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劉備錯失的最優秀人才,品德能力不亞於諸葛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蜀漢內部,能力和德行能夠與諸葛亮匹敵的人,只有黃權一人。
黃權曾經也是劉備的左膀右臂。
但由於劉備的一個致命錯誤,他永遠失去了這位人傑。
黃權是蜀人,本來是益州牧劉璋的主簿。
益州別駕張松勸說劉璋迎劉備入蜀,以討伐張魯、抵抗曹操。
黃權看出了其中的隱患。
他對劉璋說:「劉備是一代梟雄。
他來之後,如果您把他當部下,不能滿足他的雄心;如果您平等對待他,則一國不可有二主。
劉備如果在益州站穩腳跟,您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千萬不可讓劉備入蜀。
」劉璋不僅沒有聽從黃權的勸說,還把他貶至外地。
之後劉備開始進攻劉璋、爭奪益州。
劉璋部下大多都不戰而降。
雖然劉璋並不信任黃權,但黃權卻依然為劉璋堅守城池。
直到劉璋投降劉備,黃權才放棄抵抗。
之後,黃權開始為劉備做事。
幾年後,曹操進攻漢中,打敗了張魯。
張魯逃往巴中。
黃權勸說劉備道:「漢中是蜀地門戶,一定不能落入曹操手中。
」劉備讓黃權率軍支援張魯,可惜張魯已經投降了曹操。
之後,劉備率軍奪漢中。
在定軍山,黃忠一戰斬殺了曹軍主帥夏侯淵。
最終劉備奪取了漢中。
黃權在漢中之戰中做出了很多關鍵謀劃。
劉備擔任益州牧期間,黃權的職務是治中從事。
這是州牧最重要的屬官之一,可見劉備對黃權的重用。
劉備決定討伐吳國時,黃權勸諫道:「吳人善戰。
我軍順流而下,進攻容易後退難。
請讓我做先鋒,先與吳人作戰,陛下做後援。
」黃權並不支持伐吳。
但劉備主意已定,他只能儘自己的努力,減少蜀國的損失。
雖然他的建議很可能會犧牲掉自己。
劉備最終沒有聽從他的建議。
劉備親率大軍進攻吳國,並任命黃權為鎮北將軍,負責防備魏國(魏國、吳國已結盟)。
最後,劉備被陸遜擊敗,狼狽而還。
黃權孤軍被困於長江北岸,返回蜀國的道路已經被吳國截斷。
萬般無奈之下,黃權選擇投降魏國。
蜀國司法部門請求治黃權家人的罪。
劉備哀嘆道:「是我對不起黃權,黃權沒有對不起我。
」劉備依舊善待黃權家人。
黃權並不是真心歸順魏國。
他只是無法返回蜀國、又不能投降吳國,萬般無奈之下投降了魏國。
對此,黃權並不掩飾,也沒有違心的討好魏國人。
魏文帝曹丕很欣賞黃權的真誠,任命他為鎮南將軍、侍中,並封侯。
有傳言說黃權的家人都被劉備殺死。
曹丕準備發喪。
黃權說道:「臣與劉備、諸葛亮真心相交,他們會理解我的本心,不會加害我的家人。
」最後果然如此。
魏文帝曹丕、大將軍司馬懿都非常欣賞黃權的品德、才能。
黃權在魏國官至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宰相級)。
蜀國、魏國兩邊對黃權都非常尊敬。
黃權的兒子黃崇在蜀國也做了官,後來在綿竹之戰中,他跟隨諸葛瞻抵抗鄧艾,英勇戰死。
黃權很有謀略,處理政務、帶兵打仗都很強。
更難得的是,他品行端正、有度量。
不論是能力還是品德,他都與諸葛亮很像。
可惜,黃權只為劉備服務了8年,就被迫投降了魏國。
如果他能留在蜀國,絕對是國家的股肱之臣。
趙雲獨立指揮過三場重要戰役,黃忠都是其手下,為何還被說成護衛
不知從何時開始,趙雲被定義為劉備的護衛頭子,認為趙雲被列入「五虎上將」純屬靠《三國演義》的過分渲染,認為其實在正史中,趙雲不過是與陳到一樣,乃是劉備的護衛統領,而且重要性不一定比得上陳到,但是真...
蜀漢能夠建立的第一功臣是法正,而不是諸葛亮
法正,字孝直,扶風郡(今陝西眉縣)人,出身名門。建安初年(公元196),關中發生大饑荒,法正與同郡的好友孟達一起逃到了蜀地,投靠益州牧劉璋。但劉璋對法正並不重用。
三國志黃權傳,如何評價三國的蜀漢將領黃權?
黃權(?-240年),字公衡。巴西郡閬中縣(今四川閬中)人。三國時期蜀漢、曹魏將領。劉 備:①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②雖亡黃權,復得狐篤,此為世不乏賢也。司馬懿:
劉璋十大智囊團勝曹操集團,一人劉備敬他三分,諸葛亮也自嘆不如
劉璋的益州天府之國,除了猛將如雲,其實能人謀士也不在少數,只是劉璋為人懦弱多疑,缺少統帥能力,沒有將他們各自的能力發揮到極致,等劉備入主益州以後,能人們各顯神通。劉璋的智囊團可以直接和曹操集團能...
將軍率領部下叛逃敵國,皇帝非但沒怪罪還公開表示對不起他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蜀國的建立離不開劉備的辛苦打拚和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可以說劉備是歷經了各種的艱難險阻,才得到蜀漢之地。然而,眾所周知,在劉備攻打東吳後,使得蜀國大軍基本上全部覆滅,從此,蜀國元氣...
黃權在魏國成為大將為何傳記卻在蜀書之中
劉備親征伐吳,讓黃權帶領一支軍隊自江北而下,以防備魏國軍隊。夷陵之戰失敗,劉備逃回到白帝城,黃權這支軍隊歸路被截斷,回不到蜀國了,只好投降了魏國。魏文帝曹丕給了黃權鎮南將軍,封育陽侯,加侍中的...
劉備病逝於白帝城後,曹魏群臣拍手叫好,唯有一人悶悶不樂
公元221年,劉備響應群臣的勸進表,以大漢天子自居,在成都正式稱帝,與魏、吳正式鼎足而立,三分天下。劉備乃漢室宗親,自公元184年首斬黃巾以來,一直以興復漢室為己任,在走過37年跌宕起伏的創業人...
他率軍背叛蜀漢投降曹魏,反而成為劉備一輩子最愧疚的人
一部三國史數十載,英雄能人輩出,留下無數耳熟能詳的故事。今人或敬其忠勇,或嘆其謀略,似乎都很嚮往那個年代。但亦感其生不逢時,或哀其一生無奈。回首這段歷史,縱然你是千里之駒,有著百般能耐,也得遇...
設謀幹掉夏侯淵,背叛蜀國後,劉備說對不起他,司馬懿曹丕盛讚
作為三國為數不多的大戰役,夷陵之戰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劉備打拚了一輩子,先是因為關羽丟了荊州,又因為自己一意孤行,損失幾萬大軍。除了大軍,還損失了很多大將。所謂「三軍易得一將難求」(這話的...
此人一生先後侍奉過三位不同的主公,均受重用,最後得以善終
黃權(?—240年),字公衡。巴西閬中人。建安十六年(211年),劉璋的別駕張松建議應該迎接劉備,使他討伐張魯。黃權勸諫說:「左將軍劉備有驍勇聲名,現在請他來蜀,想用部下之禮對待他,則不能滿足他...
亂世中的無奈:兩個兒子,一個為蜀漢拋頭顱,一個為曹魏灑熱血
魏文帝黃初三年夏季,東吳大將陸遜在夷陵之戰中火燒連營八百里,打得蜀漢皇帝劉備大敗而走,狼狽不堪,只帶小部分人逃到白帝城。蜀漢損失了很多人馬,其中有一支負責監視曹魏動向的江北軍,被吳軍截斷退路,黃...
說點正史:蜀漢二十八臣以外的有趣之人
黃權(?-240年4月),字公衡。巴西閬中(今四川閬中)人。三國時期蜀漢、曹魏將領。 黃權年輕時為郡吏,後被州牧劉璋召為主薄。曾勸諫劉璋不要迎接劉備,因而被外放為廣漢縣長。劉璋敗,才降劉備,被拜...
都知三國中呂布是三姓家奴,三國除呂布又一位「三姓家奴」,誰知
都知三國中呂布是三姓家奴,但三國還有一個和呂布相反的「三姓家奴」——黃權。 黃權侍過三君,一劉璋,二劉備,三曹操。黃權雖然知名度不是很高,但在主子的心裡位置很高,而且不管是誰,對黃權都是正面評價...
黃權投降了曹丕,為什麼劉備說孤負黃權,黃權也相信劉備沒抓家人
黃權(?—240年),字公衡。巴西郡閬中縣(今四川閬中)人。三國時期蜀漢、曹魏將領。 黃權年輕時為郡吏,後被益州牧劉璋召為主簿。曾勸諫劉璋不要迎接劉備,因而被外放為廣漢縣長。劉璋敗,才降劉備,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