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讀書不可弄巧賣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曾國藩所處的時代是國家變亂之際,善於體察時局的曾國藩深切認識到讀書當求「務本之學」,來不得半點虛浮。
他在寫給友人宋滋久的信中說:「吾輩讀書人,大約失之笨拙,即自安於拙,而以勤補之,以慎出之,不可弄巧賣智,而所誤更甚。
」
同治十年十月,在看、讀、寫、作四字的基礎上,曾國藩給兩個弟弟寫信,信中又提出「為學四字」:一曰看生書宜求速,不多閱則太陋;一曰溫舊書宜求熟,不背誦則易忘;一曰習字宜有恆,不善寫則如身之無衣,山之無木;一曰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則如人之啞不能言,馬之跛不能行。
四者缺一不可。
速、熟、恆、思四字緊緊圍繞看、讀、寫、作四字,進一步凸顯曾國藩讀書不弄巧賣智。
為了強調一個「熟」字,曾國藩還另外提出「耐」字和「專」字訣。
他說,讀經以研尋義理為本,考據名物為末。
讀經有一耐字訣: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此所謂耐也。
諸子百家,汗牛充棟,或欲閱之,但當讀一人之專集,不當東翻西閱。
如讀昌黎集,則目之所見,耳之所聞,無非昌黎;以為天地間除昌黎集而外,更別無書也。
此一集未讀完,斷斷不換他集;亦專字訣也。
無論何書,總須從首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亂翻幾頁,摘抄幾篇,而此書之大局精處,茫然不知也。
他借用朱熹的話「為學譬如熬肉,先須用猛火煮,然後用慢火溫」來說明熟字的用處。
這樣熬出的肉才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讀書亦同此理。
恆字訣在其他場合曾國藩也多次提到,他說:「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恆,第三要有識。
」「有恆」是在「有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曾國藩認為讀書能夠幫助一個人確立志趣,對於年青人來說,一定要培養個人的讀書興趣和方向。
而確立志趣的方法,一是師友夾持,二是讀書。
他在《〈國朝先正事略〉序》一文中寫道:「學貴初有決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進之心,末有堅貞永固之力。
」他後來在寫給李幼泉的信中說:「堅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無大小,必有所成。
」
關於「有志」,他於咸豐六年告誡紀澤:「唯學作聖賢全由自己作主,不與天命相干涉。
吾有志學為聖賢,少時欠居敬工夫,至今猶不免偶有戲言戲動。
爾宜舉止端莊,言不妄發,則入德之基也。
」一言以蔽之,讀書全靠自己刻苦立志,堅持不懈。
所謂「有恆」,就是讀書要有日日向上的精神,而不能靠臨時抱佛腳。
他指出,「凡讀書,不必苦求強記,只須從容涵泳,今日看幾篇,明日看幾篇,久久自然有益」。
「從容涵泳」四字是從「朱子讀書法」中來。
朱熹教人讀書:虛心涵泳,切己體察。
曾國藩解釋:虛心,即不存成見,虛懷若谷。
涵泳二字最不易識,我直到四十上下才慢慢體驗出。
所謂涵者,好比春雨潤花,清渠溉稻。
雨之潤花,過小則難透,過大則離披,適中則涵濡而滋液。
清渠之溉稻,過小則枯槁,過多則傷澇,適中則涵養而勃興。
泳者,則好比魚之游水,人之濯足。
程子謂魚躍於淵,活潑潑地,莊子言濠梁觀魚,安知非樂,此魚水之快樂。
左太沖有「濯足萬里游」之句,蘇子瞻有夜臥濯足詩,有浴罷詩,也是說人性樂於水。
善讀書,須視書如水,而視此心如稻如花如魚如濯足,則大致能理解了。
切己體察,就是說將自身置進書中去體驗觀察。
這樣一段話,就是一篇精美古文,我都不忍翻譯成白話,神韻盡失。
他認為兒子讀書無甚心得,可能在涵泳、體察二語上注意不夠。
大儒陸九淵有詩:「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曾國藩深得其神,在他看來,越下工夫琢磨體味,書中滋味越是深厚綿長,涵泳、體察,是讀書人不可或缺的功夫,絕不是弄巧賣智。
讀書之道在於精心研究,細細咀嚼,用心體察文章的「微言精義」
如果您喜歡本文,請您關注並轉發本帳號,若能留下隻言片語,小編在此表示萬分感謝!字諭紀澤:八月一日,劉曾撰來營,接爾第二號信並薛曉帆信,得悉家中四宅平安,至以為慰。汝讀《四書》無甚心得,由不能虛心...
看完朱熹的讀書六法,發現自己並不會讀書,為孩子收藏
大家好,我是教育幫幫主,暑假到了很多孩子以及大學生都開始讀書了,包括幫主在內很多時候就是泛泛而讀、甚至有些晦澀的書籍乾脆放棄了,這些年「辜負」了很多的好書。當然有些書籍適合泛讀,但有些書適合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