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風流才子唐伯虎,可識明朝「一哥」王陽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編輯微信號 xuezheqy

來源:草地周刊

作者:關山遠

◆ ◆

▽ 溫馨提示:輕點右上角,Aa調整字體 大小 ▽

某一天,打開電視,遙控器一路撳下去,除了抗戰影視外,某個頻道在放周星馳鞏俐版的《唐伯虎點秋香》。

唐伯虎懷才不遇、經歷坎坷,讓後人津津樂道的,卻是他的或真或假的風流故事,突然想起與唐伯虎完全同時代的一位先賢,王陽明。

從歷史地位上來說,如果說王陽明是隆隆划過長夜的耀眼彗星,那麼,唐伯虎只能算是流連於花花草草之間的一隻寒螢。

但後人眉飛色舞談論的只是風流才子唐伯虎,卻不知道,天下還有一個王陽明。

正所謂: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其實,在這個焦慮的時代,讀讀王陽明的書,比被喜劇化的唐伯虎,更能讓自己心靜下來。

1

王陽明,浙江餘姚人;唐伯虎,江蘇蘇州人,兩人家鄉相距不到200公里。

王陽明生於1472年,比唐伯虎小2歲。

1529年,王陽明逝世,享年57歲,在6年前,53歲的唐伯虎離開人世。

兩人皆出身書香門第,少年時代就有才名,唐伯虎更被譽為「神童」。

但兩位江南才子,卻走出了完全不一樣的人生道路,兩個同齡人,就像兩條平行線,各自歲月,向後延展,彼此卻沒有任何交叉。

正史上沒有說王陽明與唐伯虎二人是否見過面,如果兩人見過面的話,應該是在1499年。

這是決定了他們人生分野的一個關鍵節點。

1499年,28歲的王陽明在兩次失利之後,第三次到京城參加會試,發揮出色,榜上有名,賜二甲進士第七人,從此走上仕途。

同一年參加會試的唐伯虎,卻牽入了「泄題案」,身陷科場大獄。

才華橫溢、聲名遠播的江南書生,瞬間淪為階下囚,遭受錦衣衛的野蠻審訊,可見唐伯虎所受刺激有多大。

這場泄題案,有兩個版本:一是與唐伯虎同行的江陰考生徐經,大考之前曾花重金向主考官程敏政「鬻題」,得知題目後,又請不知情的唐伯虎完成命題作文,結果東窗事發,把唐伯虎坑了;另一個版本是,徐經進京後、大考前,確實向程敏政送過見面禮,唐伯虎也跟著送過一枚金幣,但並沒有事先買到會試題目。

考生進京趕考,通過各種關係結識主考官,是當年的潛規則,但關鍵是徐經、唐伯虎二人被舉報了。

為什麼被舉報?此二人過於張揚,儼然此次大考非我莫屬的派頭,關鍵時刻,有才華有名氣卻不懂低調,瓜田李下,終被抓住把柄。

這正是唐伯虎此後一生鬱郁不得志的關鍵原因:交友不慎,為人輕狂。

當王陽明開始自己的官員生涯的同時,這場科場大案的處理結果也下來了:徐經、唐伯虎兩人均遭削除仕籍,發充縣衙小吏使用。

程敏政罷官還家。

2

一個人不經挫折,難成大器。

但很多人在成大器之前,已經被挫折挫沒了雄心壯志。

看一看王陽明與唐伯虎在挫折面前的表現,就會明白他們此後的人生為何如此不同。

兩人均少有大志、飽讀詩書,家裡條件都不錯,能夠讓他們接受良好的教育,王陽明的父親還高中過狀元。

當然,他們也遭遇過人生的最初的打擊,王陽明十三歲時,母親去世;唐伯虎更不幸,二十歲後,連續遭遇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的噩運。

在他們的年代,人生都被設計好了:科舉,致仕。

唐伯虎對自己也是頗有信心的,他天資聰穎,少年讀書頗有成就,十六歲考中府試秀才第一名,轟動蘇州城;二十九歲到南京參加鄉試,再獲第一名,從此人稱「唐解元」——遺憾的是,他在會試時遭遇了人生拐點,從此斷懸式下墜。

做不成官,他也恥不就吏,歸家後夫妻反目,自己消極頹廢,築室「桃花塢」以自娛。

但相比於唐伯虎,科場春風得意的王陽明,卻隨即遭遇了更可怕的挫折。

他得罪了當時權傾一時的大太監劉瑾。

劉瑾擅政,大肆逮捕反對自己的大臣。

時任正六品的刑部主事王守仁看不下去,上疏論救,要求釋放這些正直的官員。

但這舉報信落到被舉報者手上,劉瑾大怒,假傳聖旨,結果王陽明被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當龍場驛棧驛丞——這是一個遙遠的地方,未開化;一個卑微的職位,從九品。

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結局。

王明陽拖著被打得血肉模糊的身體,在前往貴州的路上,又遇到了劉謹派來的殺手——可見這個太監有多恨王陽明。

王陽明最終假裝跳水自盡,躲過一劫。

我們能夠想像,當從水裡冒出頭來的王陽明,看著殺手們四散而去時,內心有多痛苦與掙扎。

這一年,他34歲。

3

同樣遭遇了人生大起大落,但王陽明的表現,跟唐伯虎完全不一樣。

唐伯虎有一顆驕傲的心,你羞辱我,我就跟你對著幹,絕不合作——所以他堅決不去浙江干那個什麼縣衙小吏,從此開始玩世不恭、遊戲人生。

他如此痛恨被恥辱,雖然在接下來的人生中,他屢屢被命運羞辱。

王陽明有一顆強勁的心,他一點都不驕傲,在晚年告誡門人說:「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既然被貶去貴州,那就去吧。

他逃過刺客追殺,後來又在舟山遇到颱風,差點命喪海上,但仍然上任了。

當時貴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閉塞落後。

而且王陽明帶去的三個僕人,到了貴州,水土不服,都病倒了。

他不氣餒,反主為仆,為三位僕人做飯、洗衣、熬藥,直到他們的身體痊癒。

他同時根據風俗開化教導當地人,受到民眾愛戴。

從今天的視角來看,王陽明很懂群眾路線,就這樣紮下根來。

讓後人感慨的是,王陽明性格的超級執著與他解決問題的超凡能力,那麼完整地結合在一起。

在他成為一代大儒之前,讀書人讀的是宋儒朱熹的著作,朱熹強調「格物致知」,所謂「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

王陽明少年時,對此身體力行,有一次決定窮竹之理,他守在竹林中,「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自己反倒大病一場。

從此,王陽明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

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在王陽明身處窮鄉僻壤的日子裡,中國哲學史正在靜靜等待,一個激動人心的「龍場悟道」。

同一時刻,江南溫柔鄉里,唐伯虎過著狂放不羈的生活,酗酒、狎妓,賣畫為生。

他在一首詩中寫道:「不鍊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

閒來寫幅丹青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很形象地表明了他此時的閒雲野鶴的心境。

王陽明在前往貴州的路上,也寫過一首詩:「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

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

」大意是:我根本就不在乎是順境還是逆境,所有這一切都跟天空中的浮雲一樣,風一來,就被吹走了。

月夜,我在靜靜的大海上泛舟三萬里,那種痛快的感覺和我駕著錫杖、乘著天風,從高山之巔疾馳而下的感覺一樣。

兩人境界,高下立判。

某一個晚上,貴州龍場,習慣夜夜靜坐深思的王陽明,突然大悟「格物致知」之道,高興得跳了起來,把睡著的僕人們都驚醒了,史稱「龍場悟道」。

何必事事格物?不如關注內心。

王陽明「心學」理論中核心是「知行合一,以致良知」,他曾對弟子說過:「人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強大的內心,能夠幫助一個人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直到成為聖賢。

在當時崇尚空談的團團迷霧之下,王陽明的學說,如同黑暗中熊熊燃燒的火炬,散發著穿透力極強的光芒,用明末黃宗羲的話來說,「震霆啟寐,烈耀破迷」。

人生之大磨難,別人強加的羞辱,卻完成了王陽明成為聖賢的最後一道淬火。

4

在周星馳鞏俐版的《唐伯虎點秋香》中,唐伯虎那雙擅長繪畫的手,還使得一手好槍,電影結尾,他化身武林高手,經一番惡戰,幹掉了老牌動作明星劉家輝飾演的「奪命書生」。

當然,這只是演義。

沒有任何史料顯示,唐伯虎會武功。

但是,王陽明會,他從小就學習騎射,精通兵法。

後人給他的評價,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對,他還是軍事家。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文武兩方面都臻於極致的首推王陽明。

他不是一個紙上談兵的人,他的「心學」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他同樣主動作為、將學問在事業上充分表現出來。

這樣的人,王陽明之後400年,才出第二個,曾國藩。

王陽明在軍事上最令人稱頌的,是他用35天時間,平定了寧王朱宸濠策劃了三十年的叛亂。

當時王陽明任南贛巡撫,寧王叛亂,聲勢驚人,呈席捲之勢,而王陽明手中無兵,卻臨危不亂,他一方面在袁州(今江西宜春)聚集各府縣士兵,徵調軍糧、製造兵械船隻,另一方面假裝傳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處張貼假檄迷惑宸濠。

為爭取時間集結軍隊,他寫蠟書讓朱宸濠的偽相李士實、劉養正勸寧王發兵攻打南京,卻又故意泄露給寧王。

此時,李、劉二人果然勸朱宸濠進兵南京,但宸濠大疑,按兵不動。

過了十多天,勤王兵未至,宸濠發覺被騙,帶兵攻下九江、南康,隨即攻打安慶受挫,此時王陽明大軍已集結完畢。

宸濠精銳都前往安慶,留守南昌的兵力空虛,王陽明率兵攻打南昌,宸濠回兵救南昌。

最終雙方在鄱陽湖決戰,經過三天的激戰,寧王戰敗被俘。

這一役,足見王陽明的用兵之道,神出鬼沒。

王陽明帶兵打過很多仗,無一不取得輝煌戰績,甚至為禍數十年的叛軍,也被他一舉蕩平。

歷史上評論:王陽明用兵「詭異」、獨斷,素有「狡詐專兵」之名。

當然,這源於他強大的自信心。

平定寧王之亂後,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發生了:王陽明立下大功後,皇帝身邊的佞臣許泰、江彬、張忠心懷妒恨,認為倘若平定宸濠之亂的功勞不能算到皇帝的帳上,就無法保持自己的地位,想出一條「妙計」——在鄱陽湖上放走朱宸濠,然後由皇帝親自率兵督戰,他們跟隨,生擒朱宸濠,凱旋返京。

在他們的忽悠下,皇帝果然御駕親征,浩浩蕩蕩南下了——雖然此時王陽明正押著俘虜北上。

放掉俘虜,讓皇帝來抓——這是非常愚蠢的想法,王陽明堅決不同意,他不是爭功,而是為了天下蒼生著想。

但皇帝身邊的佞臣不這麼想,他們為一己之私利,從來不顧大局,這就是小人的鮮明特徵。

王陽明堅決不釋放俘虜,佞臣們怒了,開始造謠「王陽明與寧王勾結」,壓力越來越大,形勢越來越嚴峻,但王陽明還是不同意,他一直到遠離寧王的勢力範圍,才把俘虜交了出去。

皇帝和佞臣為了面子,即使已經沒有敵人,大軍威風凜凜,翌年才「凱旋」返京。

其實,此刻王陽明和唐伯虎的命運差一點就發生交織,他押送的叛軍俘虜中,很可能有唐伯虎——寧王起事前,到處招募賢才,用重金將唐伯虎徵聘過去,不過唐伯虎雖然縱情酒色,但還算一個聰明人,發覺寧王叛亂陰謀後,他佯裝瘋癲,而且裝得很像,甚至在街上裸奔,寧王一看,這人廢了,放掉算了,唐伯虎因此躲過王陽明的雷霆之擊,撿回一條命來。

這一年,唐伯虎45歲,可以看出,他的心仍然很熱,放浪形骸,不過是沒有尋到機會之前的表現。

5

唐伯虎的晚年窮困潦倒,臨終時寫下這樣的絕筆詩:「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

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飄流在異鄉。

」6年後,王陽明病逝,他的遺言是:「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這就是不同的人生。

到今天,關心王陽明的人很少了,但唐伯虎卻以另一種形象,廣泛流傳:唐伯虎畫的春宮畫、唐伯虎有幾個老婆、唐伯虎給妓女寫的艷詩……對了,還有一個叫唐伯虎的女歌手。

這並不是真正的唐伯虎,不是那個鬱郁不得志、借酒消愁愁更愁的唐伯虎,一個悲劇的讀書人。

但沒人關注真正的唐伯虎,只要能夠娛樂化、情色化、庸俗化這個形象,適合大眾口味,能夠賺到眼球,足矣!

但王陽明並不是無人關注,筆者近日讀到日本學者岡田武彥費盡一生心血寫就的《王陽明大傳》,不由感慨萬千。

王陽明對日本人影響甚大,日本名將東鄉平八郎就給自己做了一個腰牌,上書「一生低首拜陽明」。

岡田武彥認為,在今天,王陽明心學仍有豐富內涵和無窮魅力,比如「關注內心」,無論身處何種時代、何種體制,沒有人能替你看顧你的內心。

在當下,人的慾望日漸膨脹,許多人竭盡全力攫取財富,卻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何以越來越迷惘糾結,日甚一日地充滿挫折與焦慮,沒有安全感和存在感。

何不學學王陽明,把灼灼目光收回來,關注放逐已久的心靈?

近期,市面上也有一些王陽明的中文書籍出現,不少是勵志讀物,心靈雞湯的味道很濃,教人如何商戰不敗,教人如何「歲月靜好」……與《王陽明大傳》相比,差了不止一個檔次。

對自己的先賢的研究程度卻不如日本人,這無疑是一件很遺憾的事,究其原因,還是在於是否「用心」,總想著實用,總想著暢銷,總想著賺眼球,又怎麼可能領悟先人之精髓?

從唐伯虎與王陽明在今天的傳播來看,這是一種失敗的傳承。

在日益焦慮、尋找解藥的年代,我們是不是舍本求末?我們是不是不再會靜下心進行深奧的思考?我們是不是失去了真正領悟前人的能力?我們是不是真的要通過類似「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的方式來認識李白?

真是個細思恐極的問題。

附文:

都說王陽明是明朝一哥,那王陽明到底幹了啥?

文︱當年明月

本文節選自:《明朝那些事兒》(叄)

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成化八年(1472),出生在浙江餘姚。

從一首打油詩開始

成化十七年(1481),十歲的王守仁離開了浙江,和全家一起搬到了北京,因為他家的墳頭冒了青煙,父親王華考中了這一年的狀元。

這下王華的責任感也大大增強,畢竟老子英雄兒好漢,自己已經是狀元了,兒子將來就算不能超過自己做個好漢,也不能當笨蛋。

於是他請了很多老師來教王守仁讀書。

十歲的王守仁開始讀四書五經了,他領悟很快,能舉一反三,其聰明程度讓老先生們也倍感驚訝,可是不久之後,老師們就發現了不好的苗頭。

據老師們向王狀元反映,王守仁不是個好學生,不在私塾里坐著,卻喜歡舞槍弄棍,讀兵書,還喜歡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寫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有詩為證:「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在先生們看來,這是一首荒謬不經的打油詩,王華看過之後卻思索良久,叫來了王守仁,問了他一個問題:

「書房很悶嗎?」

王守仁點了點頭。

「跟我去關外轉轉吧。

王華所說的關外就是居庸關,敏銳的他從這首詩中感覺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玄妙,他第一次認識到,自己的這個兒子非同尋常,書房容不下他,王華便決定帶他出關去開開眼界。

這首詩的名字是《蔽月山房》,作者王守仁,時年十二歲。

這也是他第一首流傳千古的詩作。

此詩看似言辭幼稚,很有打油詩的神韻,但其中卻奧妙無窮。

山和月到底哪個更大,這個十二歲的少年用他獨特的思考觀察方式,給出了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

他的這種思維模式,後世有人稱之為辯證法。

帶著十幾歲的兒子出關,是一件極其冒險的事情。

不久之後,他就為自己的這個決定追悔莫及。

在居庸關外,年少的王守仁第一次看到了遼闊的草原和大漠,領略了縱馬奔騰的豪情快意。

王華原本只是想帶著兒子出來轉轉,可王守仁接下來的舉動卻讓他大吃一驚。

不久之後的一天,王守仁莊重地走到王華面前,嚴肅地對他爹說:「我已經寫好了給皇上的上書,只要給我幾萬人馬,我願出關為國靖難,討平韃靼!」王守仁時年十五歲。

這個想法當然遭到了王華的斷然拒絕,王守仁先生第一次為國效力的夢想就這樣破滅了,但他並沒有喪氣,不久之後他就有了新的人生計劃,一個更為宏大的計劃。

聖賢之路

1. 逃婚

為國效力的夢醒破滅不久,王守仁又來找他父親,這次是來認錯的。

王守仁平靜地說道:

「我上次的想法不切實際,多謝父親教誨。

王華十分欣慰,笑著說道:

「不要緊,有志向是好的,只要你將來努力讀書,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用了,出兵打仗我就不去了,現在我已有了新的志向。

「喔,你想幹什麼?」

「做聖賢!」

這次王華沒有再沉默,他迅速做出了回復——一個響亮的耳光。

王華發現,如果再不管這小子,將來全家都要敗在他的手裡,他決定給兒子談一門親事。

他認為,只要這小子結了婚,有老婆管著,就不會再做什麼出格的事情了。

出於穩妥考慮,也是不想這小子繼續留在京城惹事,王華挑選了江西洪都(南昌)的一個官家小姐,然後叫來了剛滿十七歲的王守仁,告訴他馬上收拾行李,去江西結婚。

可他沒有料到,他的這一舉動將給自己帶來更大的麻煩。

結婚的日子到了,準備行禮的時候,才發現少了一個關鍵的人——新郎。

直到第二天早晨,他們才在城郊的一所道觀里找到了王守仁,大家都十分激動。

可是失蹤一天的王守仁卻一點都不激動,他驚訝地看著那些滿身大汗的人們,說出了他的疑問:「找我幹啥?」原來這位兄弟結婚那天出來閒逛,看見一個道觀,便進去和道士聊天,越聊越起勁,就開始學道士打坐,這一打就是一天。

不過無論如何,王守仁還是成功地結了婚,討了老婆成了家,他的逸事也由此傳遍了洪都,大家都認為他是一個怪人。

那些嘲笑他的人並不知道,這個看似怪異的少年是一個意志堅定,說到做到的人,四書五經早已讓他感到厭倦,科舉做官他也不在乎,十七歲的他就這樣為自己的人生定下了唯一的目標——做聖賢。

弘治二年(1489),十八歲的王守仁離開江西,帶著他的新婚妻子回老家餘姚,在旅途之中,他認識了一個書生,便結伴而行,閒聊解悶。

交談中,他提出了心中的疑問:「怎樣才能成為聖賢呢?」這位書生思慮良久,說出了四個字的答案:「格物窮理。

」「何意?」書生笑了:「你回去看朱聖人的書,自然就知道了。

(王陽明)

2. 悟道

朱熹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支持者認為,他是宋明理學的標誌性人物,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

反對者認為,他是宋明理學的標誌性人物,是禁錮思想的罪魁禍首。

朱熹的道源自儒家,又叫做「理」,既不是開悟,也不是練習武術,這玩意兒是從書中讀出來的,而且還是能夠拿出去用的,一旦通理,便盡知天下萬物萬事,胸懷寬廣,寵辱不驚,無懼無畏,可修身,可齊家,可治國,可平天下!概括起來:一、道是個稀罕玩意兒,是很多人一生追求的。

二、無論什麼職業什麼工種,悟道之後都是有很多好處的。

三、悟道是很難的,能夠悟道的人是很牛的。

不過,朱熹用四個字,給了後人一把通往聖賢之路的鑰匙:格物窮理。

他告訴我們,「理」雖然很難悟到,卻普遍存在於世間萬事萬物之中,你家耕地的那頭黃牛是有理的,後院的幾口破箱子是有理的,你藏在床頭的那幾貫私房錢也是有理的。

理無處不在,而要領會它,就必須「格」。

那麼「格」到什麼時候能夠「格」出理呢?關於這個問題,宋明理學的另一位偉大導師程頤給出了明確的答案:「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貫通,終知天理。

」看明白了吧,只要你不停地「格」,用心地「格」,聚精會神地「格」,加班加點地「格」,是會「豁然貫通」的。

那麼什麼時候才能「豁然貫通」呢?不好意思,這個問題導師們沒有說過,我也不知道,但兄弟你只管放心大膽地去「格」吧,請你相信,到了「豁然貫通」的時候,你就能「豁然貫通」了。

聖賢之路是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它有起點,卻似乎永遠看不到終點。

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成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失敗,甚至不知道什麼時候應該放棄。

然而十八歲的王守仁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這條道路。

從那之後,王守仁會待在自家的花園裡,看著一枝竹子發獃,一動不動。

王守仁先生正大踏步地前進在聖賢之路上,他在「格」自己家的竹子。

「格」竹子實在是一件很艱苦的事情,王守仁坐在竹子跟前,不顧風吹雨淋,不吃不喝,呆呆地看著這個有「理」的玩意兒。

「理」就在其中,但怎麼才能知道呢?懷著成為聖賢的熱誠和疑惑,王守仁在竹子面前守了幾天幾夜,沒有得到「理」,卻得了感冒。

王守仁病倒了,在病中,他第一次產生了疑問:朱聖人的話是對的嗎?

王華受夠了自己兒子的怪異行為,他下達了最後通牒,你想研究什麼我都不管,但你必須考中進士。

終於王守仁在他二十八歲那年中了榜。

王守仁總算是當了官,沒給他老爹丟臉,可惜他沒有混上翰林,直接被分配去了工部。

在光鮮的外表下,王守仁的痛苦卻在不斷地加深。

他的痛苦來源於他的追求,因為他逐漸感到,朱聖人所說的那些對他似乎並不起作用,他今天「格」一物,明天又「格」一物,「格」得自己狼狽不堪,卻毫無收穫。

朱熹的結論是,要用客觀世界的「理」,去對抗主觀人心的「欲」,而這才是世界的本原。

通俗地說就是,為了追求理想中的崇高道德,可以犧牲人的所有慾望,包括人性中最基本的慾望。

可是王守仁開始懷疑了,這源於一件事情的發生。

(朱熹)

弘治十四年(1501),王守仁調到了刑部(司法部),當時全國治安不好,犯罪率很高,大案要案頻發,他便從此遠離了辦公室的坐班生活,開始到全國各地出差審案。

但是審案之餘,王大人還有一個愛好,那就是四處登山逛廟找和尚道士聊天,因為他「格」來「格」去,總是「格」不出名堂,只好改讀佛經道書,想找點靈感。

不久之後,他到了杭州,在這裡的一所寺廟中,他見到了一位禪師。

他問禪師:

「有家嗎?」

禪師睜開了眼睛,答:

「有。

「家中尚有何人?」

「母親尚在。

「你想她嗎?」

這個問題並沒有得到即刻的回應,空蕩蕩的廟堂又恢復了寂靜,只剩下了窗外凌厲的風聲。

良久之後,一聲感嘆終於響起:「怎能不想啊!」然後禪師緩緩地低下了頭,在他看來,自己的這個回答並不符合出家人的身份。

王守仁站了起來,看著眼前這個慚愧的人,嚴肅地說道:「想念自己的母親,沒有什麼好羞愧的,這是人的本性啊!」聽到這句話的禪師並沒有回應,卻默默地流下了眼淚。

王陽明終於領悟了一條人世間的真理:無論何時,何地,有何種理由,人性都是不能,也不會被泯滅的,它將永遠屹立於天地之間。

正是從那一天起,王守仁意識到:朱熹可能是錯的。

他開始明白,將天理和人心分開是不對的,人雖然有著種種的慾望,但那是正常的,也是合乎情理的,強行用所謂的天理來壓制絕不可能有任何效果。

王守仁並不知道,經過十幾年的思考和求索,他已經在無意識中突破了朱聖人的體系,正向著自己那宏偉光輝的目標大踏步地前進。

雖然他不贊成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慾」,也不認可人心和天理的分離,但「理」畢竟還是存在的,只有找到這個神秘的「理」,他才能徹底擊潰朱熹的體系,成就自己的聖賢之路。

可是「理」在哪裡呢?

3. 終於找到你

由於得罪了司禮監劉瑾,王陽明貶為貴州龍場驛的驛丞。

在那裡,他將經受有生以來最沉重的痛苦,並最終獲知那個秘密的答案。

「理」在哪裡?

王守仁的革命浪漫主義情懷是值得欽佩的,可是真正說了算的還是革命現實主義。

當他來到自己的就職地時,才真正明白了為什麼這個地方叫做龍場——龍才能住的場所。

此地窮山惡水,荊棘叢生,方圓數里還是無人區,龍場龍場,是不是龍住過的場所不知道,但反正不是人待的地方。

而不久之後,王守仁就發現了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驛站。

當他來到此地,準備接任驛站職位的時候,只看到了一個老弱不堪的老頭,他十分奇怪,便開始問話:

「此地可是龍場?」

「回王大人,這裡確是龍場。

「驛丞在哪裡?」

「就是我。

「那驛卒(工作人員)呢?」

「也是我。

「其他人呢?」

「沒有其他人了,只有我而已。

王守仁急了:

「怎麼會只有你呢?按照朝廷律令規定,這裡應該是有驛卒的!」

老頭雙手一攤:

「王大人,按規定這裡應該是有的,可是這裡確實沒有啊。

好了,王所長,這就是你現在的處境,沒有下屬,沒有官服,沒有編制,甚至連個辦公場所都沒有,你沒有師爺,也沒翻譯,這裡的人聽不懂你說的話,能聽懂你說話的人都不是什麼好人。

面對著一切的困難和痛苦,仍然堅定前行,泰然處之的人,才有資格被人們稱為聖賢。

王守仁已經具備了這種資格。

但是他還有最後一個問題沒有找到答案——「理」。

可是「理」到底在哪裡呢?十餘年不間斷地尋找,沉思,不斷地「格」,走遍五湖四海,卻始終不見它的蹤影!為了衝破這最後的難關,他製造了一個特別的石槨,每天除了幹活吃飯之外,就坐在裡面,沉思入定,苦苦尋找「理」的下落。

王守仁陷入了極度的焦慮與狂躁,在這片荒涼的山谷中,外表平靜的他,內心正在地獄的烈火中煎熬。

答案就在眼前!只差一步!只差一步而已!忽然,一聲大笑破空而出,打碎了夜間山谷的寧靜,聲震寰宇,久久不絕。

在痛苦的道路上徘徊了十九年的王守仁,終於在他人生最為痛苦的一瞬獲知了秘密的答案。

空山無人,水流花開。

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此一瞬已是永恆。

我歷經千辛萬苦,虛度十九年光陰,尋遍天涯海角,卻始終找不到那個神秘的「理」。

現在我終於明白,原來答案一直就在我的身邊,如此明了,如此簡單,它從未離開過我,只是靜靜地等待著我,等待著我的醒悟。

「理」在心中。

隨心而動,隨意而行,萬法自然,便是聖賢之道!存天理,去人慾?天理即是人慾。

這是載入史冊的一瞬,幾乎所有的史書都用了相同的詞語來描述這一瞬——「頓悟」,中華文明史上一門偉大的哲學「心學」就此誕生。

它在這個幽靜的夜晚,誕生於僻靜而不為人知的山谷,悄無聲息,但它的光芒終將照耀整個世界,它的智慧將成為無數人前進的嚮導。

王守仁成功了,歷史最終承認了他,他的名字將超越所有的帝王,與孔子、孟子、朱子並列,永垂不朽。

江西剿匪

悟道之後的王守仁老老實實地在山區耕了兩年地,在耕地期間,他發展了自己的哲學,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山區哲學家,當時貴州教育局的官員們經常請他去講課,還有人專門從湖南跑來聽他的課。

可這些並未改變他的環境,直到劉瑾的死亡。

王守仁終於等到了出頭的一天,正德五年(1510),他被任命為廬陵知縣,即將上路赴任。

而到了正德十一年(1516),他竟然當上都察院高級長官左僉都御史,奉命巡撫江西南部。

翻身了,這回徹底翻身了,短短六年,他從沒有品的編外人員一晃成為了三品大員。

正德十二年(1517)正月,王守仁正式到達江西,開始履行巡撫的職責。

可到了這裡他才發現,情況和想像的有很大不同。

他的轄區當時正盛產一種特產——土匪。

但是哲學家王守仁是不怕困難的,當年在貴州種田扶貧都不怕,還怕打土匪麼?

可慢慢他才發覺,這幫土匪絕不是那麼簡單的。

他們不但人多勢眾,而且作戰勇猛,消息靈通,更為可怕的是,在他們的背後,似乎有一股強大勢力在暗中支持。

王守仁看出了這一點,他沒有倉促出兵,而是仔細研究了以往剿匪的戰例,終於發現了一個十分奇怪的巧合:那就是每次官兵出擊,不是撲空就是中埋伏。

很少能夠展開作戰。

土匪怎麼可能知道官兵的行動?答案只有一個——臥底,在官府中有土匪的臥底。

王守仁決定解決這些人。

不久之後,他突然發布命令,表示最近要集中兵力剿滅土匪,來一次突然行動,要各軍營做好準備。

然而大家忐忑不安地等待了很久,卻沒有得到開戰的命令,與此同時,身邊的一些同事突然失蹤,之後又被放了回來,而且個個神色慌張,怎麼問也不開口。

這是王守仁的詭計,他先放出消息,然後派人盯住衙門裡的各級官吏,發現去通風報信的就記下,回來後全部秘密逮捕。

但他最高明的地方在於,這些人他一個也不殺,而是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再問清楚他們家庭住址和家庭成員,聊幾句諸如「希望你的母親、子女保重身體,我們會經常去探望」之類的威脅性語言。

軟硬兼施之下,這些人乖乖答應當官府的臥底,成為了雙面間諜。

這下子土匪們就抓瞎了,很多頭目就此被一網打盡。

江西剿匪記在明代歷史上並不起眼,但對於王守仁而言,卻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要知道大凡歷史上干哲學這行的,一般都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智商要過剩,弱智白痴是禁止入內的(大智若愚者除外),第二必須是吃飽了沒事幹(飯都吃不飽還搞啥哲學)。

別人我不敢說,至少王守仁先生是符合這兩個條件的,他已經成為了一個哲學家,而這幫贛南土匪們正好為他提供了另一個機會——突破的機會。

隨著時間的流逝,王守仁終於發現光懂得哲學是不夠的,整天談論「心學」並沒有什麼效果,「心學」並不能打跑土匪,他隱約地感覺到,要想理論聯繫實際,成功立業處事,還需要另一樣神秘的工具。

經歷了荒山野嶺的荒涼,無人問津的落寞、曾經悟道的喜悅後,王守仁又一次來到了關口,在江西的兩年,由於遍地土匪,他只能四處出差專職剿匪,沒有時間去研究他的哲學。

上天沒有虧待王守仁,正是在這金戈鐵馬、烽火連天的兩年中,王守仁逐漸找到了這樣工具,並且熟練地掌握了它。

有了這件工具,他才能超越眾多的前輩,成為理學的聖賢。

有了這件工具,他才能成就輝煌武功,為後人敬仰。

這件工具的名字叫做「知行合一」。

其實這個問題說穿了,就是一個理論和實踐的問題,有人認為知易行難,懂得理論是容易的,實踐是很難的,有人認為知難行易,領悟道理很難,實踐很容易。

二十多年後,有兩個人先後讀了他的書,卻都看到了「知行合一」這句話,一個人看懂了,另一個人沒有看懂。

看懂的那個人叫張居正,沒有看懂的那個人叫海瑞。

四百年後,有一個年輕人看到了這句話,佩服得五體投地,以此作為自己的終身行為準則,並據此改名——陶行知。

訣別、孤軍,平叛亂

1. 訣別

對這些土匪,王明陽一直十分納悶,既不經看,也不經打,如此的一群廢物,怎麼就敢如此囂張搞規模經營呢,而在訊問土匪時,他終於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寧王朱宸濠。

毫無疑問,這些土匪的背後或多或少地有著朱宸濠的影子,身為一個藩王,卻去和強盜打成一片,總不能理解為深入群眾吧。

知縣拉關係是想升知府,侍郎拉關係是想當尚書,藩王拉關係是想……

問題嚴重了,他立刻跑去找孫燧。

孫燧,時任江西巡撫,浙江餘姚人,不但是王守仁的老鄉,也是他同朝為官最好的朋友。

江西,對當時的朝中官員來說,是一個死亡之地。

就在幾年前,江西巡撫王哲光榮上任,可沒多久,他竟突然離奇死亡了,朝廷派董傑接替他的位置,才過了八個月,董傑兄也死了,死得不明不白,後任的兩位巡撫還沒幹到一年,就自動收拾包裹回來了,寧可不做官,也不在那裡住。

可是江西不能沒有人去,也不知是哪位仁兄和孫燧有仇,竟然推薦了他。

孫燧就這樣被推到了懸崖邊上。

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中,孫燧獨自堅持了四年,而現在,他終於有了一個戰友——王守仁。

可這二位一合計,才發現他們根本沒有勝算,說起來兩人都是巡撫,卻都是空架子,王守仁手上也沒有兵,因為明代規定,巡撫並無兵權,需經過中央審批,方可動用,王大人平日手下只有幾個民兵組織,抓扒手維持治安也還湊合,哪裡能去打仗?

皇帝是不能指望了,朱厚照兄也沒工夫搭理這些事情,能給皇帝遞話的那幾個寵臣,如果沒有錢是打不通關係的。

而根據最新消息,擁有兵權的江西鎮守太監也已經被朱宸濠收買。

現在是徹底的「三沒有」狀態,沒有兵,沒有將,也沒有人管。

四周都是朱宸濠的人,天羅地網,無所遁形。

無奈之下王守仁向自己的老上級王瓊寫信,只要了一樣東西——旗牌。

旗牌是明代的一種制度規定,這裡就不多說了,我們只介紹一下它的作用——調兵。

王守仁之前征討土匪時曾經拿過旗牌,之後又還了回去,也算是有借有還,但這不是王守仁的品德好,其實他老兄不想還,可是又不得不還。

因為明代的朝廷絕不允許地方擁有軍事力量,所有的軍隊都要統一聽從國家中央指揮。

但眼下這個環境,寧王造反只是個時間問題罷了,一旦事發,沒有準備,大家只能一起完蛋。

拿了旗牌的王守仁十分高興,他興奮地跑去找孫燧。

可當他來到巡撫衙門時,告訴孫燧這個消息時,他的這位同鄉不但沒有絲毫喜悅,反而端正地整理了身上的官服,說出了一句王守仁做夢也想不到的話:

「你還是離開這裡吧。

王守仁呆住了,他正想說點什麼,孫燧卻擺了擺手,說出了他必須離去的緣由。

「那樣東西(旗牌)現在還沒用。

王守仁恍然大悟。

他們不過是兩個小小的巡撫,對方卻是藩王,總不能自己先動手吧,所以現在這玩意還不能用。

現在不能用,那什麼時候能用呢?很簡單,寧王謀反的時候就能用了。

謀反不是搭台唱戲,到了那個時候,不肯屈服的孫燧必定是第一個被害者。

王守仁徹底明白了,孫燧的意思是,他將在這裡留守,直到寧王殺掉他為止。

而在他死去的那一天,才是可以使用旗牌的時候,逃出生天的王守仁將拿起這件工具,起兵反抗,平定叛亂。

孫燧抱著必死的信念,把生的希望留給了王守仁,因為他相信王守仁一定能夠完成平叛的重任。

2. 孤軍

王守仁還沒有走遠,就獲知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寧王叛亂了。

隨從們十分慌亂,王守仁卻並不吃驚,他早就知道這一天必定會來臨。

孫燧,想必你已經以身殉國了吧。

「馬上停船靠岸。

」王守仁下達了命令。

隨從以為他要去辦事,便緊跟著他上了岸。

可是他們跟著這位仁兄轉了好幾個彎子,也沒見他去衙門,卻又繞回了江邊,另外找到了一艘小船,繼續由水路前進。

這是演的哪一出?

「寧王是不會放過我的,他必已派人沿江而下追過來了,陸路太危險,是不能走的,剛才我們上岸,不久後我們走陸路的消息就會傳開,足以引開追兵,而我們的船是官船,目標太大,換乘小船自然安全得多。

雖然有巡撫頭銜,旗牌在手,但就目前這個狀況,坐著小船在江裡面四處晃悠,連個落腳點都沒有,外面治安又亂,一上岸沒準就被哪個劫道的給黑了,那還不如留在南昌挨一刀,算是「英勇就義」,好歹還能追認個「忠烈」之類的頭銜。

沒有指望、沒有援兵、沒有希望。

滿懷悲憤的王守仁終於發現,除了腳下的這條破船外,他已經一無所有。

黑夜降臨了,整個江面慢慢地被黑暗完全籠罩,除了船上的那一點燈火外,四周已經是一片漆黑。

他第一次發現自己是如此的軟弱無力,孫燧已經死了,寧王已經反了,那又如何?又能怎樣!

「去拿紙墨來。

王守仁大聲說道。

隨從們從行李中拿出了筆墨,遞到了他的面前。

那一夜,王守仁沒有睡覺,他伏在書案前,徹夜奮筆疾書,他要寫盡他的悲痛和憤怒。

第二天一早,隨從們發現了散落滿地的紙張,出乎他們意料的是,所有的紙上都只寫下了四個醒目大字:

誓死報國。

3. 平叛亂

面對敵強我弱的局勢,王守仁認為,在吉安,他將擁有戰勝叛軍的實力。

吉安,位於江西中部,易守難攻,交通便利,王守仁將在這裡舉起平叛的大旗,準備最後的決戰。

算王大人運氣好,當時鎮守吉安的知府是一個非常強悍的人,他的名字叫做伍文定。

這位伍知府即將成為王巡撫最為得力的助手。

在吉安,王守仁成立了平叛指揮部,召開了第一次軍事會議,由於當時到會的都是知府、知縣之類的小官,王巡撫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平叛軍總司令。

雖說有旗牌在手,可以召集軍隊,但這需要時間。

所以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判斷寧王下一步的行動方向。

對於這個問題,王守仁已經有了一個肯定的答案。

他把手指向了地圖上的一個地方——南京。

王司令就此進行了詳盡的分析:洪都(南昌)不是久留之地,而寧王雖然不是什麼聰明人,腦袋倒也沒進水,北上攻擊京城這種蠢事他還干不出來。

所以他唯一的選擇就是順流南下攻擊南京。

更為重要的是,此時各地還沒有接到統一平叛的指令,防備不足,如果寧王趁亂髮動進攻,一舉攻克南京,半壁江山必然落入叛軍之手。

決戰即將開始,我們先來介紹一下雙方的主要出場隊員,因為這實在是兩套十分有意思的陣容。

朱宸濠方

總司令:朱宸濠

先鋒:凌十一(強盜)

中軍:閔二十四(海匪)等

後軍接應:吳十三(強盜)王綸(降官)等

參謀:李士實、劉養正

王守仁方

總司令:王守仁

先鋒:伍文定(吉安知府)

中軍:戴德孺(臨江知府)、邢珣(贛州知府)等

後軍:胡堯元(通判)、徐文英(推官)、王冕(知縣)等

如果你還在等待名將出場的話,那就要失望了。

一百多年前奮戰於此的徐達、常遇春、張定邊等人早已成為傳說中的人物。

參加這次戰役的除了王守仁外,其餘大多沒有啥名氣。

二十二日夜,王守仁決定先攻,時間是第二天。

二十三日到來了,可令人詫異的是,整整一天,王守仁軍竟然沒有任何動靜,士兵們也沒有要去打仗的意思,湖岸一帶寂靜無聲,一片太平景象。

深夜,進攻開始。

王守仁親自指揮戰鬥,伍文定一馬當先擔任先鋒,率領數千精兵,在黑夜的掩護下摸黑向寧王軍營前進,可他剛走到半道,卻驚奇地遇到了打著火把,排著整齊隊列的寧王軍,很明顯,他們已經等得有點不耐煩了。

看著對面黑壓壓的敵人,伍文定十分鎮定,他果斷地下達了命令——逃跑。

寧王軍自然不肯放過這塊送上門的肥肉,朱宸濠當即命令全軍總攻,數萬士兵沿鄱陽湖西岸向王守仁軍帳猛撲過去。

王守仁軍節節敗退,無法抵擋,眼看自己這邊就要大獲全勝,朱宸濠先生開始洋洋得意了,可就在一瞬之間,他突然發現自己的軍隊開始陷入混亂!

伍文定的退卻是一個圈套。

王守仁分析了當前的局勢,認定叛軍實力較強,不可力敵,所以他故意派出伍文定率軍夜襲,目的只有一個——吸引叛軍離開本軍營帳。

而在叛軍發動進攻的必經之路上,他已經準備了一份出人意表的禮物。

這份禮物就是瑞州通判胡堯元帶領的五百伏兵,他早已埋伏在道路兩旁,伍文定的軍隊逃來,他不接應,叛軍的追兵到了,他也不截擊,等到叛軍全部通過後,他才命令軍隊從後面發動突然襲擊。

叛軍正追在興頭上,屁股後頭卻狠狠挨了一腳,突然殺出一幫莫名其妙的人,連劈帶砍,黑燈瞎火的夜裡,誰也搞不清是怎麼回事,頓時陷入一片混亂。

此時前面的伍文定也不跑了,他重整陣營,又殺了回來,前後夾擊之下,叛軍人心惶惶,只能分兵抵抗。

可是他們的麻煩才剛剛開始,前後這兩個冤家還沒應付了,突然從軍隊兩翼又傳來一片殺聲!

寧王失敗了,他率領軍隊退守鄱陽湖東岸的八字腦。

但是寧王不會逃走的,他有一樣王守仁沒有的東西——錢。

王守仁招兵的秘訣是開空頭支票,所謂平叛之後高官厚祿,僅此而已。

朱宸濠卻大不相同,他給的是現金,是真金白銀他拿出了自己積聚多年的財寶,並召集了那些見錢眼開的強盜土匪。

他很明白,對這些人,仁義道德、捨生取義之類的訓詞都是屁話,只要給錢,他們就賣命!棺材本全拿出來,王守仁,跟你拼了!

正德十四年(1419)七月二十四日,第二次戰鬥開始。

朱宸濠先攻。

王守仁站在遠處的箭樓上觀戰,前日大勝後,對這場戰爭的結局,他已經有了充分的把握。

可是交戰的士兵卻驚奇地發現,這批敵人確實特別,他們個個渾似刀槍不入,許多人赤膊上身,提著刀毫不躲閃,就猛衝過來,眼裡似乎還放著光(金光),面孔露出瘋狂的表情,就差在臉上寫下「快來砍我」這幾個字了。

再正常不過了,衝鋒賞千金,負傷也有百金,比醫療保險牢靠多了,穩賺不賠的買賣誰不做?

遠處的王守仁屁股還沒坐熱,就看到了這混亂的一幕,他當即大呼道:

「伍文定何在!」

伍文定就在前軍不遠的位置,前方抵擋不住,他卻並不慌張,只是拿起了佩劍,迎著敗退的士兵,疾步走到了交戰前線。

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他拔出了寶劍,指劍於地,突然間大喝一聲:

「此地為界,越過者立斬不赦!」

說是這麼說,可在戰場上,保命是最重要的,有些士兵不知道伍知府的厲害,依然越界逃跑。

可是一貫以兇狠聞名的伍知府著實不是浪得虛名,他不但嗓門粗膽子大,劍法也相當了得,連殺了七八名逃跑士卒。

前有叛軍,後有伍知府,左思右想之下,士兵們還是決定去打叛軍,畢竟戰死沙場朝廷多少還能追認個名分,給幾文撫恤金,死在伍知府劍下啥也撈不著。

要說朱宸濠先生倒不全是窩囊廢,他也在遠處觀戰,眼見情況不妙,隨即命令停泊在鄱陽湖的水師艦隊向岸上開炮,實行火力壓制。

這種海陸軍配合的立體作戰法效果實在不錯,不但大量殺傷士兵,還有極強的心理威懾作用,畢竟天上時不時掉鐵球石塊也著實讓人膽寒。

此時天色已近黃昏,仗打到這個份上,雙方都已經精疲力竭,勝負成敗只在一線之間,就看誰能堅持到最後一刻。

朱宸濠已經用盡全力了,但讓他感到安慰的是,對面的王守仁也快支持不住了,畢竟自己兵更多,還有水軍艦船,只要能夠挺住,必能大獲全勝。

可是就在他眺望對岸湖面的時候,才猛然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王守仁也是有水軍炮艦的!

奇怪了,為何之前艦炮射擊的時候他不還擊呢?

答案揭曉:1、王司令喜歡玩陰的,很少去搞直接對抗;2、他的艦船和彈藥不多,必須觀察敵艦主力的位置。

徹底沒指望了。

所謂「行不義者,天亦厭之」,大致可以作為當前局面的註解。

朱宸濠呆呆地看著他的士兵節節敗退,毫無鬥志地開始四散逃跑,毫無反應。

大炮也用了,錢也花了,辦法用完了,結局如此,他已無能為力。

戰鬥結束,此戰朱宸濠戰敗,陣斬二千餘人,跳河逃生淹死者過萬。

(王守仁)

智斗權貴

繼朱宸濠之後,江彬成為了王守仁的新敵人,事實證明,他是一個比朱宸濠可怕得多的對手。

同樣,王守仁一直是江彬的心頭大患,但王先生太不容易對付,所以這次江彬設計了一個極為陰毒的圈套,並指使張忠具體執行。

不久之後,張忠在朱厚照前轉悠的時候,突然不經意間感嘆了一句:

「王守仁實在不是個忠臣啊。

朱厚照問他為什麼。

「他現在一直在直隸(南)江西一帶,竟這麼久都不來朝見陛下,實在目中無人,陛下如果不信,可以召見他,此人一定不會來的!」

聽起來是個有意思的事情,朱厚照決定試一試。

江彬之所以能肯定王守仁不會應召,其中大致包含了「狼來了」的原理。

以往江彬經常假冒朱厚照的名義矯旨辦事,大家心裡都有數,而王守仁和他矛盾很深,唯恐上當受騙,前來受死。

而以王先生的性格,萬萬不會想到,這次的旨意真的是皇帝陛下發布的。

王巡撫,安心呆著吧,藐視皇帝的罪名你是背定了!

可沒過多久,他就又懵了,因為有人告訴他,王守仁已經趕到了蕪湖,正準備覲見皇帝。

讓你來你不來,不讓你來你偏來!江彬想去撞牆了。

這自然還是要托張永先生的福,他及時通知了王守仁,讓他日夜兼程,快馬趕過來,給了江彬一下馬威。

所謂朝中有人好辦事,實在不是一句空話。

朱厚照也知道王守仁到了,他倒真的想見見這位傳奇人物,這下可把江彬、張忠急壞了,他們多方阻撓,準備把王守仁趕回去,絕不讓他與皇帝見面。

王守仁已經受夠了,他知道江彬還要繼續整他,這場貓捉老鼠的遊戲很難有終結的時候,為了給江彬一個教訓,他準備反擊。

一天後,張忠突然急匆匆地跑來找江彬,告訴了他一個驚人的消息:

「王守仁不見了!」

又是一頭霧水。

「他去哪裡了?」

「派人去找了,四處都找不到。

見鬼了,總不至於成仙了吧,看見他的時候嫌他礙眼,心煩;看不見他的時候怕他搞陰謀,心慌。

「快去把他給我找出來!」江彬的精神要崩潰了。

王守仁沒成仙,他脫掉了官服,換上了便裝,去了九華山,在去的路上,他逢人便說,自己已經看破紅塵,不想爭名奪利,準備到山裡面當道士,了此餘生。

王巡撫要當道士!這個轟動新聞頓時傳遍了大街小巷,張永不失時機地找到了朱厚照,告訴他,王守仁平定了叛亂,卻不願意當官,只想好好過日子,所以打算棄官不干,去修道了此一生。

朱厚照被感動了。

他找來江彬,狠狠地罵了他一頓,讓他今後老實點不要再亂來。

然後他傳令王守仁,不要再當道士了,繼續回來當他的官。

於是王道士在山裡吃了幾天齋,清了清腸胃,又一次光榮復出。

江彬決定放棄了,因為他終於清醒意識到,王守仁先生是一個可怕的對手,是絕對無法整倒的。

此心光明

其實江彬一直是個運氣不錯的人,他大字不識幾個,從小所學專業是打架鬥毆,偏偏跟對了老闆,頓時飛黃騰達,一發不可收拾。

楊廷和對他客客氣氣,張永不敢招惹他,錢寧被他關進牢房,混到這個地步,也算是到頭了。

直到他碰見了王守仁。

打小報告挖坑設圈套,最後自己掉了進去。

失敗,極其失敗。

到了這個地步,也該知難而退了吧,可是江彬同志偏不,他一定要和王守仁斗到底。

考慮到皇帝面前有張永護著他,江彬決定轉移戰場,到江西去整王守仁。

惡人做到江彬這個程度,也算到頭了。

不過這一次,他確實占據了先機。

當王守仁接到旨意,準備回到南昌就任的時候,江彬已經派遣他的同黨張忠等人率領部分京軍進入了江西。

這位張忠剛到南昌,就做了一件很惡毒的事情,他竟然逮捕了伍文定,把他捆了起來,要他交待所謂罪行。

可伍文定豈是好欺負的?他也不講客套,剛被綁住就跳起來大罵:「老子爹娘老婆都不管,為國家平叛,有什麼罪?!你們這幫人都是在皇上跟前混飯吃的,竟然冤枉忠良,想給朱宸濠報仇嗎?如此看來,你們也是反賊同黨,該殺!」

看著從伍文定這裡撈不到什麼東西,張忠靈機一動,開始詢問朱宸濠的同黨,希望從他們那裡得到王守仁協同叛亂的口供。

事實證明,反賊也比這幫人渣有道德,無論他們怎麼問,卻始終沒有一個人冤枉王守仁。

同時,張忠還鼓動手下的京軍,天天在南昌街頭尋釁鬧事,希望挑起事端,本地官員雖然盡力維護,但情況仍然很糟,人心日漸不穩,眼看要失去控制,釀成大亂。

在這關鍵時刻,王守仁回來了。

張忠終於找到了目標,他找來了上百士兵,分成三班倒,天天站在王守仁的家門口,只干一件事情——罵人。

然而王守仁採取了一種完全不同的處理方法,非但不跟京軍計較,還善待他們,病了給藥,死了給棺材,也從來不排擠歧視他們,本地人吃什麼,就給他們吃什麼。

沒有人給京軍們上思想教育課,但他們親身經歷的一切都在不斷地告訴他們:王守仁是一個好人,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

可是張忠先生是不講道理,為了陷害王守仁,他挖空了心思四處尋找王守仁的工作漏洞,終於有一天,他覺得自己找到了。

於是他立刻找來了王守仁。

「朱宸濠在南昌經營多年,家產應該很多吧?」張忠得意地發問。

王守仁平靜地看了他一眼:

「是的。

好,要的就是這句話。

「既然如此,為何抄家所得如此之少,錢都到哪裡去了?!」

面對表情兇惡的張忠,王守仁開始做認真思考狀,然後擺出了一個恍然大悟的表情:

「張公公(張忠是太監),實在對不住,正好這件事要和你商量,我在朱宸濠那裡找出來一本帳,上面有這些財物的去向記載,還列有很多收錢的人名,張公公要不要看一看?」

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張忠渾身打了個哆嗦,立刻就不言語了。

因為他知道,這本帳本上必然有一個名字叫張忠。

中國流傳上千年的整人學告訴我們,要整一個人,如果工作上找不到漏洞,那就找他本人的弱點,從他的私生活著手,張忠認為,只要是人,就一定會有弱點,可是王守仁先生實在是個奇蹟,他很少喝酒,還不逛妓院,不打麻將,不搞封建迷信,完全是一個守法的好公民。

張忠十分頭疼,他絞盡腦汁,苦苦思索,終於從王守人身上發現了一個他認為可以利用的弱點——瘦。

相信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優秀的軍事家王守仁先生,卻不是一個身強體壯的人,一直以來他的身體都不好,據史料記載,他還一直患有肺病,身體比較瘦弱。

張忠看著瘦得像竹竿的王守仁,想出了一個整治他的主意,當然了,這件事情的後果是他萬萬想不到的。

正德十四年(1519)十一月的一天,張忠突然來請王守仁觀看京軍訓練,迫於無奈,王守仁只好答應了。

去到地方一看,京軍正在練習射箭。

王大人剛準備坐下看,張忠卻突然走了過來,擋住了他的視線。

他的手中,拿著一張弓。

張忠要王守仁射箭,王守仁說射得不好,不射。

張忠說不射不行,王守仁說那好吧,我射。

用射箭來難為文人,這就是張忠搜腸刮肚想出的好主意,真不知他的腦袋是怎麼長的。

京軍們停止了練習,他們準備看弱不禁風的王大人出醜。

在放肆的談笑聲和輕視的目光中,王守仁走上了箭場。

他摒住呼吸,搭箭,拉弓,弓滿,箭出。

十環(中紅心)。

四周鴉雀無聲。

他深吸了一口氣,從箭筒里抽出第二支箭。

拉弓,弓滿,箭出。

還是十環(次中紅心)。

張忠的下巴都要掉下來了,他呆呆地看著這個瘦弱的文人,目瞪口呆。

王守仁沒有理會張忠,他繼續重複著簡單的動作,在他的世界中,似乎只剩下了這幾個動作,拉弓,弓滿,箭出。

依然是十環(三中紅心)。

然後他回頭,將那張弓還給了張忠,不發一言,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仿佛眼前的這一切和箭靶上的那三支箭與他沒有任何關係。

在短暫的沉寂後,圍觀的京軍突然發出了震天的歡呼聲,他們佩服眼前的這個奇人。

沒有人會想到,文質彬彬、和顏悅色的王大人竟然還有這一手。

這些京軍們被王守仁徹底折服了,他們曾經受人指使,窮盡各種方法侮辱他,挑起糾紛為難他,但這場鬥爭的結果是:王守仁贏了,贏得很徹底。

不用武力,也不靠強權,以德服人而已。

在這驚天動地的歡呼聲中,張忠感到了恐懼,徹頭徹尾的恐懼,他意識到,這些原先的幫手不會幫他作惡了,他們隨時有可能掉轉頭來對付自己。

於是在這場射箭表演之後兩天,他率領著自己的軍隊撤出了江西,歷時數月的京軍之亂就此結束。

王守仁於54歲時,辭官回鄉講學,在紹興、餘姚一帶創建書院,宣講「王學」,並在天泉橋留心學四句教法: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事實證明,思想是永不磨滅的,王守仁的心學頑強地生存了下來,並且盛行於世。

王先生雖說是哲學家,但某些方面卻很像湘西的土匪,放下槍就是良民,拿起槍就是悍匪,一旦兵權在手,大軍待發,他就如同凶神惡煞附身,開始整頓所有部隊,嚴格操練。

這其實並不矛盾,因為王守仁很清楚,對於叛亂者,講解哲學是沒有用的,只有開展武裝鬥爭,槍桿子才是硬道理。

這就是智慧,這就是知行合一的真意。

嘉靖七年(1528)十月,他的肺病發作,在生命垂危之際,他提出了最後一個要求——回家,從哪裡來,就回哪裡去吧!嘉靖七年(1528)十一月,王守仁到達了江西南安,再也走不動了,這裡就是他最後的安息之地。

在臨終之前,他的門人聚在他的身旁,問他還有什麼遺言。

王守仁笑了笑,用手指向胸前,留下了他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句話: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對於王守仁先生,我別無他法,只能用這段兩千多年以前的文字來描述他,這是他應得的稱頌。

他的心學,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為之驕傲的財富,他吹響了人性解放的號角,引領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傳千古,近代的康有為、孫中山等人都從其中受益匪淺。

除了中國外,他的心學還漂洋過海,深刻影響了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他本人也被奉為神明,日日頂禮膜拜,那位東鄉平八郎大將就是他的忠實粉絲。

彪炳顯赫,自明之後,唯此一人而已。

王守仁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他歷經坎坷,卻意志堅定,混跡官場,卻心繫百姓,他反對暴力和貪慾,堅信正義和良知。

王守仁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他是真正的聖賢,當之無愧。

本文由「壹學者」讀者(微信暱稱:太陽升起的地方)推薦,在此致謝。

也歡迎各位讀者繼續投稿、薦稿。

◆ ◆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壹學者平台觀點。

如有版權相關問題,請諮詢學術小壹(微信ID:xueshuxiaoyi)

壹學者精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王守仁,知行合一的聖賢3

王守仁確實還沒有走遠,他跟兩個隨從剛剛沿水路走到了豐城,就獲知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寧王叛亂了。隨從們十分慌亂,王守仁卻並不吃驚,他早就知道這一天必定會來臨。孫燧,想必你已經以身殉國了吧。「馬上停...

都說王陽明是明朝一哥,那王陽明到底幹了啥?

1、生而不凡王守仁出身於浙江餘姚一個顯赫的家庭,天生有特殊的氣質。他的母親懷孕超過十個月才分娩,在他誕生之前,他的祖母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祖父遂為他取名為「雲」,並給他...

推翻程朱理學具有劃時代意義之人之王陽明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

明代思想家、軍事家,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

人物生平王守仁生而不凡 王守仁出身於浙江餘姚一個顯赫的家庭,天生有特殊的氣質。他的母親懷孕超過十個月才分娩,在他誕生之前,他的祖母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祖父遂為他取名為「...

君心若有雜蕪生,何不讀讀王陽明

1926年,梁啓超向青年學生髮表演講時說:「青年們啊,你們感覺到苦痛嗎?我告訴你,唯一的救濟法門,那就是依著王陽明知行合一之教去做。」知行合一四個字,可謂「心學奧義」。說起來容易,理解透徹並付諸...

王守仁,知行合一的聖賢2

由於王守仁的父親是高級幹部,所以多少還給了他幾個隨從下人陪他一起上路,但這些人並不知道他們此行的目的地,只知道是跟王大人的兒子去就任官職。這麼好的差事大家積極性自然很高,一路上歡歌笑語不斷,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