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將皇位傳給了弟弟,百年後皇位又回到了太祖後裔身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由後周的殿前都點檢搖身一變成為了宋朝的開國皇帝,定都開封。

後來斧聲燭影,太祖突然暴斃,其弟趙光義繼位,是為宋太宗。

關於趙匡胤的死因,歷代史學家爭論不斷,一說光義謀害太祖篡位;又有說太后杜氏去世前與太祖、趙普立下"金匱之盟 ",定下太祖去世後由其弟光義繼位,所以當時只是太祖向晉王囑咐後事,並不是趙光義行篡逆之事。

此事也成為了中國古代的一大懸案。

趙光義繼位時,太祖是有兩個兒子的, 趙德昭、 趙德芳(戲曲、小說中八賢王的原型)並且還有位兄弟趙廷美,如果是太宗皇帝弒兄篡位,那麼誰都不能保證趙德昭、 趙德芳會為父報仇,奪回皇位,如果真的存在「金匱之盟」,那麼太宗需要在百年後將皇位傳給其弟趙廷美,並且在趙廷美之後還要將皇位傳回給趙匡胤的兒子們。

總之,太宗趙光義的後世是沒有資格當皇帝的,但是如果這些人都死了,就另當別論了。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趙光義繼平定北漢後,御駕親征遼國,不料大敗,所以歸朝後對平定北漢的功臣們均沒有封賞。

宋太祖趙匡胤之子趙德昭入宮進諫,趙光義大發雷霆,趙德昭惶恐不已,回到王府後即自刎身亡。

兩年後,趙匡胤另一子趙德芳突然在睡夢中暴亡。

至此,趙光義身邊有可能威脅其皇位的人,就只剩下其弟趙廷美了。

太平興國七年三月,有人向趙光義密奏趙廷美意圖謀反,趙光義當即罷免了趙廷美的開封尹之職,改任西京留守。

四月,剛剛復任宰相不久的趙普再呈密奏,指控趙廷美意欲謀反。

趙光義隨即下詔審理,結果趙廷美被勒令歸還私第。

五月,趙光義再度下詔貶趙廷美為涪陵縣公,流放房州(今湖北房縣),並派人日夜監視。

雍熙元年(984年),時年38歲的趙廷美在貶所抑鬱而終。

至此,沒人再能威脅到趙光義的皇帝之位了。

可是誰又能想到,100多年後的南宋,皇位會重新回到趙匡胤的後代子孫身上,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聽小編慢慢到來。

公元1127年,金兵兵臨開封城下,擄走徽、欽二帝並皇后、太子、親王、公主等,北宋滅亡。

此時皇族宗室中只有康王趙構一人在外統兵,未曾被俘虜。

同年,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為帝,重建宋朝,是為南宋,成為了南宋第一位皇帝。

宋高宗在揚州逃跑時因為受到了驚嚇,失去生育能力。

唯一的獨子又在苗劉之變後死去。

而宋英宗的後人,在靖康之變後基本被金人一網打盡押往北方。

最主要的是,出使金國的使臣回來後說,金太宗長得酷似宋太祖趙匡胤,傳說太祖要回來奪皇位。

於是高宗說,太祖大公無私,有子卻將皇位傳給弟弟,其後人衰微,朕準備將皇位傳給太祖的後人。

於是從太祖的後人中選拔了趙昚,留在後宮撫養,給予良好的教育,並立為太子。

趙昚,六世祖為太祖趙匡胤的四子秦王德芳,公元1163年,高宗讓位於趙昚,至此,皇位又重新回到了太祖趙匡胤的後代子孫身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或許這就是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的真相

宋太祖趙匡胤開創了宋朝,有了中國歷史上文化經濟燦爛的兩百多年,但是在宋初發生的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等案件卻始終未有最終的結果,這讓很多人為太祖趙匡胤鳴不平,翻查各種史料查找趙光義弒君奪位的證據,但...

撲朔迷離的「金匱之盟」到底是真是假?

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晉王趙光義以「兄終弟及」的方式登上皇位。種種跡象表明,文化皇帝宋太宗雖然政治手段絲毫不遜於太祖,但性格上明顯要狹隘很多,不是豁達之人。南唐國主李煜投降後,宋太祖能容...

揭秘宋太宗繼位疑雲之「金匱之盟」

宋太祖趙匡胤在「燭影斧聲」事件中離奇死亡,宋太宗趙光義在大宋百姓質疑的眼光中上台。之前已經說過,趙光義在整個事件中疑點甚多,他有機會對其兄下毒手,那麼他是否有動機動手呢?我覺得當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