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權在魏國成為大將為何傳記卻在蜀書之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劉備親征伐吳,讓黃權帶領一支軍隊自江北而下,以防備魏國軍隊。
夷陵之戰失敗,劉備逃回到白帝城,黃權這支軍隊歸路被截斷,回不到蜀國了,只好投降了魏國。
魏文帝曹丕給了黃權鎮南將軍,封育陽侯,加侍中的高位。
到後期,黃權成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的大將,但是,這樣的一個魏國高官,《三國志》卻把他列在了《蜀書》當中,這裡究竟有些什麼原因呢?或者說,已經成為魏國大將的黃權為什麼揭不去蜀漢國的標籤呢?
(黃權 圖片來源於百度圖片)
成名及其主要活動在蜀漢
黃權是巴西閬中人,原來是劉璋手下的一名官員。
因為勸阻劉璋迎接劉備入川,被劉璋派到一個縣裡去當縣長。
劉璋雖然不太待見這個人,但他卻是周邊郡縣最晚投降的,一直等到劉璋投降了以後,黃權才投降了劉備。
劉備讓黃權代理偏將軍。
曹操打敗張魯占領漢中,黃權認為漢中是蜀國的股臂,失去了蜀國將難以自保,劉備於是發起了漢中之戰。
《三國志》說劉備能夠奪取漢中,最早的謀劃就是出自於黃權。
劉備做漢中王的時候,仍然兼任著益州牧,任命黃權為治中從事。
劉備伐吳,黃權認為劉備不應該在前,而是應該在後面坐鎮,並請求為先鋒,因為這次征戰是順流而下,前進容易,後退卻難。
劉備不聽,讓黃權擔任了鎮北將軍,率軍防備魏國。
劉備在南岸全軍覆沒,黃權的歸路被切斷,無奈率所部投降了魏國。
蜀漢國有關部門要把黃權的老婆孩子抓起來,劉備沒有同意,還是像以往一樣對待他的家人。
史書記載了黃權兩個兒子的後事,在魏國的兒子叫做黃邕,繼承了黃權的侯爵,沒有兒子,到他這一代結束;在蜀國的兒子叫做黃崇,官職為尚書郎,跟隨諸葛瞻在綿竹迎戰鄧艾的魏國軍隊,懷著必死的決心英勇殺敵,最後死於戰陣。
從以上事例可以看出,黃權的祖籍、成名地、主要經歷都是在蜀漢國,其後代也是在蜀地。
這就像是現代的一個南方人到了北方,雖然戶口關係遷到了工作的地方,但無論是別人還是自己,都會說他是一個南方人。
不中傷蜀國
到了魏國以後,魏文帝任命黃權為鎮南將軍,封他為育陽侯,加官侍中,還給了他陪同乘坐一輛車子的榮光。
但黃權卻不是一個忘恩背主之人,從不詆毀蜀國,不說蜀國人的壞話。
還在黃權剛到魏國的時候,魏文帝曹丕對他說:「你背叛了叛逆者,效命於順應天意之人,是要想效仿陳平和韓信嗎?」陳平和韓信原來都是項羽的部下,後來都離開了項羽來到了劉邦身邊。
劉邦能夠最終打敗項羽,這兩個人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曹丕這樣說,是想借黃權之口來證明,他就是那個必將統一天下的承天命的劉邦。
但黃權卻回答說:「我身受劉備厚恩,不能投降吳國,回蜀又無路可通,所以才歸順了魏國。
況且敗軍之將,能免於一死就很幸運了,還談得上什麼追慕效法古人!」黃權的這番話反而受到了魏文帝曹丕的欣賞。
黃權到魏國一年後劉備去世,消息傳來,魏國群臣相互慶賀,只有黃權沒有一點兒歡容。
魏國當時任大將軍的司馬懿也問過黃權:「像你這樣的人蜀國有多少?」黃權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只是笑著說:「沒想到您對我如此看重!」實際上,這是一種兩難的選擇,說蜀國沒有人吧,有一點忘本之嫌,說有很多,又會讓司馬懿不高興,只有這樣的回答,才反映出黃權的自知和自重。
而只有這樣知道自重的人,才會得到他人的尊重。
人們原諒黃權的不得已
如果細細區分一下,三國時期的降將和叛將還是有所不同的,前者為不得已,如被俘、主公不在無可歸依等,而後者則是有意而為之。
在鼎立之前,降將比較多,那時候畢竟天下還有一個名義上的天子,而鼎足而立以後,天下三分,各自的主子都已經明確,這降將已少,有的基本上都是叛將了。
不過,黃權可以說是這少之又少的那種降將。
黃權是在劉備兵敗,歸路已斷的情況下投降魏國的。
當時的情況,交戰雙方是蜀國和吳國,魏國雖然沒有和蜀漢國聯盟,但暫時沒有參戰,還算不上是敵人,至少在局部戰場上還不是直接的敵人。
因此,黃權投降魏國還不是那種赤裸裸的背叛,這也是劉備原諒他的原因之一吧(另一個原因是劉備覺得自己對不起黃權)。
這件事黃權也說過,他是「降吳不可,還蜀無路,是以歸命(所以投降魏國)。
」正因為黃權的情非得已,所以不但劉備、諸葛亮原諒了他,《三國志》的作者也原諒了他。
蜀人、蜀官的黃權不得已到了魏國,雖然他也真心實意的為魏國做事,但是他卻從不說自己「祖籍國」的壞話,這才是值得人們深思的地方。
如今是一個大交流的國際社會,國與國之間的人員流動可能是多種多樣,自主自願的走出國門成為主流,但不否認也會有一些「不得已」!不過,任何情況下的任何人都揭不去他的那個祖國的標籤。
有些人非要揭去不可,恐怕他失去的不僅僅是榮譽,而是做人的資格,因為從此他有了一個專屬名稱——假洋鬼子!注意,是「鬼子」不是人。
此人是蜀漢一員良將,武可安邦,文可治國,卻被劉備辜負了
熟讀中國古代歷史,從古至今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諺語:「巴出將, 蜀出相」。而巴蜀就是我們現如今的四川雲南地區。在漢朝時期,巴蜀之地還是一個文化發達地區,多出文士相才,也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少數民族偏...
他率軍背叛蜀漢投降曹魏,反而成為劉備一輩子最愧疚的人
一部三國史數十載,英雄能人輩出,留下無數耳熟能詳的故事。今人或敬其忠勇,或嘆其謀略,似乎都很嚮往那個年代。但亦感其生不逢時,或哀其一生無奈。回首這段歷史,縱然你是千里之駒,有著百般能耐,也得遇...
他是蜀將,兩次投降都是迫不得已,司馬懿很欣賞他!
他是蜀漢將領,最早在劉璋手下任職,後來投降劉備,曾獻計幫助劉備取漢中,劉備伐吳,他苦勸劉備不聽,劉備失敗後,他不願降吳,無奈投降魏國,深受魏文帝賞識,後來,官越做越大,封車騎將軍,儀同三司。連司...
劉備本可以在夷陵之戰中不會慘敗,因不聽此人勸諫,最終含恨而終
看過三國歷史,沒有不知道夷陵之戰的,漢末三大戰役之一。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
設謀幹掉夏侯淵,背叛蜀國後,劉備說對不起他,司馬懿曹丕盛讚
作為三國為數不多的大戰役,夷陵之戰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劉備打拚了一輩子,先是因為關羽丟了荊州,又因為自己一意孤行,損失幾萬大軍。除了大軍,還損失了很多大將。所謂「三軍易得一將難求」(這話的...
黃權為什麼投靠魏 黃權的軍事才能如何
黃權是三國的一位大將,主要的帶兵生涯是在蜀漢時期,早年在劉璋手下,劉璋投降後成為了劉備下面的偏將,為劉備攻取漢中立下了功。蜀漢伐吳失敗後,黃權投降了曹魏,此後就極少領兵打仗了,但還是在魏國為官,...
劉備手下一員名將,自己投降曹魏,兒子卻為蜀漢壯烈犧牲!
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對於劉備建立的蜀漢和曹魏、曹丕建立的曹魏,二者的關係可謂水火不相容。在劉備生前,和曹操展開了漢中之戰等多次較量。在劉備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聯合東吳,多次北伐曹...
說點正史:蜀漢二十八臣以外的有趣之人
黃權(?-240年4月),字公衡。巴西閬中(今四川閬中)人。三國時期蜀漢、曹魏將領。 黃權年輕時為郡吏,後被州牧劉璋召為主薄。曾勸諫劉璋不要迎接劉備,因而被外放為廣漢縣長。劉璋敗,才降劉備,被拜...
劉備: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
五虎將光環下的蜀漢英傑系列——黃權篇他本屬於劉璋,曾勸諫劉璋不要讓劉備進益州,但劉璋不聽,最終益州為劉備所得。他後來歸順劉備,劉備非常倚重,殺夏侯淵,據漢中,都是他先想到的,他是黃權,最後投降了...
兩易其主,卻一如既往受到器重
三國中,益州有一名士,喚叫黃權,剛開始侍奉劉璋,後來出仕劉備,最後在曹魏終老。可以說輾轉於三個勢力之間,兩次改換門庭。雖然變換門庭,但他都能得到劉備、曹丕的器重。而不管他在哪個勢力,他的身上烙下...
蜀漢歷史上一個被迫投降曹魏的大將,在曹魏官運亨通
話說歷史上的叛將大多沒有好下場,他們的人生結局大都比較悽慘,而三國時期卻有這麼一位叛將,叛變後不但家人沒有受到牽連,還在他國混的風生水起,這個人便是三國時期蜀漢的鎮北將軍黃權。
此人是劉備錯失的最優秀人才,品德能力不亞於諸葛亮
在蜀漢內部,能力和德行能夠與諸葛亮匹敵的人,只有黃權一人。黃權曾經也是劉備的左膀右臂。但由於劉備的一個致命錯誤,他永遠失去了這位人傑。黃權是蜀人,本來是益州牧劉璋的主簿。益州別駕張松勸說劉璋迎劉...
他是蜀國大將隨劉備伐吳不戰而降魏,而劉備卻還覺得對不起他
蜀漢章武元年秋天,劉備為報東吳偷襲荊州斬殺關羽之仇在登基不久便整頓兵馬大舉伐吳。這場戰爭便是三國時期著名的夷陵之戰,劉備冒然的伐吳的結果是被打的大敗,在這場戰爭中劉備損失了不少將軍。劉備損失的將...
亂世中的無奈:兩個兒子,一個為蜀漢拋頭顱,一個為曹魏灑熱血
魏文帝黃初三年夏季,東吳大將陸遜在夷陵之戰中火燒連營八百里,打得蜀漢皇帝劉備大敗而走,狼狽不堪,只帶小部分人逃到白帝城。蜀漢損失了很多人馬,其中有一支負責監視曹魏動向的江北軍,被吳軍截斷退路,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