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恢宏的理想和怯懦的實踐:王莽理想主義改制的失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王莽作為儒家一派的鉅子,代漢而立,創建一個龐大而嶄新的帝國,這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

與一般帝王相比,王莽有超越現實利益的更大的政治抱負,他斬獲帝王的權力,目的是能夠把經學家學說付諸實踐,創建一個平等安寧、快樂理想的社會。

王莽做了皇帝以後,根據儒家的經義,開始了他的改革。

在政治方面,為了表示革故鼎新,王莽根據《周禮》,將很多政府機構和官職改換名稱。

如果說,王莽的政治改革只是改朝換代的形式,那麼,他的經濟改革則比較全面而深刻

新莽銅詔版,王莽統一度量衡的詔書九行

為消除西漢末年普遍存在的土地兼并等弊病,王莽在全國範圍內推行「王田制」,類似於周代的井田制度,將全國土地國有化,不允許自由買賣。

土地國有後重新分配,沒有耕地的農民,由政府分給耕地。

具體規定是,一對夫婦耕地一百畝,不滿百畝的,由政府補足。

「王田制」本意無疑是善良的,就是要使耕者有其田,重建經濟秩序。

為了逐步實現人人平等,王莽開始禁止奴婢買賣,以此扼制奴婢數量的擴大,倡導平等,重建和諧社會秩序。



五均六筦」政策也開始全面實施,這同樣是為了消除貧富差距。

五均,即政府控制物價,防止商人操縱市場。

王莽在長安及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等城市設立五均官,由政府來控制物價上漲,防止商人操縱市場。

六筦,就是酒、鹽、鐵器由國家專營,由中央政府統一鑄幣,經營山上水中的資源國家要收稅,以及五均賒貸。

這項政策的目的當然是增加國家財政。

新莽嘉量

儘管王莽改制的政策都是直面社會現實問題,但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了越來越多的無法解決的難題。

改制的軟弱和多變,不僅沒能解決已有的問題,反而帶來更多的矛盾。

隨著形勢的改變,王莽已漸漸由萬眾擁戴而變為萬眾背離

由於王莽改革的全盤失敗,原先的聖人王莽幾乎已成全民公敵。

人心思漢,民間出現了很多劉姓將再次稱帝的說法,「劉秀當為天子」的讖語無疑暗示著人們已將希望轉移到已經是新朝國師的劉歆身上

劉歆早在建平元年(前 6 年)為了避哀帝劉欣的名諱而改名劉秀。

在種種暗示之下,這位與王莽有著共同理想的大經學家竟然參與了廢除王莽的兵變

新朝地皇四年(23年)七月,大經學家劉歆因兵變事情敗露而自殺。

他是新朝的國師,號嘉新公。

劉向(左)與劉歆(右)父子

劉歆,字子駿,西漢末年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

他是沛人(今江蘇沛縣),西漢皇族,漢代古文經學的開創者,中國經學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

他曾與父親劉向同校皇家藏書,後來子承父業,匯集六藝群書,分類撰為《七略》。

這是中國第一部圖書目錄著作,在學術史上有很高的價值。

王莽和劉歆這兩個有遠大理想的人,也會把自己的理想添加到古文經學之中,作為一生追求的目標。

他們對西漢末年混亂的社會秩序、殘破的國家制度失望了,厭惡今文經糅雜百家和對政治的妥協。

於是他們以古文經學為基礎,規劃了理想的政治藍圖

劉歆是設計師,王莽是實踐者

劉歆的死,對王莽打擊巨大,因為兩人有幾十年情誼。

此時的王莽「軍師外破,大臣內叛,左右無所信」,從此終日借酒澆愁,幾乎不吃東西,讀書累了,就靠几案而睡。

改革集團內部分裂,加速了新莽政權的滅亡。

新朝地皇四年(23年),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在混亂中為商人杜吳所殺,王莽的首級,懸於宛市之中,數十個軍士爭相分裂了王莽的屍體。

新朝滅亡後,王莽的頭顱被後來歷代皇室所收藏,直到晉惠帝元康五年(295 年),洛陽武庫遭大火,遂被焚毀。

決定王莽命運的昆陽大戰

王莽死了,經學家的理想從巔峰墜落,他們的政治實踐也戛然而止。

一個王朝如一個人的生命,誕生以後,終會有壽終正寢那一天。

西漢王朝即是如此。

與西漢相比,王莽的新朝一世而亡,可謂是早夭。

今天我們探討王莽的失敗原因,也許會有一些獨到的見解。

對王莽的失敗,史書上的評論大體相同,一般都歸結為改制無方、食古不化、人心思漢等

然而若綜合分析,應該說,王莽失敗的原因是多重的。

客觀原因來說,王莽的失敗是一種必然

西漢末年人口自然增長加速,帶來了大量社會剩餘勞動力,改變了農民與土地的依附關係。

結果是流民數量暴漲,社會生產生活秩序被嚴重破壞。

以前,在解釋王朝興廢原因時,我們過多強調階層的對立與矛盾,其實,在耕地面積基本固定,生產方式無革命性改變的情況下,人口激增是任何一個王朝都無法承受之重

此外,自然災害也加速了王莽的失敗。

黃河在歷史上一共有九次大改道,第一次是在春秋時期,第二次就是王莽新朝的始建國三年(11年)。

黃河在魏郡,即今河北臨漳縣西南決口改道。

黃河決口成災,在漢代並不少見,但這次決口形成了改道,顯示出這場水災的嚴重,而更嚴重的是,在人口極為稠密的關東地區,大量耕地被毀。

這給了王莽政權最致命的一擊。

禍不單行,與水災相伴又有旱、蝗、瘟疫等災害。

新莽朝的農民起義,大多集中在黃泛區,自然災害愈重的年份,起義的聲浪也愈高。

主觀原因來說,王莽代漢而立,其實是以王莽為中心的儒生集團的一場政治實踐。

作為儒生,王莽有與傳統文人相同的性格缺陷

其一,習慣把理想當作現實。

班固說「莽誦六藝,以文奸言」, 這句話的意思是,王莽誦讀六經,藉以包裝自己的謬論。

班固的評說是不對的。

王莽不過是把夢當成真而已,所以他的改革措施只看到改革社會的必要性,沒有顧及社會現實的可能性,所以,好夢難以成真。

其二,做事優柔寡斷,猶豫不決。

王莽的改制多朝令夕改,遇到困難時,缺乏堅定的信念和百折不撓的勇氣。

地皇三年(22年),各地農民相繼起義,「天下潰畔,事窮計迫」,王莽於是徹底廢除井田、奴婢、山澤、六筦之禁,即位以來不便於民的詔令也都廢除,可事未及行,而舂陵兵起,新朝滅亡。

因為「口惠而實不至」,所以「怨災及其人」。

其三,過於相信自己,而疑心過重。

在王莽代漢的過程中,劉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王莽做了皇帝後,便對劉歆有了防範,棄之不用。

棄用劉歆,昭示著漢末儒生集團的分裂。

與秦始皇一樣,王莽是一個勤勉的皇帝,但事必躬親,很難容人、任人,也許過於勤勉,不善於用人,便很難做一個好皇帝。

新莽銅環權

改革本身來說,通過對其具體政策措施分析,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問題。

首先,改革的藍圖就有很大問題,改革的目的和手段相互牴牾,難以統一。

漢代經學比較注重社會秩序,對國家與制度則重視不足

這一傾向在古文經學中的表現更為明顯,王莽恰恰是古文經學的巨擘。

所以王莽改制的頂層設計,其根本目的是社會的整合,不是國家建設。

可是,事實上,整合混亂的社會秩序,必須以完善國家制度作為起點。

王莽的「王田制」,將全國土地國有化,按井田制重新分配。

其意在於消除土地兼并,使耕者有其田,重建經濟秩序,本意是善良的,但這一善良政策註定會失敗。

原因很清楚,西漢末年,大土地所有者基本是身份性地主,作為官僚,他們充斥於各級政府之中,是土地國有化的最大受害者,所以,這一措施必然引發官僚集團集體反彈。

結果,王莽既沒有能力兌現耕者有其田的承諾,又觸犯了官僚集團的特權利益,損害了自己的政權基礎。

王莽禁止奴婢買賣,立意是要扼制奴婢數量的擴大,倡導平等,重建和諧社會秩序。

但這項措施卻上下不得人心。

禁止奴婢買賣,必然危及官僚、豪強的利益,又使失去土地而無路可走的平民斷絕了一條賣身為奴的生路

王莽的「五均六筦」政策,從內容看,如果能夠施行,可以得到良好的社會效果。

但是由於缺乏官僚集團的支持,王莽只能依靠富商大賈來推行,這樣,反而形成危害更大的官商壟斷集團

王莽的改革過急過速,一有想法,便要全國推行。

為了保證改制落實,還輔助以嚴刑酷法。

這種不經過試驗,不顧各地具體情況的改革,結果往往是朝令夕改,引發更多的社會混亂
,改革的結果與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馳。

此外,新莽時期,還多次發動與周邊民族的戰爭,這些戰爭,沒有起到用外部民族矛盾緩解國內社會矛盾的作用,反而因強征暴斂,更加激化了國內矛盾。

山西王莽嶺

王莽改制失敗了,王莽死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在實踐中失敗了。

但是,我們應該肯定,王莽在中國古代歷史中應占有一定的地位,我們還可以從斑駁的歷史記憶中,從儒家恢宏的理想和怯懦的實踐中,得到一些經驗、一些教訓。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孫曉

我們不同意用班固等傳統史學家所謂的「王莽篡漢」來概括這段歷史,就如同我們不同意正義或正統必須用鮮血換來一樣。

我們不懷疑王莽代漢有他個人的主觀訴求,但也應該看到 , 他所處的衰敗時代,需要革故鼎新 ; 他所代表的儒生隊伍,需要新的政治實踐 ; 他那個社會的人民,也渴望聖人的誕生

讀《漢書• 王莽傳》,我們可以看到班固在評判王莽時的躊躇與猶豫,他甚至隱約假設,若是王莽一直像在成、哀之際那樣,「勤勞國家,直道而行」,一定會成為經學所稱頌的賢相名臣,百世流芳。

我們無法推測王莽心路的變化。

我們只是相信,有理想的人都是很自信的,但是,當他把自信當作能力的時候,就有些勉為其難了。

卜憲群 總撰稿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撰稿

華夏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他曾被看作「周公再世」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新都哀侯王曼次子、西漢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王永之弟。中國歷史上新朝的建立者,是為新太祖,也稱建興皇帝或新帝,大約於公元8年-公元23年在皇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