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北伐的目的,不只是無奈,而失敗的原因,全因這個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劉備去世時,後主劉禪當時只有十七歲,就是有名的負面人物「阿斗」。
但是的蜀漢大局尚不穩定,作為第一重臣的諸葛亮自然是託孤大臣,因為除了他美人能夠壓得住陣。
而且劉備選擇諸葛亮的原因,就是因為諸葛亮的個性與追求,諸葛亮是一位有理想的政治家。
在東漢時期,作為名士,都有著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們為人處事是有著一定之規的,也就是有底線。
而國家正統,就是他們維護的底線。
並且劉備臨刑之前,還曾說過,阿斗若是不值得保,你便取而代之。
而作為有著做人底線的諸葛亮來說,自然跪地發誓,力保後主。
諸葛亮輔佐後主期間,主要做了以下兩件核心事:一是依法治國,二是以攻為守。
依法治國,這一條是劉備的政治理念,更是諸葛亮堅持的原因。
也是當時蜀國的國情需求。
原因就是蔬果的組成,劉備舊部、荊州集團、益州集團這三部分。
在這樣的情況下,平衡各個利益集團的利益就是最重要的。
所以依法治國就是首選。
而第二點以攻為守就有點費解了,當時的蜀國有這樣的實力嗎?
我們回到那個時代分析一下:其實當時的曹魏時三國中最強大的,並不容易攻打。
三國各執一方牽一髮動全身。
在地理位置上,蜀國地理偏狹,後勤補給極為不便,這樣看來其實蜀國當時似乎沒有贏得戰爭的條件。
諸葛亮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那麼他為什麼還要發動北伐?
其原因應該是這兩點:第一點是諸葛亮作為名士的政治理想,劉備一直都以匡扶漢室為目的,諸葛亮也是這種政治理想。
但是老是做不到這一點,而且這一點的阻力太大,畢竟劉備也是漢室子孫,自己另立朝廷也算漢室了,於是自己稱帝,這第一個政治理想算是實現了,或者說沒法實現了。
這種情況下第二點就很重要了,這是不得不面對很現實的問題。
那麼這個現實問題是什麼?答案就是益州,因為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
」意思就是益州太弱小,並且補給能力差,很容易就會被滅掉。
所以諸葛亮索性就選擇北伐,去碰碰運氣,反正成功和失敗的幾率都占百分之五十。
但是諸葛亮首先面對兩個問題:第一是國內反對,認為不能成功。
第二是司馬懿。
尤其是司馬懿,最讓諸葛亮偷偷。
司馬懿是在諸葛亮第三次北伐真正掌握兵權,直到最後一次諸葛亮累死在五丈原,也能撼動曹魏的防線。
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一是來自內部,不只是地理劣勢、後勤補給。
歷史上的益州士族、富豪並不支持,因為每次北伐諸葛亮都愛護百姓,主要的補給都來自益州豪強,每次都要他們出錢出糧,出人。
而且富豪根基深厚,他們的不合作才是諸葛亮「有心無力」的原因。
所謂「司馬懿掌兵,大禍臨頭」,諸葛亮最擔心的還是司馬懿,司馬懿才能出眾,又深懂韜略比較難對付。
首先他無恥的耗死了諸葛亮,其次,司馬家族逐漸架空了曹魏皇帝。
最終,司馬氏統一了三國。
而這一切發生,就是因為司馬懿掌韜光養晦多年,突然掌兵。
他的能力一下爆發了出來,他掌兵之後,表面上是在抵抗外敵,背地裡卻在籠絡軍心,最終依靠這些將士消滅曹魏政權。
所以諸葛亮北伐敗於一個人,而這個人就是司馬懿。
故史贊有曰「司馬懿掌兵,大禍臨頭」。
歷史上諸葛亮六出祁山為何都沒成功
歷史上諸葛亮六出祁山為何都沒成功諸葛亮六出祁山很顯然失敗了,但是後來的軍事理論學家和歷史學家對於諸葛亮六出祁山為何都沒成功這個問題有不同的見解,有人認為諸葛亮六出祁山失敗最大的原因就是人才缺乏後...
劉備不缺良將,為何卻最終失敗?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三國的經典之處就在於不論是在文學界的造詣,亦或是為人處世治國方略都能讓我們從中學到很多東西。看完三國的人,大多都為蜀國的命運感到惋惜,感嘆劉備時運不濟。
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三國時期蜀漢為何沒有在曹魏曹局動盪時大舉北伐?
在《三國演義》中直到諸葛亮生命走向盡頭也沒有完成「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願景。而他也只能將大任交給後世之人。後主劉嬋曾經問過他,丞相百年之後誰可以繼承相位。諸葛亮說,蔣琬可以。後主又問蔣琬之後...
蜀漢劉禪治國41年,難逃滅國命運,阿斗最終的抉擇萬千黎民感激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立蜀漢政權,劉禪(小名阿斗)進封為皇太子。同年劉備以替義弟關羽報仇之名舉兵伐吳,這場由劉備御駕親征的戰爭最終以夷陵之戰慘敗結束,繼關羽失荊州後蜀漢第二次遭受重創。...
如果關羽不丟失荊州,劉備能統一三國嗎?
歷史不能重演,而且,戰爭的勝負和時局的發展變化受諸多因素影響,即便不丟荊州,劉備未必能夠一統三國.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荊州不丟的話,劉備和蜀漢在與曹魏和東吳的抗衡中會不落下風,至少戰略...
揭秘三國時代,國小兵弱的蜀漢為何越戰越強?原因很簡單只有三點
三國時期,魏國、蜀國和吳國三國鼎立,魏國占有大漢十三州的九州,吳國占有揚州和交州,外加荊州的六郡,而蜀國只有一州就是益州,不過益州的領土可是頂上曹魏的兩個州,只不過都是無主的荒地,開發比較慢
三國之戰,為何有「臥龍」之稱的諸葛亮治理的蜀漢是最先滅亡的?
隨著《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和《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兩部大劇的熱播,讓觀眾看到了不一樣的司馬懿和諸葛亮,刷新了對於三國時期各個名仕的認知,今天我們就重點討論一下為何有臥龍之稱的諸葛亮治理的...
其膽大如雞卵的姜維,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三國演義》說到,諸葛亮死後,大將軍姜維繼承其北伐遺志,多次率兵攻魏,但終未能改變形勢對比。魏將鄧艾、鍾會分兵攻擊。鄧艾出奇兵偷襲涪城,威脅成都,後主驚惶無措而投降。姜維見大勢已去,設計率部假...
後諸葛亮時代的三國什麼樣
一諸葛亮六出祁山皆未能遂意,很是憂憤,便病倒在伐魏途中,回至成都就死掉了。他是蜀國的股肱(劉備生前對孔明的贊語)和第二代領導人,在他昏慘慘似燈將盡的時候,整個益州是否會因缺了他的支撐,而變得急喇...
大智若愚:諸葛亮死後劉禪如何治理蜀國
歷來對史事都存在不同看法,這本是正常現象。比如近日有學者稱水滸一百單八將都是土匪強盜,瞬時引來板磚無數。其實,如果站在宋皇帝的立場上看,他 們不是恐怖分子是什麼?孔子是喪家犬,李白是古惑仔,換個...
三國爭霸戰之蜀國:成也孔明 敗也孔明
三國時期一直是大家都非常喜歡的歷史時期。這個時期,猛將如雲,名士輩出。實力最弱小的蜀國建立時,就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和趙雲,而且五虎上將的粉絲也不在少數。魏國則有典韋、張遼、李典、...
三國的蜀國成也孔明,敗也孔明
三國時期一直是大家都非常喜歡的歷史時期。這個時期,猛將如雲,名士輩出。實力最弱小的蜀國建立時,就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和趙雲,而且五虎上將的粉絲也不在少數。魏國則有典韋、張遼、李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