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我是三國最純潔的一張白紙,你們想怎麼畫就怎麼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行天下,會名人,談古今!您現在收看的是蘭尋書院推出的《歷史名人專欄》。

我們計劃用一年的時間,通過365位歷史名人串聯中國歷史。

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與我們一起領略不同時代下,不同英雄人物的流風餘韻。

四月二十三日,劍閣,翠雲廊。

「翠雲莽莽,古柏蒼蒼,好一個幽靜的所在。

」員外讚嘆不已。

書生接過話茬,「別看皇柏大道現在幽靜,它也曾熱鬧過,三國時可是直通蜀漢首都,這條通衢大道維繫了後主劉禪四十二年的天子之位呢。

道士撓了撓腦袋,「秀才,我一直挺納悶的,對劉禪的評論,總是兩個極端

批評的人說他愚蠢透頂,不可救藥,維護的人說他說他大智若愚,韜光養晦

劉禪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吶?」

書生輕搖摺扇,「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現在的人吶,總是想搞個大新聞,純粹為反對而反對,為維護而維護,這樣極端,很不好。

劉禪其人,說句實話,別想那麼多,說白了,就是個一般人。

套用陳壽高大上的評語,素絲無常,唯所染之

劉禪就是三國最純凈的一張白紙,你想怎麼畫就怎麼畫。

做了四十二年皇帝,開頭十二年,一切諸葛亮說了算,祭由寡人,政由丞相。

阿斗簡直就是傳統文人理想的明君,類似於傳統評話中,對軍師或者宰相言聽計從的老實而無用之人。

員外搖了搖團扇,「有人說,劉禪其實內心反感厭惡諸葛亮,所以不給武侯立廟?」

書生啪的一聲收起摺扇,「這就是典型的胡說八道了!

當時給諸葛亮立廟確實有爭議。

諸葛亮的人格魅力超群,深受百姓愛戴,在他去世的消息到達之時,各地的老百姓自動為他戴孝,戴了很久。

咱們川北這個地方,以前很多老年人都頭纏白布。

問起原因,都說祖先為諸葛亮戴孝戴久了,纏白布纏成習慣,不纏就會頭部受涼,因此而永遠纏下去,子孫相沿,直到九十年代我還見到不少。

中國人喜歡拜神,但我們拜的神是什麼?聰明、正直,而一者也,超過普通人的人。

諸葛亮死後成了人民所拜的神,自是極為應該。

當時,各地的老百姓,都要求給諸葛亮建築一個廟。

後主朝中官僚,認為這不合於禮秩,漢朝沒有給大臣立廟的先例,當然要爭論一番,主流意見是大臣最多只能配享太廟,而不能單獨立廟。

何況,一開始的上書要求在成都立廟,成都啊,成都只能有一個廟,那就是昭烈皇帝劉備的廟,給諸葛亮再一個廟,幾個意思?

朝中官僚當然不敢做主,以不符合禮制拒絕也完全合理合法。

換做感情淡漠的主,早就疑心大臣們是藉機向皇權發難,免不了一番腥風血雨了。

劉禪畢竟戀舊,考慮到諸葛亮功勞極大,感情深厚,選了一個折衷的辦法:不在成都立廟,而在沔陽,就是漢中的沔水之陽,諸葛亮墳墓的附近立一個廟。

大臣立廟,於漢一朝,絕無僅有。

蕭何張良,雲台二十八將,都沒有這個待遇,諸葛亮身後尊榮超過了四百年大漢的全部大臣。

當時也不是沒人說諸葛亮壞話,諸葛亮剛剛去世,益州籍官員,犍為太守李邈覺得有機可乘,上書給劉禪說:呂祿、霍、禹未必懷反叛之心,孝宣不好為殺臣之君,直以臣懼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

亮身杖強兵,狼顧虎視,五大不在邊,臣常危之。

今亮殞沒,蓋宗族得全,西戎靜息,大小為慶。

意思就是諸葛亮仗著精兵強將在身邊,時常露出虎視狼顧的表情,使其他大臣都感到危險害怕。

李邈是個投機分子,覺得皇帝肯定不喜歡權臣,本以為權臣已死,落井下石,可討劉禪歡心。

孰料馬屁拍到馬蹄子上,劉禪見李邈詆毀諸葛亮,勃然大怒,他不能容忍相父身後令名有污,罕見地發飆,將李邈處以死刑。

當時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年方八歲,成年後,劉禪大力提拔,還把女兒嫁給了諸葛瞻,可見後主心中武侯位置一直很高。

道士撫掌稱讚,「劉禪厚道,庸人有厚福,宜其所報。

書生摺扇再次換換展開,「阿斗對諸葛亮信賴,對其指定的後任者同樣倚重。

畢竟諸葛武侯獨一無二,劉禪眼中沒人可以和諸葛亮相提並論,遂廢了丞相一職。

而武侯的四位繼承人,用他們跌宕起伏的命運,為蜀漢政權後諸葛時代的三十年撐起了一片天空。

諸葛亮身前,對繼承人做了四個方向的培養:蔣琬行政、費禕外交、董允監察、姜維軍事。

諸葛亮身後,他們也不負所望,分別代表了諸葛亮四位一體的最高水準:蔣琬正直、費禕聰明、董允勤勉、姜維堅持。

員外點了點頭,「蜀漢後諸葛時代的三十年,一向最被人忽視,今天倒要聽你好好講一講。

書生輕搖摺扇,「前三十年和後三十年不能割裂嘛,後三十年,還是得從前三十年說起。

聽我慢慢道來:蔣琬,字公琰,荊州零陵湘鄉,今天湖南省湘鄉縣人。

二十歲左右就因為顏值爆表,才華出眾而走紅。

赤壁之戰後的公元209年,劉備攻占了荊州的武陵、長沙、零陵、桂陽四郡。

蔣琬前去求職,通過面試進入了左將軍劉備的幕府,做了了一名光榮的基層公務員,州書佐。

公元211年,劉備入川,蔣琬隨軍。

公元214年,益州牧劉璋向劉備投降,蔣琬水漲船高,做了廣都縣縣長,就是今天的成都雙流縣。

注意,縣長,不是縣令,根據秦漢官制,人口超過一萬戶的大縣領導稱縣令,不足一萬戶的小縣領導稱縣長。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成都還流行一句話,金溫江銀郫縣,叫花子住在雙流縣,一千八百年前的廣都縣,估計也不是肥差。

蔣琬懷才不遇,自暴自棄之下,他開始借酒澆愁,結果因為上班時間酗酒,被視察工作的劉備抓了現行。

劉備當然大發脾氣,準備對蔣琬嚴加懲處。

然而,奇蹟出現了,諸葛亮勸劉備說:蔣琬是國家棟樑之才啊,可不是治理方圓百里小縣城的人物,他一心撲在人民的安居樂業上,不做表面功夫,還請對他刷新認識。

劉備既需要維護程序正義,又要給諸葛亮面子,於是對蔣琬不打不罵,也沒貼上永不敘用的標籤,只把他免職了事。

很快,諸葛亮就安排蔣琬起復,並升任縣令。

蔣琬上班時間喝酒的往事,在《三國演義》中被挪到了龐統的身上,使得蔣琬的形象更加單薄。

公元219年,劉備稱漢中王,蔣琬調入中央出任尚書郎,作為後備幹部。

公元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開府治事,選拔自己的屬官,提拔蔣琬出任東曹掾,沒多久又提拔他擔任參軍。

公元227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長史張裔與蔣琬留下來主持丞相府日常工作。

公元230年,張裔去世,蔣琬不僅接替了長史的職務,還加封為撫軍將軍的榮譽稱號。

諸葛亮五次北伐,都有蔣琬在後方默默地提供後勤保障的身影。

諸葛亮常公開說:蔣琬,又忠誠又有節操,是個能和我一起輔佐皇上的人。

還秘密地上書劉禪說:我要是不在了,國家大事可以託付給蔣琬。

員外摸了摸下巴,「看來,蔣琬是諸葛武侯精心保護的心腹,一手提拔的嫡系。

諸葛亮去世以後,不知作為接班人的蔣琬能否得到劉禪的信任?」

書生笑了笑,「蔣琬不接著接班,先簡介一下另外幾位。

費禕年幼喪父,依靠堂叔費伯仁度日。

費伯仁與益州牧劉璋是姑表兄弟,劉璋派人接他,費伯仁就帶著費禕一起去蜀地求學,本想著背靠大樹好乘涼,沒想到剛到益州,劉備頂替了劉璋的益州牧。

指望不上關係的費禕只好自己努力,憑藉學問與掌中中郎將,也就是內務總管董和之子董允齊名,混成了鐵哥們兒。

兩個都是青年才俊,本來,董和認為他倆優劣難分。

有一次,董允與費禕同往參加許靖之子的葬禮,董和給了他們一輛簡陋的車駕,董允覺得恥辱,因此神色不安,但費禕卻安然自若,可見費禕的心理素質確實相當過硬。

董和知道後,覺得自己兒子董允比不上費禕。

其實董允也不賴,後來子承父業並更上一次樓,掌管禁軍、監督皇帝。

董允任內,劉禪的嬪妃規模被嚴格控制在十二人以內,劉禪寵信的宦官黃皓也被壓製得老老實實。

人們將董允與諸葛亮、蔣琬、費禕並稱為蜀漢四相。

公元225年,諸葛亮南征還朝,文武百官數十里相迎。

這些官員中的大部分都比費禕年齡大、職位高,諸葛亮卻唯獨讓費禕上他的車,與他談笑風生。

從此眾人無不對費禕刮目相看。

很快,費禕被任命為昭信校尉,出使東吳。

孫權設宴招待,先告訴群臣:「一會兒費禕來了,你們就埋頭吃喝,不用搭理他。

」等到費禕上殿,孫權放下筷子表示歡迎歡迎,大臣們遵照命令頭也不抬只顧著甩腮幫子。

費禕也是真不客氣,他一邊吃大餅一邊嘲弄道:有鳳凰飛翔而來,麒麟懂得吐哺停食,奈何驢騾無知,只是伏食如故。

孫權畢生摯友諸葛瑾之子、諸葛亮之侄諸葛恪年輕氣盛,當即回擊道:我們種植梧桐,本欲等待鳳凰,現下一些甚麼燕雀,竟也自稱來翔?我們何不彈而射之,讓它返回故鄉!

費禕一聽,放下大餅,要紙筆作了一篇以麥子為主題的賦,諸葛恪又針鋒相對,作了一篇關於磨盤磨麥子的賦,寫完兩人感到情投意合,互相稱善。

由於費禕言辭得當,既不給蜀國丟臉又善於恭維孫權和諸葛恪,孫權表示非常欣賞,誇他能當大官兒,又送他寶刀又捨不得他走。

費禕回國後,升任侍中。

公元227年,諸葛亮任命費禕為相府參軍,常派他出使吳國。

對蔣琬,諸葛亮重點培養他的行政水平,對費禕則是重點培養他的外交才能。

公元230年,他出任中護軍,不久又轉任司馬。

當時魏延和楊儀水火不容,和這二人關係都很好的只有費禕一人,費禕就每次開會都坐在他們中間,把他們隔開、勸架、開導。

員外捏著肥厚的下巴,「費禕確實會做人,八面玲瓏。

對領導,他既是劉禪的班底,又是諸葛亮培養的幹部。

對同事,無論是蔣琬、董允,還是魏延、楊儀他都能吃得開。

對外,孫權瞅他順眼,諸葛恪和他情投意合。

書生點了點頭,「八面玲瓏的費禕,即將改變很多人的命運。

公元234年,蔣琬、董允在成都。

諸葛亮在五丈原病危,與楊儀、費禕、姜維三人交待後事:楊儀先行,魏延斷後,姜維率軍在中間隔開,如果魏延不聽命令,就丟下他不用管。

諸葛亮溘然長逝,北伐軍中論資排輩,由楊儀主持工作。

楊儀派費禕去試探魏延,魏延對費禕說:丞相雖亡,我自見在。

府親官屬便可服喪還都入葬,我自當率領諸軍擊賊,豈何以一人之死,而廢天下之事呢?而且我魏延是什麼人,會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嗎!
還找費禕一起聯名,通告全軍。

費禕見勢不妙,忽悠魏延:好,我這就回去,替您做楊儀的思想工作。

楊儀一個文官,不懂軍事,如今這形勢哪敢不聽您的話呢?
然後騎上馬一路狂奔,回到大營告訴楊儀。

楊儀當即拍板,撇下魏延回成都。

魏延得到自己被撇下的消息,才發現自己被費禕耍了。

他知道自己手下兵少不能硬拼,於是繞到楊儀大軍之前,燒毀棧道,上書劉禪告楊儀謀反。

而楊儀告魏延謀反的奏章,也同一時間送到。

劉禪問蔣琬董允怎麼看,兩人都保舉楊儀,懷疑魏延。

得不到朝廷支持,魏延本就不多的部下臨陣倒戈,只好帶著兒子和幾個鐵桿兒逃亡漢中。

楊儀派馬岱追擊,將魏延斬殺之後,又把魏延所有親屬全部殺光,其處置過於殘忍,欠朝野一個交代,他卻自我感覺良好。

部隊回到成都,已經升為尚書令,接手國事的蔣琬給魏延事變定性:魏延從來沒想過投降魏國,他只是對楊儀有意見,不能說他是叛徒。

這等於當眾抽了楊儀一個耳光,楊儀被剝奪一切權利,只授予後軍師的閒職。

姜維加官進爵,封為右監軍、輔漢將軍、平襄侯,統領軍隊。

至於費禕,則從司馬調任中軍師。

劉禪一方面給蔣琬加封為大將軍、益州刺史、錄尚書事。

另一方面,他宣布永遠撤銷丞相這一職位,也沒有授予蔣琬開府的權利,自攝國事。

蔣琬必須去皇宮上班,而不能選拔自己的屬官在官邸里辦公。

員外搖起了團扇,「蔣琬這個接班人不好當啊!」

書生輕輕頷首表示贊同,「蔣琬這時的處境很尷尬,他沒有諸葛亮的權柄,卻要干諸葛亮的工作。

諸葛亮一死,當時蜀漢朝野都感到天塌地陷,所有人都在看他如何應對?蔣琬如果愁眉苦臉,就會導致更加人心惶惶。

如果喜笑顏開,大家就會說他沒良心,這才是標準的哭笑不得。

蔣琬只好每天都嚴格控制著自己的表情,看上去永遠是無喜無悲,這才穩定了局勢,贏得了多數人的肯定。

公元235年,賦閒在家的楊儀怎麼想怎麼窩囊,他逮誰跟誰發牢騷,大伙兒都躲得遠遠兒的,唯有費禕主動去他家送溫暖。

在費禕的親切關懷下,楊儀越訴苦越覺得苦,終於說出了最有分量的一句氣話:當初我要是帶著大軍投奔魏國,怎麼會像今天這麼落寞啊!費禕要的就是這個,連夜密奏打小報告。

劉禪大怒,將楊儀流放到邊遠地區。

楊儀氣得要吐血,一再給劉禪寫信,言辭甚為激烈,信裡面估計少不了罵費禕賣友求榮。

朝廷更不爽了,打算直接讓他當階下囚,悲憤的楊儀在絕望中自殺。

檢舉楊儀之後,費禕升任尚書令。

道士搖頭撇嘴,「費禕不是好人,誰跟他做朋友誰倒霉!」

書生苦笑一聲,「偏偏他手腕高明,很會籠絡人心,連蔣琬都漸漸讓著他。

公元238年,劉禪加封蔣琬為大司馬、開府治事,授予蔣琬和當年諸葛亮一樣的權力。

得到了權力,穩定了人心的蔣琬,終於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

蔣琬將政務交給費禕,親自率領蜀國主力部隊駐紮在漢中,提升姜維為司馬,令姜維多次率領少量部隊攻魏,既是為了擺出進攻姿態,也是為了試探虛實,而魏國依然採取守勢。

公元243年,經過了六年的總結,蔣琬提出:諸葛丞相生前五次北伐,可北邊道路太過崎嶇難行,不如換個思路,改為東征。

沿漢水順江而下,聯合吳國,一起攻打三國交界的魏國上庸郡。

這一計劃遭到了大部分朝臣反對,水路進攻方便是方便,可要是攻不下上庸,想撤兵可就難了。

他們推選費禕和姜維去勸說蔣琬,到了漢中,費禕馬上表示堅決擁護大司馬的領導,姜維則保留意見。

蔣琬和費禕商量出一個折中方案:姜維升任鎮西大將軍、兼任涼州刺史,從北路進軍,聯合羌族的人馬。

蔣琬則駐紮在涪縣,今天的重慶涪陵,那裡水路發達,方便從東路出兵,萬一魏國從東北打過來,也來得及馳援。

費禕升任大將軍、錄尚書事,確立了蔣琬費禕二元領導體制。

公元244年,蔣琬將主力部隊駐紮在涪縣。

十年來相安無事,沒想到這一年卻兵連禍結:南蠻又反了,吳國再次在吳蜀邊境增兵,魏國大將軍曹爽親率二十萬大軍入侵漢中,而漢中蜀軍被抽調得只剩下三萬人。

蔣琬身體本就不好,這一下病勢更加沉重,他將益州刺史的職位讓給費禕,費禕的實際權力已經超過了蔣琬。

漢中守將是曾在街亭之戰中表現搶眼的王平,他利用漢中的險要地理環境,儘可能多布置幾道防線,拖延時間等待援軍。

費禕抓緊時間,正要率領援軍從成都出發時,發生了非常奇怪的一幕:以口出狂言、荒唐不羈而聞名,一生被免職多次,卻因為是知名學者,又是劉禪做太子時的東宮總管,一再被啟用後,死性不改的糟老頭子,七十九歲的光祿大夫來敏找到費禕,非要和他下圍棋!

在這三軍整裝待發,火燒眉毛的時刻,任何一個正常的總司令,恐怕都不會答應這種扯淡的要求。

然而,很會做人的費禕不是一般人,他居然答應了。

眾所周知,下圍棋本來就很耗時間,老年人下棋又格外慢,費禕不慌不忙,不瘟不火,不顧部下多次請示、催促,楞是陪著這個糟老頭子下完了這盤棋。

老頭子很滿意,說我就是來試試,看你能不能坐得住架?小子,真有你的,這次出征一定能成功。

要說這費禕也真有兩把刷子,他耽誤了寶貴的幾個時辰,不僅及時趕到了漢中,而且還繞到魏軍身後,截斷了曹爽的後路。

魏軍損失了幾萬人,才逃了回去。

費禕立此大功,受封為成鄉侯,這段故事也就被傳為費禕氣度從容的佳話。

員外哼了一聲,「費禕倒是氣度從容。

那些站好了隊伍,整裝待發的將士,卻因為統帥莫名其妙,要陪一個老頭子下棋而形同罰站幾個小時。

等到統帥下完棋,又不得不格外拚命趕路!將士們作何感受,難道心裏面就沒有一萬匹草泥馬奔騰而過?費文偉,你可真是會做人啊!」

書生打了個哈哈,「不管怎麼說,費禕都成為了曹爽伐蜀的最大受益者,他的權力、威望都超過了蔣琬。

公元246年,蔣琬去世,追諡為恭侯,東征計劃隨著蔣琬的去世而被永遠擱置。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引發一千八百年的熱烈討論,蔣琬的東征計劃,卻和他本人一樣很少被人們提起。

蔣琬不惜消耗本就不多的國力大量打造戰船,並一再讓出權力換取費禕的支持,耗盡畢生心血,就因為蔣琬的積勞成疾、費禕的陽奉陰違、姜維的不理解被永遠擱置了。

蔣琬的戰略策劃,名副其實,付諸東流,一語雙關。

蔣琬的主動讓權,在漢末三國絕無僅有,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也極為罕見。

他寬容而又不失真性情,無論是作為領導、下屬、還是同事都是無可挑剔。

蔣琬沒有前任的驚才絕艷,卻繼承了前任偉大的人格並發揚光大。

蔣琬剛去世,劉禪就下詔,不再設立大司馬,一如當年諸葛亮去世不再設立丞相。

許多年以後,一度控制蜀地,眼高於頂、鼻孔看人的鐘會,出於內心深處五體投地的尊重,親自前去拜祭的也只有諸葛武侯和蔣恭侯兩人······」

員外沒有那麼多愁善感,「這下是費禕登台亮相的舞台了。

書生點了點頭,「這一年,董允也病逝了,費禕推薦陳祗接替董允的尚書令職務。

陳祗擅於迎合劉禪和黃皓黃公公,深得劉禪的歡心,黃公公則開始干預朝政。

當然,這對很會做人的費禕來說也沒什麼。

他下令在全國大赦,大司農孟光說他閒著沒事兒,突然大赦是收買人心、姑息養奸。

費禕無法反駁,孟光的前途也就此止步。

姜維在這一年正忙著應對少數族群的叛亂,他恩威並施,迅速平定。

公元247年,姜維升任衛將軍,與大將軍費禕共錄尚書事,主持朝政。

姜維要出兵北伐,費禕沒說不行,但是交給姜維的軍隊從不超過一萬人。

還勸姜維也不要搞事:我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何況我等?等以後出個天才再說吧。

費禕的心態,好得讓人無話可說。

他率領主力部隊去漢中屯田,朝中所有政務都要送往漢中,經他同意才能辦理。

而在朝中替他主持工作的自然不是姜維,而是他所器重提拔的尚書令陳祗。

公元250年,姜維再次帶著他那少得可憐的人馬北伐,這一次他聯合了羌人部落,但依然沒有攻下一寸土地。

姜維最大的收穫,是俘虜了一個身世成謎的奇男子郭修

根據《三國志》的說法,郭修是魏國的中郎將,但裴松之做註解時堅持認為他只是一個老百姓。

公元251年,費禕從漢中返回成都,有算命先生對他說呆在成都不利,費禕就真的離開成都,帶領軍隊去漢壽屯田了。

公元252年,費禕等了六年,望穿秋水的詔書終於下達,劉禪讓他開府治事了!

公元253年,春節。

費禕在漢壽大擺筵席,慶賀這一美好的節日。

一向不怎麼愛喝酒的費禕,這一次實在是高興,喝高了,直到被郭修刺殺,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兒,連句遺言都沒來得及說。

道士張大了嘴巴,有些不敢置信,「費禕就這麼死了?這個人吶,可真難說。

書生嘆了一口氣,「費禕是蜀漢最複雜的人物,他兩面三刀、賣友求榮、陽奉陰違、溜須拍馬、哄騙蔣琬、壓制姜維,是欺上壓下的代表人物。

但他能力出眾:過目不忘、還能一心多用、可以同時下棋、吃飯、做遊戲、招待客人、辦公,並且既不耽誤公務,也能讓客人盡興。

當初董允接替他的尚書令職務,也想學他這麼瀟洒,結果不到十天,就耽擱了一堆事情。

董允感嘆:我就納悶了,同樣是國家的尚書令,做官的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費禕主政的時代,內政方面,人民安居樂業,齊誇他的領導。

外交方面,跟吳國更是好得沒話說。

軍事上,繞到曹爽大軍身後截斷歸路,也不能不說他神奇。

至於費禕的私生活,更是簡樸得令人難以置信,他的兒子們出門沒有馬車,穿的衣服跟老百姓一樣。

他死後,家裡連存款都沒有。

費禕不貪財,他所愛的只有權力。

他的人品固然可疑,但他的功績不容抹殺。

面對蜀漢的困局,他的對策很實際,也最容易為蜀國多數人所接受:活在當下。

他的聰明才智,甚至超過了智慧的化身諸葛亮。

但有一點要謹記:費禕這樣的人,絕對不適合做朋友。

員外左手扣著下巴,「我覺得費禕之死有蹊蹺,沒那麼簡單!」

書生輕輕頷首,「這也是千年未解之謎。

刺客郭修當場被殺,至於殺人動機,官方說法是郭修心念故國,不願成為蜀臣,本想刺殺劉禪,無奈一直沒有機會,於是決定換一個刺殺對象。

還有一種陰謀論說法認為:刺殺和平共處的劉禪、費禕對魏國談不上有什麼好處,而費禕死亡,最大的受益者當屬年輕時就喜歡陰養死士的姜維

姜維有機會,並且也只有姜維有能力,把一名死士包裝成被俘的魏國中郎將,讓他長期潛伏,尋找機會刺殺費禕。

迄今為止,姜維主使的說法依然無法證實,但也無法證偽。

員外鬆開了左手,「權力鬥爭,複雜啊!」

書生搓了搓手,「蜀漢算好的啦,權力交接平穩,內部鬥爭也相對平和。

除了魏延之變以外,大多數都是點到為止,丟官去職,流放發配,再嚴重一些,也不過戮及一身,不會牽連太多。

魏吳兩國就不同了,內部爭權奪利,不殺個血流成河誓不罷休。

魏國皇帝曹芳被廢、曹髦被殺、曹奐最後禪讓,執政官司馬懿祖孫三代,為了篡位無所不用其極。

道士提起了建議,「那明天就說說司馬懿的事吧······」

——————————————————

您喜歡我們欄目推出的哪位英雄人物呢?

或者您希望我們為你帶來與哪位英雄人物的精彩對話呢?

關注我們並且在下方給我們留言,我們將仔細聆聽您的聲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為何在自己死後一定要殺魏延?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臨死前便已料到魏延會造反,便提前安排了馬岱準備殺他,在魏延大喊三聲:「誰敢殺我?」之後,馬岱手起刀落一刀便砍了魏延的人頭,諸葛亮身上「料事如神」「神機妙算」的神奇特點再次顯現。

蜀漢的英雄人物,夢三國的後期人物英雄

蔣琬 第一位介紹的,是諸葛亮遺命中指定的治國繼承人蔣琬。諸葛亮連年用兵,但蔣琬總能夠足食足兵地供給諸葛亮的需要。難怪諸葛亮每與人語,便稱讚道;「公琰托志忠雅,當與吾共贊王業者也。」病重時,諸葛亮...

三國風雲之——諸葛亮接班人之謎(二)

 書接上文,我們繼續分析那麼問題來了,真的是這樣麼?  我們先來看幾個細節。   首先,這段話《諸葛亮傳》裡面沒有,《蔣琬傳》里沒有,《後主傳》里沒有,《楊儀傳》里沒有,《魏延傳》里沒有,《姜維...

別說蜀漢無人!諸葛亮死後蜀漢還有29年國運

有句話說: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說的是姜維北伐時,當時蜀國能征善戰的大將都已去世,無人可用,只好讓原本在關公帳下做主簿的廖化(做過山賊,歸順關羽)做先鋒。這句話一直被人們認為是嘲笑蜀國後期無大...

魏延為什麼寧願被殺,也不投降魏國?

魏延是三國蜀漢名將,在劉備時代,魏延受到重用,鎮守軍事要地漢中,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鎮守漢中多年,一直確保漢中無事。劉備死後,在「五虎上將」相繼凋零的情況下,魏延成為蜀漢的重要將領,一直跟隨諸葛...

魏延是否死於陰謀之下?

魏延,大家都應該知道,字文長,蜀漢不可或缺一員猛將。魏延崛起於劉備的慧眼識英才,「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三國志·蜀書·魏延傳》)。當時「一軍皆驚」,鎮守漢中這個位置,大...

後諸葛時代——繼承者的面壁計劃

對中國歷史的敘述,不外乎以人物為主線的紀傳體和圍繞時間軸展開的編年體。然而這一篇文字若採用紀傳體,則有很多三位主要人物共同經歷的歷史事件不得不重複敘述。若採用編年體,則無法講述人物的早期經歷。...