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能夠成為軍事獨裁者?答案原來很簡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劉備東征伐吳慘敗,在白帝城病危,託孤諸葛亮和李嚴,《三國志.先主傳》:「先主病篤,託孤於諸葛亮,尚書令李嚴為副。

諸葛亮為丞相,李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劉備的託孤,似於孫策。

當年孫權是: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而現在的劉禪本應該也是內事不決問諸葛亮,外事不決問李嚴,但事實上,內事、外事、大事、小事,都是諸葛亮一個人說了算。

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能夠獨攬蜀漢大權?

對此,我們首先從人事安排上來看,先看李嚴,「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竟然為託孤大臣,卻留鎮永安,這是遠離中央的,這有怎麼能夠影響少主劉禪呢?再看諸葛亮,先是「開府治事」,又領益州牧,蜀漢大部分地區就是益州,這是行政權和執行權都在諸葛亮一手抓,中央權和地方權,雙管齊下。

從管理職務上面可以看出來,諸葛亮的獨攬大權無疑。

當然,還有一個根本性的原因,那就是蜀漢的政治體質,屬於軍統政治。

在歷代以益州為國的割據政權都是安於自守,唯有蜀漢對中原始終抱有濃厚的政治野心。

蜀漢能以一州之力連年征戰以爭天下,是因為它建立了以北伐為目標的軍統體制。

無論是劉備,還是諸葛亮,甚至後來的蔣琬、費禕、姜維等,無疑不是以「匡扶漢室,恢復中原」為目標的北伐。

蜀漢的軍統體制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在意識形態上,全國的思想高度統一於「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目標。

蜀漢以漢朝正統自居,一切政府言論和政治宣傳都以北伐復國為基調。

第二:在國家建設方面,蜀漢的主要精力放在北伐中原上。

國力的積累是在為戰爭做準備,外交的目標是為戰爭創造有利的環境。

人口不滿百萬的蜀國竟然保持了一支將近十萬人的常備軍,10人之中就有一是兵,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怪的現象。

第三:在軍統體制下全國建立了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

而這個軍統體制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劉備集團在中原大地上的顛沛流離。

整個集團處於一種高度不穩定、充滿威脅的遷移過程中,戰爭幾乎成為集團的常態。

基本在劉備稱帝前後兩年,也是戰爭頻繁,導致整個社會,習慣於三月一小戰五月一大戰的生活。

所以,在特定的形勢和諸葛亮的個人能力與之相配合,諸葛亮在軍統體制下,靠著戰爭,確立了對全國的實際掌控,成為蜀漢的軍事獨裁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秘:諸葛亮為什麼要連續不斷的北伐中原呢

1、立威:建立個人權威 劉備去世時,太子劉禪只有十七歲,按照傳統的說法,這時的劉禪還不是成年人,一般做法,「先帝」在把皇帝位子傳給這個小兒子的同時,還要安排幾個大臣輔佐他,這就是所謂的「託孤」,...

戲看三國託孤,最高明的竟然不是劉備

託孤是指把身後的孤兒相托給別人,古往今來歷史上出現了眾多託孤的例子,劉徹託孤霍光,順治託孤給鰲拜索尼等。今天我們聊聊三國那些託孤的例子。1.劉備白帝託孤——透著陰謀和狡黠

諸葛亮:也許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完人

三國時期風雲涌動,時事造就無數英雄,說起諸葛亮,大家想到的是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丞相,天文地理軍事內政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就連相貌身高都是接近完美的完人,這些多是是受《三國演義》以及相關...

劉備託孤,是跟諸葛玩心計麼

許多陰謀論者,愛聊這個話題。仿佛劉備託孤,是在跟諸葛亮玩兒心眼。——哎。史書原文: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

劉備臨終給諸葛亮戴上緊箍咒

劉備夷陵之敗後退守白帝城,氣急之下一病不起。一年後劉備感覺自己就快不行了,便召集諸葛亮等人趕來囑託後事。《三國演義》如此描寫,「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

夢三國劉備託孤引發的一樁公案!

蜀漢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劉備在永安(今四川奉節縣東)病危,臨終前曾託孤於諸葛亮。《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