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與皇帝有仇不受待見,為何他寫一封信給皇帝,就獲宰相高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宋代官方編修的《太祖新錄》《太宗實錄》以及主要依據《太宗實錄》成書的《三朝國史》里,講了一個「金匱之盟」的事,說在建隆二年(961年),杜太后去世前,有一次,她把太祖和趙普喊到面前,問太祖道:「你知道你是怎麼得到天下的嗎?」太祖有些驚訝地望著他母親,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想了想才說:「朕之所以得天下,都是祖上積下的陰德及太后您的洪福!」太后嚴肅地說:「不對,正是由於周世宗讓幼兒主天下,你才有機可乘。

如果周代擁有長君,天下還有你的份嗎?你可不能重蹈覆轍,你百年之後,只有傳位給光義,讓國家擁有長君,咱們的江山才能千秋萬代傳下去啊!」太祖哭著跪下叩頭,表示同意。

杜太后對一旁的趙普說:「你把我說的話記下來,不可違背!」趙普當即記下誓言,一式兩份,並在紙尾上寫上自己名字,放在一個金匱里。

杜太后去世後,一份誓言隨杜太后下葬,一份為太祖手封,繼續鎖在金匱里。

(杜太后)

這個盟約只有杜太后、太祖、趙普三人知道。

但是,宋太宗繼位後,趙普並沒有把這事講出來,直到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宋太宗不滿意趙普,把他罷相以後,他才向宋太宗趙光義上了一道密奏。

後來,宋太宗把密奏的內容公布出來。

不久後,趙普重新任宰相。

這是他第二次入閣任相。

宋太宗死後,北宋陸陸續續有一些野史,比如《建隆遺事》《涑水記聞》《嘉佑雜誌》等,記載了「金匱之盟」的另一個版本。

說「金匱之盟」確實是有的,不過不是「獨傳約」,是「三傳約」。

說當初杜太后是這樣說的,為了讓趙宋有持續的長君,她讓趙匡胤傳位給趙光義,讓趙光義傳位給趙廷美,再讓趙廷美傳位給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

很多人試圖論證這種傳說的正確性。

趙匡胤做皇帝的時候,讓趙光義做開封府尹,封晉王,趙廷美為京兆尹、永興軍節度使兼侍中,自己的兒子德昭只是個貴州防禦史。

後來太宗即位後,讓趙廷美做開封府尹,封秦王,趙德昭為京兆尹、永興軍節度使兼侍中,趙德芳為興元尹。

這個繼位的順序和杜太后所說的傳位順序簡直完全吻合。

但是這個說法有天然的硬傷,須知太宗繼位封趙廷美等人的時候,他還並不知道有個「金匱之盟」呀,何以要這樣分封?

(宋太宗)

又有人說,趙普在太宗剛登位的時候並沒有立刻就把「三傳約」的「金匱之盟」拋出來,是因為他如果一拋出來,意味著宋太宗的皇位最終要傳給趙廷美,宋太宗肯定不高興。

等到他發現宋太宗已經在整治太祖的兒子及弟弟趙廷美的時候,才拿去給宋太宗看,並威脅他說,陛下,我這裡可是有兩個版本,「三傳約」和「獨傳約」的呀,該怎麼公布,您看著辦吧!於是兩人達成妥協,把經過改造的「獨傳約」公布了出來。

太宗妥協的條件,就是趙普如願以償再次入相,並且最後得到太宗默許,打擊了自己一生的政敵盧多遜。

這個推論也是有問題的,首先「三傳約」本身就很可笑。

杜太后的目的是為了立長君,避免重蹈後周的覆轍。

但是,趙匡胤只比他的兒子趙德昭大二十四歲,趙匡胤身體一直又很好,等他活到六七十歲去世的時候,趙德昭三四十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怎麼還是幼君呢?再說了,如果趙匡胤先傳給自己弟弟,轉一圈回來再到自己兒子身上,自己兒子很可能也已經七老八十了,還怎麼做皇帝?其實,從趙普的性格來看,他也不是一個敢威脅皇帝的人。

果然他威脅了,趙光義暫時妥協了,讓他當了宰相,依照趙光義的德性,能讓趙普活長嗎?在處理這些事情上,趙光義完全可以做得不聲不響,孟昶、李煜、趙德芳都是例子呀。

而且,他難道不擔心趙普會把秘密公之於眾麼?只要趙普死了,這個秘密就成為永遠的秘密了。

可是,為什麼沒有趙普猝死這樣的事情發生呢?

如果「三傳約」是不存在的,那為什麼會出現在一些野史中?後來,歷史學家李燾甚至還把它放進自己的歷史著作《續資治通鑑長編》里。

(趙普)

大約這裡是一個倒因為果的過程。

太宗上台後,他做的幾件事,不得不讓人們猜想。

一是趙匡胤終其一生沒有封自己的兒子為王,反而對自己的弟弟趙光義相當重視。

二是趙光義上台後,對趙廷美、趙德昭、趙德芳等人的分封,讓人不得不聯想到趙匡胤時候的分封,從而去猜測這種順序中間藏著的玄機。

三是趙光義對趙德昭、趙德芳及趙廷美的迫害,讓人不得不懷疑,趙光義是為了打破某種註定的鏈條。

不管歷史真相是怎樣的,但是,宋太宗和趙普相互利用,一個利用「金匱之盟」來證明其獲得皇位的正當性,一個利用這個謊言來向宋太宗妥協,重新獲得相位,已經成為不爭的歷史事實,永遠被盯在恥辱柱上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趙匡胤為何不把皇位傳給兒子?

 歡迎添加微信號:dushumingyan趙匡胤當年為何不把皇位傳給兒子,而是將弟弟立為儲君呢?這一有悖常理的做法,真是他本人的意願嗎?答案是否定的。這是他母親杜太后的遺願。 建隆二年(961年...

金匱之盟:一個母親的私心引發一連串悲劇

文/熊沾沾杜太后是北宋開國皇帝宋太祖和第二任皇帝趙光義的母親。一朝兩位皇帝都是自己的兒子,這在歷史上頗具傳奇色彩。傳說宋太祖趙匡胤和趙光義年幼之時,有一次母親杜太后要帶著他們逃避兵災,就把兩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