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瑜何生亮」背後的三國周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山色空濛無限美,百戰歸來再讀書】 作者:山色歸讀
《三國演義》作為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以描寫戰爭見長,反映了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
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演繹故事,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以廣闊的背景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
該書一方面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實的三國歷史,另一方面,作者又利用文學創作手法對三國人物進行了誇張、美化、醜化的現象大量存在,其中三國中吳國的主要軍事統帥周瑜的歷史形象幾乎有顛覆性的藝術再創造,使得千百年來其在中國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基本上是一個情商不高、心胸狹窄、無容人之量的角色,並最終因此「氣殺」而終。
歷史上真實的周瑜是怎樣的呢?周瑜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安徽廬江舒縣(今安徽六安市舒城縣)人,他老爹周異曾做過東漢末年的洛陽(全國第一縣)令,堂祖父周景因擁立漢靈帝、堂叔周忠(周景之子)擁立末代漢獻帝都官至太尉,可謂家世顯赫。
周瑜本人身材高大、容貌俊美,不但是帥哥,而且相當有才情,時人親切地稱呼他為「周郎」。
當時江東有一句話廣為流傳:「曲有誤,周郎顧」,也就是稱讚周瑜精通音律——他隨隨便便在街道上溜達觀光,街邊彈琴的人行雲流水的演奏中哪怕偶然出現了一個音符的錯誤,漫不經心的周瑜馬上會敏銳地「捕捉」到這個不和諧的誤奏音律而回頭審視,這是達到了鍾子期「聽弦歌而知雅意」的大師級水準啊!
這個從後來周瑜娶了國色天香的美女小喬後伉儷情深也可以得到印證,抱得美人歸固然不易,但是他與小喬琴瑟和鳴說明他的音樂才能確實不是浪得虛名。
唐代詩人李端寫了一首《聽箏》詩「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化用此典故,進一步發揮想像,描繪周郎因相貌英俊,風流倜儻,而古時彈奏者多為女子,為博周郎回頭一顧,往往故意將曲譜彈錯。
看來當今娛樂界的自炒之風是有歷史淵源的啊!
周瑜作為千古儒將的代表更突出的才能表現在其軍事方面。
他自21歲起隨孫策東征西討平定江東,孫策遇刺身亡後又輔佐孫策的弟弟孫權。
周瑜以東吳軍事長官(中護軍)與吳國文官大佬張昭(長史)共掌國事,嘔心瀝血,百戰功高,所謂「內事不決問子布(張昭,字子布),外事不決問周瑜」,其中尤其以建安十三年周瑜率江東孫權集團與劉備軍隊聯合,赤壁之戰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而功炳千秋。
所以孫權後來登基稱帝後感慨道:「孤非周公瑾,不帝矣」!遺憾的是赤壁之戰兩年後,一代儒將周瑜在討伐益州途中英年早逝於巴丘(今湖南嶽陽),年僅36歲。
正史上周瑜與《三國演義》中氣量狹小、小肚雞腸的形象完全相反,他「性度恢廓」、「實奇才也」。
後人把周瑜與諸葛亮、龐統、司馬懿並稱所謂的「臥龍鳳雛幼麟冢虎(「俊美幼麟是周郎,蕭牆之內伏冢虎」-司馬懿)。
演義中對周瑜的描敘基本是一種「戲說」,幾乎完全扭曲了周瑜的高大上形象。
依據《三國志》記載來看,周瑜舉賢薦能可比鮑叔牙;折節為國比肩藺相如;謙禮忠君堪比于謙。
雅量高致,氣度恢弘。
周瑜向孫權舉薦後來的東吳名臣魯肅時,他先小心伺候魯母搬到吳郡,然後曉以大義苦勸魯肅留下,他說:「昔馬援答光武帝(漢光武劉秀)雲『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
如今我的主人孫權親信賢人智士,接納奇才異能,況且我聽說古代哲人的神秘論證,接承天命替代劉氏者,必定起於東南,推算曆數觀察形勢,最終會造建起帝王基業,與天命相符合,也正在東南。
現在正是有識有志之士歸附英傑的時代。
我正領悟到這個道理。
」
並馬上向孫權極力舉薦魯肅,說他才幹超群,可為肱骨輔佐之臣。
建議孫權應該多方搜羅魯肅這樣的人才,以成就大業,不能讓他們流散外地。
這樣坦誠忠貞、胸襟豁達的人怎麼會像演義中說的那樣對諸葛亮如此妒賢嫉能呢?更不會有所謂「既生瑜,何生亮?」這樣酸溜溜的語句!
在周瑜與東吳老臣程普的相處上也可對其個性窺見一斑。
史載:「程普頗以年長,數陵侮瑜,瑜折節下之,終不與較。
」周瑜二十幾歲就身居高位,讓東吳的一些老將不服,其中又以程普為首,程普是三代老臣,因為自己年長(又比周瑜官位低),起初周瑜在他眼裡不過是個沒有經受什麼風浪、只是跟孫氏兄弟走得比較近的世家子弟、一個小孩子罷了,程普三番五次倚老賣老地欺辱他,周瑜放低了身段和姿態與他結交,始終沒和他計較。
後來通過一次次戰爭的表現,程普逐漸對周瑜十分敬服親近,他對很多人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美酒),不覺自醉。
」,由此可見周瑜的謙恭和人格魅力,周瑜不僅不是小氣之人,他的心胸跟他的才智一樣出類拔萃。
連魏國的經學名臣王朗都讚嘆:「周公瑾,江淮之傑攘臂而為其將。
」,蔣干說他:「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
」。
再從周瑜與孫權的君臣相處之道來看,當年孫策遇刺死於非命時,接掌大位的孫權還是個十八九歲的半大孩子,幾乎沒有任何一國之主的閱歷和威信。
當時孫權的名位也只是將軍(後來做大後才稱王稱帝),在此之前孫策和麾下諸將、文武官員更多的類似一種意氣相投的盟主和盟賓的關係,賓客禮節都很簡單。
此時周瑜是手握重兵的主要將領,他帶兵來輔助孫權,唯獨周瑜首先用君臣的叩拜大禮來確認上下尊卑的君臣關係,表達對孫權的支持,而且言談之中,十分恭敬。
越是在這種困難的情況下,越能看出周瑜的謙恭、忠貞和深明大義。
難怪一向有識人之明的劉備讚嘆周瑜:「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
總的看來,周瑜是一個遠大抱負、才氣縱橫、英姿勃發、指揮若定的令人推崇的軍事儒將,「王佐之資」、「年少有美才」。
政治上高瞻遠矚,忠心耿耿;軍事上「膽略兼人」,智勇雙全;人格修養上,「性度恢廊」,情趣高雅;再加上如瑾似玉的玉面郎君模樣和精通音律的才情,幾乎是一個剛柔相濟、風度翩翩、無可挑剔的文武全才。
所以自古以來詩詞詠嘆周瑜的不少,如唐代詩人杜牧的「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南宋范成大的「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
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更是描繪出了一代英雄豪傑的洒脫氣度和橫掃千軍,這就是歷史上真實的周瑜!
可是,到了後世周瑜的形象就變得面部全非了,成了一個被嘲諷、帶著喜劇色彩的悲情人物,甚至出現了帶有奚落、諷刺的歇後語、典故:如「周瑜謀荊州——賠了夫人又折兵」,「諸葛亮哭周瑜——假戲真做」,「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瑜亮情節」等等,這些主要拜後世歷朝歷代對三國的正統定位所賜。
三國之後,對這段歷史的正統之爭一直在延續、演化,直到宋朝朱熹老夫子以其豐厚學識和理學高度一錘定音,「帝蜀寇魏、尊劉貶曹」漸成定局,既然統一三分的「魏」都是「寇」,被魏所滅且跟劉漢天子搭不上噶的「吳」更是「小寇」、「賊寇」了!人物的善惡褒貶也隨之沉浮起落,為了尊劉,自然就得貶曹抑孫,孫權集團的主要領軍人物周瑜,其形象自然也要與整個東吳定位匹配。
小說《三國演義》里為了凸顯蜀漢正統陣營主要角色之一的諸葛亮的智慧,對歷史上的周瑜形象做了較大的改動甚至貶抑,並虛構了較多的情節,如赤壁之戰諸葛亮借大小喬之事,智激周瑜;「蔣干盜書」;築壇借風;諸葛亮三氣周瑜,致使周瑜吐血而亡...這些情節,雖然膾炙人口,但實際上是虛構事件,與歷史不符。
正史不敵娛樂版的《三國演義》的結果,就是周瑜的形象一落千丈了:在政治上,他鼠目寸光,為因私嫉妒而置國家安危於不顧;在軍事上,他看似頗有才華,卻又似乎總逃不脫諸葛亮的所謂「神算」;在人格修養上,他好大喜功,心胸狹隘。
歷史真實的那個雅量高致、出眾人之表的周公瑾已經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個泛善可陳的二流角色。
【山色空濛無限美,百戰歸來再讀書】 作者:山色歸讀
正史軼聞:還原歷史中真實的周瑜
周瑜(公元175—210)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東漢末年東吳集團將領,傑出的軍事家。美姿容,精音律,長壯有姿貌,多謀善斷,胸襟廣闊。後與諸葛亮、龐統、司馬懿並稱臥龍鳳雛幼麟冢虎。
周瑜在正史中近乎完美 但為何遭後世狂貶?
「看昨日」35 :周瑜在正史中近乎完美 但為何遭後世狂貶?在史書《三國志》里,陳壽對於周瑜的評價很高,多次以「英雋異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韜略萬人之英」盛讚之,並評價其:政治...
一直被誤解 周瑜非嫉賢妒能者,而且器量還很大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將周瑜與「心胸狹窄」、「嫉賢妒能」聯繫在一起,但歷史的真實卻與之相反,周瑜不僅年紀輕輕便有雄才大略,而且器量廣大,被劉備稱為「萬人之英」。
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江左風流美丈夫」
整個三國英才輩出,各路豪傑俱起,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幾次特別大的時期,湧現出各種各樣的英雄才輩。這些時期基本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大動亂的時候,天下未定,豪傑並起,群雄割據,相映爭輝。三國尤其如...
周瑜氣量不小,也並非被氣死 真實的歷史恰好相反
在三國那個風起雲湧、群雄逐鹿的年代湧現出了一大批傑出的將才和文才。大多數人了解三國的途徑是通過《三國演義》。其中熟為人知的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有仁政愛民的劉備,有謀略超群的郭嘉…….可能大家對《...
三國名將周瑜有三種形象,一般人都只知道一種,第二種總被忽略!
(說歷史的女人之三國系列第40期)三國人物一般都有兩種形象,一種是《三國演義》等戲說本中的演義形象,另一種是《三國志》等史書中記載的真實形象。但是三國中有一個人,他卻有三種形象,此人就是周瑜,今...
不戲說不演義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周瑜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
千古冤屈!周瑜的真正形象被誰扭曲了?
一提到周瑜,大部分人心目中的印象可能是氣量狹窄甚至帶有點陰險狡詐的人物,因為我們記住的是「三氣周瑜」、「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周瑜真的是氣量狹窄的人物嗎?
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揭秘歷史上真正的周郎
周瑜(公元175-210年),字公瑾,東吳四英將第一位,廬江舒城(今安徽訪廬江東南)人。出身官宦之家,儀表英俊,聰穎過人,多謀略,人稱周郎。孫策死後與張昭共同輔佐孫權,任大都督。 幼年與孫策相識...
他英年早逝,還被人誤會為被諸葛亮活活氣死
「既生瑜,何生亮」三國演義中把這句話演義成了周瑜死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一個容易嫉妒、小肚雞腸的人物,一生與諸葛亮斗,最終卻被諸葛亮給活活氣死。不過這只是三國演義所演義的周瑜,明顯的把真實三國的周...
歷史三國演義: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周瑜,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安徽廬江舒縣人,出身士族,其父周異,曾任洛陽令。周瑜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遠大,可以說是當時很多女性同胞傾慕的對象,擁有大批女粉絲的周瑜,不僅出身不錯還精通音律...
被演義耽誤的周郎,真實歷史卻是這樣的
在羅貫中筆下的三國中,周瑜無疑是躺槍最慘的,讀完三國,許多人給周瑜的定義大多都是心胸狹隘、妒忌心極強,在東吳之時,周瑜時刻不想暗殺諸葛亮,以至於造成最後的「三氣周公瑾」悲劇,然而這不過是為了襯托...
羽扇綸巾並不是用來形容亮,而是被三國演義所耽誤的周郎
三國中,我最不喜歡西蜀。其中大部分原因來源於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還依稀記得小時候,初看三國,羅貫中的描寫和父親的影響,對蜀國印象好得就像迷了一位電影明星。而現在,有了自己的思想後,我越發地排斥...
揭開歷史迷霧,不吹不黑,認識赤壁之戰的真正英雄周瑜!
大家好,我是不吹不黑的公子不羽,從今天開始我每天都會給大家講一些咱們熟知的歷史人物,讓大家儘量多了解一些,看清一些真正的歷史人物。咱們來說一說被《三國演義》黑了很久的周瑜周大都督。「既生瑜,何生...
水鏡八奇之一 周瑜的歷史評價是怎樣的?
人物生平官宦世家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漢太尉之職。其父周異,曾任洛陽令。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遠大。孫策和周瑜同歲,交往甚密。初平元年(190年),孫堅兵討董卓時,...
歷史上真實的周瑜是怎樣的,並不像三國演義中所講的氣量狹小
三國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群雄爭霸,各路英才齊聚,比如蜀國的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曹魏的許褚、郭嘉、荀彧,東吳的孫權、周瑜、魯肅,今天咱們就談談東吳的周瑜,說到周瑜,大部分人都是在羅貫中的...
因為三國演義里的一句話,他蒙冤了數百年
我曾經寫過很多歷史人物,從先秦到明朝,從美女到名將,隔著現代的電腦鍵盤,將古人們的生平故事一一講來,有時會有種時空停頓的錯覺,仿佛當時當地,我在冷眼旁觀,他們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而有一個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