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當皇帝竟然是「被迫」的?網友:在逗我?我也想要被迫一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趙匡胤在高平之戰中,有救駕之功,得到了周世宗柴榮和郭威駙馬張永德的信任,平步青雲神速晉升,短短几年便從中層軍官進入了後周權力中心。

柴榮病重時,因趙匡胤征伐南唐時屢建戰功,加上他是外姓人,沒有能力翻起大波浪,便任命他為殿前都點檢,兼侍衛將軍都指揮使,掌握行從宿衛,關防門禁,督攝隊仗,以及本司事務,趙匡胤就成為禁軍的最高長官。

柴榮病逝後,由柴榮與符宣懿皇后所生兒子梁王柴宗訓即位,成為年幼的周恭帝。

北漢及契丹聯軍壓境,周恭帝命趙匡胤帶軍出征,軍隊到達距汴梁城僅四十里的陳橋驛時,軍中便傳出一種說法:「主上幼弱,未能親政,今我輩出死力為國家破賊,誰則知之?不若先立點檢為天子,然後北征未晚也。

這種「謠言」迅速傳播開來,軍士們集聚在軍營轅門外,向趙匡胤大呼「點檢做天子」。

大家從五鼓時分開始,一直鼓譟到黎明,見趙匡胤帳中毫無動靜,有幾個與他平時相交很好的軍校,忍不住衝進大帳,把一件黃袍不由分說地披在趙匡胤身上,大眾齊齊拜倒,高呼萬歲,趙匡胤「被逼無奈」勉強答應下來。

後來後周宰相范質質問趙匡胤,為何主上剛去世就背叛,趙匡胤回答說:「為六軍所迫,一旦至此,慚負天地,將若之何?」在當時五代十國的動盪年代,動不動就搞兵變給人黃袍加身也不是稀罕事,范質也只得長嘆一聲,不願再追究,只好主持了周恭帝的「禪讓」之禮。

但趙匡胤真的是被逼造反的嗎?一直以來大家都沒有見諸史料的蓋棺定論的說法。

陳橋兵變時,趙匡胤的大軍並沒有如期趕赴前線,而是莫名其妙地半途駐紮,似乎有所期盼,軍士們給他硬披在身的黃袍也像是事前就定製好的,黃袍在身後,大軍在趙匡胤的帶領下順利返回汴梁城。

大軍返回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出殺手疾奔到侍衛司副帥韓通府上,殺掉這位有能力與趙匡胤一較高低的韓通、韓夫人及兩個成年兒子,這場殺戮乾淨利落,根本不像臨時起意而為,被殺目標精準無誤,怎麼看都是有預謀的。

關於趙匡胤有預謀奪權最有說服力的,是來自他母親口中平平淡淡的一句話。

據《東都事略》中記載,趙匡胤由陳橋驛回師汴梁篡位以後,有人心急火燎地飛奔到點檢府中,將這一驚天消息告訴趙匡胤的母親杜夫人時,杜夫人並沒有出現意外或者驚喜的表情,只是淡淡地說:「吾兒素有大志,今果然矣。

」一句「素有大志」道破天機,知子莫如母,況且杜夫人被歷史上評價為非常有主見的明智的太后。

所以,我們基本可以肯定,趙匡胤的被逼無奈是假,想趁周恭帝年幼,篡位登基才是真。

只不過在冊立杜夫人為太后時,這位母親又說了一句話,成為宋朝皇帝的千古警示:「我聽說為君極難。

天子……如果治國有道,天下歸心……但是萬一出現失誤……恐怕就是想做一個平民老百姓,也是求之不得了。

這就是如今最擔憂的事情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陳橋兵變——趙匡胤將門崛起

趙匡胤出身於河南洛陽將門之家,膽識過人,武藝超群,21歲時投奔郭威,成為郭威帳下的一名士兵。951年,掌握後漢軍權的郭威,謊稱契丹入侵,太后命他統軍北征。後漢大軍渡過黃河,到達澶州時將士們將黃袍...

著名導演趙匡胤的傑作陳橋兵變

話說唐朝末年,藩鎮割據,中國逐漸被無數個地方軍閥割據,直到朱溫把好死不死的唐朝滅掉,就徹底淪為軍閥混戰。先是朱溫,緊接著是李克用,然後石敬瑭、劉知遠一個個粉墨登場,無一不是手握重兵的豪強軍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