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與孔明相比遠勝於他,因此他才是三國最大贏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禪稱諸葛亮為相父,言聽計從;曹睿視司馬懿不過是老臣之一,並不十分信任。

諸葛亮在西蜀,幾無一人可與其相比,而在洛陽朝中,曹真、曹休這些皇親,陳群、華歆這些重臣,權勢不小,與司馬懿不相上下,並對他身懷戒心。

劉備託孤時,要他的兒子對諸葛亮以父事之;而曹操早已留下「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於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的評語。

因此,諸葛亮只有一個敵人,即曹魏,只有一個念頭即北伐,也只有一個手段,即斥諸武力。

司馬懿知道魏之患在署,而不在吳,但從曹丕起,攻吳之心多於攻署,司馬懿知道魏強署弱,堅守不公,以逸待勞,則署必敗,但朝野上下,務求必克。

他知道,功高不僅震主,也會引起同僚嫉妒,適度退讓,以免鋒芒過露,但又不能使人認為他不是舉足輕重的力量。

從長遠看,不宜急於與諸葛亮決戰,可以在耐心中等待求得「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又不能不打,朝野上下要看到他的戰果。

他也了解,一旦太輝煌,同僚嫉妒固非小事,主子猜疑則更加可怕;而無所作為的話,有可能被黜還鄉,一敗塗地。

所以,他得把握住,贏不能大贏,輸不能大輸,攻不宜太攻,守不宜大守的分寸感,要比諸葛亮難多了。

由此可見司馬懿的心機和他處於荊棘叢中的謹慎,以及善處左右的韜略。

在當時諸葛亮、陸遜與他這三個堪稱棋逢對手的主帥之中,應該說他處境最難,所以,他在政治上,也包括在軍事上,以退為進,以守為攻,步步為營,終於取得最後的勝利。

諸葛亮六出祁山,一次只能帶一個多月的糧草,糧吃完了,仗也打完了,就得撤回去。

所以,他是典型的追求速戰速決的短期行為者。

司馬懿不僅要打敗諸葛亮,打敗蜀國,還要打敗吳國,奪取魏國,變為一統的司馬氏天下。

他的目光,要比爭奪幾座城池遠大得多。

司馬懿不但在軍事上是諸葛亮難以對付的對手,在政治上也表現不俗。

他知道,諸葛亮必取武都、陰平,遂派郭淮、孫禮襲蜀兵之後。

諸葛亮知道司馬懿必有此舉,親率兵馬,來襲郭淮、孫禮之後,前後夾攻,魏兵大敗。

在武都、陰平失守以後,司馬懿料到諸葛亮不在營中,定去兩城安撫百姓,派張郃、戴陵去奪蜀寨。

諸葛亮卻未離寨,並設下包圍圈,以待偷襲。

司馬懿在這時以一種開闊的胸懷、大家的氣度,承認「孔明智在吾先」。

一個不怕承認失敗的對手,是令人不寒而慄的。

難怪孔明先生嘆息:「彼深知我也。

司馬懿非常善於選拔人才,和曹操一樣知人善任。

他提拔的人才甚至出身貧寒,與曹操提拔人才的標準,以忠於曹操改朝換代的事業為主,多數是豪強貴族相比,司馬懿條件更多是為國為民,他能提拔出身貧寒的鄧艾,能空著職務,留待州泰。

司馬懿只是在個人生活作風上比諸葛亮差些,在政治上並不比諸葛亮差,司馬懿知人善任的才能在三國時代是超過諸葛亮的,他重用的人才都是優秀的,很多出身貧寒。

他控制的關中與蜀地相比是貧困的,經過戰亂人煙稀少,可是竟能抗禦強敵同時,向關東地區輸運糧食救災,這和他重視發展經濟,修水利屯田密切相關。

西蜀在劉備時期,一次能給諸葛亮等數人各黃金五百斤,白銀千斤,錢五千萬(張飛傳),可見蜀國是非常富裕的,可後來情況如何?到蜀國滅亡時,加上南中地區,也只剩有不到三十萬戶。

儘管不能把這種失敗都歸罪諸葛亮,但在他統治時期,百姓已經開始對他連年征戰有反感。

因此在這些方面說司馬懿遠勝於諸葛亮不為過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解密蜀國滅亡的原因,到底是誰葬送了蜀漢

在中國5000年歷史長河中總有那麼一個時期,是婦孺皆知的,不講知道多少遍,仍然記憶猶新;總有那麼一個時期,能讓人聽起來熱血沸騰,想要在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裡叱吒風雲;也總有那麼一個時期,至今還是人...

三國中只有他能夠「壓制」諸葛孔明

司馬懿和諸葛亮誰更厲害呢?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名家觀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司馬懿謀略勝孔明司馬懿和諸葛亮的不同之處,是他要對付的敵手和潛在的敵手更多一些。劉禪稱諸葛亮為相父,言聽計從;曹睿視司馬懿...

三十六計之第六計:聲東擊西

  歷史深遠流長,文化博大精深——三十六計之第六計:聲東擊西  原文:敵志亂萃,不虞,坤下兌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譯文:敵人神志慌亂,不能正確預料和應付實施事變和複雜局面,正如坤下兌上的...

諸葛亮的對頭不是鳳雛,竟是他!

龐統在三國演義里,應該是風雲人物,他曾經與諸葛亮齊名,道號「鳳雛先生」。民間的廣告傳得更邪乎,得一人可以安天下。跟現在某些藥品廣告差不多:用一粒即可康復。等龐統出場時,卻成了一個陪襯人物,他要陪...

揭真實的司馬懿不怕承認失敗:謀略勝於諸葛亮

劉禪稱諸葛亮為相父,言聽計從;曹叡視司馬懿不過是老臣之一,並不十分信任。諸葛亮在西蜀,幾無一人可與之相埒;而在洛陽朝中,曹真、曹休這些皇親,陳群、華歆、王朗這些重臣,權勢不小,與司馬懿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