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看透諸葛亮心思,下狠功夫做了諸葛亮未完成之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三顧茅廬,終於在最後一次請出了臥龍先生。

而在此前劉備兩次上茅廬未果,研其原因,或許眾多喜歡三國歷史的朋友們都心知肚明,其實前兩次因為諸葛亮外出,而諸葛亮外出的原因就是幫助劉備繪製一副天下形勢圖,很顯然諸葛亮其實很看好劉備,要不然根本不會花大心思為其繪製當時的天下形勢圖。

再加上劉備此人善於表達,說的都是當時孔明心中所想。

順其自然孔明答應了劉備。

出山幫助劉備一統漢室江山。

打江山可不是鬧著玩的,而孔明也是對事業非常看重之人,絕對不會胡亂掉鏈子,自下山之日起,孔明幫助劉備從最開始的無地盤,到占荊州,據西川,擁成都。

這一步步,都是孔明出山之前所計策好的。

當然由於孔明乃百年難遇的奇才,劉備的興漢之路是越走越順暢。

地盤是越來越多,猛將也是越來越猛。

到後期,形成了以關羽為首的蜀漢五虎上將。

正當勢頭正盛之時,由於劉備的大意,二弟關羽被東吳所害,這裡為什麼要說是劉備大意呢?因為當時關羽為了策應大哥劉備進攻漢中之勢,親自率大軍攻打荊襄,完全忽略了當時關羽所面對的敵人,雖然當時對對付關羽的武將幾乎已經沒有人了,但是劉備與諸葛亮卻忽略了還有大奸雄曹操的存在,然而,孫權方面由於早就對劉備厭惡(因為,當年赤壁之戰,劉備向孫權借用荊州,然而一借就是幾十年,此間孫權開口討還過好幾次,然而劉備都是一笑而過,當然孫權那裡絕對是過不了的。

)因此與曹魏聯合,釀成關羽身死的悲劇。

關羽死後劉備打著為關羽報仇的幌子,出動蜀國大半軍士攻打東吳,被後起之秀陸遜打得毫無招架之力。

幸得孔明八卦陣相救。

自己才能退回白帝城。

劉備戰敗之後,蜀國國力大衰,短時間之內絕對沒辦法進行軍事活動。

劉備越想越不通氣,終於病情加重。

身體也支撐不了,於白帝城託孤,將興復漢室的大任交到了孔明的身上。

並說,我兒子阿斗,能輔佐就輔佐,實在不能用,君可自取。

但是這件事,孔明一輩子都沒有做過。

而諸葛亮的老對手司馬懿呢,老早就開始盤算著曹魏的江山,早就想取而代之。

公元249年,司馬懿策劃發動高平陵政變,一時間將曹魏政權控制。

最終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一統了天下。

當然這功勞司馬懿著實是少不了的。

司馬懿發動政變是想興漢?還是除賊?估計只有他才知道。

不過從某種意義上司馬懿卻是幫助了孔明,實現了未完成的願意。

畢竟曹魏政權最終被瓦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TOP10蜀國滅亡的十大原因

  羅貫中「尊劉抑曹」的思想傾向,使蜀國的形象在演義中被無限放大,幾乎成為「仁、信、德、智、義」的完美化身和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的唯一代表,並且隨著演義在民間的普及,強蜀無敵、勢必復漢的觀念深植...

袁南生:魯肅比諸葛亮高明在哪裡?

[摘要]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利益;外交目標必須以國力為基礎,不能透支國力;該妥協時妥協是理性外交、成功外交的題中應有之義;對盟友不能一味遷就,該堅持的要堅持,該鬥爭的要鬥爭。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

《三國》領導託孤,誰的眼光最好

傳統社會實行家天下,權力轉移主要採取父死子繼。如果父親死得早,兒子年紀小,就要有一位重臣或者近臣來輔佐年幼的兒子,這種事情一般老皇帝臨死前都會安排好,在傳統文化中被稱為託孤。三國一書中,寫了好多...

劉備,三國中最會營銷自己的人。

一提到三國,大家肯定都會說出幾個耳熟能詳的人物,劉備劉玄德肯定是其中之一,劉備這個人看起來沒啥本事,就是愛哭,前半生顛沛流離,曹操都占了天下三分之二了,他劉備還在寄人籬下,雖然劉備這個人看起來...

世人敬仰,對手恐懼的諸葛孔明到底因何而死?

對於諸葛亮這個人,唐代大詩人杜甫有一句詩形容的最為貼切,「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短短四句詩,道出了諸葛亮一生的奮鬥與艱辛。作為蜀國丞相,在劉備身邊出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