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三國劉備託孤引發的一樁公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蜀漢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劉備在永安(今四川奉節縣東)病危,臨終前曾託孤於諸葛亮。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對於這句話,東晉史學家孫盛認為,「備之命亮,亂孰甚焉!」又「詭偽之辭,非託孤之謂。

」結論是,不合理法的亂命之道。

自從東晉以來,又引伸出劉備託孤,隱含著權詐。

歷史學家、有關學者對這問題,從此有著不同的理解,真偽之爭莫衷一是,得出的結論也不盡相同。

看到《三國演義》白帝託孤一節,聯繫到書中的劉備形象,似乎孫盛一派有些道理。

筆者沿尋三國史料,對這一質疑之處,淺析個人拙見。

第一,為關羽復仇的思索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以後,關羽北伐樊城(今湖北襄樊),曹仁正在岌岌可危之際。

十二月,孫權命呂蒙偷襲荊州(治所今湖北襄樊東),關羽被殺。

蜀漢的大好形勢,突現驟變。

荊州位於軍事要衝,廣闊而富饒,失去這片土地,無疑是斬斷蜀漢一臂。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十月,曹丕篡漢立魏,傳言漢帝被害。

第二年(221年)四月,劉備以漢制建國,亦稱蜀漢。

漢室覆亡,劉備本應共赴國難,起兵伐魏。

當時趙雲曾勸說,「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

」可是,劉備重於恩若兄弟的患難情誼,毅然起兵伐吳,為關羽雪一箭之仇。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

」 劉備在「漢賊不兩立」的背景下,幾乎起傾國之師,為臣下雪恥,這種違反當時綱常的作法,也不是他頭腦一熱!從中體現的是,一則是他重義形象,折射出來自下層社會,那種為人濃重的誠信準則;二則是他對正統攸歸,並不局限在形式上,而是決定在以人為本的情結中。

劉備的思維方式,有別於其他君主,由此可見一斑。

章武二年(222年)正月,劉備調動八萬大軍,順江而下。

雙方對峙於猇亭(今湖北宜都縣西北),六個月後,陸遜出其不意火攻蜀軍連營,倉促之間,蜀軍幾乎全軍覆沒,劉備也狼狽的逆江而撤,退到白帝城,改此地為永安,從此親自扼守夔門天險,確保蜀漢的東大門。

蜀漢失去荊州,在這前後,又先後失去謀臣宿將,而今又新遭重創,國家元氣喪失殆盡。

使劉備清醒地意識到,問鼎中原,興復漢室已不可能。

激憤與憂慮,交織著舊仇新恨,終於使他一病不起,以至感到即將走到人生的盡頭。

第二,劉備與諸葛亮的相知

劉備在新野的重彩之筆,就是三顧草廬,誠心去請比他小二十歲的諸葛亮。

建安十二年(207年)十一月,第三次拜謁隆中,終於見到諸葛亮,一開始諸葛亮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對」。

「隆中對」猶如一份中興藍圖,建議劉備先取荊州,再取益州,占據荊、益二州,治理內政,團結少數民族,對外結盟於孫權,等待時機,一旦形勢有利,從荊、益兩路出兵北伐中原,以達到中興漢室的目的,這個方向性規劃,劉備深信不疑。

他請出諸葛亮,比之為魚水,可見劉備對諸葛亮的依重。

從此「魚水三顧合,風雲四海生。

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當曹操大軍南下荊州,劉備從新野一路敗退,在夏口(今湖北武漢東南),諸葛亮臨危受命,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遊說孫權,以促進了孫、劉聯盟,共同抗曹。

此間還有一段小插曲,孫權發現諸葛亮是當代俊傑,想留為已所用,諸葛亮宛然謝絕:「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

」可見諸葛亮意志的堅定。

在諸葛亮的努力下,終於促成了孫、劉聯合,至有周瑜在赤壁,以三萬二千軍,大破曹軍二十六萬之眾,創下了輝煌的歷史奇蹟,使不可一世的曹操,退回了北方。

劉備乘赤壁大捷的餘威,奪取荊州四郡,終於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建安十六年(211年)十二月,劉備應益州(治所今四川成都)牧劉璋所約,率兵進至益州抵禦張魯。

亂世法則,又使二劉反目,劉備頓兵雒城(今四川廣漢),經年不下,諸葛亮等奉命馳援,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益州易主,至此劉備占有天府之土。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三月,又從曹操手中,奪取漢中。

短短十一年間,劉備從無到有,迅速崛起,在漢末逐鹿中,終於占據一方,與曹操、孫權鼎足而立。

伴隨劉備的事業的壯大,無疑凝聚著諸葛亮的不世之功。

第三,外拒強敵內防分裂的措施

劉備病危,當時蜀漢面對的強敵,主要是東吳,東部也是蜀漢的前沿陣地。

雖然孫權已派員講和,但他言而無信事實,給劉備留下不滅的陰影。

東吳占據,荊、揚兩州絕大部分,並有交州,人口230餘萬;在北方,被蜀漢視為漢賊的魏國,在全國十三州中,占有九個州,外加荊、揚部分地區,人口440餘萬;蜀漢只占益州,人口90餘萬,這樣對比結果,蜀漢實力最弱。

如何圖以自存,是必須要面的現實。

蜀漢立國不久,內部班子組成,主要來自兩大部分。

其一是荊州士人,包括劉備以前的舊部;其二是益州本部,包括劉璋帶來的外籍官員,如何將這兩部協調在一起,形成共識,共度難關,這是首要之務。

另外,醫治戰後創傷、平息局部叛亂、重樹外交方略等等,都需急待制定對策,如果處理不好,很有可能是後患無窮!

十七歲的劉禪,作為接班皇帝,從劉備遺囑中,要他多讀《禮記》、《六韜》等書來看,還是尚在學習時期,那能應對當時複雜的局勢!為了平息外患與內憂,必須有一個權威人物來執掌局面,諸葛亮跟隨劉備十六年中,風風雨雨運籌帷幄,不可懷疑的證明了,他的才略與忠貞,是不能替代的人選,劉備託孤於諸葛亮,是必然的事。

綜上所述,劉備託孤之語,可理解成兩層意思,其一,賦予諸葛亮以專命之權,劉備詔敕劉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臨終前招呼魯王劉永說,「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兩次重複,劉備委婉地向在場者表達了,諸葛亮的特殊地位!其二,如果劉禪聽信讒言,另搞一套,導致局面惡化,就由諸葛亮來取代他。

劉備素來有知人之明,自從諸葛亮走出隆中,一直推心置腹的信任,深知他不可能有越軌行為,為此才特意叮囑,在危難時刻的非常措施。

託孤的另一人是李嚴,他原是劉璋舊部,建安十八年(213年)五月,率眾在綿竹(今四川綿竹東南)投降於劉備,李嚴平定叛亂很有才能,劉備在永安時,任命他為尚書令。

李嚴在託孤之例,一方面有平衡班子成員作用。

另一方面,也是注重東部前線。

當時提升他為中護督,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是否分諸葛亮之權,有人這樣認為?事實上,首先明顯看出,李嚴留鎮永安,主持東部前線,接替劉備防務,這是重點。

而統內外軍事,也是指在這範圍而言。

不難想像,受任於前線,如何去統率全國軍事!蜀漢中心在成都,假如在永安前線,去指揮漢中、南中等地的中外軍事部署,不經成都同意,豈不駕空中央!若經成都再至永安,豈不更加繁瑣,所以這是說不通的,劉備也不可能這樣糊塗!

圖片選自《夢三國2》人物形象劉備

劉備託孤於諸葛亮,如果說是他權詐表現,說明他對誰都有戒心。

而如此這般點破,就可防未患然,也是劉備的一廂情願,倘若相反,豈不留下後患的口實,這未免太不明智!再說沿這一思路分析,更與劉備遺囑中,「惟賢惟德,能服於人」的精神相悖,遺囑也是表面文章嗎?簡直不可想像!這一系列疑問,只能反證出陳壽的結語,「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是衷懇的評論。

也許《三國演義》的流傳,加深了劉備的權詐成分,對他的質疑不絕於耳。

劉備使用詐語迫使諸葛亮為他效忠;李嚴為副在牽制諸葛亮等等不一而足。

試問這些模稜兩可的猜想,擋不住劉備為關羽雪恥的佐證,既能為臣下大動干戈,何不可讓賢於知己!也許劉備的託孤之語,遠遠地超過那個時代的常規,以至從論理上解釋不通,從而蒙上了一層千古迷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臨終給諸葛亮戴上緊箍咒

劉備夷陵之敗後退守白帝城,氣急之下一病不起。一年後劉備感覺自己就快不行了,便召集諸葛亮等人趕來囑託後事。《三國演義》如此描寫,「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

如不才可自取:劉備託孤真有心讓位諸葛亮嗎?

本文摘自《龍頸》 作者:羅家祥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危難之際:劉備的遺產《三國志》作者陳壽評道:「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蜀漢的開國皇帝劉備和他的老祖宗漢高祖...

劉備傳記

———說破英雄驚煞人蜀漢建立於221年,開基立國者是劉備。劉備志向高遠,才志卓越,百折不撓,艱苦奮戰4 0年建立蜀漢政權,可惜在位不足3年便病逝白帝城,只能含淚以託孤,遺憾多多。繼任者劉禪,在位...

為了這句話,諸葛亮恪盡職守、奮鬥到死!

公元221年5月15日,剛剛當上皇帝的劉備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一年前,結拜兄弟兼愛將關羽,被本是同盟陣營的東吳大將呂蒙、陸遜設計殺害,隨之失去的是荊州大片已經歸蜀的領土!兩個月後,為了給關羽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