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諸葛亮死後劉禪如何治理蜀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歷來對史事都存在不同看法,這本是正常現象。
比如近日有學者稱水滸一百單八將都是土匪強盜,瞬時引來板磚無數。
其實,如果站在宋皇帝的立場上看,他 們不是恐怖分子是什麼?孔子是喪家犬,李白是古惑仔,換個角度解讀下歷史,更新一下一成不變的固定思維,不必大驚小怪,時代的變化是誰也擋不住的,這裡要 說說劉禪。
後主劉禪劇照
劉禪,小名阿斗,是三國時期劉備的長子。
公元223年劉備病故,劉禪繼位,史稱劉後主,領導蜀國41年。
在劉禪漫長的政治生涯中,「貴人」不斷,先有鞠躬盡瘁的諸葛亮,後有蔣琬、費褘、姜維等人輔佐,從羅貫中到市井街頭,劉禪的形象始終是碌碌無為的的庸主一個,更有甚者稱之為「亡國之昏君,喪邦之庸人」。
後主劉禪劇照
劉禪,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嗎?如此昏庸之輩又何以在位41年?我想,劉禪既非雄才大略,可也談不上是十足的昏君。
同樣是後主,劉禪不應該是最無能的一位, 南唐後主李煜若不是會寫幾句詞,他連阿斗一半都不如。
生活在劉備、諸葛亮這樣巨星般照耀的環境裡,劉禪有光也發不出來了。
看過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中國歷代末帝,幾乎都是橫徵暴斂,政治腐化、宦官專權,戰爭不斷,民不聊生。
劉禪可沒學他們。
據《三國志》記載,劉備臨終前囑 咐劉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劉禪事孔明如父,委以諸事,不加干涉,基本上都是「就按丞相說的辦吧」,即使自己心中對諸葛亮窮
兵黷武的一味北伐有成見,也都憋在心裡不說,充分領會並嚴格執行了劉備的教導以及對長輩的尊重,更主要的是團結了內部領導班子,沒鬧內訌,保持了領導集團 的穩定,最終得實惠的還是平民百姓。
易中天品三國的時候也認為扶不起的阿斗其實很聰明:「諸葛亮去世以後,劉禪立馬廢除了丞相制度,命 蔣琬主管行政,命費褘主管軍事,將原本集權於諸葛亮的權力一分為二,讓兩人相互制衡。
蔣琬去世後,劉禪乾脆自攝國政。
在易中天看來,這都不是弱智的行 為。
」如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諸葛亮去世後,蜀中百姓和官吏上書要求在各地建廟祭奠,劉禪卻一直沒有答應的原因了。
後主劉禪劇照
劉禪生活腐化時,學者周譙和老臣董允上書勸柬,劉禪最多也就是無可奈何,而不是一怒之下大開殺戒。
後主劉禪可能是中國歷代帝王里,對大臣動刀最少的一個了,這點非常難得。
還有個宦官黃皓,相比之下,也沒鬧出什麼大動靜。
諸葛亮去世後,劉禪仍能繼續領導蜀國30年,休養生息,無為而治。
就單憑能讓皇權維持這麼長時間而又沒出什麼大亂子這一點看,劉禪並非如史評那麼昏庸。
後主劉禪劇照
公元263年,當魏國三路大兵兵臨城下的時候,劉禪選擇了投降。
劉禪是懦弱的,愧對列祖列宗,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劉禪此舉也使百姓免受戰火之苦。
降魏期 間,劉禪更留下被世人嘲笑的「樂不思蜀」的典故,作為一代君王,我想劉禪即使再昏庸也不該愚蠢到這個地步,劉禪通過超高水平的偽裝讓晉公司馬昭放棄警惕,
儘管明哲保身畢竟躲開了殺身之禍。
人非頑石,假相背後,每當劉禪想起遠在西蜀的父親的亡靈,又多少次為思蜀而淚下呢,箇中傷感又有誰知?降魏8年後,劉禪 直到65歲方才死去。
三國里,劉禪領導的蜀國一直處於弱勢,然而41年來,劉禪能知人善任,政權穩固,重現實輕面子,使百姓免受戰爭塗炭,這又豈是扶不起的阿斗所能為之?
公元258年,曹魏派鍾會、鄧艾、諸葛緒分數路向成都進攻,打響了滅蜀之戰。
當鄧艾在綿竹殲滅諸葛瞻統帥的西蜀主力後,西蜀小朝廷萬般惶恐中,開始討論 政權以及皇帝劉禪的前途。
有人提出:「蜀與吳結盟,應該東下投奔孫吳。
」有人則說:「西蜀南中七郡地勢險絕,容易自守,應該遷都到南方去。
」然而更多群臣
知大勢已去,六神無主,不知應該怎麼辦才好,只好緊閉嘴巴默不作聲。
北地王在這次這次朝議中說了些什麼,後世已不得而知,最大的可能,就是附和群臣的動 議,投降東吳或南下南中建立個流亡政府。
後主劉禪劇照
這時,歷來不受重視的譙周(典學從事,相當於教育部長)站了出來,擺出幾點不容置疑的理由加以反對:其一:自古以來,沒有寄身別國做皇帝的事;今天逃到吳國去,理當臣服於吳國。
其二,大能吞小,小不能吞大,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
承認這一條,就知道曹魏能并吞孫吳,孫吳不能并吞曹魏。
與其向小國孫吳稱臣,何如向大國曹魏稱臣?其 三,稱臣是低聲下氣的羞恥事情,如果臣服於東吳,之後還得再臣服曹魏,哪裡還能一辱再辱,先稱臣於吳,再稱臣於魏!與其這樣,還不如一步到位,直接去投降 曹魏。
後主劉禪劇照
堵死了這條之路,譙周又話鋒一轉,堵死了南下南中的另一條路:其一,如果想將國都搬遷到南中地區,就應該早有預謀早作安排,只有這樣,才能在那裡立足。
今日大敵將兵臨城下,亡國之禍就在眼前,上至朝臣士大夫,下至士兵以及普通百姓,很難說誰忠誠可靠,哪一個都靠不住。
恐怕皇帝抬足出走的當天,就會發生意 想不到的叛變,哪裡能容你逃往南中!
老實說,蜀國的益州籍官員長期受到荊州籍官員打壓排擠,對這個政權沒有感情;更由於自公元211年 劉備入川以來的53年中,給益州民眾帶來的不是福祉而是無窮無盡的災難。
同益州民眾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譙周等益州籍官員,有十足理由對這個割據政權厭惡鄙 視和詛咒,一旦有機會,自然要促其咽氣蹬腿。
譙周的這番廷對,很難排除感情因素。
但是這番廷對義正詞嚴、說理充分、邏輯嚴密、無懈可擊。
眾人雖已沒有了還手之力,又擔心地說:「今鄧艾即將兵臨成都,(破城滅國即在眼前),如果他不肯受降,不給體面的下台機會,那時咋辦?」
譙周分析說:「方今東吳還沒有臣服曹魏,形勢決定曹魏不得不接受西蜀的開城投降。
受降之後,還不得不給以禮遇。
」大概看到劉禪的猶豫不決,譙周進而拍胸脯說:「陛下降魏後,假若曹魏不裂土封您,我則請求身往京都,以大義力爭。
」
後主劉禪劇照
這時,其他大臣已沒有了反對的理由,可是劉禪還處在猶豫之中,譙周上書勸說道:「第一,南方僻遠荒蠻之地,民眾還沒有歸化,平常雖然並不曾向政府納貢, 還多次反叛朝廷。
諸葛亮南征時以兵鋒相逼,南人兵敗勢窮才勉強服從,但對繳納貢賦和征取兵員一直都心懷不滿,說實話,這是一批異己力量,盼望國家滅亡的群
體。
今在走途無路中前往南中,想以此地為依憑,恐必然再一次反叛。
第二,曹魏大兵這次洶湧澎拜地奔向成都,不單是要取西蜀,必然有後續動作。
假如朝廷奔向 南方,曹魏大兵必然會乘勢追擊。
第三,假如陛下奔到南中,外要全力拒敵,內要須供應服飾,陛下 無法從他處獲取費用,必然要對南中民眾擴大徵收,擴大徵收則是促其迅速反叛。
第四……今陛下南行,益州各地官民不肯被其父母,也不肯離鄉背井,逃往或反叛 必然加速。
我望陛下早作決斷投降曹魏們還可以獲得爵位土地,別弄到南下後勢窮力蹙再去投降,那是禍患就嚴重了。
」
後主劉禪劇照
北地王劉諶將祖父劉備巧取豪奪的益州政權視之為一家私有,其父劉禪決定投降後,在萬般無奈和歇斯底里的交織中,回家兇殘地殺害了妻子然後自殺,帶著絕望給西蜀割據政權做了殉葬品。
兒子劉諶的自殺,並沒有給他帶來一線希望,更沒有對西蜀官兵產生氣吞山河的精神激勵,擺在劉禪面前的可走之路,除過投降已沒有其它選項,遂在一番準備後,劉禪自縛,並讓人抬著棺材,開城向鄧艾投降,從此結束了劉氏父子自公元208年以來53年的軍閥割據。
阿斗是怎樣做到在司馬昭的虎窩裡舒舒服服地吃喝玩樂,直到終老的。
這樣的智慧別人有嗎?這樣的際遇翻遍史書還能找到第二例嗎?答案是:沒有!不能!由此可見,三國中阿斗的智力被嚴重低估了!
蜀漢後主劉禪(207—271 年),自東漢末以來一直被視為「扶不起的阿斗」——某種弱智或低能兒的象徵,這實在是中國歷史上的曠古奇冤之一。
其實,劉備和劉禪可以說都是中國歷史上最 工於心計的帝王。
前者靠他的人格和謀略使其親手創建的蜀漢帝國在夾縫中生存了四十多年;而後者則靠其雅量與智慧使自己在外部條件非常不利的情況下,能夠安 全地度過一生。
後主劉禪劇照
袁術特別欣賞孫策,說:「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曹操與孫權對陣,不僅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氏兄弟如此豪傑,令人羨慕。
相比之下,劉備生 的阿斗既愚且呆,被陳壽斥為「昏聵之主」,留下千古笑柄。
然而,將相有種,阿斗不能決定自己的出身與成分,只要劉備有兒子,這個人肯定要接劉備的班,只不
過這個人是阿斗而已,他就是不想當蜀主也不行。
這與後世的朝中無人不做官是一個道理:朝中有人,有關係,有背景,只好去當官。
至於有沒有本事,尚在其次。
當官就當吧,能為民造福也是一件功德,所以當了官,要看他怎麼做官。
李鴻章李中堂說:「做官乃天下第一易事。
」好大的口氣!不過這話不假,頗耐推敲,試從阿斗講起。
確切的講,阿斗當的是皇帝,一國之主,最大的官。
但這難不倒阿斗,因為軍政大事基本上由諸葛亮在操持,他只負責簽字就行了。
即使碰到個案,阿斗也是去問 相父的,相父說咋辦就咋辦,阿斗用不著費腦筋,只要奉行無作為主義即可。
這樣的皇帝還不好當?所以北朝苻堅有王猛輔佐的時候,苻堅常說:當帝王多麼輕鬆快
活。
當然,苻堅算是個英雄,而以阿斗的智力而言,才疏志短,無作為實乃上策。
當然,阿斗不一定懂得如此這般為自己策劃,他沒有這個智力,而實際上,他就是 不懂得做什麼,也做不了什麼。
後主劉禪劇照
諸葛亮逝去不久,西蜀就滅亡了,阿斗做了司馬昭的俘虜。
司馬昭何許人也?形容為虎狼之輩是毫不誇張的,看看他殺滅曹丕幾個兒子的手段就足以證明此言不 虛。
然而,司馬昭在阿斗面前,是被阿斗玩的團團轉的。
司馬昭問阿斗曰:「思蜀否?」阿斗答曰:「此間樂,不思蜀。
」多麼直白的回答,然而又是多麼深邃的思
維啊!試想想,還有比這六個字更令司馬昭放心的答案嗎?沒有,絕對沒有。
於是,阿斗在司馬昭的虎窩裡舒舒服服地吃喝玩樂,直到終老。
這樣的智慧別人有嗎? 這樣的際遇翻遍史書還能找到第二例嗎?答案是:沒有!不能!由此可見,三國中阿斗的智力被嚴重低估了!
誰知阿斗卻成了昏庸的代名詞。
而後世佩虎符、坐皋比、不願承認才比阿斗者又何可勝數哉?那些峨大冠、拖長紳,對阿斗嗤之以鼻的人,又有幾個真的比阿斗水平更高?偏偏他們志存高遠,自 恃文韜武略,處江湖之遠則跑官要官買官,不忘政治抱負;居廟堂之高則好大喜功,大建形象工程、本專業工程,且美之名曰「為民辦實事」,還力求大手筆、大動 作、大作為,其為害有甚於阿斗者矣!
由此觀之,阿斗真可不慚矣。
從今而後,請勿再笑阿斗!
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劉禪
劉禪是劉備和甘夫人所生的,在位52年,享年70歲。劉禪還是比較有作為的君主的,並不是像三國演義那樣是個扶不起的阿斗。你看他在位52年就知道了,一個扶不起的阿斗能在君主這個位子上坐52年,說了任誰...
劉嬋危難之時,說出了7個字,司馬昭立刻打消了殺他的念頭
如今有許多俗語都來源於三國時期,例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扶不起的阿斗等等。平常我們總說扶不起的阿斗,阿斗指的就是昭烈皇帝劉備的兒子,劉禪。一直以來,司馬昭都想殺了劉禪,但是劉禪只對他說了七個字...
阿斗真的扶不起?還是諸葛亮不會扶?真心不想把劉禪扶起來
在世人的心目中,劉禪是平庸昏聵之君,在市井街頭的平頭百姓眼裡,劉禪的形象始終是碌碌無為的的庸主一個,更有甚者稱之為「亡國之昏君,喪邦之庸人」。因劉禪小名為阿斗,於是在我們國語的形容詞中,又多了一...
關於『扶不起的阿斗』一些思考
阿斗,劉禪,蜀漢劉備的兒子,小名阿斗,也有人說是阿升,古時候升跟斗的寫法大約比較接近,所以也就成了阿斗,由於昏庸無能,後人用來形容一個人就算有貴人幫助也難以成才的庸人通常會用「扶不起的阿斗」,當...
阿斗真的扶不起嗎?這或許只是劉禪迷惑眾人的一個伎倆
蜀後主劉禪一直被視作庸主的典型,並被戲稱為「扶不起的阿斗」。劉禪的庸主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似乎也被蓋棺定論,但殊不知這種觀點在三國之後頻頻遭到學者們的質疑。質疑者認為,劉禪之所以以庸主的形象示人,...
扶不起的劉阿斗是否真的扶不起
很多人都知道樂不思蜀的出處,而且一提這個成語就想起了扶不起的阿斗。一提起阿斗,很多人對他的第一印象是懦弱無能、膽小怕事、沒心沒肺,也許很多人知道劉禪劉阿斗可能是從《三國演義》了解到的,但是真正的...
三國蜀漢之第二位皇帝 漢懷帝劉禪樂不思蜀 扶不起的阿斗
漢懷帝劉禪(207年----271年) ,即蜀漢後主,字公嗣。據傳劉禪之母甘夫人因夜夢仰吞北斗而懷孕,所以劉禪的小名叫做"阿斗"。昭烈帝劉備之子,母親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