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對頭不是鳳雛,竟是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龐統在三國演義里,應該是風雲人物,他曾經與諸葛亮齊名,道號「鳳雛先生」。

民間的廣告傳得更邪乎,得一人可以安天下。

跟現在某些藥品廣告差不多:用一粒即可康復。

等龐統出場時,卻成了一個陪襯人物,他要陪襯諸葛亮。

簡單的講,因為民間所說「臥龍鳳雛的一人可安天下」諸葛亮嫉妒之心大增,憑什麼你和我並肩,所以鳳雛只是諸葛亮心中嫉妒之人

再說說司馬懿,

司馬懿不但在軍事上是諸葛亮難以對付的對手,在政治上也表現不俗。

他知道,諸葛亮必取武都、陰平,遂派郭淮、孫禮襲蜀兵之後。

諸葛亮知道司馬懿必有此舉,親率兵馬,來襲郭淮、孫禮之後,前後夾攻,魏兵大敗。

在武都、陰平失守以後,司馬懿料到諸葛亮不在營中,定去兩城安撫百姓,派張郃、戴陵去奪蜀寨。

諸葛亮卻未離寨,並設下包圍圈,以待偷襲。

司馬懿在這時以一種開闊的胸懷、大家的氣度,承認「孔明智在吾先」。

一個不怕承認失敗的對手,是令人不寒而慄的。

難怪孔明先生嘆息:「彼深知我也。

在《三國志演義》小說中,司馬懿是作為諸葛亮的第一對手出現的。

正是因為有了司馬懿的堅忍不拔、鍥而不捨,最終使諸葛亮的北伐大業慘遭失敗。

最後諸葛亮「秋風五丈原」,實際上是死於跟司馬懿的對抗當中的。

對這麼一個對手,這麼一個非常頑強的對手,別人恨他還來不及,但諸葛亮不這樣看待他,諸葛亮很欣賞司馬懿,對他另眼相看。

在司馬懿還沒有真正出場,沒有大顯身手的時候,諸葛亮就對他的人品、對他的特點了如指掌。

他說:司馬懿「乃世之英雄」(卷十九《孔明秋夜祭瀘水》)。

曹操評價劉備是英雄,是慧眼識英雄;諸葛亮評價司馬懿是英雄,也是慧眼識英雄。

在司馬懿還沒有建立赫赫軍功的時候,諸葛亮就稱他是「世之英雄」,這種眼光是很獨特的。

而且,諸葛亮對司馬懿還懷有一種恐懼感,一種內在的恐懼感。

他坦白地說:「平生所患者,獨司馬懿一人而已。

」(卷十九《司馬懿智擒孟達》)

諸葛亮以「千古第一賢相」的美譽流芳百世,他一生不怕曹操,不怕孫權,當然更不怕周瑜、夏侯惇之流,這些人全不放在他的眼裡,平生所害怕的唯獨是司馬懿。

他看得很準,將司馬懿視作他的真正對手。

所以他覺得在戰場上最好不要碰上司馬懿這樣的對手。

諸葛亮「六出祁山」,表面上看似乎算無遺策,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但最後他也沒有消滅司馬懿率領的曹魏軍隊。

我們看到,諸葛亮一直打勝仗,很熱鬧,但最終司馬懿還是保存著實力,還是沒有被打敗。

諸葛亮好像勝了,但從來沒有大勝,沒有徹底地勝;司馬懿好像敗了,他卻也沒有被徹底打敗,因為他始終是有實力的。

在魏蜀兩國長期對峙中,正是司馬懿,愣是一次又一次地挫敗了諸葛亮恢復中原的雄心大志,從而成為諸葛亮戰略上和戰術上的真正對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中只有他能夠「壓制」諸葛孔明

司馬懿和諸葛亮誰更厲害呢?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名家觀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司馬懿謀略勝孔明司馬懿和諸葛亮的不同之處,是他要對付的敵手和潛在的敵手更多一些。劉禪稱諸葛亮為相父,言聽計從;曹睿視司馬懿...

三十六計之第六計:聲東擊西

  歷史深遠流長,文化博大精深——三十六計之第六計:聲東擊西  原文:敵志亂萃,不虞,坤下兌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譯文:敵人神志慌亂,不能正確預料和應付實施事變和複雜局面,正如坤下兌上的...

他是司馬懿平生最害怕的人,不是孔明

熟悉三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司馬懿是一個城府很深,老謀深算,而且很有學識的人。在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之時,成功耗死平生最大對手諸葛亮。最後司馬氏子孫也一統了三國。而司馬氏也成為三國最大的贏家。其實...

揭秘:司馬懿用心理暗示法咒死了諸葛亮?

(一)難尋破綻在《三國志演義》小說中,司馬懿是作為諸葛亮的第一對手出現的。正是因為有了司馬懿的堅忍不拔、鍥而不捨,最終使諸葛亮的北伐大業慘遭失敗。最後諸葛亮「秋風五丈原」,實際上是死於跟司馬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