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自製劇照連環畫,帶你快速看完94版《三國演義》(第27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第二十七集 三顧茅廬
孔明胞弟諸葛均依禮接待劉備。
得知孔明又與友外出巡遊,劉備再度顯得有些黯然。
托起童子奉上的茶,幾縷融有溫潤熱度的霧煙裊裊升起。
透過輕霧淡看杯中碧色,劉備款款向諸葛均說明來意。
兩番拜謁不遇大賢,只得留下書信一封,盡述求賢報國之心。
這次等待,仿佛變得格外悠長。
瑟瑟寒風中,雪花仍舞得輕盈優雅,落在臉上只覺化為一粒纖細的水珠,悄無痕跡的迅速。
綸巾半濕,素衣微涼,忽聞有人自竹橋上踏歌而來。
來者是孔明岳父黃承彥,與三人相視展顏而笑。
屢屢遇見奇人,孔明的蹤跡卻依然飄忽不定。
冬去春來,天色轉而明凈。
劉備命人為自己卜神問卦,算定三日後為出訪吉期。
與劉備相比,關羽張飛則興致闌珊。
他們甚至擔心,兄長再三拜訪,那避而不見的孔明只是意在設一個荒唐的騙局。
張飛脾氣隨之而起,策馬揚鞭欲隻身赴隆中,用麻繩將孔明捆來見劉備。
劉備立即慍怒地將其攔住,並加以斥責。
怔忡良久,張飛黯然下馬,後悔自己的不明智。
允諾第三次隨兄長前往臥龍崗。
隆中秀麗的景色映入眼底,三人奮力策馬,跑得輕快。
遠遠地可見茅廬,劉備早早下馬,與關羽、張飛牽馬朝茅廬步行而去。
茅廬幽靜,只聽竹林中一聲聲鳥啼;石橋之下,流水清澈,淙淙流淌……
諸葛均迎面過來,說孔明昨夜黃昏方歸,將軍近日可與相見。
言罷,飄然自去。
張飛暗自責怪其失禮。
「先生雖在家,卻正在草堂午睡未醒。
」 劉備令關羽、張飛門邊等候。
自己立在迴廊下等孔明睡醒。
不知過了多久,張飛開始煩躁不安:「這先生如此傲慢!我哥哥侍立階下,他竟高臥起,等我去屋後放一把火,看他起也不起!」 關羽死死拉住張飛,張飛惱得抱頭蹲下。
門外兩人已煩累難忍。
關羽耷拉著腦袋靠著門柱呆呆看著天,張飛索坐在地上,頭一栽栽地打瞌睡。
劉備一動不動,又立了一個時辰。
「大夢誰先覺,平生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 聽見吟詩聲,知道孔明已醒。
劉備頓時來了精神,整衣理冠準備拜見。
諸葛亮起身來迎劉備,那一瞬,他見到了劉備眼裡的驚嘆。
著淺灰布袍,頭戴雪白綸巾,唇角微微上揚,綴出了善意的,驕傲的笑容。
青年人手捏一柄白羽扇,更添無盡風流。
這次相見,改變了劉備、諸葛亮一生,也將改變了當時的天下。
接下來的交談是直率和愉快的。
一開口,就將滿腹心思合盤托出,是劉備沒曾預料的。
他沒想到,剛一坐下,在諸葛亮羽扇輕搖間,他就成了個名副其實的求學者,一個恭恭敬敬的請教者,原先打算的倨傲架子,一點也擺不起來。
孔明席地與劉備對座,娓娓而談…… ——著名的「隆中對」。
孔明取出畫一軸,掛於中堂:「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圖,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占地利,將軍可占人和。
」 劉備激動地走向畫軸看著,轉過身來,嘴唇翕動,卻半晌話未出口。
孔明:「先取荊州為家,後取西川建立基業,形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原!」
「請先生出山相助劉備,以成不世之業!」 孔明以「久樂耕鋤,懶於應世,不能奉命」之言推託。
劉備不覺大驚,淚流滿面:「先生不出,如蒼生何?」 言罷,淚沾袍袖,衣襟盡濕,嗚咽有聲。
孔明心內急劇思考著,緩緩踱至窗前,遙望窗前景色,萬般思緒於心中翻騰。
好一會兒,孔明慢慢轉過身,見劉備心意甚誠,道:「將軍既不相棄,亮願效犬馬之勞!」
就此告別。
餘年還做隴畝民——孔明說這話時,自己也不信他能有回來的那天。
或許……真會歸來,魂兮歸來! 事實證明,此一去,隆中真的已成了他回不去的昨日。
就此告別我的隆中,再也與你走不出,殊途同歸。
劉備遠望見在孔明指揮下日漸規範的軍隊,一絲淺笑徐升而起。
孔明則婉轉進言,大敵當前,主公應有遠志,而非結小帽聊以消遣。
孔明帶劉備探視博望坡地形。
此舉令關羽張飛諸將不可理解。
東吳此時廣造戰船,分兵守把江岸;又命孫靜引一枝軍守吳會。
孫權領大軍,屯柴桑;周瑜日於鄱陽湖教練水軍,以備攻戰。
曹操罷三公之職,自以丞相兼之。
文官大備,乃聚武將商議南征。
荀彧進言:「劉備英雄,今更兼諸葛亮為軍師,不可輕敵。
」
初聞諸葛亮這個名字,曹操有輕微的疑惑。
徐庶介紹道:亮字孔明,道號臥龍先生。
有經天緯地之才,出鬼神之計,真當世之奇才,非可小覷。
夏侯惇:我看諸葛亮如草芥,何足懼哉! 遂向曹操請兵,立軍令狀:若不一陣生擒劉備,活捉諸葛,願獻首級。
諸葛亮是如何通過三顧茅廬考察劉備從而決定跟隨他的?
漢末劉備三次誠訪諸葛亮出山輔佐的故事。此後傳為佳話,漸成典故,載《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出師表》。現在常用來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讀三國,看諸葛亮隆中決策,未出茅廬而知三分天下
陳壽在《三國志》中,認為諸葛亮的政治才能高於他的軍事才能。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雖多處神化他的軍事才能,但總給人故弄玄虛,華而不實的感覺。正象魯迅先生評價的那樣: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但表現孔明政治才...
劉備追孔明有多苦,曾五次把他們誤認為諸葛亮
近年,在歷史翻案風的影響下,網絡上有一篇文章說是劉備追得最苦的人是劉巴,而不是諸葛亮。這個文章基本上各大文史網站都轉發過,不過翻案的文章寫得再好,那也只是一些人的文字遊戲,對歷史本身上改變不了的。
第七章 三顧茅廬(二)
卻說諸葛均答漢興王劉備說不知其兄孔明何處去了!漢興王劉備見此感嘆道:「孤王劉備直如此緣分淺薄,兩番不遇大賢!」諸葛均說道:「少坐獻茶。」張飛在旁不耐煩的說道:「那臥龍先生既不在,請哥哥上馬即回...
趙雲跟隨劉備30年,為何得不到重用?這個問題將諸葛亮難倒
歷史上的劉備禮賢下士,慧眼識人,從三顧茅廬,請諸葛亮下山。這一歷史典故之中就可以看出,劉備確實在識人方面,穩,准,狠。正因為劉備禮賢下士,才有今天三顧茅廬的故事。
關羽愛兄弟還是愛自己?
關羽在中國老百姓心裡具有崇高的地位,有"關帝"之稱,被奉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清代文學批評家毛宗崗稱之為《三國演義》三絕之"義絕",義薄雲天成為關羽的一貫形容詞。在關羽的很多故事中,...
沒時間讀全書?精選《三國演義》100個情節(41—50)
(1)周瑜見沒有火攻的好風向,焦急而病。(2)孔明寫出「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並說可為他借得東風。(3)周瑜高興地築起了「七星壇」,然後把各路軍馬調度停當,等候東風吹起。(4)三更東南風起,周瑜...
關羽敗走麥城身死人手,看似是呂蒙所為,實則是劉備孔明設計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將關羽失守荊州,退守麥城,在此演出了一場千古悲劇。麥城因此聞名中外。麥城現留有殘垣斷壁。南北長600米,寬100米,高30米,似一座小山,橫臥在沮水河畔。
《三國演義》劉玄德三顧草廬,值得一讀的名著
第三十七回 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原著:羅貫中 次日,玄德同關、張並從人等來隆中。遙望山畔數人,荷鋤耕于田間,而作歌曰:「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榮者自安安,辱...
三國24將大排名,爭論不休,誰該排老大?
對於三國24將的排名,在元末明間的說書先生曾經做過一些概括:一呂二馬(趙)三典韋,四關五趙(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 二張徐龐甘周魏, 槍神張繡和文顏, 雖勇無奈命太悲, 三國二十四名將, ...
盤點三國:造成龐統英年早逝的三大性格弱點
龐統,字士元,荊州襄陽人。略知《三國》者,自然知道此人,所謂「臥龍鳳雛」,臥龍是諸葛孔明,鳳雛就是龐統。世外高人水鏡先生曾言: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龐士元之才可窺。當然,你也應該知道,...
三國歷史上死得最慘的10大名將:典韋上榜
導讀:三國時期,社會動盪不安,很多歷史名將都死的不得其所。而要說死得最慘的以下這幾位可以說是當之無愧。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三國歷史上死得最慘的10大名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