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滅亡蜀漢 孫吳並非見死不救 因劉禪投降太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公元263年,曹魏權臣司馬昭派遣鍾會、鄧艾、師纂率領20萬大軍,兵分三路進攻蜀漢。
蜀漢難以抵擋,後主劉禪在成都棄城投降。
蜀漢宣告滅亡。
《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中濃墨重彩講述的三國,從此剩下曹魏和孫吳兩國了。
劉備、諸葛亮地下有知的話,會作何感想?
我們知道,在曹魏、蜀漢和孫吳三國中,曹魏的整體實力遠遠高於蜀漢和孫吳。
從版圖上看,「天下三分,中國十有其八。
吳、蜀各保一州。
」從人口上看,「吳蜀不能居半。
」蜀漢和孫吳加在一起,都趕不到曹魏。
孫吳和蜀漢憑什麼「三國鼎立」?
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孫吳和蜀漢採取聯合起來,對付曹魏的戰略對策。
208年,曹操親率80萬大軍征伐劉備,劉備派諸葛亮前往孫吳,成功說服孫權發兵救援。
吳蜀聯軍在赤壁之戰中擊敗了曹操大軍,形成天下三分的雛型,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
每當吳蜀聯盟發生震盪,就是這兩個國家最危險的時候。
223年,劉備病死於永安(今重慶市奉節縣)。
諸葛亮作為託孤大臣,全力輔佐年少的後主劉禪。
劉禪命令諸葛亮開府治事,諸葛亮第一件事就是派鄧芝往孫吳,鞏固吳蜀聯盟。
由此可見吳蜀聯盟的重要性。
事實上,孫吳這邊也很看重吳蜀聯盟。
赤壁之戰後,劉備、曹操、孫權三家將荊州7個郡進行了瓜分,劉備戰果最豐盛,得到了其中的5個(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
其中,南郡本屬於孫吳,被劉備「借」走了,從此就由關羽鎮守,再沒歸還之意。
在很長的時間,孫權出於維繫吳蜀聯盟的考慮,沒有向劉備索要南郡。
那麼,263年,當蜀漢遭到曹魏大軍致命性攻擊時,孫吳為何不派兵援助?
其實,孫吳不但派兵援助了,還水陸齊進,傾盡全力。
《三國志》中有這樣一段表述:「冬十月,蜀以魏見伐來告……甲申,使大將軍丁奉督諸軍向魏壽春,將軍留平別詣施績於南郡,議兵所向,將軍丁封、孫異如沔中,皆救蜀。
」
263年10月,蜀漢後主劉禪在曹魏大軍壓境之際,派人向孫吳求救。
很快,孫吳就採取了援救動作。
一方面,在陸路上派大將軍丁奉率領軍隊進攻曹魏重鎮壽春,這是「圍魏救趙」之策,欲在逼迫曹魏大軍回師自救;一方面,又派將軍丁封、孫異等人率領水軍部隊,從漢水進入漢中,試圖救援。
同時,孫吳還派將軍留平前往荊州,商議從永安入四川的計劃。
這是因為從永安進入四川距離最短、速度最快。
然而,雖然孫吳動用了所有可以動員的力量,採取了所有可以想到的決策,來救援蜀漢,避免陷入「唇亡齒寒」的絕境,但蜀漢還是滅亡了。
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孫吳救援的速度,趕不上劉禪投降的速度。
從時間上看,蜀漢是從263年遭到曹魏攻擊,10月派人向孫吳求援,11月就向曹魏大軍投降了。
這時候,孫吳大軍還在路上。
他們得知劉禪投降的消息後,不得不退兵,「蜀主劉禪降魏問至,然後罷。
」
時隔多年以後,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假如劉禪聽從諸葛亮之計,對陰平嚴加防守;假如蜀漢衛將軍諸葛瞻不貿然與鄧艾軍隊決戰,導致全軍覆沒;假如諸葛瞻戰死後,劉禪沒有自亂陣腳,急吼吼地向曹魏軍隊投降,堅守一段時間,等候孫吳援軍到來,鹿死誰手,還為未可知呢。
【參考資料:《三國志》《資治通鑑》等】
蜀漢滅亡後,結局最好的大將,一個能擊敗東吳軍神,一個坐鎮一方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蜀漢政權是劉備建立的,不過按照正式的朝代紀年,蜀漢是最早滅亡的國家,也是存在時間最短的國家。公元263年,司馬昭執掌的曹魏興兵伐蜀,三路大軍南下,最終鄧艾一路偷渡陰平,兵臨城下...
趙雲如果看到劉禪的所作所為,會不會後悔沒把他摔死
原創文章:大家好!膽大包天的小編又來了!上一回咱們說道:"如果諸葛亮入了東吳,能勝過曹操麼? "答案是否定的,曹孟德真不是一般人能收拾得了得.這一回咱們說,曹魏大將鄧艾偷渡陰平,繞過劍閣,殺了諸...
曹魏伐蜀攻入漢中,東吳大軍還在救援的路上,蜀後主劉禪竟已降魏
景耀六年,姜維聽聞鍾會於關中治兵,於是上書給劉禪調兵遣將以作準備,但黃皓告訴劉禪敵人不會來的,於是劉禪也就沒當回事,導致蜀漢群臣都不知道此事。
蜀漢後主劉禪投降曹魏之前,姜維在幹什麼呢?
東漢末年,朝政崩壞,群雄四起,天下大亂。漢室宗親劉備,奮然起兵,志在興復漢室,匡正天下。最終曹操雄霸北方,孫權盤踞江東,劉備屹立西蜀,最後成了魏、吳、蜀三國鼎立之勢。劉備死後,後主劉禪繼位。丞相...
諸葛亮為什麼六出祁山,屢敗屢戰?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六出祁山」,都無功而返。身為一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不可能看不清天下局勢,三國鼎立,蜀漢最弱。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究竟有著怎樣的原因使他多次以弱擊強,揮師北伐呢?
當劉禪聽完譙周的3個理由後,他便決定向鄧艾大軍投降了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魏國實際領導者司馬昭派遣鍾會、鄧艾等人率領三路大軍南征蜀漢。雖然姜維把鍾會的十多萬大軍擋在了劍閣關,但是鄧艾卻成功偷渡陰平,並在綿竹打敗了諸葛亮之子諸葛瞻,成都岌岌可危...
讀完這篇文章,讓你對三國帝王史了如指掌
東漢末年,硝煙四起,群雄爭霸,因此出現了一個特殊的時期——三國。三國,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眾人皆知的赤壁之戰後,孫劉聯盟打敗了曹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形。三國歷史是大家比較熟悉的,...
蜀漢滅亡之際,東吳為什麼見死不救?其實原因很簡單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大家都知道魏蜀吳天下三分,曹魏勢力最為強大,蜀漢和東吳一般聯合抗曹,尤其是到了三國後期,蜀漢和東吳的實力越來越弱,而曹魏在司馬氏掌權之後,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公元263年,司馬昭...
細說三國孫劉聯盟的始末
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時三國時期有名的兩次戰役,表面上看這兩次戰爭是軍事力量的比拼,實質上外交上的博弈也尤為重要。對於劉備來說赤壁之戰的勝利是占盡了孫吳的光,雖然孫吳一方也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才和劉備結...
蜀漢後主劉禪,是一位昏庸之君,還是任人唯賢的明主?這才是真相
導讀:熟讀《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在魏蜀吳三國的後代中,蜀漢後主劉禪能力有限,甚至被人稱為「扶不起的阿斗」。劉禪最「閃耀」的一次出場,就是作為襁褓中的嬰兒,在渾身是膽的趙子龍的掩護下殺出重圍(...
滅蜀之戰:鄧艾為何只用幾千兵馬就逼得劉禪投降
熱播電視劇《虎嘯龍吟》濃墨重彩地演繹了蜀漢、曹魏、孫吳之間的激烈爭鬥。特別是蜀漢和曹魏,幾十年來互為敵我,干戈不休。應該說,在諸葛亮時代,蜀漢以攻為守,一直對曹魏呈進攻態勢;到了姜維時代末期,曹...
劉備為何不能統一天下?
三國演義中寫到水鏡先生司馬徽先劉備舉薦人才時說,臥龍鳳雛得一即可安定天下。劉備三顧茅廬後諸葛亮出山相助,為其規劃了統一天下的大策。赤壁之站,劉備取得荊州四郡,在孫吳不受重要的鳳雛龐統投靠劉備門下...
三國時代論國力,曹魏和東吳都要比蜀漢強大,但蜀漢是最穩當的
不贊同這個評價,阿斗並不是窩囊廢。三國時代論國力,曹魏和東吳都要比蜀漢強大。但蜀漢的政局卻是最穩定的。曹丕篡漢,劉備就找理由登基了。過幾年,孫權也掛出了「大帝」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