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讀書方法和技巧,讓讀書更有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閒暇之餘捧起書本來讀是可貴的,但很多人往往不會讀,不知道怎麼去讀,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讀書的方法,

對於不同的書可以採取不同的方法去閱讀,這樣即可以省時間又可以達到閱讀的目的,來看看哪一種適合你吧!

(1)泛讀


泛讀就是廣泛閱讀,指讀書的面要廣,要廣泛涉獵各方面的知識,具備一般常識。


不僅要讀自然科學方面的書,也要讀社會科學方面的書,古今中外各種不同風格的優秀作品都應廣泛地閱讀,以博採眾家之長,開拓思路。


(2)精讀


要細讀多思,反覆琢磨,反覆研究,邊分析邊評價,務求明白透徹,了解於心,以便吸取精華。

對本專業的書籍及名篇佳作應該採取這種方法。


只有精心研究,細細咀嚼,文章的「微言精義」,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

可以說,精讀是最重要的一種讀書方法.


(3)通讀


即對書報雜誌從頭到尾閱讀,通覽一遍,意在讀懂,讀通,了解全貌,以求一個完整的印象,取得「鳥瞰全景」的效果。

對比較重要的書報雜誌可採取這種方法。


(4)跳讀


這是一種跳躍式的讀書方法。

可以把書中無關緊要的內容放在一邊,抓住書的筋骨脈絡閱讀,重點掌握各個段落的觀點。


有時讀書遇到疑問處,反覆思考不得其解時,也可以跳過去,向後繼續讀,就可前後貫通了。


(5)速讀


這是一種快速讀書的方法,即陶淵明提倡的「好讀書,不求甚解」。

可以採取"掃描法」,一目十行,對文章迅速瀏覽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


這種方法可以加快閱讀速度,擴大閱讀量,適用於閱讀同類的書籍或參考書等。


(6)略讀


這是一種粗略讀書的方法。

閱讀時可以隨便翻翻,略觀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評論的關鍵性語句,弄清主要觀點,了解主要事實或典型事例。


而這一部分內容常常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所以重點看標題、導語或結尾,就可大致了解,達到閱讀目的。


(7)再讀


有價值的書刊雜誌不能只讀一遍,可以重複學習,「溫故而知新」。

著名思想家、文學家伏爾斯泰認為「重讀一本舊書,就仿佛老友重逢」。


重複是學習之母。

重複學習,有利於對知識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記憶的強化劑。


(8)寫讀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俗語也有「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之說。

讀書與作摘錄、記心得、寫文章結合起來,手腦共用,


不僅能積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寫作水平,並且能增強閱讀能力,將知識轉化為技能和技巧。


(9)序例讀


讀書之前可以先讀書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內容概要,明確寫書的綱領和目的,有指導地進行閱讀。


讀書之後,也可以再次讀書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鞏固提高。


(10)選讀


就是讀書時要有所選擇。

古往今來,人類的文化寶藏極為豐富。

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如果不加選擇,就不會收到好的效果。


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書目,進行閱讀,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閱讀技巧與其他技巧一樣,可以通過練習以及了解關鍵技術,使自己得到提高。

雖然有先進的數位技術,但傳統書籍仍然有深厚的價值。

這些技巧能幫助你學習和記憶更多你從書中讀到的東西。

1. 確定讀書的目的

一般來講,讀書的目的有兩大類: 休閒或學習。

如果你的目的是休閒,那麼發展高效的讀書技巧不是最重要的。

雖然如此,你依然可以通過提高閱讀技巧來更好地欣賞文學。

2. 做好讀書筆記

你是否注意到大多數印刷書籍都有頁邊空白? 這些空白是留給你寫筆記用的。

有些商業或自我完善型書籍還有些空白書頁,供你做練習或其他用途。

一旦你開始在書上寫筆記,你就會放慢速度,從中獲益更多。

竅門: 讀者在書頁上寫筆記的習慣已經有好幾百年了。

重要備註:只在你擁有的書上寫筆記。

圖書館是書籍的極佳來源,而你的責任是把讀完的書儘量完好地還給圖書館,以便別人能夠繼續使用。

如果你讀的是圖書館的書,你仍然可以通過本文的其他練習來改進自己的閱讀技巧。

3. 進行深入閱讀

根本上說,群體策略是指深入地進入一個題目,從不同的觀點進行學習。

霍利迪還建議人們儘可能在其他非閱讀性活動中也運用這個策略。

這裡有兩個例子:

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學習:

這個內容的書籍有幾千種,那麼你可以有幾個選擇。

比如,假設你住在加拿大,英國或美國(也就是說在西方盟國)。

你對這次戰爭及其後果的理解更加傾向於受到你的國家的影響。

你可以通過閱讀戰爭如何影響了歐洲的公民來運用群體策略,試試尋求對大屠殺的理解,

閱讀戰爭年代領導人的自傳(推薦馬丁·吉爾伯特的邱吉爾傳,這是一本對邱吉爾一生強有力並且深入的介紹)。

學習市場營銷:

市場營銷是你能學到的最重要的商業技巧之一。

幸運的是, 這方面有很多書可以參考。

你可以閱讀至少從三個角度講市場營銷的書。

4. 了解作者

你讀的書是誰寫的?讀些關於作者的書,可以很大程度上加深你的閱讀體驗。

去年,我讀了一本威廉·莎士比亞的傳記。

才非常驚訝地了解到莎士比亞的工作習慣。

你可能無法找到你讀的每本書作者的傳記。

但是有些問題能夠加深你的閱讀理解。

這個作者還出版過什麼書? (這本書與作者其他的書有怎樣的關聯?這是該作者的一個新的領域還是對他之前寫作領域的深入開發? )

這本書與作者職業的關係(作者是一個全職作家,一個偶爾寫作的商業專家,還是其他的? )

5. 把你讀到的寫下來

讀書筆記可以考察你對閱讀的理解和欣賞。

你可以寫完整的讀後感(我就寫過好幾次,這是很有益處的)。

你也可以在書的旁白出寫下自己的筆記,作為對書籍的一個簡短指南。

不知道該寫些什麼? 考慮以下幾點:

書中是否提供了一些練習或模板? 有的話就做一下。

書中是否提到其他有趣的參考書目? 有的話就記下來。

有沒有哪些優美的詞句深深震撼了你? 也要記下來。

6. 與其他人進行討論

在大多數情況下, 閱讀是件孤獨的事情。

但是如果計劃好, 你也可以把閱讀變成一個社交活動。

7. 善於思考

在你讀一本好書的時候, 會很自然地被其吸引。

有些書非常動人,你會看得廢寢忘食。

當然,熱情地,深入地閱讀是很令人著迷的,但是你還可以做得更多。

大多數非虛構類作品(以及很多虛構作品)都試圖證明某種觀點。

探索作者是如何開發這個觀點的, 作者是否提供了相關作品的注釋?

作者是以自己的經歷來創作的嗎? 這些問題能幫你更高效地評估自己的閱讀效果。

8. 探索你閱讀的內容(後記與註腳)

對於讀過的大多數書,我都會看後記,註腳和其他相關支持性材料。

為什麼? 這些部分對內容提供了額外的信息和新鮮的闡述。

書籍的前言和簡介也有類似的作用。

實際上,經典小說和虛構故事的簡介經常能夠告訴你作品是如何被翻譯的,以及為什麼作品成為經典。

寫作平台正在升級, 寫作訓練營正在進行中,詳情閱讀原文 | 關注公號 唐糖小君寫作課 掌控平台最新動態

友情連結

--En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首先你要會讀書

文/言小海閱讀大概是世上最簡單的一件事,只要識字,就可以徜徉於知識的海洋。但閱讀同時也是世上最難的一件事,平心而論,我們還記得多少曾經讀過的書?書中又有多少的知識轉化為我們自身的力量?人們常說讀...

學會這3種方法,你也可以成為高效閱讀者

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閱讀速度的文章《3個方法助你提高閱讀的速度,成為閱讀達人》,有讀者大人留言:看文學,歷史,傳記,小說類的書速度還可以,但一看專業性強的書就特別慢,想求教有什麼好方法嗎?之前參加...

1周至少讀1本書的人生,做到就是賺到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哈佛商業評論。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記得那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我當時正坐在一個大學演講大廳里聽艾比·霍夫曼(Abbie ...

閱讀入門——輕輕鬆鬆學會閱讀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閱讀的好處是眾所周知的!但是對於大部分來說又是一件不那麼容易的事情,甚至是一份苦差!在閱讀中,您是否也會遇到如下幾種困惑呢?第一,對讀書拒之千里;第二,打開書本看...

百分之八十的人不會讀書,你是不是?

前陣子的朋友圈刷爆的一句話是「你的氣質里藏著你讀過的書」,一個人的修養、思維、談吐與他的讀書量的確有著關聯。當你開始看書,你的人生就打開一個新的世界。如果說有什麼東西可以慢慢地將知識傳授給你,那...

和書籍做朋友,讓閱讀變得有趣又有用

古語有云:「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高爾基先生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推廣閱讀的「第一人」朱永新先生曾提出過「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的觀點。即使是娛樂傳媒人蔡康永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