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權兩次投降卻沒有被視為失節?因為他為主子堅守到了最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為臣子來說,無論對劉璋、劉備,還是曹丕、曹叡,黃權還是比較盡心的。
先侍奉劉璋的時候,劉璋要招劉備入川,幫他對付張魯的威脅,皇權就表示反對。
因此,劉璋就把他貶為廣漢縣令。
劉備開始進攻四川之後,皇權堅守不降,一直到劉璋都已經投降了,他才向劉備投降。
無論是從劉備還是劉璋的角度看,他這次投降都算是勢窮力竭之後的理智選擇,並不丟人。
因為他投降的時候,他的主子劉璋都已經投降了,他也是按照劉璋的命令投降的,算是為劉璋戰鬥到最後一刻。
從大節來說,這次投降沒有問題。
投降劉備之後,一開始被劉備拜為偏將軍,之後,黃權和法正一樣,建議劉備儘快攻占漢中,這樣無論是進攻還是防禦,劉備在益州就都有主動權。
如果不占領漢中,那麼劉備就只能被動消極防禦,這對割據四川來說是不利的。
這樣,在攻占漢中的問題上,他對劉備的重大決策是發揮了影響的,算是立功。
劉備準備伐吳的時候,公開表示反對的,主要是兩個人,一個是趙雲,一個就是黃權。
包括諸葛亮在內的其他人雖然都不同意劉備伐吳,但都沒有公開表示。
趙雲和黃權敢於主動向劉備表明自己的反對意見,就說明劉備對他們是比較信任的,也不會因此而在劉備那裡減分。
.
但劉備出兵伐吳的時候,趙雲留守後方,作為二線接應兵團,同時督運糧草,而黃權則奉命率軍在江北防禦魏軍。
因為這時曹丕也已經到了宛城,魏軍雲集在南陽到襄陽這一帶,是有可能在蜀吳大戰之後來趁機占便宜的。
黃權反對伐吳,但卻能被劉備委以重任,也說明黃權這時候是劉備比較信任的人。
當時劉備全軍大約六七萬人,而黃權率領在江北防禦魏軍的就有兩萬人,可以算是獨擋方面,也說明劉備對他的能力和才幹都是比較賞識的。
除了他個人的能力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大概是,他在益州本地也是名士,劉備需要考慮荊州和益州當地士人之間的平衡。
夷陵之戰中,因為吳軍是採取了蛙跳式進攻的方式,江南的蜀軍是全線崩潰,劉備僅以身免,逃到了白帝城。
這時候黃權手下的兩萬人的歸路就被吳軍切斷了,進退兩難。
從黃權的角度來說,如果他這時候直接向吳軍投降,就是向敵人投降,而曹魏在蜀吳之戰中算是中立第三方,向曹魏投降不算失節。
對曹丕來說,這是天上掉餡兒餅的好事,求之不得,又是帶資入股,帶來了兩萬蜀軍,當然要給予優待,至少要給他和在蜀漢時一樣的官職和地位。
所以劉備拜黃權為鎮北將軍,監視魏軍,曹丕則封他為鎮南將軍,級別都是一樣的。
不過投降曹魏之後,黃權所率軍隊主要是針對吳軍,而不是蜀漢。
雖然黃權投降了曹魏,而且是帶走了軍隊,但劉備並沒有責怪他,讓相關部門放了已經被抓起來的黃權妻子家人,並表示「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
意思就是說,黃權當初勸他不要伐吳是對的,他沒聽黃權的意見,而他在軍敗之後逃回白帝城,讓黃權失去了歸路,所以不能怪黃權。
如果他能拼力死戰,讓黃權有歸路,黃權也不會降魏。
後來曹魏以黃權遙領益州刺史,這顯然是在利用黃權在益州的身份和名望,招徠益州人向曹魏投降。
之後,他的職位不斷高升,到公元240年才去世,被諡為景侯,待遇是很高的了。
他留在益州的兒子黃崇一直在蜀漢當官,後來鄧艾伐蜀,黃崇隨諸葛瞻出戰,臨陣戰死。
劉備病逝於白帝城後,曹魏群臣拍手叫好,唯有一人悶悶不樂
公元221年,劉備響應群臣的勸進表,以大漢天子自居,在成都正式稱帝,與魏、吳正式鼎足而立,三分天下。劉備乃漢室宗親,自公元184年首斬黃巾以來,一直以興復漢室為己任,在走過37年跌宕起伏的創業人...
劉備在白帝城病逝,曹魏群臣都很高興,只有一個人非常的難過
在《三國演義》裡面,劉備所代表的蜀漢集團一直都是被當作為正統的,所以劉備去世以後,也就是蜀漢集團的一個衰落,很多人都替劉備感覺到可惜,其實在歷史上劉備去世之後,最開心的應該是曹魏集團。
水火無情,一把大火燒掉了劉備的帝業,夢三國夷陵之戰的熊熊大火
俗話說,水火無情,尤其火所帶來的災難是毀滅性的,其破壞力更徹底,一場大火過後連草木都會化為灰燼。在古代,火被廣泛的應用於戰爭當中,用火來作為武器攻擊敵人,可令強大的敵人頓時陷入混亂,不管多麼強悍...
他率軍背叛蜀漢投降曹魏,反而成為劉備一輩子最愧疚的人
一部三國史數十載,英雄能人輩出,留下無數耳熟能詳的故事。今人或敬其忠勇,或嘆其謀略,似乎都很嚮往那個年代。但亦感其生不逢時,或哀其一生無奈。回首這段歷史,縱然你是千里之駒,有著百般能耐,也得遇...
此人投降了曹魏,為何劉備不但沒怪罪於他,反而說是自已負了他
黃權在漢末三國時期是一個有才幹但卻並不十分引人注目的人物,他的一生可謂十分坎坷,在劉璋處不為重用,後歸劉備卻也遭到猜疑;劉備夷陵慘敗,黃權因歸途受阻而降魏。小說演繹中,對黃權的態度多是責備,如《...
這對父子真無奈,父親因劉備叛逃,兒子為劉禪殉國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請勿轉載)這幾天分別介紹了龐德父子、牽招父子的事跡,雖然故事不同,但有一個相同之處,他們都屬曹魏陣營。今天介紹另外的一對父子。老子因劉備而叛國,兒子卻為了劉禪而殉國。這對父子...
兩易其主,卻一如既往受到器重
三國中,益州有一名士,喚叫黃權,剛開始侍奉劉璋,後來出仕劉備,最後在曹魏終老。可以說輾轉於三個勢力之間,兩次改換門庭。雖然變換門庭,但他都能得到劉備、曹丕的器重。而不管他在哪個勢力,他的身上烙下...
黃權在魏國成為大將為何傳記卻在蜀書之中
劉備親征伐吳,讓黃權帶領一支軍隊自江北而下,以防備魏國軍隊。夷陵之戰失敗,劉備逃回到白帝城,黃權這支軍隊歸路被截斷,回不到蜀國了,只好投降了魏國。魏文帝曹丕給了黃權鎮南將軍,封育陽侯,加侍中的...
曹操最重視的人竟然不是郭嘉關羽,而是周不疑的一位好友?
說到皇權這個人想必很多網友應該不知道這個人,這個人其實雖然在演義和電視劇上面的戲份不多,但是這個人在歷史書籍上的記載其實還是挺多的,而且對於劉備而言這個人的重要程度不亞於馬超黃忠等人,只是劉備有...
亂世中的無奈:兩個兒子,一個為蜀漢拋頭顱,一個為曹魏灑熱血
魏文帝黃初三年夏季,東吳大將陸遜在夷陵之戰中火燒連營八百里,打得蜀漢皇帝劉備大敗而走,狼狽不堪,只帶小部分人逃到白帝城。蜀漢損失了很多人馬,其中有一支負責監視曹魏動向的江北軍,被吳軍截斷退路,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