。

後主劉禪繼位後,蜀國軍政大事,一應由他裁決。

於是與孫吳重修舊好,結為盟國;親征孟獲,平定南中;整頓內政,充實軍資,做好北伐中原的準備。

建興五年(227),北上屯駐漢中,連年北征,「攘除奸凶,興復漢室」,直至公元二三四年,病死渭濱軍中,興復之業始終未能成功。


蜀漢滅亡後不久,陳壽纂集諸葛亮的遺文,編成《諸葛氏集》,凡二十四篇。

但根據《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所列載的篇目看,許多篇現已不復存在。

今傳各種諸葛亮集,系後人從史傳中采輯而成。

【題解】

《前出師表》出自《三國志·蜀志》本傳。

當時為建興五年,蜀漢已從劉備殂亡的震盪中恢復過來,外結孫吳,內定南中,勵清吏政,兵精糧足;諸葛亮認為已有能力北伐中原,實現劉備匡復漢室的遺願。

於是,決意率軍北進,準備征伐曹魏。

臨行上書後主劉禪,強調自己為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臨終托咐,以「討賊興復」作為自己的職責,並規勸後主採納忠言,和輯臣吏,勵志自振,使他能專心一致於北伐大業。

「表」是古代文體的一種,專為臣下對君王進行陳述求請時使用,類似的還有「章」、「奏」、「議」等。

本文表達了作者審慎勤懇、以伐魏興漢為己任的忠貞之志和誨誡後主不忘先帝遺願的孜孜之意,情感真摯,文筆酣暢,是古代散文中的傑出作品。

【譯文】

先帝創建王業還未完成一半就中途死去,現在天下三分鼎立,蜀漢是那麼疲乏困頓,這真是有關生死存亡的時刻呵!然而朝庭里侍奉衛護陛下的大臣們,在內毫不懈怠;忠貞的將士,在外奮不顧身,那是因為大家在懷念先帝對他們不同一般的賞識,要向陛下表示報答之情啊!陛下實在應該廣泛地聽取大家的意見,以此來光大先帝留下的德行,也使大臣們堅貞為國的正氣得到發揚;不可輕率地自己看輕自己而不加振作,言談訓諭時有失大義,以致把臣民向您盡忠規勸的言路也阻塞了。

內庭侍臣和相府官吏,都是一樣為陛下效力的,凡是有所獎懲,不應該有差異。

如果有做壞事觸犯法令科條或忠心做好事的,應該交由有關官員評審應受什麼處罰或受什麼賞賜,以此來顯示陛下處事的公正賢明;不可有所偏袒,使得宮中府中法令不一。

郭攸之、費禕、董允等,這些侍衛之臣,都是善良誠實的人,心志都是忠貞純正的,所以先帝選拔出來留給陛下任用。

臣下認為宮庭中事,無論大小,全都要詢問他們,然後再執行,必定能夠補救疏漏,擴大效益。

向寵將軍品性善良公正,通曉軍事,當初曾被任用過,先帝稱讚他是個能人,所以大家醞釀著要推舉他做中部督。

臣下認為禁衛部隊的事務,無論大小,全都由他過問,一定能使軍隊協調齊心,處置合宜,各得其所。

親近賢良的臣子,疏遠奸佞小人,前漢因此而興旺強盛;親近小人,疏遠賢良的臣子,後漢因此而衰敗覆滅。

先帝活著的時候,每逢與臣下議論到這件事,沒有不對桓、靈二帝的作為表示痛恨而發出嘆息的。

侍中郭攸之、費禕,尚書令陳震,長史張裔,參軍蔣琬,都是堅貞坦誠,能以死報國的臣子,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這樣漢家天下的興旺,可以數著日子來等待了。

臣下本來是個平民百姓,在南陽耕田為生,只求在亂世中能保全生命,不想向諸侯謀求高官厚祿和顯赫的名聲。

先帝不因臣下低賤和少見識,不惜降低身份而三顧茅廬,向臣下詢問天下大事。

因此臣下為之感動,就答應為先帝效力。

後來戰事失敗,臣下在敗亡之際,接受了挽救危局的重任,到現在已有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臣下處事謹慎,所以在臨死時把輔助陛下興復漢室的大事交付給臣下。

接受先帝遺命以來,日日夜夜擔心嘆息,唯恐所託無所成就,從而有損先帝明於鑑察的聲名;所以臣下在炎熱的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不毛之地。

現在南方已平定,兵員裝備已充足,該帶領三軍,北進克復中原。

也許可以竭盡棉力,掃除兇殘的奸賊,光復漢家江山,使長安、洛陽仍舊成為大漢王朝的首都。

這就是臣下用來報答先帝,效忠於陛下的職責。

至於權衡得失、掌握分寸,向陛下進忠言,那是郭攸之、費禕、董允他們的責任了。

希望陛下把討伐曹魏,興復漢室的大事交付給臣下,如果無所成就,就治臣下的罪,來稟告先帝在天之靈。

如果沒有勸勉陛下發揚聖德的忠言,那就要追究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怠惰之罪,公布他們的過失。

陛下也應該自作打算,探求高明的道理,了解並接受忠正的言論,牢牢不忘先帝的遺願,臣下這就感恩不淺了。

而今快要去遠征,面對表文,不禁流下淚來,真不知自己說的是什麼。

(江建中)

【解析】

《出師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帥給君主上的奏章。

這種表,或表明報國之心,或呈獻攻城掠地之策。

歷來以戰名世者甚眾,以表傳後者頗少。

惟獨諸葛亮的《出師表》不僅存之典冊,而且粲然於文苑。

諸葛亮上《出師表》是在蜀漢後主建興五年(227),率兵北伐之時。

這時蜀偏居一隅,國力疲敝,又「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諸葛亮為了實現劉備振興漢室、一統天下的遺願,「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平定了南方,有了較鞏固的後方,並抓住了曹魏兵敗祁山、孫吳兵挫石亭的時機,揮師北伐,擬奪取魏的涼州(今甘肅部分地區),向後主劉禪上了兩道表文,「前表開守昏庸,後表審量形勢」,即出名的《前出師表》《後出師表》。

這裡談的是《前出師表》。


諸葛亮自劉備於公元207年「三顧茅廬」後,即忠心耿耿地輔佐劉備,以完成統一大業。

經過長期奮戰,使寄寓荊州的劉備,一躍而為與魏、吳對峙的蜀漢之主,雄踞一方,到公元221年劉備即帝位。

公元222年吳蜀彝陵之戰後,劉備敗逃白帝城,次年病死。

劉備「白帝託孤」時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業。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對諸葛亮無比信賴。

諸葛亮回答說:「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劉備吩咐劉禪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劉禪繼位,即後主。

劉禪黯弱昏庸,親信宦者,遠避賢能,胸無大志,苟且偷安,是個「扶不起的阿斗」。

諸葛亮主張出兵擊魏,侃侃陳詞,力排眾疑,申明大義以拯其愚,吐露忠愛以藥其頑,既有政治家的眼光,又有軍事家的頭腦,且嚴守人臣下屬的身份。

  

《出師表》前半部分是臨行時的進諫,後半部分乃表明此行奪勝的決心。

劉禪雖為蜀主,而蜀之安危成敗,實繫於諸葛亮之身,因而率眾出征時,當促使後主保持清醒的頭腦,具備正確的觀點,採取得力的措施,才能保證前方順利進軍;同時表明自己忠貞死節之心,既是自勉自勵,也是預防小人惑主。

諸葛亮向後主提出三項建議: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

這三項建議,既是安定後方的措施,也是施政的正理。

為了治愚醫頑,作者在行文上頗費深思。

由勢入理,起筆崢嶸。

表文第一節向後主提出「開張聖聽」的建議,可是卻從形勢敘起,這能起振聾發聵的作用,又能激發繼承遺志的感情。

表文開筆即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深痛劉備壯志未酬身先死,深誡後人繼承父業不可廢,以追念先帝功業的語句領起,至忠至愛之情統領了全文。

繼而以「今天下三分」,點明天下大勢,逐鹿中原,尚不知鹿死誰手;復直言「益州疲敝」,自身條件很差,地少將寡,民窮地荒;進而大聲疾呼:「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大有危在旦夕之勢,如不救亡存國,將會出現國破身亡的慘局,筆勢陡峭,崢嶸峻拔。

在凸顯形勢的情況下,墊以「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他們不忘先帝恩德,不改對後主的忠心,轉危為安,化險為夷還是有依傍的,有力量的,有希望的。

在這樣的基礎上,提出「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的建議,規勸不可「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

表文將是否廣開言路,從關係國家存亡的角度來談,從關係忠於先帝的高度來說,使人聞之驚心,思之動心。

如果表文只是一般地申述廣開言路的意義,平平道來,那對一個昏聵愚鈍的君主來說,顯然是不會有多大觸動的。

由主而次,肌理縝密。

以情動人,更要以理服人。

說理應主次分明,先後有序。

表文主要是向後主進言的,因而首揭「開張聖聽」,以打開進言之路。

在打通了忠諫之路的前提下,再言執法公平、親賢遠佞兩項。

談執訟公平,又先總提「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繼而就宮中、府中兩方面分述之。

分述時,又切緊「開張聖聽」的精神,宮中之事,向郭攸之、費、董允這些志慮忠純之士請教,而且要「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則「必能裨補缺漏,有所廣益」。

對於府中之事,向「性行淑均,曉暢軍事」的向寵請教,「營中之事,悉以咨之」,也「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最後提出「親賢臣,遠小人」的問題。

三項建議,既可獨立成項,又相互關聯。

廣開言路,是開的忠諫之路,而非為讒邪開方便之門。

親賢臣遠小人,才能廣納郭攸之、向寵等人的良言,才能「昭平民之理」,不讓姦邪得勢,造成內外異法,賞罰不明。

君主昏庸,主要就在於貪於私慾,蔽於視聽,昧於事理,因而忠奸不分,賢愚不辨,是非不清,賞罰不當。

諸葛亮針對後主寵信宦官黃皓,無視創業勛臣的毛病,對症施藥,又說得委婉深曲,入情合理。

所列三項,廣開言路是前提,執法公平是關鍵,親賢遠佞是核心。

嚴密的說理,再愚的人也會得到啟發。

由近及遠,思路開闊。

表文為了說明親賢遠佞的利弊,以先漢的「興隆」和「傾頹」的歷史事實,作為前車之鑑,並以先帝嘆息痛恨桓帝、靈帝昏庸誤國為告誡,促使後主親信賢臣,並以「漢室興隆,可計日而待」為鼓勵,由近及遠,借古鑒今,成敗並舉,顯得衢路交通,經緯成文。

諸葛亮因為後主是個「妄自菲薄,引喻失義」的昏庸之徒,理要說得明,語又不可用得重,既要循循善誘地開導,又要不失臣下尊上的分寸。

因而以「形勢」使對方震動,明示已臨「危急存亡之秋」,如不勵精圖治,勢必國破身亡;以「情感」打動對方,連呼先帝,聲聲熱淚,其業系先帝首創之業,其臣為先帝簡拔之臣,其將為先帝稱能之將,怎不光先帝之遺德,竟先帝之遺業;以「措施」教之,告知治國理政的具體辦法,切實可行,行必有效;以「事業」勵之,告誡後主要完成「先帝創業未半」的業,使天下歸一,漢室興隆,促使他有遠大的抱負,完成千秋大業。

表文從各個方面規箴後主,情真理足,詞婉心切,因而雖屬奏章表文,卻感人至深。

表文的第二部分,由敘自己生平而至言伐魏的意義,進而表明自己「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決心,也寫得慷慨深沉,動人心魄。

由人到己,文勢跌宕。

表文從第一部分的進諫,到第二部分,忽以「臣本布衣」起筆,另入蹊徑,別開生面。

敘寫自己二十一年來的情況,歷數先帝之殊遇,──一是三顧茅廬使之出山效命,一是傾覆之際使之出任丞相,使之由布衣身份一躍而為極位重臣,由躬耕隱士一舉而成三軍主帥。

這一節敘述,好像是逸枝衍蔓,與上下文聯繫不緊。

其實,它與上下文貌分神合,明疏實密。

這是因為:第一,追溯二十一年的殊遇,披露感恩戴德之情,說明以上進言純屬忠諫,叫後主聽來覺得舒徐入耳。

第二,以自身不負先帝殊遇捨命驅馳,作為後主不忘先人之業的榜樣,進一步啟發後主奮發圖強。

第三,二十一年不平凡歷程,說明創業艱難,激勵其不可半途而廢,更不能前功盡棄。

第四,寫出先帝的榜樣,不以孔明「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茅廬,事不分大小,悉以咨之,於敗軍之際,危難之間,仍委以重任,可見他任人唯賢,唯才是舉,叫後主效法先帝知人善任。

第五,表明自己二十一年如一日,竭忠盡智,今後仍一如既往,忠心不改,餘力不遺,使後主托之以討賊興復之任,且可免因率師北伐,小人進讒而不予信任,壞了大局。

諸葛亮的這段敘述,系進一步打動後主的心,樂於接受前面的進言,又是臨別時的表白,實有深衷曲意。

文章由進言轉而為自敘生平,宕開了筆墨,使文勢波瀾起伏,更為可觀。

由敘而誓,推上高潮。

表文繼敘二十一年遭際之後,續述白帝託孤後的心情、工作,進而表明北定中原的決心。

前面的論世、進言、抒情,到此結穴,出師表文的特點由此完全挑明。

追言託孤之事,交代這次出師的歷史根源,「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說明這次出師的思想基礎。

「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指出這次出師的物質準備。

在充分敘說條件的基礎上,提出「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警拔爽截,鏗鏗振響,熠熠生光。

《出師表》至此才徑言出師,切入本題。

前面的進言,是為了保證有出師的條件,中間敘事,是說明自身具有出師條件,至此兩線歸一,提出宜乎出師,也就如瓜熟蒂落,孕足而娩。

歸納前意,總綰全篇。

表文結束之前,將出師與諫言兩層意思攏合一起。

一方面提出「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另一方面還提出「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諸葛亮主動領受任務,並表示如失職,甘願受罰,以顯示「平明之理」。

最後還不放心,諄諄告誡,要後主「深追先帝遺詔」。

先帝臨終時訓示後主:「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最後又回復到「開張聖聽」的問題上來,可見修明內政與北伐勝敗的關係。

這也就將前面兩部分內容,溝通了內在聯繫。

表文以「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作結,其聲嗚咽似泣,其情沛然如注,勤勤懇懇之態如現,耿耿忠心盡袒。

「出師未捷身先死」,可惜諸葛亮此行未能如願卻先逝世,後人對此頗多惋嘆。

杜甫曾寫道:「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蜀相》)宋代文天祥身陷囹圄,還高唱「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正氣歌》)陸遊更是多次提到《出師表》:「《出師》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燈更細看。

」(《病起書懷》)「《出師》一表千載無」(《游諸葛武侯台》),「一表何人繼出師」(《七十二歲吟》),「凜然《出師表》,一字不可刪。

」(《感狀》),「《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書憤》)總之,這道《出師表》,因其深情厚意寄翰墨,忠肝義膽照簡編,一直為人所樂道。


《出師表》能寫到如此地步,決不是偶然的。

文章皆有所為而發。

時當北伐在即,作為主帥的諸葛亮要向君主上一道表文,他不是作為例行公事,而是從北伐的全局上考慮,只有後主修明政治,才能保證北征順利,因而先進安後之言,再表奪勝決心。

表文又極為注意收表對象的特點,因而決不是一般的上條陳,列述方策,而是熔議論、敘事、抒情於一爐,啟愚矯頑。

諸葛亮是後主的丞相,又是受「託孤」的對象。

他給後主上表文,既不宜用訓斥的口吻,又不便用卑下的聲氣,寫得不卑不亢,方為得體。

尤其文中連稱先帝,最為合宜。

全文稱先帝凡十三次,顯得情詞十分懇切。

諸葛亮自敘「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確實「諸葛一生惟謹慎」,細玩本文,從慮事到措詞,無不體現了「謹慎」精神,這也是此表被之為「至文」的重要原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古文篇(一)·《前出師表》·諸葛亮

《出師表》出自於《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卷三十五,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闡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對後主劉禪治國寄予的期望,言辭懇切,寫出了諸葛亮的一片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